
【箩筐·秋语】深秋,漫步在城墙公园(散文)
一
时光逐梦,在日落月升、迎来送往中,深情而悠远的深秋翩然而至。
深秋的古城开封,天空瓦蓝瓦蓝的,衬托得灰色的城墙古色古香。那些高高低低的树,棵棵都披上了绚丽的彩妆,层林尽染,树影婆娑,是秋日里的点睛之笔。
每日里着急上班,总是行色匆匆,来不及细细观赏城市的秋景,我的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周六赋闲在家,忽然想看看秋日的古城变成了什么模样,于是我便迈步来到城墙公园,寻觅秋的踪迹。
一城宋韵千年情,一波碧水润古城。开封临近黄河,是有名的北方水城。随着一渠六河的开发,一条环城滨水风景绿道华丽亮相,宛若一条银光闪闪的项链环绕着这座写满故事的古城。一段古城墙也不再羞涩,在世人面前展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开封的古城墙历史悠久,岁月绵长,斑驳的城砖见证着八朝古都开封千年的时光变迁。城墙外不远处是一道护城河,清清的河水倒映着树、桥、芦苇、白云的影子,将古城开封装扮得灵动而秀美。
在城墙和护城河的中间地带,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墙公园,那里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的能叫上来名字,有的叫不上来名字。深秋时节,这里叠翠流金,环境清幽,是一处绝佳的游览胜地,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站在曹门桥上,我向北望去,但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蓝天是那么高远,深邃。一座座桥像一道道弯弯的彩虹,横跨在护城河的两岸,桥的影子平铺在水中,把水也染成了墨蓝色,偶尔有一只小鸟在空中掠过,犹如一道闪电在画中穿行。岸边的树木高大苍翠,树叶色彩缤纷,像被大自然的调色盘着了色,变成红的、黄的、绿的,各种色彩交错,犹如一幅美丽多彩的画卷。步入其中,仿佛间我也成了那画中之人。
夕阳下,城墙的影子追逐着斜阳,越拉越长。而城墙上的垛子一个挨一个,有规则地排列着,高高地挺立在城墙之巅,像无数双明亮的眼睛,日夜无声地守护着这座千年的城池。也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的金戈铁马,历史沧桑。
我瞬间被这独特的秋景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向秋日城墙公园的更深处漫行。
只见这里三步一桥,五步一景,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不觉中,便陶醉在古城无边的秋色里……
二
犹记春日里,我和爱人曾到城墙公园看海棠花开,仿佛就发生在昨日。那时候,风和日暖,花团锦簇,棵棵海棠都开得热烈,红如火,粉若霞,白似玉,美得让我移不开双眼。种植最多的是西府海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棠花的清香。一阵微风吹来,海棠花便落了,落花如梦一样轻盈,转眼间就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温软轻柔的红地毯。
秋日的海棠,虽然没有了春日的繁花似锦,幽雅清香,但每棵海棠树上都结满了红色的海棠果。它还是一味中药材呢,不但可以生津止渴,还可以治疗食积等病症。海棠果的品种不同,种子的大小也不一样,它们一颗颗犹如红色的珍珠,又似粒粒玛瑙,调皮地挂在树枝上,拉着树枝荡秋千。海棠果很少有单个的,总是三五个一团,七八个一伙,挤在一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特别喜庆。我轻轻地走到树下,在草丛中,找到了三个落下来的海棠果,果实有琉璃球那么大,像极了红樱桃。拿在手里,感觉它硬硬的,像块小石头一样,红通通的样子特别精致可爱,尝一口,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
岸边的芦苇,经历春的萌生,夏日的生长,苇花在秋日里结了种子,已经开始泛白了。片片芦花像白色的羽毛,随意地在秋风中摇晃,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来了,芦苇应该收割了。在《诗经》中,芦苇被称为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生活在水中,诗意唯美,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充满浪漫的情调。
一丛丛的芦苇自由地生长着,它的叶子尖尖的,又细又长,仿佛带刺似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划伤。它们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是鸟儿们生活的天堂。特别是野鸭子,常常躲藏在芦苇的深处,下蛋,孕育下一代。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芦苇丛中捡拾到野鸭蛋呢!
秋天的城墙公园一点也不寂寞,各种花儿开得欢天喜地。像月季啊,菊花啊,野蔷薇“七姊妹”啦……最令人稀奇的是“七姊妹”这种花,颜色呈现紫色,有的紫中带白,像小巧的荷花般可爱迷人,它们竟然在有些寒凉的秋日里还争相绽放,不屈不挠,看似柔弱,实则坚强无比。它们喜欢扎堆开,有的七、八朵在一起,还有十朵在一起的,簇拥在一起,相依相偎,亲密无间,朵朵小花灿烂明艳,温暖而又情趣盎然地点缀着秋日的古城。
夕阳的余晖落在城墙上,透过垛口,洒下点点金光,把城墙装扮得更加端庄动人。公园里的长椅上,坐着三三两两的人,有的在谈心,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读书……人们悠闲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秋日静美好时光。
我沿着河岸边的木栈道向前走,来到棠荫桥。
棠荫桥,是一座弓形桥,半圆的桥洞,连接着护城河的两岸。“棠荫”是良吏政绩的代称。据说召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之弟,他经常到管辖的地区巡视,宣扬朝廷的德政。他勤政爱民,行走于阡陌,倾听百姓的呼声,决讼于甘棠树下,深受百姓爱戴,为后世人留下了“甘棠遗爱”的佳话。
站在桥头向城墙望去,太阳正一点一点地落了下去,不一会儿,天空出现了火烧云,红彤彤的,像燃烧的火焰。
三
深秋的城墙公园,万木竞秀,色彩缤纷,漫步其中,就像走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城墙公园里的银杏树叶开始渐渐地由绿变黄了,有的边沿开始变焦,像给叶子镶嵌了一道金边,一片片银杏树叶,犹如美丽的黄蝴蝶,在夕阳的余晖里,翩然落下,显得那么美。
银杏树本生活在南国,近些年,随着环境的改善,一些南方树也开始在北方的土壤里生长,从稀有到普遍栽种,银杏树占据了城市的各个公园和角落,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银杏树也叫公孙树,据说爷爷辈的种的树,到孙子辈的才能吃上银杏果,足见它生长的速度之慢,结果实需要的时间长。但,我也见一些银杏树上已挂果,那果实外面是一层像纸一样的皮,它的果实呈现黄色,指头肚大小,味道有些苦,却是很好的药材。
临河还栽种着许多高大的树木,树皮粗糙,纵裂,原来,这种树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色木槭,它有一个很好的寓意,就是坚毅、平等,叶子金黄,近于椭圆形,是北方重要的观赏树木,叶形秀丽 ,嫩叶红色,入秋变成橙黄色,与夕阳相辉映,灿若黄金。
顺着水系往前走,“云栖桥”的倩影不经意间便映入眼眸。云栖桥,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桥梁设计以“云朵”的图案为主题,体现了风轻云淡,飘逸不定,高雅清幽的丰富内涵。它的创意源自陆游的《醉题·云栖涧饮未为高》:“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试问食时观本草,何如酒后读离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隐居思想,隐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市井尽头,寻一方净土,看繁华落去,听鸟鸣水涧,惬意自在,自由洒脱,无拘无束,岂不快哉?
这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到了城墙的那一边,天空中只留下几朵晚霞,像给蓝天抹了几笔淡淡的红胭脂,空旷的广场上格外寂静。只有花坛里的万寿菊开得格外绚烂,仿佛是一个个金色的小太阳,把小广场点缀得活色生香。
四
我沿着河边的木栈道继续前行,手扶铁制的黑色栏杆,凝神远眺,有一种空旷辽远之感。
远处“清风桥”的影子若隐若现,犹如美丽的仙女,横卧于水面之上,那白色的桥面像仙女的长裙,衣袂飘飘,庄重而又不失文雅,朴实而又显得落落大方。这座桥犹如彩云掩月清风起,将尘世间悠闲的生活,诗意地栖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体育步道旁边,有几棵苍劲的国槐,上面长着的枝干犹如弯弯曲曲的牛角,它的枝条下垂,宛如绿色的长辫,美丽多姿。旁边是几棵桂花树,在这深秋的时节,虽然花期已过,但有少许桂花花瓣还在枝头绽放,枝枝杈杈间依然残留余香,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为它痴,为它醉。
行至铁塔时,天已渐渐地黑了。我游兴未尽,借着最后一丝霞光,我看到了塔影行云雕塑,远借铁塔的巍峨,上面行云缥缈,几度聚散,浮光塔影,引人怀古悠思。
忽然,河对岸的亭子里,隐隐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是啊,小城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在讲述古城悠久的历史,还有美好的明天。
蓦然回首,已是华灯初上夜阑珊。草坪灯、走马灯、柱灯……各色灯光渐次亮起,照亮了城市的夜空。尽管疫情还未完全散去,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时光的脚步,秋色依旧如约而至,点缀着城市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