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耿老汉寻老伴(小说)
1
“居民朋友们,赶快起来做核酸了!现在人不多,去了就可以做,去了就可以做!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有责!”十月的早晨,天刚麻麻亮,窗外就传来喇叭声。
“老头子,每天比公鸡起得还早,今儿怎没动静?没看到通知还是没听见喊声?喏,天气有些冷,我把咱俩的羽绒服取出来了。快起快起!没听见吗,这会儿人不多,不用排队。”
“你先走,我一会儿过去。”被窝里的耿老汉动了动,瓮声瓮气地应了一声。
“快起吧。噢,今晚提醒我发面,把馅准备好冷藏,明儿咱二点就起,给医护人员和那些志愿者们蒸些包子送过去。唉,疫情没完没了的,这些孩子们啊,安稳觉睡不成,早饭顾不上吃,也太辛苦了!”
耿老汉不耐烦地用被子蒙住了头。
“怎了这是,肚子又疼了?”老伴儿掀开被角摸了下耿老汉的头,看不吱声以为是默认,慌忙取出药瓶倒出两粒放在瓶盖上,倒了半杯开水,又把热水袋插上电源,边忙边数落,“你这是又怎了,是晚饭吃多了还是着凉了?还是因为昨儿早晨做核酸,跟那个女人吵了几句闹腾的?咳,你说你,插队就让她插吧,好好赖赖劝不住,男子汉大丈夫,鸡毛蒜皮的,值当不值当啊?”
耿老汉“噌”地把被子拉下半截,两条胳膊蛇似的将脑袋盘住,眉头上的几道皱纹也显得更深了。他深深叹了口气,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顶棚上的壁纸,好像从那些花花草草的图案中寻找什么秘密似的。
“这回可不能听你的,疫情一过,马上住院做手术。没听大夫说吗,只要好好调理保养,手术半年后就没事儿了,省得……”
“一大清早,不说点儿好听的,就盼望我肚疼是不是?”耿老汉眉毛一耸,怒目一瞪,气呼呼地坐了起来。
“噢,不疼就好,不疼就好。我还以为你又……”
“过了几十年才发现,当年娶回的不是老婆,是个扫把星!长了个乌鸦嘴!”
“你?你!”
“你什么你?净说些屁话!和那女人吵架不值当,怨我吗?人人都插队还排那队干啥?明确告诉你,明早你爱做啥做啥,爱送谁送谁,爱怎折腾怎折腾,反正我不管!”
“咱不是商量好了吗?再说,我已经和街道主任打好招呼了。好了好了,不就蒸包子吗,想帮忙你就帮,不想帮我一个人也不误事儿!老头子,你自己感觉不到吗?自从退休后,你变了个人似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出尔反尔的。尤其是你那心眼儿,一天比一天小,针眼儿似的,连三岁孩子,八十岁的老太太都不如!我呀,都不想和你一般见识。行了行了,快穿衣服吧,咱做核酸去!”
“就你好?你好大清早就让人做手术!”
“你呀,真是个好心当成驴肝肺——不识好歹的老东西!都不想搭理你,快点儿!”
“做手术得动刀子!不是上嘴唇碰碰下嘴唇!我看你是想让老子早死,对不对?”
老伴儿气得浑身发抖,懒得和他争吵,三下五除二穿好羽绒服戴上口罩,没等耿老汉反应过来,已经离去。
2
“呯”地关门声,把耿老汉从烦燥中猛地惊醒,回想刚才的情景,感觉自己是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有些太过分了。慌忙拨打老伴儿电话,对方已经关机了。
老伴儿做了几十年的护士,晚年患了高血压,光药就换了十几种,虽然平时干活手脚麻利,但稍不合适就心慌胸闷气短,就得用救心丸。记得去年春节超市购物,因劳累过度竟然晕了过去!要不是闺女和她在一起,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老伴儿就没命了。当时,大夫看着心电图、彩超单说,注意休息保养,不要生气更不能受刺激,还反复嘱咐,血压千万不能高,救心丸必须带在身上。可生了一肚子气的她,也不知走前喝没喝降压药,带没带救心丸。
几十年的同床共枕,几十年耳濡目染,耿老汉非常了解妻的个性,虽然温顺随和好脾气,可一旦惹毛了,八头牛也拉不回来。想到这儿,耿老头追悔莫及,恨不得自己抽自己几个耳光。
视频不接,电话关机,联系不上老伴儿的耿老汉急得抓耳挠腮,满地打转转。一着急,就点了闺女玉儿的视频,可转而一想,玉儿她们小区是高风险,已经封了好几天了,老伴儿是不可能过去的。咳,真是越忙越慌,越慌越急,越急越乱,耿老汉啊耿老汉,你这不是秀才跳井——明白人办糊涂事,给孩子添堵吗!
耿老汉慌忙关闭视频转语音,内容也由黑变红,由东转西,由事实换成了虚构:“玉儿起床没,你妈让你俩早些下楼做核酸呢。”
“做完了。爸,我俩学校事儿多,除去星期天,整天在电脑上忙活。那核酸现场啊,也数我俩早。爸,不视频语音,你还挺神秘的,这是为啥呀?嘻嘻。”
“我也不知道怎点了下,就变成这样了。”
“爸,听说又有新增,做完核酸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千万别在小区里乱跑扎堆三三两两唠闲嗑,小心交叉感染,给国家添乱。我俩有单位发的出门卡,除去买菜都不出去。”
“好的好的,不出去。”
“爸,这两天肚子没疼吧?听话,等疫情过去,还是把胆囊手术做了吧。年纪大了,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一点儿营养也没有。我妈跟着也沾光。”
“好,好,爸听你的。”
“刚刚给我妈挂视频,为啥不接啊?爸,说句实话,你的毛病手术就能解决,我妈的毛病手术也解决不了!搞得我经常胡思乱想,怪不放心的。爸,宅在家里谁也烦,可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我妈,嘻嘻,要学会自控,管住你的脾气,我最最亲爱的老爸,可以吗?”
“这孩子,我是哪样的人吗?当着你女婿(方言:老公)的面,尽胡说!”
“嘻嘻,改了就是好同志。爸,别紧张,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人家备课呢,他是班主任比我事儿多多了。再说啦,玉儿我可是高材生,还保全不了你个面子?”
“贫嘴,油嘴滑舌的。”
“嘻嘻,爸,想吃我妈的搁锅面了,怪我平时不注意,总是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来。唉,也不知啥时候才能解封。回不了娘家,只好自己动手了,爸,趁着这会儿的时间,我呀,还是和我妈视频,让她教吧。”
“中午再做,我俩还没吃早饭呢。”
“没劲。那让我妈说话。”
“厨,厨房熬粥呢。”毕竟是撒谎,耿老汉有些不自然。
“打视频不接,咱俩说话也不搭理。这粥熬的,连亲闺女都不想要了?”
“玉儿,你妈手机没电了,正充呢,等吃完饭……”
“不理你俩了,告诉她,等下了网课必须教会我,哼!”
好不容易才把玉儿糊弄过去,耿老汉一屁股坐在床上,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耿老汉夫妻近四十多才有了玉儿,为了培养好她,耗了近大半辈子的心血。好在这孩子争气,读完大学读研究生还考上了公务员。现如今,小两口都是人民教师。虽然不用上班,可一个比一个忙,不能让孩子分心啊。
按时间推算,老伴儿核酸也该做完了,怎还不回来?
耿老汉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再次绷紧。他时而打开阳台窗户顺着马路往远处瞭;时而打开阴台窗户左右瞧;时而从楼道窗口往下看;时而又“噔噔噔”跑下楼,出楼道门寻找。只见那做完核酸往回走的人啊,零零散散稀稀疏疏的,男的女的老的少高的低的胖的瘦的都有,唯独看不到自己的老伴儿。
这期间,耿老汉打了无数个电话,点了无数次视频,都联系不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耿老汉的希望一次次破灭:玉儿她妈啊,疫情这么严重,你一个人跑哪了?
3
耿老汉胆结石十几年了,最初只是吃蛋类发作,折腾了多次只得忌了口。想想也够不容易的,老耿从小就馋蛋,只要有蛋的菜也好饭也罢,肉也不肯换。刚开始,看见煮鸡蛋蒸鸡蛋尤其是那喷喷香的胡麻油炒鸡蛋,夸张点儿说,哈拉子能把下巴颏淹了。为了不让他眼馋,老伴儿只得跟他一起忌口。
人常说,得病容易去病难。两年后,耿老汉结石增长免疫力下降,着凉上火也开始发作,再后来更严重,空腹肚疼饱腹肚也疼!大夫看了彩超单说,照这样发展,得做胆囊切除手术。耿老汉一听害怕了,手术就得开刀,开刀就得用麻药,一通折腾下来,我这把老骨头还有个好?
老伴生怕耿老汉着急上火犯毛病,就东打听西打听为他寻找良药,听说中药除去不手术还能除根儿,就给他喝中药。可谁知,大夫换了十几个,中药喝了一大堆,除去不见效还稍带回来个睡眠不足肚子疼的灰(方言:坏的意思)毛病。最后那位大夫说:大爷,您这是年轻时落下的老病根儿,神医也没办法。我看您啊,还是住院手术吧!
转了一大圈儿还得做手术,这不是汽车爬大树——胡搞吗?
毛病增加,耿老汉脾气也增加,如哪吒发火——经常耍些小孩子脾气。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玉儿面前还收敛一些,玉儿女婿面前更得保护好自己的“光荣”形象,那么,只有在妻子面前露本性了。尤其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不让出门,耿老汉心情糟糕透顶,心烦到极点,老伴儿越是嘘寒问暖,越是悉心照料,他越是这长了那短了这圆了那方了挑毛病。实在无处发泄,就叨叨闲话。
“你说这该死的疫情,走了来来了走,还有完没完了,啊!”
“行了行了,注意防范就可以了。”
“你说咱们那个镇长,人家上任三把火,好歹也能为老百姓办点儿实事好事,你看看他,上任以来,火没放一把,事没办一件,疫情倒来了三回!自从盘面开天地,有他这样当官的吗?”
“疫情又不是镇长带来的,别叨叨了!”
“你说那些志愿者们,好像所有人都是白痴,都是傻子,都是憨包,连新冠病毒是传染病都搞不清楚,微信说喇叭喊核酸现场嘱咐,烦死了!”
“真是个不识好歹是非不分的老东西,孩子们好心好意的提醒,你不领情罢了,还说三道四的。我呀,都不愿意搭理你!”
昨早做核酸时,有个女人不排队直接插到他的前面,耿老汉不让,女人也不让,两人针尖对麦芒,你一句我一句,在相隔一米的距离中进行了激烈的争吵,老伴儿伙同工作人员左劝右劝劝不住。
“年纪轻轻的,到后面排去!”
“排了呀,一直就在你前面!”
“明明是刚刚插进来的,还要脸不?你以为大家都没长眼睛?”
“别牵扯别人,是你不要脸,是你没长眼睛!”
4
红扑扑的太阳,像刚过门的新娘,羞答答地露出半个笑脸。蓝莹莹的天上浮动着白生生的云彩,祥和而美丽,不止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还增添了一道疫情马上过去,幸运即将到来的好兆头。
心急火燎的耿老汉,左等右等不见老伴儿回来,就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核酸现场。
每次做核酸,耿老汉夫妻都在六点之前,来回也就十几分钟就可完事。可如今,一米距离的长队,三队一行,天啊,排出足足半里多地!
耿老汉不在乎多少人,也不在乎等多长时间,在乎的是:老伴儿现在在哪里,做没做完核酸,她的身体怎样了。
耿老汉眼前时不时浮现出老伴儿手捂着胸口,踉踉跄跄,随时随地倒下的样子。他越想越后怕,只得从队伍的前边跑到后边,从左行穿到右行,东张西望地胡乱寻找,可是,哪儿有老伴儿的影子?
“大爷,请您不要在中间走来走去插队,请注意秩序注意防护。您啊,最好到最后面去排,我们的窗口很多,做起来非常非常快,也就半个小时就轮到您了。”
耿老汉才不受这个气,正想回他几句: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插队了?我是那种没素质的人吗?你了解情况吗?可一看,说话的人虽然戴着口罩,却还是认得出来,分明是新来的镇长。他就把话咽回肚里,登时红了脸,仿佛自己真做错了什么事。
他也觉得这样串来串去寻找真的很别扭,别说镇长了,连大伙儿都用异样的眼神瞅着他。如果再碰上个熟人,岂不和昨天与那女人吵架一样,让人家看笑话?
还是先到后面排队等着做核酸吧,没准啊,老伴儿这会儿已经回了家,正给他准备早饭呢!耿老汉安抚着自己那颗因内疚而躁动的心,匆匆忙忙往队伍后面走去。
“耿大哥,嫂子呢?”队伍里有人喊。
“噢,是她婶子啊,家呢。”
“老两口没一起出来做核酸?”
耿老汉没心思说话,“嗯”了一声,去后面排队去了。
5
耿老汉随着做核酸的队伍慢慢往前移。快到窗口时,突然,队伍停了下来,一打听,系统出问题了,暂停。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唉声的有叹气的有说话的,有蹲的有站的有走动的,还有探头探脑找熟人聊天的。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小朋友们,请大家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请大家不要着急,不要聚集,更不能说话乱跑!保持一米以外距离,系统只是出现异常不是瘫痪,很快就好,很快就好!”一位手拿小喇叭的志愿者跑了过来,大声喊道。那声音银铃一般,甜甜的,脆脆的,即悦耳又动听。
“好孩子,小小年纪当志愿者,不上网课吗?”
“上啊。除去星期天,清早出来帮会儿忙,网课提前赶回去,误不了。”
多好的孩子!人群中,发出一阵赞叹声。
耿老汉听声音很熟,可一时又想不出是谁,透过防护面罩仔细一瞧:弯弯的枊眉下,一双毛茸茸的大眼睛,眉心中有颗黑痣,特别显眼:“小姑娘,你,你是楼上的巧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