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让文字走近现实(诗三首)
◎ 疫阻的寒衣节
放下痛念算不算救赎
醒来的夜,梦不知去向
黎明轻手轻脚走来
回忆不堪言,但今天寒衣节
折断翅膀,残缺离人泪
给一个不适宜的表情
假装岁月静好。遮掩
体内的隐郁,创伤
决定傍晚付诸一个行动
燃烧心的情绪,让火焰
升腾的烟气,捎去
别后经年的情愫
安放走来的季节
他乡亦吾乡,相信魂魄的力量
每一个这样的日子
牢笼里桎梏灵魂
用露珠推敲临摹文字
有谁知道,昨日路过花店
想买几束黄白相间的菊花
只是没有摆放的地方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关于昨天
回忆怕痛,不得不打上封条
节日撕开的时候
树叶在秋枝上打颤
在文字里迷度。尤其祭祀
少不了落叶对根的呢喃
告诉缄默的人,带着秋风
去旅行。和雨,还是雪相遇
都不是自己能把控的
疫困在百里之外,不能送寒衣
意念的抵达,总不及
烟火燃烧的情绪热烈
◎让文字走近现实
匆忙的时候,稳住情绪
一寸一寸将光阴走过
只想,慢些,慢些,再慢些
如此聆听时间的呼吸,声音
闲适的时候,视线与天空对接
思索天幕的湛蓝,澄澈
云的洁白轻盈
更多,是蚂蚁,鸟雀
窗下的静物,路途的流动
投放的热情
只为,接近地心
敲打出的文字应民声
我们贴得更近
最好是没有缝隙地粘合
【编者按】诗歌,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表达,也是诗人心情与意愿的再现。诗言情,诗也是对先人寄托哀思的最好文体形式。今天,2022年10月25日,是寒衣节。寒食节,是我国民俗中比较大的祭祀节日之一,节日到来的时候,亲人都会为故去的先人送去寒衣,毕竟季节已到冬天,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地区,此后天气天天寒冷。亲人们怕在冥间祖先的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少的供物即冥衣。在祭祀时,亲人们把冥衣焚烧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为诗人身处疫情地区,显然不能亲望先人的墓地,送“寒衣”,只能以“文字”表心意。诗人说:“疫困在百里之外,不能送寒衣/意念的抵达,总不及/烟火燃烧的情绪热烈。”但“有”总比“无”好。诗歌、散文、小说都可以让文字走进现实,但诗歌无疑是走进现实,走进灵魂的最好形式。“三”字体现是宇宙天地和人生社会的意义,上为天,下为地,中间挺立的是人。“三”字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和谐文化理念。《让文字走进现实》(诗三首)如三朵“黄白相间的菊花”,是送给先人最好最美最温暖的“寒衣”。诗作精美,语言诗意,情感真挚。愿诗人心想事成。佳作。流年分享。【编辑:一海明月】
1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10-26 22:23:05
作者的文,作为今天的必评篇目,非常应景。这三篇诗,题目不同,但在情感的生发上一脉相承。显然因为寒衣节,勾起了作者对故去亲人的更多怀念。疫情的阻隔,使作者回乡“送寒衣”的愿望难以实现,内心各色各样的情愫只能借助文字来排遣。最终作者让文字走进现实,完成与大地贴合,从而也实现了自己与故去的亲人贴合。如此,即便御寒的衣服不能送达,也可以抱团取暖,共度严冬。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1 楼 文友:欣月 2022-10-27 13:33:52
姐姐所说的,正是我要表达的!感谢姐姐鼓励,在文字的路上,你们都是我的老师!
12 楼 文友:石语 2022-10-26 22:43:27
这是一组十月初一的心声。俗话说,十月一,送寒衣。昨天,我身边的许多人很早就在计划晚上的祭祀,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无尽哀思。作者这首诗,以一个诗人的方式遥寄思念,是疫情时期的不得已,却也是最走心的方式。别后经年的情愫,通过意念,尽数抵达。让文字走近现实,让现实走进文字。

回复12 楼 文友:欣月 2022-10-27 13:36:14
是的,传统节日,都在思念亡魂!这已是国人祭奠亲人的共同方式,疫情阻隔,唯有用文字表达!
13 楼 文友:桑子 2022-10-27 00:37:27
其实我并不是太懂的如何品鉴诗歌,可读完第一首,只觉得在朴素的诗篇中读出了对亲人最深切的思念。千里寄相思,纵使无法亲自送上一束寄托思念的花,可就像电影《星际穿越》里的经典台词所言,爱是唯一可以穿越时空维度的存在。这份心意,想必是能穿透生死的结界,抵达那片我们无法触达的彼岸。
宝剑、纸笔、乌鸦
回复13 楼 文友:欣月 2022-10-27 13:38:17
对的,爱是唯一可以穿越时空维度的,原他们都有感知!感谢桑子!抱抱!
1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0-29 08:23:39
诗文精巧别致,结构谨严修辞精准有序布置匀整。感慨千载春秋一池墨,四时烟雨半世云。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书痛而闭者,不曰闭而痛者,而知其痛在。读书写字,蕴诗文,让文字走进现实。生活不同经历,曾经花香满径,曾经小楼听风。曾经梨花带雨,曾经寒消梅落这就是生活的真实。诗人的文字看似为痛字为注脚,寒食节里,回忆亲人,心怀离殇满满,每位故亲像那美丽的落叶,在内心烙下抹不去的痕迹。乡情文字最能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好诗感人至深,拜读学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4 楼 文友:欣月 2022-10-29 20:03:14
如此点评,堪绝!懂得如此透彻,像是若雪自己写的一样,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