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门前的月季花(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门前的月季花(散文)


作者:上官风 举人,35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0发表时间:2022-10-27 13:03:06

【流年】门前的月季花(散文) 时值深秋,万物凋零,仿佛刚刚还吵吵嚷嚷的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一阵秋风掠过,只有门前的几株月季花随风摇曳,顾盼生姿,独自装点着这个世界。我突然发现:好像月季开花也蛮好看的,红的、黄的、粉的,摇曳生姿,妩媚多情。
   月季月季,月季花当然是每个月一年四季都会盛开的。只是她好像“生不逢时”:春天,有桃花、李花、牡丹和它争艳;夏季,有荷花与它抢镜;秋天,又有菊花桂花比它妖娆,甚至于冬天,人们也更多地关注傲雪凌寒,独自盛开的梅花,它似乎没有一点存在感了。这或许也就包括我在内其他人容易忽略它的原因吧。所以,“物以稀为贵”,或许也只有在这百花凋落,无人争宠的时候,它才会获得人们的倾慕和注意吧。驻足在月季花前,我微笑着面对着月季花发呆。突然吹来一缕秋风,飘来阵阵的香气,“原来,月季花的香味也这么好闻。”我轻轻揽过月季花枝,闭上眼,深深地闻着。
   “越熟悉越忽略”,我不禁生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记得有一次听广播,电台主持人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谁知道五角钱硬币的背面花纹是什么?记住,不能查资料。”是,是?我不禁苦笑一声,一下子,我还真的想不起来了。平时使用的时候,自己随手就递给了售货员;或者商店找零,自己随手就又扔到口袋里了。再者,现在几乎都是微信交易,谁又会注意到这个呀。后来,我特意又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枚五角硬币,然后仔细观看:哎,还真是,就像主持人最后公布的答案,五角钱硬币的背面图案是一朵美丽的荷花。此外,我还顺便查了一下一角硬币,背面的图案是兰花;而一元硬币的背后有的是菊花有的则是牡丹。
   我突然有些感慨,平时我们认为最熟悉的事物,却往往是最陌生的。其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像是“提笔忘字”“提诗忘句”“提人忘名”等等——最近科学家说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我想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在记忆力方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叫做“曼德拉现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曼德拉已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死于狱中。但现实的情况是曼德拉直到2013年才去世,心理学上把这种集体失忆的现象叫做“曼德拉效应”。与此类似的还有我们都很熟悉的《爱我中华》这首歌,其中有句话明明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但很多人却错误的记成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记得有一段时间外出打工,我应该说平时的吃穿用度还是很随意的,但就是某天中午临近饭点,我突然特别希望吃到家乡的一碗特色的面食。那种感觉特别强烈,促使我在周围的饭店不自觉就走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小胡同拐角的地方找到了那碗面,但除了一样打着家乡面的招牌,价格贵分量少以外,那碗面几乎完全没有一点在家里吃的感觉,没有一点家乡食物的味道。我不禁一阵苦笑,曾经在家里随意可见,随处可吃的东西,竟然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我魂牵梦绕的向往和牵挂。
   在外的时候,走在街上偶然听到一句家乡话语,我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回头四处寻找张望,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所以在每次春假回乡,当坐上开往家里的客车,当听到家乡熟悉的话语时,我甚至想,如果此时,即使有人能用家乡话狠狠地骂我一通,那我也是高兴的。亦或者,我更愿意用家乡话与人痛痛快快地大吵一架,绝对也是酣畅淋漓的。
   突然间,我仿佛明白了《红楼梦》中薛宝钗所说的“物离乡贵”,林黛玉说的“这些东西小时候我们倒不理会,如今见了,真是新鲜物了。”家乡,是一个一直想离开,离开了就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天冷了,记得添衣裳。”前两天突然降温,妈妈的叮嘱又适时想在了我的耳畔。不同于儿时的心烦嫌唠叨,听着我更觉得有一丝温暖和感动。
   曾几何时,小时候的记忆还历历在目。天冷的时候,妈妈总是会不厌其烦地嘱咐,“天气冷了,加上件衣服再出去。”
   “知道了妈,我不冷,等一会儿我回来穿。”
   “不行,穿上。”一边说着,妈妈一边早已找出厚外套作势帮我撑开衣服。
   “哎呀,你烦不烦呀,我不穿。”
   吃饭的时候,我说,“妈,我吃完了。”
   “吃饱了吗?要不我再给你盛一碗。”
   “妈,饭我不想吃了,你今天做的饭太不好吃了。”
   穿越时光,我真想狠狠地揍自己一顿。
   很奇怪:在家里的时候,总嫌弃妈妈不厌其烦地唠叨,丝毫不在意妈妈嘱咐的话语。但在外,面对陌生人的关心,一句简简单单的,“美女(帅哥),小心水烫,小心着凉,小心路滑”却是视若圣旨,言听计从,温暖感动。
   人总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无比怀念2019年以前,没有新冠的日子,那时候可以自由地随意出游;随便和朋友聚餐,随时素颜朝天……而今,虽然说日久天长,大家已经逐渐开始适应每天戴口罩,不聚集,经常核酸是不是封闭在家的生活习惯。但这些到底是极不方便,令人生厌的。曾经熟悉普通的每一天现在变成了心里最深刻的渴望与思念,惟愿愿疫情阴霾早日驱散,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每一天,足矣。
   有句话说,“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话,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懂。

共 20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月季花很美,却总让人忽略,原因是人们对它太熟悉,随处可见。本文借月季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们对熟悉的事物熟视无睹,往往在失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在家里经常吃的特色面,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外出打工时却非常想吃家乡味,这也许是每一个远离家乡游子的心声。小时候对妈妈的唠叨总是嫌烦,可离开后又特别想听到妈妈的叮嘱,当然这种情感每个都有,归根到底是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怀念曾经的点点滴滴。语言朴素,感情真挚,佳作推荐!【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10-30 08:07:06
  我们拳场的月季花长得特别好,花开的时候,我总喜欢拍。可惜今年疫情去的少,错过了花开。在我眼里,总感觉小风像长不大的孩子,现在看,长大成熟了哈!真好!
回复11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0-30 10:55:18
  哈,小风再大,在你面前也是弟弟。小风问好真真姐,一切安好。
12 楼        文友:石语        2022-10-30 21:08:29
  初冬,万花凋敝,月季却还不肯退场。这让作者很是感慨:春夏秋总是被忽略的花儿,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作者很善感,也很善于思考。月季花引发出很多的哲思:曼德拉现象、物离乡贵等。人们总是这样,当初只道是寻常,只有失去以后才觉得珍贵。小风的散文读来很舒服,加油!
回复12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0-31 17:51:04
  落花姐的评论中,由两句话说道小风心里了:“月季花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小风是善感的”……话不多说,小风感谢落花姐的懂得,小风敬茶。
13 楼        文友:吴桐        2022-11-01 12:57:33
  一朵平凡的月季能够联想到这么多的人生哲理,月季不如玫瑰动人,不如绣球可爱,不如向日葵明媚,不如牡丹妖娆。百花齐放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它。别的花都不见了。才看到它依然盛放。不争不抢,孤芳自赏。有心的人自然会注意到它。太过熟悉的存在,人们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就像妈妈的爱,就像童年熟悉的美食。只有长大了离开家,离开了家乡,才突然明白他们是那么重要。却再也找不回最初的感觉。小小的短文读了让人有共鸣。好棒????????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1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06 17:02:31
  用手机曾经读过一遍本篇散文,没有留评。桌面电脑,这是第二次读。小风的散文,大多篇幅较短,但都有较深的生活哲理,每每读之都有所收获。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我个人非常喜欢。只是,我对相类似的花往往分辨不清,我在四月,还曾错把茶花当过“月季”赞美。作者由“门前的月季”产生的几个联想的词语:生不逢时、物以稀为贵、越熟悉越忽略、提笔忘字等,其实都含有丰富的生活哲理。由此,作者进一步荡开思维,感叹:人总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从而告诉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如门前的月季花。
   作者文中提到的“曼德拉效应”,我是第一次知道。
   一篇非常有味的哲理美文。欣赏欣赏!
回复14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1-06 20:59:13
  看了明月哥的评论,小风只想说两个词:感动、欣慰。
   感动明月哥的长篇大论,一读再读;欣慰小风的这篇文至少又让明月哥知道了一个“曼德拉效应”,小风的文至少还有一点点作用,哈哈。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