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石磨小豆腐(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石磨小豆腐(散文)


作者:冰竹傲雪 布衣,36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6发表时间:2022-10-29 11:40:37

【文璞】石磨小豆腐(散文)
   晨起锻炼,就会路过早市,这几天,突然发现多出了一个石磨豆腐摊。
   我的记忆,对石磨小豆腐并不陌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常常与石磨小豆腐相关联。望着这久违的石磨豆腐,我又有了品尝一口鲜香四溢的小豆腐的冲动,也仿佛看见小豆腐在大铁锅里氤氲着白雾的情景,以及雾气中母亲那美丽慈爱的脸庞。
   人,无论是青涩的少年还是古稀暮年,对母亲的思念都是一样的撕心裂肺,刻骨铭心。
  
   二
   母亲,出生在辽西的一个小村子里。她一生贫苦,却在贫困的生活中做得一手好饭菜,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她老人家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善良,对我们的教育也是严格有加。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小村子里度过的。由于那时父亲一个人上班,属于市民户口,所以家里没有地,于是母亲便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土坡旁开垦了一片荒地,用来种些玉米,黄豆补给生活。
   每个秋收后到漫长的冬天,打下黄豆玉米,母亲便要舀上几碗黄豆洗净泡上,待黄豆泡得圆溜溜鼓胀胀的时候,她便叫我们兄妹四人到西院王大娘家去推磨磨豆沫子。
   王大娘家的大石磨安置在她家房子西面的过道里(过道就是与邻居之间有一比较宽的胡同)。哥哥年龄最大负责刷磨添豆子,我和姐姐们负责推磨,先是两个人抱着一根磨杆,使劲沿着磨道转圈。如果谁累了,另一个人便接过磨杆替换。随着石磨慢悠悠地转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雪白的豆沫顺着上下两扇石的间隙流溢下来,积满了磨盘,一大水桶黄豆便磨完了。这时,哥哥赶紧将水桶洗涮干净,用木板扒子将豆沫收到水桶里。再将石磨上下冲刷干净。向王大娘一家人道一声谢谢,哥哥便和我们用一根木杆,颤悠悠地把沉重的豆沫抬回家。
   母亲在家里早已刷好大锅和烫好剁碎的芥菜樱。当哥哥和母亲抬起水桶将豆沫倒进大铁锅的时候,我心里的馋虫早已变成涎水盈满口腔,望一眼姐姐们也是那种期待的目光,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悄悄地咽下,再瞟了一眼母亲那微笑的脸,赶紧抱柴火点火。
   豆腐沫子烧开了,翻滚着乳白色的汽泡就要溢出锅外了,随着大锅的沸腾,我们的心也沸腾起来。这时,母亲赶紧将一团团碧绿的芥菜樱均匀地撒进沸腾的大锅里,一大盆芥菜和葱花暂时压下了沸腾的豆沫,母亲用大铁勺不停地搅伴锅底。待水蒸汽飘满厨房的时候,小豆腐的馨香飘逸出来,浸人心脾,让我觉得更饿更馋了,望着大锅里的“一青二白”的小豆腐,充满无限期待。那鲜嫩醇香的气味飘到了院子里,小村落里,很远都能嗅到。
   我非常清晰地记得,那时虽不是吃糠咽菜,但也是清汤寡水的年代。我们四个十来岁八九岁的孩子正在长身体,每天像几只小饿狼一样嗷嗷待哺。从春到夏,每天的饭桌上只有烀土豆蒸面瓜和高粱米饭。秋天,吃一顿烀青苞米算是改善伙食。长年不见肉也少有油星,只盼着新打下来的苞米,母亲能泡好新楂子给我们多做几顿香甜的楂子粥。那时,对我们来说,什么东西都是好吃的。母亲能给我们包一顿地瓜藤做成的菜馅饼子,或炖一锅白菜汤,就能喂饱我们四个孩子的辘辘饥肠。吃一顿小豆腐的惬意和满足,让童年总是充满期待,总是盼着推磨、拔菜、洗菜、剁菜那些快乐的劳动。从这些劳动中,我们也懂得了“有劳动就有收获”的道理,学会了许多劳动技能,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回想每一次吃小豆腐前,为了抑制自已的馋虫,我都很听话地剥葱,剪红干辣椒。将它们分别切碎剪碎再分别装碗,再从酱缸里舀一小碗大酱放在饭桌上。这是一个难捱的过程。为了转移注意力,我常常捧起一本小人书来读,沉浸书中的故事里,也就忘了饥饿和馋虫。
   终于盼到晚饭了,母亲又向灶炕续柴火点火,将小豆腐锅再次烧开。当母亲揭开锅盖的那一瞬间,热汽蒸腾之后,小豆腐在锅里冒着均匀的汽泡,乳白色的汤汁浸润着香喷喷的小豆腐,我开心地笑着叫着:大姐,二姐,赶紧来端小豆腐!这时大姐二姐都会清脆地答应一声:来了。饱餐的欢乐立刻在小院荡漾开去。
   每人一大碗小豆腐,浇上一小勺红亮喷香的辣椒油,再拌上嫩绿的小葱沫,最后舀上一小勺母亲下的黄豆酱,用小勺轻轻地拌匀,舀一小勺送进嘴里,甘甜的香味立刻充满了口腔,也满足了我们饥饿的渴望。我们四只小饿狼便低着头一声不响,赶快狼吞虎咽,要是再来一个纯玉米面的酸甜可口的贴大饼子,一口小豆腐一口贴大饼子,吃着嚼着,那个得意,那个满足,那份幸福立刻挂上我们的眼角眉梢。父亲累了一天,只顾低头吃饭,吃完了饭还要喂猪扫院子。母亲却顾不上吃饭,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贪吃的傻相。我知道母亲比我们还饿,赶紧盛一大碗小豆腐放在桌上,拉着母亲坐下,和母亲一起享受劳动果实。
  
   三
   那时,为了我们能吃得好,穿得体面,母亲在操劳家务的同时,还为刚调到我们这小学的杨老师看孩子。克敏、克杰两个小外甥都是母亲看大的。
   克敏一岁半来到我家,小克杰刚出百天,杨老师上班去,便把克杰交到母亲手上。母亲待他们就像待自己的亲外孙,百般呵护百般疼爱,就连回娘家看望老父亲都先后背着他俩去。后来大外甥克华也从他姥姥家回来。杨家一家人那时没房子只能租房子住。有一年租别人家的北炕冬天冷,等烧热炕屋子暖上来都到半夜时分了。父母亲心疼杨老师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又上班又忙家务,就让他们娘四个搬到我家住。一个两间的连铺大炕睡十多个人。杨老师爱人在县城工商行上班,一个月难得回来几次。回来就和我们挤在一起,和和睦睦亲亲热热。两家合为一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大外甥小我六岁,二外甥小我九岁,我们几个孩子,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从不拌嘴从不吵架。杨老师的爱人总说:大婶真会教育孩子,看这七个孩子,大有大样,小有小样,互相尊敬,有均有让,多好。
   可不是真好!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兄妹四人不用母亲吩咐,就自觉地拿出来分给他们,就连最小的我,身后也多了三个小跟班。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养育我们,常常教导我们说,学习要用心刻苦,知识和技能学到手,谁也抢不去偷不走,无论长到多大都有安身立命的资本;做人要遵纪守法,无论走到哪儿,都要做到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清清白白;与人相处,要多看别人长处优点,时时检查自已的不足,做人做事不要计较利害得失,吃亏是福知足长乐。
   母亲没读过多少书,可是辽西大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给了她厚重的文化修养,她又把这些文化修养言传身教给我们兄妹子孙和三个外甥。这么多年来,她的第三代第四代子子孙孙都在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奉献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一个优秀的女人影响三代人,这话是经验更是真理。
   每当想起母亲做的小豆腐,我就分外感谢母亲。人说母子连心,茫茫大千世界,冥冥阴阳两界,父母会始终保佑儿女平安。有人不信。我信!但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心灵感应吧。记得几前年的一个暮秋的晚上,我在梦中与母亲相见,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充满恐惧,害怕得瑟瑟发抖,母亲抱着我的双肩:闺女,不怕。有妈呢!梦后第三天,因为特训,我在训练场上教学员训练摩托车跨障碍,谁知一个学员由于紧张跨越障碍后刹车不及一下把我撞倒在地,我一头扎在了身后的边沟里,立刻满脸是血,吓得其他学员惊呼:老师完了!谁知过了一会儿我竟然站起来,自己摇摇晃晃地走向了医务室。
   那次因为失血和骨折,我在床上躺了好多天。在难熬的时光里,每天都感念母亲的护佑是多么悠远绵长。
  
   四
   如今,我又想吃小豆腐了。
   石磨还是那样的石磨,只不过电机代替了磨杆,电机的“嗡嗡”声代替了石磨的“咕噜”声,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再也不用抱着磨杆去推沉重的石磨了,再也不用抱柴火点火烟熏火燎了。
   我将买回的豆沫下锅,碧绿的芥菜樱撒在豆沫上,白绿相见,蒸汽缭绕间,仿佛又看见母亲就坐在身边。那时,母亲总会一边做菜,一边唠叨着和我们说话。有时,我们把往日的美食再现,并非完全为了追求过去的味道,无论如何,那种石磨小豆腐的味道无法模拟。其实,更多的是重现那个氛围,让心灵沿着旧路回到从前,再一次领略温馨的时光。现在,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唠唠叨叨地和她说话。我告诉她:大哥的闺女早已儿孙满堂,她的大孙女已做了大学老师;大姐的三个儿女也脱离农村在城里住上楼房,大孙女今年十一出嫁,我们都去参加了她的婚礼;告诉她大外甥的大女儿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二外甥的小女儿有多么勤学上进,多么漂亮可爱;告诉她,我的女儿也是那么的优秀,也是警队中的漂亮妞。
   母亲离开我这么多年了,我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慈祥的视线,从来没离开过母亲的教养。我回望自己与母亲的母女情份,每一个回眸都是那么弥足珍贵。在我还是童年的时候,母亲就教我针线手工,教育我女孩要自强自立。这些深远的教育让我终生受益;在我们读书前,母亲就给我们讲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让我们从小就热爱文学热爱读书,而且晴耕雨读,终生不渝。
   时光教会了我们成长,岁月让我们懂得了珍惜,重拾起小时候的味道,有三分之一的回忆,有三分之一的味道,还有三分之一,是思念。
   一锅小豆腐,研磨的是亲情,煮沸的是母爱。
  
   (原创首发)

共 36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作品以刚柔相济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笔触,睹物思人,从路遇小豆腐摊联想到童年时代与家人磨豆腐的经历入手切题,记忆的闸门随即被打开,思绪随着笔墨的流淌,将读者带回到久远的年代,回忆童年往事,缅怀母爱情深。作者自由挥笔,或叙事,或阐理,或抒情,紧扣小豆腐鲜香这一主题,通过细微小事,串联起文章的情感纽带,抒发了思念之委婉,情意之深厚,失去之怀念,理智之感悟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怀念母亲,歌颂母爱,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掩卷沉思,几个细节描绘生动感人,母亲除了对自己的四个儿女关怀备至外,还对委托照看的三个孩子视若己出,展现了母亲的善良宽厚,博大纯朴的内心世界。多年以后,作者在梦中与母亲相遇,梦后第三天发生意外化险为夷,感念母亲的护佑这一段读来令人泪湿眼眶。整篇散文叙事流畅,语言清新质朴,情感细腻婉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作品。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精彩不断。【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10-29 11:47:49
  欣赏冰竹傲雪老师散文佳作,叙事清晰流畅,语言清新质朴,情感蕴藉深沉,小豆腐鲜香,而母爱悠长。情之所至,感人肺腑,文章切题别具一格,文采熠熠,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好文力荐欣赏阅读!
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10-29 12:14:02
  很温馨的回忆,很感动的文字。
3 楼        文友:静净        2022-10-29 12:15:59
  一碗小豆腐,满满的童年回忆,温暖的母爱溢于言表。失去至亲的痛,每每想起泪湿枕巾。母爱是天底下最真最纯爱,常回家看看,莫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4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2-10-29 14:06:29
  欣赏冰竹老师散文新作。睹物思人,由老式小石磨豆腐起笔,联想到慈爱的母亲,明写物,暗写人,技法巧妙,情感浓烈。好文!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5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2-10-29 14:11:04
  优美散文,可谓佳作。欣赏冰竹老师散文新作,文情并茂,亲切感人,笔法细腻,精致灵动。
6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11-04 13:06:19
  这哪里是说石磨豆腐,这完全是一篇情感深厚,记忆母亲大人的动人故事。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7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11-05 07:52:21
  这篇散文,也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那时穷,连这样一小块豆腐也买不起。作者用深沉朴实的语言陈述了对豆腐的热爱缘故,那里面有博大的母爱情怀。一篇美文,岁月悠悠。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