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站在“江山”面前(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站在“江山”面前(随笔)


作者:海上老牛 童生,55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4发表时间:2022-10-30 09:23:11
摘要:我们对于《千里江山图》,总是十分地敬畏的也!还有,对于康震的讲解,也是十分敬佩的。那么,在下都是如何理解、感受和想法的呢?


   【题记】:当我聆听着康震的讲解: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所作、且年仅18岁时,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那天,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中国诗词大赛》,当康震讲解着这幅《千里江山图》时,我如痴如醉地听着,真的是不敢相信的呀?这,竟然是18岁的少年王希孟所作的呀……
   康震,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诗词、散文,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重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唐代散文文体发展、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等。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苏轼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唐代文学研究》编委。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
   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栏目文学顾问、鉴赏嘉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指出,《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王希孟(1096年—1119年[据传]),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
   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王希孟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
   一.对于康震。
   对于他的出生,对于他的工作和单位,以及,对于他的学识和文学功底、诗词歌赋等等,我还是很敬佩、很佩服和很尊重的也!然而,对于网上对他的评论,我是一概不看的。为何?炒作也!一是为了炒作他、傍他,或是为了炒作自己也?二是为了所谓的收视率、点击率和其他的什么等等的不可告人的什么率了?三是根本就不值得这么一炒的也!还有啥玩呢?等等、其他和等等不等的也。于是,我也就不说了。
   不过么,我还是要再赘述几句了:
   其一,是他自己要出名、还是被出名的呢?盖因我国有句老古话,他不会不知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呀!其严重的后果,那就可想而知了。那么,换成我的话,早就——鸣金收兵了!为何?不为何也。每天,省心。舒坦。好睡觉、睡好觉和自然醒的也!言多必失也?
   其二,学问,是用来吹嘘的么?不要。板凳要坐十年冷也!可见其,坐得还很不够呀。那么,这是学院的需要、还是他家乡父老乡亲的需求呢?也许,都有;也许,皆无。也许,他自己早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也许。那么,换成我的话,也早就三缄其口也!有啥可吹嘘的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么,您说:还有啥可吹嘘的?高手在民间也!
   其三、字画,画给谁看的呀?用得着如此大动干戈的么?自动绘画、电脑绘画和AI绘画等等,早就是比比皆是的啦!那么,还要非请康老师如此亲自动手来作画的么?这,完完全全是电视台、编导的事情了?旁的不说,这个大好时光的呢?不就是被白白地浪费掉了么?且每回都是、还在升级之势了。那么,选手呢?那么,广大的观众的呢?实在是:可笑之极的也!
   其四、我的看法?是的。诗词大赛,还是要搞的。这个比不搞,还是要好的!为何?至少,可以普及诗词歌赋的呀。那么,问题是:怎么来继承、传承和创新了?以及,如何来演出、演播和演习及研习了?以及,画面、布景和道具了,是不是有喧宾夺主之嫌呢?那么,问题是:请的专家、学者和嘉宾,如何来点评、讲评和批评了?这一点上,郦波,就要比他明智、睿智了许多。言多必失也!好是好鸟,就是好多呀?还有,多则溢、多则烂和多则臭也?那么,每个人的喜好、好恶和爱好等等,不可能一致的。这就是:众口难调也!那么,其后果、其结果和其不可预测的反馈等等,都是家常便饭、情理之中和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的也……
   二.对于王希孟。
   对于小王(其实是老老王也),我们还能说点儿什么的呢?没有记载,也就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如何来鉴定、定夺和下这个结论的呢?可见,这个推论和论断,就很不科学和有所牵强附会也。我们只能这么说:这幅画,有可能是王希孟所作也!这样的论述,也就比较科学、比较真实和比较使人信服的了!否则,没有其他确凿的证据、证据链和合法的证据等等,那都是很不准确的。至少是很不科学的、很不严谨的和很不实事求是的也!
   同理可证:你没有足够和确信无疑的证据来证明,这幅画,就是王希孟所作,那么,也就证明,有可能是他人所作也。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么?是的。这个问题,可不是就是:不是他作、就是你作这么简单的了!为何?年龄小、时间短和皆有可能的也。
   还有,这幅画,有可能是他所作也。但是,问题就是没有直接的、间接的和证据链来证明的了!但是,仍然不排除是他所为也?是的。我们看问题、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标准都是什么呢?对。简单化的、复杂化;复杂化的,简单化也!至少,在下始终都是这么认为的。那么,对于古人、特别是对于古画等等,有为甚也?
   那么,几时,我们有了证据、直接的和间接的,和证据链,以及,其他的旁证、佐证和其他的详实的证据来证明等等,那么,那时,我们再来下个结论、定论和论证的吧!是的。这,也是在下的一家之言了。
   三.对于江山。
   是的。不论是康震的评说,还是王希孟的所作所为等等。这么些个都不影响我们对这幅画的赞美、影响和评价的了!为何?是好。确实是好!不论是颜色、布局、构图和气势,以及,所表达的内涵和深远的外延等等,都是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和不可多得的也!都是价值连城、无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对我们的研究、学说和断代等等,都是很值得我们来好好的学习、临摹和收藏的也!
   《千里江山图》绢本大手卷,青绿设色。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是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而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
   是的。在下的眼睛是模糊的;在下的大脑是糊涂的;在下的手脚早就是麻木的了。那么,还有什么小玩意的呢?是的。每每,当我再看见此画的时候,脑子里总是空空如也?不过,心里,则是明镜似的了……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和等等的对于的对于的呢?
   那么,您的呢?
   那么,在下的呢……
  
   这就是:
   面对江山我不痴,
   人民诠释再来饰?
   英气少年无记载,
   名画流传到今世!
  

共 33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生动的文笔,厚重的内涵,观赏《千里江山图》的感悟,赞赏康震关于这幅画的讲解,敬畏地赏析《千里江山图》,谈古论今,关于这幅名画,关于画的作者王希孟,关于化的内容——江山。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10-30 09:24:28
  观赏《千里江山图》的感悟,赞赏康震关于这幅画的讲解,敬畏地赏析《千里江山图》。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海上老牛        2022-10-30 10:08:25
  上午好!
   是的。
   多谢!
   老师: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