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们寻找什么(散文)
寻找什么,如同我们从哪来来,到哪里去,都是人生哲学的问题。
自从我有了文学园地,有了一座江山,就不再寻寻觅觅了,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领地。但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人生究竟在寻找什么。
一
插田多年的我,一直没什么爱好,没什么特长,所有的时间都泡在田里,给自己寻了许多的理由,便没精力去做其他。最近几年,不知是锈锁给打开还是晒裂的葫芦,开窍了,感觉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爱好——识字不多的我,居然果断拿起笔学写诗写文。
不相信是吧,别人三五成群合伙打牌时,我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寻找几十年前老师教过的记忆;别人聚在一块儿天上人间瞎扯八卦时,我在手机上巴拉巴拉咬文嚼字,费心伤神地抓脑琢磨,查字典、查词典、找度娘,每天不亦乐乎地醉在其中,再也不想自拔了。农作之余,再也不浪费丁点时间,我的时间属于写作。只是,拿笔有几年光景了,毕竟底子太薄,感觉还是很吃力。不过没关系,我做我自己的,每天乐呵乐呵,让文字来给我排忧解惑,当我的知音,很好。我常常这样自己劝慰自己。都几十岁的人了,也不再做梦,就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品味,少沾点一切向钱看的铜臭味。
寻找什么?我一开始并未有这样的哲学意识,只是觉得应该有一份快乐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还是写写文章,抒发情感,感觉在一个个汉字里,我可以自由驰骋,进退自如,于是,我爱上了。我的寻找,属于不经意,但也有着必然,曾经上学时对文学那么钟情,对写作那么热爱,只不过走过一段路,突然又遇到了知己,或者说知己在向我招手,怎么舍得再次错过呢。
二
说你可能不信,我在不理解的声音里,突然还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傲然感。
前天我到镇上赶集,买点日用品。路过一家水果摊点,很巧碰到同村的微友英霞。英霞离我家有五里路,她家在城里有一个小厂,平时不在家。我和她是通过村群认识的,后来加了好友,不怎么联系,见面很少,但彼此都关注着朋友圈,经常在朋友圈里点赞时说一两句话。此时,她和她的好友们正说说笑笑挑选摊点上的水果。
“稀客呀,英霞,你什么时候回家的?”我问道。
“哟,是香姐呀,好久不见,你还好吧,我昨天回家的,三个多月没回家了,回家看看老娘和老爸。”她笑着回答。接着她又对我说:“我最近有点忙,没关注到你的朋友圈,应该又有不少新作了吧,还在网上写诗文吧?”
我连忙回答:“谢谢,我很好的,还经常写,再也不想丢笔,反正没事时,就玩玩。”
她的朋友,我没见过,不熟悉,其中一个穿红色长裙的女子很好奇地问英霞:“什么新作,她是干什么工作?”
英霞说:“她是我村的人,是个才女哦,经常在网上写诗词写文章,还唱自己写的歌曲。”
这几个女子听后,看了我一眼,很是震惊,又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然后继续窃窃私语低头选水果。
我连忙说:“不敢当,你过奖了,我哪里是什么才女,也不会写什么文,就是爱玩,没事在网上瞎鼓捣,登不上大雅之堂。”
另一个化妆精致的白衣女子,轻轻对旁边人嘀咕:“你看她那手,粗糙得很,一看就是个天天干粗活的人,还有她那身扮装,更不像是有文化、会拿笔的人,我是咋看咋不像,有可能是贪慕虚荣网上抄的,反正现在是什么都有。”
英霞压低声音对她们说:“不用怀疑,货真价实,她的文章很接地气,写得很不错的,等下我转给你们看看。”
其中一个笑着说:“我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发给我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我装作没听见,看向别处,脚步也慢慢移开。
听到英霞如此说,她们又齐刷刷转向我,眼睛发亮,穿短裙套装的年轻女子问:“英霞叫你姐,我也该叫你姐,你发一篇文章多少钱,稿酬多吗?啧啧啧,经常发表文章,你的钱肯定多得用不完,啊,原来是个富婆,带带我,我也写几个字发网上,弄点钱花花。”
我转向她们,礼貌地笑笑回答:“没钱,纯粹是好玩,锻炼自己的大脑,给自己找点乐趣,打发时间。”
“没钱?谁信啊,你有多高的文化?天天干农活,还有这闲情雅致?现在,谁会干没钱的买卖!”一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女子说。
我继续解释:“真没钱,我只是近几年有了这份爱好,防老年痴呆而已,有时候还要倒贴钱的。工夫得算钱啊,哈哈!”
我明白,她们是不懂得在文学上投入会得到什么,她们的天平永远不会称出文学的重量。
她们的眼神立即转换成不屑一顾,像看怪物一般,有点不高兴地说:“没钱,没钱费那神干嘛,还不如在桌上摸麻将,不明白她是咋想的,我没文化也不会拿笔,就是会写,这没钱的事,我是不干的!”
英霞看着她们,笑了笑,又抱歉地看看我说:“萝卜白菜,各喜所爱,有这份爱好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可以增强自信心,提升自己的品味和气质。”
“反正,没钱的事我也是不会干的。”旁边另一过路女子站了好一会,也插了一句。
寻找什么,追求什么,的确是世界观决定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喜欢往往是感性的,我所喜欢的,和女友们喜欢的,都是心血来潮吧,但彼此却不能理解,因为世界观不同。我在她们的对话中,始终是一个无法理解的特别,但我却有了鹤立鸡群的傲然之感,我信奉关于女人的“气质说”,气质,不可能是通过金钱获得的,但我认为,文字文学,是通往气质的一条捷径,在这条路上,我的寻找,我的追求,都是有着价值的。
三
关于寻找什么,我陷入了思考,那些故事撞入我的眼界。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已经是无钱不谈话、无钱不干活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
十多年前,正值双抢,天快黑了,李家的两兄弟正在水田里紧张快速插着秧,还有大概五六分田,如果没人帮忙,插完怕是够呛。他俩议论着,天再黑,哪怕是摸门进屋也要插完了回家。老百姓都知道,春争日,夏争时,入泥土的秧苗往往是上个时辰与下个时辰都有很大的区别,产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再说,当天扯的秧最好是当天插完,隔夜秧,秧苗被捆的时间过长,温度高,夹在中间的会变黄,再插总是会差一些。隔壁王婶也是干完活准备回家做晚饭,见此情景,二话没说,捲起裤腿便下田帮忙,田里多了一双手,三下五除二的工夫,天完全黑时,已完工。李家兄弟千恩万谢,要王婶到他家一同吃晚饭,王婶说,举手之劳,不用客气。还说,你俩经常帮我家抬打谷机,抬抽水机,水都没喝一口,说完她便回了家。这种短暂的帮忙叫“打爆工”。那个年代,帮人“打爆工”是常有的事,都是看事做事,自愿的原则,没人讲钱。
其实,我很在乎这样的帮工,帮的是工夫,获得的是快乐感。这些场景,是我多年都无法忘记的,总是感染着我,也影响着我的世界观。因为在互助中,获得快乐的是双方,我常常拿这件事去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寻找,觉得快乐,那就值得了。
一天,老赵夫妻见天气不错,便将家里的一千多斤前一年的稻谷全部挑了出来,趁好天气再给晒晒,然后,都去锄草。没想到,中午不到,头顶是便乌云翻滚,真是天变一时,眼见马上就会有暴风雨到来。可急煞他们了。他们三步变作两步跑,两步变做一步奔,赶快回家收稻谷。此时,小苏兄妹俩刚好路过,没二话,迅速加入其中,与暴风雨展开赛跑。四个人,齐心协力,这个收那个扫,这个撮那个挑,好一阵紧张忙碌。十多分钟,待最后一担挑进屋,斗大的雨点便打了下来。这种临时帮忙叫“抢风暴”。“抢风暴”也是抢时间,谁见了也不会袖手旁观,肯定加入其中,有人讲钱便是生分,还会给你急,说下次再也不帮忙。
唉,现在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咯。老赵经常提及这段往事,我想,他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些稻谷,还有一份感激之情。
今年上春的某一天,刘婶洗完衣服晾在外面到她二妹家里有点事去了。不料,中午时便开始下雨。刘婶的家就在路旁,来往人不少,左右两边都是自家兄弟的房子,他们整天在家。别人路过时喊了声刘婶的兄弟,说他嫂子的衣服在外面,叫给收到她家的屋檐绳子上挂好。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刚开始时雨也不大,衣服也已快干了,也花不了两分钟。刘婶的兄弟到门口望了望,对外面叫唤的人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能管闲事,你热心你来收。因此,这几件衣服一直就这么孤零零地淋在外面,直到刘婶下午回家。
马氏家庭,家里开公司,孩子十岁,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学着干家务活,明码标价,洗大碗洗钵十块钱一个,小碗五块钱一个,筷子两块钱一双,扫地拖地抹桌价更高,这孩子一天下来可以收入几十上百元。父母觉得这样很好,每天灌输的是交换哲学,无论什么活,都是有价可讲的,也无论是谁,干活就得给钱,不给就是剥削劳动力,一切都是为了钱。这孩子还真听家长的话,活学活用,在学校里也是这样。一次,他同桌的一支笔滚落到他的座位下,同桌弯腰不方便,让他帮忙捡一下,他说:“给两块钱就捡,我不白干活。”
后来,小孩父亲的厂也因多方面原因倒闭,欠下几十万的贷款。这天,老马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回到家,叫孩子给倒杯水喝,孩子说,“先给钱,再倒水,另外,这几天你没回家,家里的家务全是我在干,一共是二百五十六块钱,把这些一同给结了,不赊账。”老马当时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这些小故事,却是那么撞击人心。
这个故事,让我再次想到寻找的价值。一个人,寻找的是金钱,金钱却总是和他失之交臂,为什么?目的性太直接吗?也不是。他们忘记去寻找人生有价值的原则了,诚信,互助,这应该是金钱喜欢落脚的地方,没有了这些,金钱就越门而过。一个没有品质的人,金钱可以暂时光顾,但转身就失去,转身必然。世界上,可以保持住的,是一种品质,有了追寻美好的品质,一切都可以获得。
四
钱,人人喜欢。有钱,事好办;没钱,步步难。有钱,鬼能推磨;无钱,愁倒英雄汉。是人支配钱,还是钱使唤人?是钱重要,还是情重要?是钱值钱,还是人值钱?不少人说现在是金钱社会,到底是真还是假?一些人矛盾着、迷茫着、观望着,且心还痛着,感到悲哀。不知从何时开始,可以不讲廉耻、不讲道德地捞钱了;可以不讲亲情、不择手段地抓钱了;可以目无法纪、为所欲为地拐钱了。钱,似乎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了。
金钱,是给美好品质的一种奖赏。我从事着文学,以文学之心等待世界,世界也不负我,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也没有少了什么。或许,我的例子他们无法接受,因为离他们太过遥远了,但我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
邻居不在家,是不是当用一双眼睛帮忙照看一下?见牛跑他家菜园里,当不当赶走,并告知牛的主人?看见有小孩干损人利己的坏事,该不该当面制止并加强教育?看见有人倒在地上是扶还是不扶,倒地者是故意碰瓷还是真的突发疾病?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最容易丢失的是人性的美。如果自己不能把美好的人性寻找回来,他的世界永远都是苍白的,永远都是与己无关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道,也很迷惘,想逃避,逃避不了;想接受,接受不了。因此我每天坚持看书,看能解迷惑的好书,与圣人对话,让圣人教我怎么做,忘却烦恼,从而获得心灵宁静;每天坚持写文,与正能量的人交流,吐露自己的心声,让自己波动的情绪得到平复。
我想,只要坚持学习下去,用心寻找,一切,会渐渐释然。
人生啊,应该寻找什么?太多了,无法言表。但有一点我清楚,寻找自己的快乐,寻找自己的喜欢,这些快乐和喜欢,绝不是钱可以买来的,也不是等值的。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持笔走天涯,谁道无钱寸步难行!一份寻得的快乐,是用文字垒起的城堡,我坚守着,无需谁给我钱,我只是一个愿意。
后来,使用微信了,因为工作原因,一些同事必须得加为好友,身边一些有交住的人必须要加为好友,慢慢的,身边人才知道我会写文章,那时,我已经出了自己个人的散文集。至今我扣扣上没几个身边的人是好友。
除非是参与市作协的一些活动,我拒绝别人以作家诗人的身份介绍我,我只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如果别人提及写文事,我都立即转移话题,我讨厌应付那些好奇的眼神,包括红花草老师说的得多少稿费什么的。文字带给我的感受,他们永远体会不了,所以没必要解释。
做自己吧,只要在文字中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管他人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