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归来(散文)

精品 【流年】归来(散文)


作者:素心如玉 举人,413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57发表时间:2022-11-06 11:41:26

【流年】归来(散文)
   群居可以带来无限的快意,独处能够享受无尽的美妙。
   新的学年,来了新同事,恰好和我对桌。那是个活泼爱笑的小姑娘,每天活力四射。那天,和她闲聊,说到朋友圈的话题,她一一点数着自己付出和收获的天南地北的情谊,那份满足,那种快乐,竟让我有点儿不知该如何接茬了,只好实话相告:“其实我没有朋友,我的微信上除了便于联系的亲戚,就是一些公众号。”她睁大着眼睛很不理解:“怎么会,你看上去那么温柔,那么好说话,怎么没有朋友?”我笑了笑,淡淡地说:“是的,没骗你,我的确没有朋友,生活中极个别的朋友也是难得一见的,对方若不联系我也不会主动联系对方。”“啊,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她一脸不可置信地嘀咕着,我瞅着她好奇的样子,笑而不语,心中却难免有几分失落。
   性情所致,我是一个习惯独处的人。喜欢的氛围,熟悉的场景,我可以随心而就,任性地放空自己,快乐地憧憬心中的美好。一旦走进人群,我会变得拘谨,会不知所措,甚至会萌生出随时逃离的想法。
   谁会真正喜欢孤独呢,不过是无法融入别人生活的一种自我逃避罢了。看着那些不论在什么场合总是谈笑晏晏,应对自如的人,我是羡慕的,也曾想过去改变。但天性的怯懦,每每让我在最后关头打了退堂鼓。为什么要去讨好别人呢,相比于卑微的适应群居生活,我更喜欢自由的独处。我对自己如是说。
   习惯是个好东西,我不介意我的习惯孤单,如同我习惯凭窗而立,看车来车往、人潮涌动一样。
  
   二
   独处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更有利于深刻而细致地思考。
   闲时,利用网络看《芈月传》,相比于已看过多遍的《甄嬛传》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一如既往地喜欢孙俪的表演。
   当年,在《芈月传》大火之时,我没有关注,就连网络中的炒作也很少浏览,现在,我不紧不慢地随着剧情而陷入思考。不想过多地评价这部剧的本身,但剧中的一些细节还是很吸引我的,特别是秦王对于八子的爱,那种用心呵护,那份彼此懂得,在我的眼里有着琴瑟和鸣之美,想来这也吻合着古往今来众人心中渴慕的爱情吧。随着剧情的展开,八子的聪慧,秦王的儒雅,以及王后的心机,都成了让我看下去的诱因,尽管有人说这部剧是弱智人为弱智人拍摄的连续剧,可我还是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极尽酣然地陶醉着。
   是,别人如何看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法干涉。网络也好,现实也罢,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牵强他人便是了。
   不贪求繁华,更畏惧热闹的我,情愿一个人孤单,也不要一群人的狂欢。说白了,就是我没法委屈自己去附和别人,也做不到强势地和别人争论以证明自己,既然如此,还是简单一点生活吧。
   那个下午,我刷着剧情,思考着人生,竟然有几分看透世事的感觉,心情少有的愉悦。学不来别人,就做自己吧。上帝不会厚此薄彼,躲在别人的目光背后,自有一份轻松惬意可以独享。
  
   三
   一个人的世界里,无需顾左右而言他,无需故作姿态地迎合,自由也自在,舒适而轻松,真好。晨起,享受着清风拂面,沉浸着空气的清新,却被一只惊飞的鸟儿吸引了。
   不知何时,院子的一角长了一棵榆树,小儿手臂粗了。更不知何时,鸟儿在这棵小树上做了窝。细看,每根枝条上,每片叶子后似乎都藏着一只鸟儿,蓬松着羽毛,圆滚滚的,很是可爱。下意识地,脑中就蹦出了“鸟是树的叶子”这句话。这不是我灵感一动的产物,而是我酝酿了几年终未完成的文字的题目。真是够懒的了,这都几年没亲近文字了?我骂着自己,难道就这么堕落了?
   忽然想起那首获得某市“世界华文”诗歌一等奖,被誉为一字值千金的诗歌,我百般不解。一首小诗,13个字符,一等奖,真的有那么精彩吗?首先我得承认:我不是羡慕,没有嫉妒,但我真的有点儿恨自己的无知。
   退一步说:也许,如我这样的诗盲,本不该去评论此事的,被说成好诗自有它的好,我又何必去绞尽脑汁瞎琢磨呢?可我这人偏偏一根筋,通常都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的,一旦陷入某个话题,就会一意孤行,就想弄个水落石出。
   就像这首小诗,我很想用我浅薄的鉴赏能力去探究那诗歌的韵味,去幻想那诗意的葱茏,去相信那诗情的醇美……说真心话,小诗不乏意犹未尽的美感,只是,只是起承转合间,我感到缺失了什么,似乎很不尽兴,当然各花入各眼,何况早有行家说过:诗歌无须人人读懂,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才是好作品。好吧,既然有人推举,既然被选为一等奖四处宣传,那么定有可圈可点之处留给众人,只是角度不同罢了。
   我可以不认死理,不那么的执拗吗?
   否,我真的、真的做不到。本着对文字的尊重,对文学的喜爱,作为一种责任,面对尘世间任何一次事件的发生,都有权利去议论,都有义务去思考,就像这首《乡愁》自有它的特质,但被如此地美誉,我觉得过了。
   这好比文学论坛里的互动,总是一味地夸大其实地赞美,总是甜言蜜语地夸奖,终究不行,总要有适当的批评指点才能共同印证提高。
  
   四
   我终究是个俗人,尽管决定了独处,但却做不到心如止水。
   又一年的职称评审正在进行,看着同事抱出一撂撂的各类证书,讨论着申报职称的步骤,心中只有黯然。在乡村中学近三十年了,能证明自己的仅仅两个优秀一个先进个人,躺平不甘心,放手一搏没底气,真是,宛如鸡肋般的存在啊。
   那一刻,心中前所未有的孤独。呵,这么多年,原来我一直在自欺欺人么。
   人间清醒。
   微信头像恰在此时闪动,却是闺女想注册个网站,猛然想到江山文学网,想到流年那个温暖的大家庭。那里曾是我心灵的慰藉,我有多少年没回去看看了,算算有三四年了吧。冲动之下,想要回归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竟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登录了许久没上的QQ,找到那个熟悉的QQ群,忐忑地发了一句话:“兄弟姐妹们,如玉想回来,家里还缺人吗?”是真的忐忑,我真的怕家人已经忘了我,那我就无家可归了。
   很快,跳动的头像消除了我的不安。仅批了几本作业的空隙,消息就炸群了。点开群聊,一长溜的“欢迎回家”耀花了我的眼,看着一个个跳动得无比熟悉的名字,眼眶竟有些微润。原来大家都在,原来这几年,只有我走丢了。当时,我只恨我的手太笨,打字太慢,无法一一回复家人的关心,我只会笨笨地发个头像,只会笨笨地说句“想大家了,大家好”。但没人嫌弃我,没人计较我的笨拙,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独属于家人间的那种热情,那种温馨。那一时,我无比庆幸我的一时冲动,我又找到家了,有家的感觉,真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这句话,我懂得了。
   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为什么要勉强自己习惯独处呢?身边的生活纵然无法掌控,网络的世界也同样精彩。无论做事还是做人,不能丢了本心。凡事,把握好度,才是真正的智慧。

共 26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唯美的散文,是作者的心灵独白。一种积极的人生状态,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关系着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每一个人的存在绝非偶然,我们行走天地间,存活于喧嚣与热闹的场景中,这往往是逃避不掉的必然,这种存在本身也是价值的体现,比如,工作家庭,但怎样活出更加精彩的自我,本文作者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整篇文字充满灵性,智慧,也非常理性,认真细致地梳理了自己的过往,也为日后指明了方向。整篇文字清澈如水,静静流淌,如在向知心好友倾诉心事,掏心掏肺,感人至深。这篇文字是触动身心的,真切自然,用人间温暖排解心中的孤单,回归文字,找到曾经的流年社团,让灵魂靠岸。一篇好文,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11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石语        2022-11-06 23:57:25
  这是一篇心灵独语,我却能从中得到共鸣,尤其文章第一部分所呈现的自我社交现状。我虽然现在也能融入群体,但落落寡合是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改变。如玉,做自己就好。在流年,相信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你的。文章情感真挚,表达分寸感极好,读来特别舒服。如玉,欢迎归来!
回复1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27:57
  感谢石语的喜欢。祝安好。
1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1-07 05:52:25
  文字很美,一气读来竟是这么的贴心。我同姐姐很多性情相似,喜欢清静,不善言辞,更不会吹捧迎合,因为我秉性太过耿直,直线思维,不懂得拐弯抹角,实话不好听,很多时候话口出就得罪了人往往自己还不知道,后来知道了为时已晚了。所以我常念“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来谨戒自己。有人误解说“曲高和寡,清高傲慢”,其实不是,更多时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可能因读书太少,阅历太浅,懂得太少也插不上话吧。我常说看群聊也很开心。很赞同如玉姐姐说的,活成最好的自己,不需要去迎合别人取悦任何人,要做心中最好的自己,这是生活应有的姿态。我新来流年不就,不曾认知如玉姐,但从文字里认识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这句话正是你最好的写照。临溪流以静对,访草木以素心。欢迎姐姐回归流年,认识你真好!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2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29:34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喜欢这句话,记着了。问好若雪。
13 楼        文友:生米        2022-11-07 06:35:36
  如玉老师好,看到你的归来,流年社团的兄弟姐妹们都很高兴!
   你在现实生活中喜欢独处的性格,也是大多数的热爱文学人共有的!
   独处是智慧的源泉,独处是思考的保护伞,独处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独处就是最好的清静!
   你在清静的空间里,会耕耘出一篇又一篇文字发到流年,你写的佳作都是上好的,亦如这篇散文,归来后的美好,掌声不断,赞美不断!
回复13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31:33
  谢谢生米的鼓励。祝好。
14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1-07 09:41:17
  首先小风热烈欢迎如玉姐回家。
   然后?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是在说自己,文章很有共鸣。我也喜欢独处,独处,一方面是无法融入别人的自我逃避。但另一方面,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呢?我喜欢一个人的自由自在;生活中,我也鲜有朋友,但那又能怎样呢?这丝毫不影响我高质量的生活,读书、旅行,听自己喜欢的歌。我始终秉持,对朋友宁缺毋滥。
   这篇文章表面简单、随心,内涵却很深刻,读起来很舒服。。读完,余韵悠长,发人深思,欣赏了。
回复14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33:15
  小风弟弟好。有文字,有流年,足矣。
1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11-07 09:44:50
  又一个素心,当然此素心,非彼素心。素心安放流年,那是流年之幸;素心拥有流年,那是素心之幸。素心是流年老人,比我更能体会流年与每一个写作者之间的相互成全。这是我读到的第一篇素心如玉的文字,写出了作者素简淡泊的心志,也写出了小家碧玉的温婉娴静。作者厌倦争来抢去,不是因为她不优秀,而是有底气不被世俗的名利左右,坦荡荡活出最本真的模样。但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有理解和被理解的需求,于是,归来成了作者最好的选择。文字是有温度的,我们从此见字如面。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5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34:37
  回到家,又认识了新朋友,真好。谢谢梅子青,问好。
16 楼        文友:泽子        2022-11-07 10:51:26
  “群居快意,独居美妙”,作者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对孤独和相聚的感受和领悟,能用如此篇幅表达群居和独居,体现作者内心曾经的纠结和矛盾。这也是每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内心的不同独白。读此篇,我有共鸣,交往和孤独并不矛盾,任何突破困难和逆境重生都离不开孤独的自我成长,而成长必定在人群里体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祝作者写作快乐!天天拥有好心情!
回复16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35:20
  感谢读评,祝安好。
17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7 14:16:49
  读这篇独白,觉得感受到了一颗真诚的心。如玉是流年的老编辑了,一直不声不响地做着该做的事。我也是个懒人,已经很久不怎么上QQ群了,似乎已经将那个地方忘记,读了如玉的文章,才记起,原来流年除了微信,还有个QQ群。我在网络的世界里还算活跃,但在生活中,也是属于比较安静的一类。空闲的时间,大多用来读书写字了,很少主动去与人联系,只是工作性质的原因,才不得不去开会、团聚,内心里实在讨厌去见那些不想见的人,不想说的话。读如玉的文,心有戚戚焉。如玉说得好,尽管因为性格原因,有些人喜欢独处自闭,但人毕竟是个群居的动物,没有谁愿意享受真正的孤独。如玉,欢迎归来。
江凤鸣
回复17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36:40
  二哥,许久不见,甚是想念。谢谢二哥的鼓励,如玉会好好的。
18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2-11-07 15:15:15
  欢迎如玉归来,流年是大家庭,在这里我们一起书写流年的日子,充实而快乐。其实,我也是一个内向之人,不爱说话,总喜欢独自行走,去山里、去湖边、去公园,我一个人也挺开心。有时候,自己在外面能逛荡一整天,东走西走,很自在、很开心。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是对文字割舍不下,因为喜爱写作,心中对流年的爱始终都在,心有归处,就是流年。书写人生,感知世界,在这个大家庭里,内心永远不会孤独、寂寞。心若在,梦就在。祝如玉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回复18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7 15:30:45
  红梅好久不见。家人的鼓励比什么都重要。祝好。
19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7 15:39:38
  《芈月传》,没空看啊。如玉好悠闲自在。“鸟是树的叶子”,很有诗的意象之美。《归来》是一个心理盘点,也是一种精神的瞻顾与流年的回暖。几经波折,柳暗花明,欢迎如玉回家,在一起,有趣的灵魂彼此做伴,孤独就不再是孤独。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0 楼        文友:大庆鸿儒        2022-11-07 16:49:23
  作者《归来》中的心境,可以说於我心有戚戚焉。是凤鸣兄、雪妹、兵哥还有石语等原好心情的老朋友深情的呼唤,才再一次荡漾了我码字评论的“春心”,是好朋友们的执着与坚守,才有逝水流年的精彩。说实话,好心情网站的关停,伤了无数个写手的心,包括我,而后红袖添香还有家乡的岁月论坛都相继关停,确实沉重地打击了我。加之工作较忙,无暇写作。江山对于我来说,是偶尔来探望老朋友的地方,不是和江山感情深,而是舍不得曾经的老朋友,曾经文采飞扬的岁月。愿心安之处都有归来的旧友。问好作者,问好朋友们!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