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箩筐·岁月】秋叶暮云飞,聚散两依依(散文)

精品 【箩筐·岁月】秋叶暮云飞,聚散两依依(散文)


作者:绿池朱华 秀才,14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79发表时间:2022-11-07 16:40:16


   诗人说,故乡是一个人安放灵魂的地方,因为那里有铭刻在心的山川风物,有无可替代的特产美食,有割舍不下的亲情友情。若用这个标准衡量,志丹,算是我的第二故乡。
   和我今秋离开时一样,十几年前,也是在一个秋天,我第一次来到志丹。秋日的志丹,天高气爽,湛蓝的晴空映衬着两道山梁的剪影,逶迤向远方。山梁间夹着窄窄的川道,矗立着高高低低的楼房。阳面山坡红褐色的岩面上,凿出一排排整齐的窑洞。一条细细的河流像大地渗出的毛细血管,曲曲折折流淌在阴坡的山脚下,仿佛随时都会消失不见。在学校生活的日子,我每天看见就是两道山梁和夹在山梁之间的天空。
   我问同事,山顶上是什么?“还是山呀!”我不相信。山顶上怎么还会是山呢?那里一定会像关中老家常见的风景一样,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一排排挺直的白杨树规划出四通八达的公路,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周日,我拉着老乡去爬对面的山,一登上山顶,我就傻眼了。天!果真是山连着山,连绵不断,简直就是山的海洋啊!那一刻,我哭了,我为什么要来这个山旮旯啊!
   老乡安慰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慢慢就习惯了。据说这边人到咱们那边去,也不习惯,他们出门张望时,还会说,咋连个山都看不见呢?”
   咋可能有人还割舍不下这些山?放眼望去,光秃秃的群山仿佛从远古走来,生成了这一片亘古的荒凉,偶尔可见野芦苇在秋风里起起伏伏,这萧瑟的况味,更勾起离乡人心里的悲凉……
  
   二
   转眼春又回。
   天色一天比一天明媚,太阳暖洋洋地晒着,风也变得温柔了。
   不经意间一抬眼,山坡上什么时候长出了一层淡绿的绒毛,清新,柔软,又娇媚可人。空气里便荡起春天的气息,惹起人对春天的向往。
   这里的春雨下得很干爽。夜里偷偷落下的一层细雨,打湿了草叶儿,再在叶尖儿滚成一颗颗露珠。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满山坡,露珠在草尖上一闪一闪地,仿佛暗夜跌落到黎明的珍珠。下一场雨,山就被滋润得厚实一点点,再下一场雨,山再绿再厚一点点。不久,满山青翠,两道山梁丰满成了两座厚厚的绿色屏障。
   环绕着山脚的河水变宽了,潺潺地向前流去。流经二道河,石油小区,经过几道橡皮坝的拦截,在三马路汇聚成一鉴平湖,碧绿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山上的绿树,路边高高的楼房、柔的柳枝、紫的丁香、红的海棠,还有一丛丛黄色的蔷薇花。
   河边清水浅浅,长出了几丛芦苇,几只野鸭悠闲地游来游去,水面便荡起一圈圈涟漪。更远处的河面,架起了一道桥,红色的拱形桥架搭在桥面上,像碧空中落下一道弯弯的彩虹,这桥就叫“彩虹桥”。
   天色,瓦蓝瓦蓝的,蓝得干净;两道山梁很绿,翠绿翠绿的,绿得纯粹。小城靠在山的臂弯里,就像躺在一只巨型的摇篮里。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充斥着汽车喇叭声、小贩叫卖声、朗朗读书声、流行歌曲声……
   小城从冬的凋敝里苏醒了过来,喧闹里沉淀着安谧,慵懒中勃发出活力,这辰光多么安逸啊!
   每个清晨,我都是在啁啾的鸟鸣声里醒来的。一抬眼,窗外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绿色涌动,嫩绿、翠绿、墨绿,确是楼边映绿柳,窗外见青山啊。
   上班路上,抬眼看见的是绿意萌动的春山;去操场跑步,被一圈绿屏包裹;在教室上课,一抬眼,窗外的绿色似乎要扑进教室来;在办公室改作业,刚想站起身伸个懒腰,翠色如烟,在窗外招摇,疲惫也一扫而光。
   闲暇逛个街,仿佛行走在青山隐隐的绿色长廊里。周末,到朋友家做客,一望窗外,厚厚的青山簇拥眼前。是我多情念青山,还是青山有情跟随我?反正,看着青山的日子过得很惬意,有青山陪伴,心里很踏实。
   暑假到了,我回到了老家。清晨,打开窗子,习惯性一望,眼前一片空旷,“怎么连个山也看不见?”我脱口而出。一旁的妹妹笑岔了气:“见异思迁啊!看来哪里也不如你的志丹,你就呆在那个山沟沟里吧!”
  
   三
   志丹的特色美食很多,我最喜欢吃的莫过于洋芋擦擦。洋芋擦擦在志丹,乃至整个陕北都是闻名遐迩的。不夸张地说,无论志丹的乡村县城,大街小巷,小吃店大饭馆,都可以看见洋芋擦擦的身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志丹的山地盛产洋芋,这里的洋芋产量高,个头大,又沙又面,便成了厨房里的主打食材。但是顿顿饭不离洋芋,总会吃腻的,巧妇们便发明了“洋芋拨拉拉”——这是洋芋擦擦的本地叫法。洋芋削皮,用擦板擦成细丝,拌上面粉,抖散,放入蒸篦蒸熟,可以加肉沫炒熟,也可以放蒜末凉拌,当然,灵魂佐料少不了炒柿子酱。如果再加一点油炝的泽蒙花,鲜香适口,真让人食指大动。
   洋芋擦擦价格实惠,好做好吃,既可以当菜品尝,也可以当饭果腹,在大饭馆,它被精致摆盘,是陕北特色的标志;在小吃店,一个蓝边粗瓷碗里,堆到冒尖的洋芋擦擦,既勾起了食客的食欲,也逗出一个满足的笑容。洋芋擦擦兼顾了所有人的需求,它在陕北美食中的地位,既是阳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是最大众最亲民的小吃。
   志丹饭馆另一个上榜率很高的招牌饭肴就是鸡羊肉剁荞面。荞面是荞麦磨成的面粉。每年七八月间,陕北山地上荞麦花渐次开放,粉花红杆,东沟一块,西坡一片,就像给山山峁峁裹了一条条粉红色围脖。西风艳阳里,粉花渐变成串串红布袋般的果实,成熟后则变成三棱形状的黑色荞麦。
   新收的荞麦去皮磨粉,做成炝酸汤剁荞面,从前是陕北人的待客饭。剁荞面有多好吃,看调皮的文化人套用陕北民歌“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发明出“神仙也挡不住味蕾对一碗剁荞面的相思”的金句就知道了。荞面低脂肪高蛋白,在这个注重健康的时代,更受人追捧,所以剁荞面店的生意都不错。
   剁荞面的店面一般是小店,且大多是夫妻店,老板娘兼任厨娘。志丹有谚:“婆姨强不强,就看荞面剁得长不长。”能开店的老板娘一定是剁荞面的高手。记得第一次看见“剁荞面”的招牌,我心生疑惑,为什么不是“擀荞面”,“切荞面”,偏偏叫“剁荞面”?待到后厨一看,才恍然大悟。
   只见一块抱枕大小的面团横卧于案板,有客人点餐,老板娘就用擀面杖从面团的一边往下擀。荞面擀薄后,她拿起两端都带木柄的大宽刀,双手攥紧刀柄,手臂匀速抖动,急风骤雨般“登登登登”从面片上剁下去,刀落面飞,细线般匀称的面条瞬间已经在案板上簇拥成一道道面浪。它们被迅速抖散又飞落到热气腾腾的滚水里,再看案板,只是面块小了一点而已。从点餐到面条端上桌,不过几分钟时间。老板娘这一套剁面手法,恰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又酣畅淋漓,非“剁”字不能贴切描述其场景。
   煮好的剁荞面端上桌,再配一碗鲜香扑鼻的炖羊肉、炖鸡肉,或者是鸡羊肉混搭,就是豪华版的剁荞面了,还没有动筷子,已经让人口舌生津了。
   说到炖羊肉,更是不得不提的志丹特色美食。志丹的羊是跑山羊,是在山上放养长大的,炖肉时候又放入山上采摘的地椒叶,炖熟的羊肉味道鲜美,一点也不膻,是过节、待客、宴请必备的美食。
   我吃过最好吃的炖羊肉,当属“赶事情”的炖羊肉。志丹人把红白喜事宴请叫“过事”,参加宴请则叫“赶事情”,“过事”第一餐标配是羊肉饸饹。这羊肉,炖得烂、煮得绵、闻着香,“赶事情”的客人老远闻着香味就能找到主人家。这一餐饭不管是在主人家里还是在饭店,都是大锅煮肉,大盆盛肉,大碗吃肉,颇有游牧民族的遗风。自己端碗,自己掌勺,喜欢吃肥肉舀肥肉,喜欢吃瘦肉舀瘦肉,想吃几碗舀几碗。舀一碗羊肉,捞几筷头饸饹,吃得满头冒汗,唇齿留香,大快朵颐之后是生理、心理上的双重满足感,这是美食的滋味,也是生活的滋味,满满的幸福感啊!怪不得陕北信天游忍不住咏叹“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
   志丹山地苹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苹果,没有之一。我老家出产的苹果很有名,曾经登过央视榜,在人民大会堂参展,好评如潮。我一直认为,老家的苹果,是关中平原最好的苹果,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苹果,这是不容反驳的。吃过志丹山地苹果之后,我才知道我的认识有多么肤浅。
   那是去年九月中旬,同事说带我去农家果园摘苹果。车从川道里唯一一条道路上拐进山坡,沥青路面左拐右拐,车在山里穿行,越走越远,一片片树林,一个个村庄,一块块果园在眼前出现,又一闪而过,被我们抛在车后。原来,志丹并不是我看到的两道山梁之间的空间,这里的天地多么广阔啊!
   走了二十多里地,我们在路边停了下来,几层坡田里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果园的主人邀请我们进园摘果:“就园子里这些果树,看上哪个摘哪个,想吃几个就吃几个。”在果园里苹果尽饱吃,并且是不算钱的,带走的苹果则是和他家批发的苹果一个价格。
   经过另一家果园时,园主人热情地喊我们:“树上结的,尽管吃!”硬塞给我们几个果子,志丹人就是这样淳厚朴实。
   我们摘了几箱苹果,都是又大又红的,糖心果特别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是,有对比才能区分优劣。我拿起一个苹果吃进嘴里,清香甘甜,那爽口的滋味沁人心脾!我不得不承认,老家的苹果胜在水分足,而志丹苹果比老家的果质更硬、更脆、更甜,果香味更浓。
   又是一年收获时节,那连绵起伏的群山里,树树红果如灯盏明明暗暗,苹果清香飘满山坡。而我此刻,咀嚼着他乡的苹果,安抚固执的味蕾。
  
   四
   我在志丹最大的收获,是铭记在心毕生难忘的友情。
   刚到志丹的几年,是我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时光。感谢我的忘年交朋友们,她们平时和我搭伙吃饭,周末约我一起爬山、逛街、撸串,友情的抚慰,让我从人生阴霾里慢慢走了出来。
   几年后,我走出校门,认识了许多茶友,身心都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喜欢茶的人沉静,内敛,处事淡泊,待人真诚,在和茶友相处中,我收获了友情,也获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处世之道。如今,他们仍是我微友圈里每日期待的更新,那些沧桑不改的容颜,风趣幽默的灵魂让我独处的流年依旧丰盈。
   我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道理,但今秋离职时节,有欣喜,有轻松,伤感失落仍旧难免。而离职过程的经历,既让我感动,又无限延伸着我的伤感。
   那段时间,我连续收到了几次饭局邀请。在临走的前一天,一个小妹还约我吃饭:“总以为你走还远着哩,没想到马上就到了!赶快聚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甚至在我回家的路上,还接到小妹们的电话、微信留言,不用说,又是约饭的邀请。我知道,朋友们就是用这种最质朴最实在的方式和我告别,我感动着她们暖暖的情谊,又为自己拥有这份珍贵的情谊感到自豪。
   秋燥需要温润,一杯蜂蜜水是最好的选择。从瓶里舀出一勺粘稠的蜂蜜,枣花香浓郁。小妹送我胸针,这次又送蜂蜜,怕我推辞,她专程把蜂蜜送到楼下:“大姐,这是我们家自己摇的枣花蜜,给阿姨喝,很不错的!”撂下一句“有课”就离开了。我凝视着这琥珀色的深红,温润的光泽让我想起小妹温柔的容颜。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秋意浓,天渐冷,每个清晨,我都要围上丝巾出门。这是一款“上海故事”的浅白色丝巾,两端洒满了密集的粉色、浅紫色小花朵。
   送我丝巾的是个长相清秀的小妹:“姐姐,这款丝巾叫‘不负韶华’,希望姐姐退休之后,也能不辜负光阴,不辜负自己,离岗后的生活依旧很精彩!”那一瞬间,离别的伤感涌动如潮,我们紧紧相拥。我发现小妹跑得气喘吁吁,她说真怕打电话时候我已经走了,总算赶上了!然后她便匆匆忙忙上晚课去了。这是我临行的前一天下午。
   秋水寒凉。每次洗完手,我要抹一层护手霜,也会记起和我同处一室的小妹——护手霜是她送给我的礼物。于是我再看看脖子上挂着的“灯小泡”银饰,脑海里便浮现出女孩温婉沉静的容颜。
   邻居夸我脚上穿着的黑色坡跟底半靴皮质好,我说是同事送的,你的同事真好啊,她一脸羡慕地说。于是,我恍然记起,小妹送鞋子时候说的话:“这是我妈买的,我不喜欢,就送给你了。”这么贵的鞋子送给我,她是不想让我有压力啊,多么善解人意的女孩!我喜欢穿这双鞋子,每次穿完都擦拭得干干净净,这是回报送鞋人的一片真诚。
   换了居住地,仿佛换了时空。但是,生活时刻以细碎琐屑提醒我记得,另一个空间里那些亲如家人的异姓姐妹们。泡茶的茶叶,小金送的;喝牛奶的杯子,哦,小贺拿来的,还外带了一个咖啡勺呢!
   此刻,故乡的窗外,秋叶铺地,暮云乱飞。我坐在桌旁,重温在另一个故乡里发生的,关于温暖与友爱的记忆。
  
   2022年11月6日于宝鸡
  

共 49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乍一看到这篇文章开头的文字,脑海中便闪现出陕北“覆盖着红土和黄土层的黄土高坡。”黄土高坡的荒凉、寂寥是陕北留给我的最初印象。跟着作者的文字走进陕北、走进志丹,我被这优美的文字感动了。作者用她灵动的文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真实的陕北志丹,它的地域地貌浑厚绵延,它的季节变化、地方特色小吃似乎都成了引人入胜的风景和美味佳肴。在离别的秋日留墨志丹,缱绻不尽的情思写迹中都是与志丹依依不舍的不了情。十多年来,作者把最美的年华挥洒在了这片黄土地上,不是故乡已经胜似故乡。文章言为心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行文如流水,读罢让人久久回味。感谢老师奉献的精美之作,倾情推荐阅读。祝老师笔耕快乐,顺意安好!【编辑: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08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施云南        2022-11-09 15:05:00
  志丹,我们那边有一条路,就叫志丹路呢。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11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09 19:46:34
  应该是有关系吧,都是为了纪念刘志丹将军吧!
1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11-09 19:53:19
  吾心安处是吾乡。作者在陕北志丹县工作十几年,渐渐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喜欢这里的山川草木,也爱上了这里的特色美食,更让人依依不舍的是真挚的友人和热情的同事。美好的过往温暖了时光,也成为人生美好回忆。文章深情款款,文笔优美动人,情真意浓,感人至深。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带来的美文,祝冬安快乐!精彩纷呈!
淡淡的云彩
回复12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0 05:57:06
  感谢云彩老师来访与鼓励!是的,志丹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重要的十五年华。我对志丹的感情,也从最初的不接受到后来的完全融入。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在日渐相处中,都有了深厚的感情。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离开时刻,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虽然离开了,但是我会永远记得志丹,记得我的大志高。
13 楼        文友:郭秀玲        2022-11-10 22:00:40
  秋叶暮云飞,聚散两依依。温暖的文字,不只是美食、美景,更有那人情厚重。向老师学习,文风严谨,诗情画意。
郭秀玲
回复13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2 12:41:08
  感谢郭老师来访留评!志丹,对我来说,有忘不了的山水风景,还有忘不了的美食、友情,这些记忆镌刻在脑海里,是生命里不可忘记的美好。
14 楼        文友:庄稼        2022-11-11 13:58:51
  读完这篇散文,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感觉这不是普通的一篇文字,这里面字里行间每个段落都洋溢着作者的真情,从初到志丹到将要离开,从刚来志丹身处众山之中心有情绪到离开志丹不见山而不适,从生活环境的适应到工作学习的融入,从饮食文化起居习惯的适从到人情交往的相互温暖,其中点点滴滴人人事事,无不填充着作者对志丹是家乡又是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日月流年中时时依伴的生活快乐,还有更加留恋的好同事好姐妹,离职之后继之而来是离别,诸多情思只待默默回味,如此沉重的心情,如此难以言表的情感,完完全全通透在文字里,其无可奈何狠狠地揪痛了读者的心,作者的此时的心境与情怀不是谁都能体会的!我感觉文章的最亮点就是字句都是一团热爱生活善待友情
回复14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2 12:43:49
  感谢庄稼老师中肯的评论和对文章深情的解读。志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十五年,这里的山水美食人情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离别是必然,但是伤感也是难免。你的留言说出了我的心声!
15 楼        文友:庄稼        2022-11-11 14:13:19
  我感觉这篇散文的最亮点就是行文饱满,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珍重友情,感人至深!作者老师的写作手法和功力至臻至精,词语表达能力之强,叙述至情至切令人同心跳心动达到共鸣!让我们祝福作者生活快乐平安幸福!阅读欣赏学习佳作,感谢作者老师!祝您笔健文丰佳作不断!
回复15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2 12:45:03
  谢谢庄稼老师的留言,我谨记你的鼓励,也祝福您生活幸福美满!
16 楼        文友:华为        2022-11-11 17:21:24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志丹真缺撼!暖心的过往,曾经的沉醉。忆起这里的山,这里的人,这里的美食,这里积淀下的涓涓深情,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欣赏老师的佳作,愿经常能读到老师退休后的佳作!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16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2 12:50:41
  谢谢华为老师!如果我的文章能帮助您了解志丹,喜欢志丹,那我感到非常开心又荣幸!志丹有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景人情都是不可不看的异域胜景。那里有独特的丹霞地貌、羊皮鼓扇子舞,在街道走着,也许就会和中国革命史上某个大名鼎鼎的伟人遗迹相遇!我的拙劣的文笔尚不能记出十分之一,老师实地旅游感受到的会更多更美!
17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2 10:27:49
  路老师您好:
   我是高级中学17级文科12班的学生高静,距离我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您对我还有印象吗?我看了您写的文章,得知您已经退休了,我由衷地替您高兴也替我的学弟学妹们感到遗憾。您终于可以放慢脚步去享受生活,去看一草一木,去看花开花落,去体验那些被琐碎忽略掉的美好。您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的老师,犹如妈妈般温暖,但学弟学妹们却再也没有机会上您的课,受您的熏陶,从文学的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看到您写的文章就如同看到了过去关于我在志高的点滴记忆,我现在大三了,在西安上学,异乡求学,频频想起故乡,绵延不断的山寄托了我最深的思念,所以我能明白您异乡任职的思乡之情。于我而言西安就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有时候会迷茫,会徘徊,会为了未来的就业而担忧,我的室友们在讨论未来在哪儿工作的时候,我说回陕北延安,因为我知道,我的根在那儿,故乡永远是我的靠山。您在文章中写道:“我喜欢浑身活力四射,眼睛闪亮的青春少年,和他们在一起的岁月,青春仿佛从未离我远去”,某一天傍晚我在操场散步的时候,同学问我认为青春是什么,我说是跑道的红色和草坪的绿色,是上课的铃声和下课的喧闹,我想用更美的语言来回答她,可是才疏学浅,看到您的文章的时候,我觉得激动和喜悦,您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我最通俗的理解。高中的时候我也是青青草的一员,热爱写作,在您的帮助下写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您是我非常喜爱的老师,虽然您只是给我们暂代过几节课,在您的身上散发出来的淡雅,博学的气质吸引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感谢您给予我的帮助,关心,温暖和爱。
   祝愿您和您的家人万事顺意,身体健康
   老师您辛苦啦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回复17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2-11-12 12:51:59
  这是我的学生看过我的文章后留言,我粘贴在这里,除了鼓励自己,也有永存的意思。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