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虚心接受诚实回应——送给李少莉的八字箴言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李少莉因一场疫情发布会在抖音上“火”了。各种声音迅速酿成汹涌的社会舆论。据报道,针对网友们的质疑,当地纪委已经介入调查。
是什么让人们把注意力从疫情发布会本身转移到了发布人身上?是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精致的妆容和点读机式的念稿子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网友,作为人民群众中最“眼尖”、最“挑剔”的强大存在为什么要揪住李少莉不放?非有私人之仇恨恩怨,而是出于对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法定监督。
是的,从力著“平安经”的贺厅长到南昌酒驾中的“yuwei”,从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中的狗主人到深圳宾利姐事件中的张书记,人民群众为什么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要求特别严、标准特别高呢?
一是入职时面向人民许下的庄重承诺,二是法律制度的严格规定。《公务员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是必备条件;“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清正廉洁”等是基本义务。李少莉副局长在发布会上的表现很好或较好地符合了这些吗?恰恰相反,似乎都巧妙地“躲”过了。
被“扒出来”的,还有她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后接受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采访的节目视频。通过该视频,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领导管理相关的知识能力水平,业务岗位相关的知识能力水平。一是答非所问,抓不住重点,说话没有条理、层次,思维没有逻辑;二是理论水平极差,相关的管理或业务方面的名词术语都说不出几个来;三是实际做法、实践经验也说不上来几条。众所周知,按常理这个采访节目肯定是事先经过准备的,对吧?竟然也录成这样!真是心疼主持人啊。他煞费苦心地准备了那么细的问题、那么有导向的问题,且那么卖力地引导,却奈何人家李局不配合啊——准确地说,叫配合不上来。看了这个节目,再来看她在发布会上点读机式的念稿,你还会觉得奇怪吗?那真是能力水平有限啊!
如果说她仅仅是不善于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而善于干其它实际工作的话,那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的。毕竟人是各有所长的。百度了许久,都找不到更多有关她的事迹介绍。在此不便评述。但如果实际工作也不怎么样,那问题就大了去了。能已经不配位了,再来个德不配位,那就真怪不得“尖酸刻薄”的网友们了。而且这里面除了她本人的问题,还有其它的问题。如此德能低下的人,是如何走上领导岗位的?又是如何评上如此多、如此高的荣誉的?
不是说不可以把妆容弄得精致一些。精致的妆容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精致的妆容一定是讲究得来的。讲究是要下功夫、花精力、花时间、花金钱的。如能在工作学习以及工作能力的提升上多下些功夫,那该多好!哪怕是多花点时间熟悉一下稿子也好呀。领导干部尤其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不是说不可以穿戴一些高档衣物、使用一些高档用品,因为这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一定要注意程度。过分奢侈并不是什么美德。李副局长身上引人注目的耳钉、丝巾是不是奢侈品,是不是通过合法收入购买的,或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得到的,暂时还不得而知。
的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合法消费也是包括公务人员、领导干部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只要来源合法、大方得体,群众也不能说什么。但也请不要忘记我们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我们的穿衣打扮不能与党和国家所提倡的观念和风气背道而驰。
从精致的妆容、奢侈的用品联想到可能的经济或政治腐败,这个实在不能全怪网友们“没事找事”或“鸡蛋里挑骨头”,因为你是公务人员、领导干部。而且从“表叔”杨达才到“皮带哥”李建国,现实中,因“小事”被曝光而被发现“大问题”的情况的确大有人在。廉洁问题无小事,我们应习惯于在社会“聚光灯”“显微镜”下接受公众监督。越是受到过表彰的先进人员越要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督,越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不管你愿不愿意,舆情已经发生。当务之急,唯有面对事实、坦诚以待,虚心接受监督、诚实回应舆情。任何侥幸心理、蒙混作法都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多项高等级荣誉加身的李少莉们。
(经百度搜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