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奇】额尔古纳行记(散文)
一
额尔古纳是一部来自于远古的传奇,被无际的岁月书写成行的时候,才让人感觉到它在鄂温克人的故事里,是在狂野奔腾的驯鹿背上,是在“仙人柱”的狍皮褥子中。一条河水的清冽洗亮了北方部落的神奇,一堆篝火温暖着鹿皮囊里的酒香。谁会相信,一条河流还会分出左岸与右岸?被这条河水哺育的人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去看那河岸上的篝火吧,虽然燃烧在左岸,却依旧把右岸的原野照亮。
我们通过了黑山头口岸,来到额尔古纳河边,左岸便是俄罗斯小镇。这里河道狭窄而蜿蜒,灌木丛生。河岸两边,却有肤色不同的垂钓者,右岸是黄皮肤,左岸是白皮肤,让人突然觉得这里的非同寻常。原野平铺而去,有国界在侧,才有如此这般的境遇。此岸与彼岸是同一个地区,无非被国家的概念隔离开来。垂钓一条河水,是因为志趣没有国界,爱好相同的人无须召唤便聚在河边。各取所需,互不干扰,我被这番美丽的志趣所感染!去玩吧!去乐吧!想人生之所想,乐人生之所乐,快哉乐哉,像我这般喜欢情绪上头的人,根本就体味不到这样的快乐啊!
我们的游船推起一层层的波浪,不觉影响到两岸的垂钓者。一心垂钓的人们,随着波浪的震动都停下了垂钓,抬起头来。那边是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在举手示意,这边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在举注目礼。我们却紧抱双手,不敢有丝毫造次,像是被一道绳索捆住了手脚。
一上船,船老板便告知,河上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巡逻艇,不能与之挥手示意,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句忠告一直都印记心间,哪里敢忘记呢?巡逻艇和岸边的人是不是有相同之处呢?相不相同,都要秉持一个游客的遵守,都要保持一个中国人的严正。
我们的船从一座大桥下经过,抬头看去,横亘在眼前的是锈迹斑斑的钢铁,黑漆漆的枕木和桥梁,这说明着这座桥已经停运很久了。黑山头口岸所属辖区是额尔古纳市,而额尔古纳市是呼伦贝尔市对外开放“金三角”战略格局中的一级,黑山头口岸也是这个经济实验区的前沿阵地,从地理位置来看,它是东北亚经济圈的理想通道。只是,这座大桥还是座简易的木桥,而口岸通行的货车多为大型载重的车辆,造成桥墩下沉,桥面倾斜,给口岸通行带来诸多不便。加紧施工建设,便成了当务之急。
河岸曲曲弯弯,国境线便相应地取直了一下区域。这一段河流便成为我国的领土,归我们所有,我们才得以登上对岸。新建的国门高大挺拔,庄严肃穆,上面悬挂的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有几位民工在修筑边境线的围栏,我们来到他们的身边,却浑然不觉。大概他们习惯了这种工作氛围,每天都有许多游客从身边经过,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的身边就是国境线,当我看见不远处俄罗斯军方的岗亭,才猛然感觉到这里的重要性。有一位民工小哥,看起来岁数并不大,有三十多岁的样子。他动作协调,手脚麻利,在立起一根立柱。为了让这根柱子更周正,一只脚迈过去这边,一会儿又迈过去那边,几分钟之内,“进出”国境达数次之多。我们想到了这一点时,都不禁笑起来。
小哥见我们都冲他笑,有些懵懂,不知为何取笑,不自觉地检查自身,是不是哪里出现了什么差错,才让众人捡到了笑话呢?
二
额尔古纳市是一个县级市,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额尔古纳在蒙古语里是“捧呈”、“敬献”的意思,千百年来,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人民的摇篮,是它孕育和养育了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
额尔古纳湿地原本叫根河湿地,额尔古纳建市以后才改为此名。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第一大湿地,它的总面积接近十三万公顷,是目前我国保持较好的湿地公园和著名的风景区。
置身于这片河谷之中,给人非同一般的享受。仲夏的云天清朗碧透,植被集簇,河水融汇,鸟鸣清脆,把这里装点得格外清秀亮丽。掩映其中的额尔古纳河纤细而苗条,宛若大家闺秀般楚楚动人,以长长的衣袖半遮着秀美的面庞。
我的家乡虽然离此有千里之遥,却同属北方的范围之内。这里的一些植被我还是一眼就认得出来,与我们那里大体相差不多。在我的身边有一片齐腰深的蒿草,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刚刚萌发嫩芽是可以食用的,我们都叫它“柳蒿芽”。站在这样的植被之中,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会以为是站在家乡的山坡上呢。
不远处有一片黄色的花海,我仔细辨别一下,发觉竟然是长穗金莲花。我们那里有的是短穗金莲花,之所以与它熟悉,是因为短穗金莲花与它有着相同的样貌,只是长穗金莲花更像这里的蒙古族少女。它们是一对姊妹花,因为地域不同,这里才有如此不一般的生长效果。啊!长长的花穗啊,好像美丽姑娘的长长睫毛,我认出了它,它也好像认出了我,在微风轻抚之下,款款地扭动着腰身,展现出婀娜的舞姿来。只可惜山坡上的杜鹃花已经开败,我们错过了它们的花期。季节的时令让这里的花卉次第开放着,花开等你来,这里总有一朵花在为你绽放。从花丛的密度和花瓣的枯萎程度来看,是可以想象繁花似锦时的胜景。此时,只有山顶还有些许粉红的花,却依旧随风送来一阵阵清香,让人心爽至极。
漫山遍野的绿意无限浓稠,浅粉与深红的报春花还在争奇斗艳,菖蒲在水边绵延不断,它向往更远处。那里有一片片的鸢尾花,像刚刚出水的凌波仙子,紫雾一般的裙纱荡漾在河滩,弥漫在河水间。花海以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区域生长着,所呈现的生活姿态让人着迷。斑斓的色彩不仅仅装点着无边的空灵,也把这里的野性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三
让人万分惊奇的是,在湿地中间有一个马蹄形的小岛。圆月般的水湾,环抱着小岛,远远看去与一个巨大的马蹄没有什么两样。
关于马蹄岛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铁木真带着亲眷回到额尔古纳寻根祭祖,他们沿着河流北上,当行至西山脚下时,却从茂密的山林之中,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扑向铁木真。他的坐骑一声嘶鸣,前蹄奋起,打个笔直的站立,然后狠狠地踏下来,正踏在猛虎的腰间。那猛虎被踩进了深深的泥沼之中,然后一个腾空飞越,跃上山岗。待到铁木真拨马回头看去,只见战马刚刚踏过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蹄坑……
那匹马留下的马蹄印迹犹在,这环形的小岛给人无限的惊奇。马的嘶鸣仿佛还在耳边响起,那个伟岸的身影已然融入湿地之中。湿地里的这个图形,留下的是千百年来一个民族的奇幻与神秘。这个图形又好像是被盗取来的天机,呈现在那里,留给人无限的敬仰与无尽的猜测。不同的是,这份天机被水的清韵漂洗得无比清秀,变成了一个环绕在额尔古纳的精魂。
这来自远古的轮廓有游移、有扭动、有挣扎。阴与阳、生与死、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宇宙里有的一切,这里都有。它是如此的传奇,是如此的绝美,圆圆的环形里藏匿着日月星辰,都寄居在这片河谷之中。
额尔古纳河在这里展现出博大,让人叹为观止。它已经融入到这片湿地之中,看不见它吗?却有星星点点的银光在绿树丛间闪耀着,晃花了眼睛。整条河流幻化出的万千景象,在层层叠叠中打开着。天空幽深高远,湿地绿意无限,相通相融着,所显示的富丽与明媚,在昭示着这人间天堂的美丽。
那匹马丈量过天边的兴安岭,也丈量过呼伦贝尔大地,我仿佛听到那急遽而有力的蹄声,伴随着高亢的蒙古长调,随着猎猎的风,卷地而起,直冲云霄。
黑山口口岸,东亚经济圈通道,在这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河岸湿地公园,水草丰美,水鸟翱翔,四季鲜花盛开,富有传奇色彩的湿地马蹄形小岛,都是广角镜头的特写。源远流长的蒙古先民赋予额尔古纳河博大与精深,驰聘的骏马,深情的蒙古长调,让这片土地空灵与野性完美融合。
文笔优美,气势磅礴,收放自如,足见作者掌控文字的能力。真是生花妙笔,处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