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奇】摘柿子的日子(散文)
摘,是极具丰收美感的字,摘在手,手握着丰收的饱满,摘字写尽几多欢乐。摘柿子,是胶东农村之秋的最后一道风景,是最摄人眼球的一幕。
一
崮山前建泽兄老屋之左的老柿树,挂着灿红的柿子,终于等不到“红颜悴寒雪”的别致风景了,他微信里急切呼我过去摘柿子。
我说,十月怀胎拖一天分娩都让人担心。他说,别往担心上再加点紧箍咒了。看来真等不及了。
前几天看,还是欲摘还罢,总不舍老屋挂红灯笼的美和喜庆。他做了最好的打算,到小雪节气,尝尝冻柿子。他也是矛盾的。又怕小雪是那么无情,冻坏了一朵朵柔软。
建泽兄有如此雅致,是近三年的事。他是个风风火火的人,柿子挂果就盼着熟,如今有这般耐心,完全是因为面对疫情,他的生意就轻闲了。之前一周跑一次韩国,现在三年未去,只在网上“指点江山”,倒是少奔波之苦,可也少了身临其境之趣,心中不是滋味。于是,他也有工夫盯着他的老柿树了。
养花的人是逢人只说花儿好,建泽兄不拉着我欣赏他的老柿树,就像生活里少了一半的乐趣。每往,一定会看到他坐在柿树下赏柿,我必须陪着他来点诗情画意。
我想起了爱默生《紫杜娟》诗中的两句:“如果眼睛生来就是为了观看,那么美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今年柿树挂果不多,但美不减色。仿佛有了孤独感。我想,孤独可能是美学的需要,更有审美价值吧。孤独面对孤独,还会再孤独吗?况且,这棵柿树是截取了南溪一段好地方,一点也不寂寞,溪水淙淙,敲响了柿树生长的好时光。柿子魅影沉落溪水中,溪水那么满足,似在柿子落影处打转,驻留不肯流去。最放荡无羁最自由自在的东西就是灵魂,灵魂是不会孤独的,它有着强大的能量,呵护着陪着它的人和物。我羡慕他所处的环境,其实,想想,也就是一条溪,一棵树,关键在于他能够从简单里欣赏到丰满的东西,审美,不光是发现的眼睛,还有一颗感悟风景的灵动之心啊。灵动之心,并非是读过多少书,经历多少繁华,而是热爱。不择风水宝地,用心耕耘和守护那块地,那块地就是风水宝地。
他也说,年轻时还没这么浪漫,老了突然想用赏柿打发无聊了。一个好的时代,一定会发生浪漫的事。我把这样的理由拉到时代上,他不尴尬了。
二
时光可以风化所有的青涩,但无法夺去骨子里的东西。就像老秋劲风摘落叶,独留枯枝弄寒风,要的就是一股凌厉之气。建泽对柿树红了叶然后一个傍晚就摘下的过程有着深刻的感悟,他说,这是灵魂裸露的一刻,时间不长,最炫目的时候,看看就直甜到心底了去。他有点不舍了。是啊,每一种植物,都有呈现灵魂的时刻,是一种别样的美,我们常常忽略了,以为是季节的必然。
是啊,就像芦苇花秋分时节呈猩红,小雪是颜色的催化剂,才释放它那纯洁如絮的白色灵魂。
他的老柿树活了50多年了,附着在树上太多的情感故事,此时都是以文物的方式呈现在他的视野里。他说,母亲爱柿子,要分给门口七八个孩子,才栽了这株柿树。所以,他一直不忘柿熟之后分给邻居,尽管那些孩子已经垂垂老矣,和他都成了靠墙根的一群,但送了柿子就唠叨出他母亲的故事,尽管有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但一股暖流再次涌进心扉,那滋味真好。
他是一个喜欢取景的人,总是用眼睛的镜框,摄取美的风景。农家还保留着烧柴火蒸馒头的习惯,大锅馒头胜元宝嘛,他坐看人家炊烟起,柿树的枝丫间弥漫了袅袅的炊烟,在他眼里,生活的温度,是被红彤彤的柿子点着了。他说,会想到年轻时母亲召唤他吃饭的情境,柿子未熟,他摘一个放进灶底,用炭火捂熟烤熟。在他的眼里,穿过柿树的每一缕炊烟似乎都在为成熟的秋做着深情祷告。说不出是什么联系,但这个镜头依然温暖着他的眼睛。胶东农村有讲究,屋前屋后,不能栽柳,不能植梨,甚至杏树也要离屋十几米,唯柿树可近屋,甚至柿的枝杈爬上房草也不去呵斥,这种独具的情怀,可能是柿树的名字吉利吧,我听农村人常说柿树“利事”(生意人说“利市”),美感也因此产生,且是唯美不能替换。
崮山前村一条街,家家户户有柿树,走路怕碰头,我想不单单是为了吃几个柿子。我揣摩,村民应该是有许愿的习惯吧,美美的红灯笼悬在屋旁,日子红火万事胜意,这样的心愿,不必说出口,柿子在表达着。乡村的天空如果没有了绿叶,就少了生机,就空寂了,盛夏隐退,柿子应季出场,站出来装饰着暖色的天空,日子里,不仅仅心愿粮草的殷实,也需要充满美好寓意的景象来装点,这是现代农村的生动。天空之上有无数的星星,对着暮色里的人们眨着眼,半空的柿子,与之遥遥呼应,诉说着什么,不必听清,但一定是美好,或许,柿子闪着红光,向星星表白着什么,我们未可知罢了。这番话,是建泽兄唠叨的内容。
建泽兄对柿树风景有着特别的审美。那些年,早就把房山头上的吉祥语凿掉了抹掉了,这柿子却不甘,每年来书写一次,写着“吉星高照”四个字。这是怀旧的情绪,我不敢顺着他的话说,生怕他陷入对那个年代的回忆而不能自拔。
除了安眠在墙头上的红绿相间的方瓜等,点亮秋色的最后风景的就是柿子,在农人的心中,柿子就成了最后的矜持。建泽说,不怕柿子摘晚了,等于不怕秋收的日子拖长了,丰收之果一时收不上来,那才是大丰收。柿子啊,已经成为丰收的标志,是给农人最美的告白。
三
我要看柿子最后一眼,突然怕建泽兄说“动手吧”三个字。枝上的柿子,饱胀得快要撑破了肚皮,想伸手去捧住了。初冬的太阳释放出可人的温度,撒着并不刺眼的光束,一下子就穿透了柿子的五脏六腑。三五柿子被鸟啄破了皮儿,滴着殷红的柿汁,我明白,每年要留柿子几朵与鸟儿,建泽兄怕柿子熟透离蒂,都要用木棍托住,以防不测。柿子,孤独地擎在枝头,做出“独立寒秋”的样子。我想伸手去捏一把柿子,看看熟了几分,哪里够得着啊。想到柿子捡着软的捏的俚语,那是过去的习俗,生怕贼惦记,未熟就摘下,只能捏捏看有几分熟。如今,熟透的样子,才不舍得捏,一树的柿子,一眼可以击穿,就像一眼看透灯笼里有泪烛几只,有核无核都分明。
建泽兄对今年这棵柿树的挂果情况,是既同情又带着一点失望。数数枝头柿子上百个,往年里,不少于四五百。今年他故意不给柿树做“环剥”,让水分恣意运输至枝杈,这样,挂果就少了。今年冬天,他就要环剥了,他说,冬天它睡着了,不知疼,可以拿斧头砍上几下,明年挂果应该不下五六百。这叫“歇枝”。就像老辈子女人生孩子,连年生,孩子不健康,女人也受不了。不过,外号“老爬”的观点是这样的——野地里的孩子就不能吃饼干当主食,富养的柿子,挂不住果,放在炕头上的猪仔,只能是宠物,长不大。这才是真知灼见啊,他们的话,太生动,更不乏让人醒悟的道理。弦紧无弛,总会绷断,所谓张弛有度,就是这个道理啊。建泽兄只想让柿树无牵无挂地再疯长一年,明年它还要肩负重果呢。
“老爬”是建泽特地请来帮忙摘柿子的好手,今年74岁,小时候就是爬树登高的好手,年纪大了依然功夫不老。他“蹭蹭”爬上树,站在树杈中间,使劲摇晃,柿子纷纷落下几颗,树下早有女人们扯开的床单接住,笑声和着柿子噗噗落下的声音,合奏了一曲美妙的摘柿子交响曲。有一点点快乐也是快乐,不能舍弃,这是农人的情怀,无需端坐在剧院听台上咿咿呀呀,他们就是一场摘柿子好戏的主角,统计学可能从来没有把这些算作幸福的指数啊。我仰首看着,张着嘴,快乐让我的神情也变型了,但此时,最好的表情就是随意,就是无拘无束,就是纵情纵意。
四
我突然想起陕西人采摘火晶柿子的一段故事。
那年。深秋。一群美国人,应该是风情摄影组的人。他们看到农人正在摘柿子,便许诺给100美元买100个柿子。多么划算啊,这个价钱,让农人不能不认为那群美国人是冤大头了。不过,要农人将采摘和贮藏的过程都展示给他们看,这不是什么机密,看就看呗。农人们,高杆镰一齐举起,柿子入兜,跳进了柿筐里;那些小伙子徒手上树,柿子在他们的手中好像着了魔法,钻进了怀着的布兜里。那些美国人咔嚓咔嚓只顾得摄影,他们要的是这种观赏的喜悦?最后,农人们给了他们不下200个柿子,但美国人一个也不拿走。而农人也不取他们一分钱。
据说,美国人将这段影像制作成纪录片上映,净赚100万。有人评论说,一个人若身处隧道,是无法看到隧道以外的精彩世界,也不懂得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最终价值。我倒觉得评论者的眼光是有问题的,至少,他是看不到农人的智慧和快乐。习惯以金钱衡量一切,眼界是会远离快乐和满足的。美好的心地,岂是钱可以买到!他们不懂得农人的快乐和待客之道,同样是缺乏眼界的,跑多远也没有跑出他们的隧道尽头啊。
老爬早就登上了树巅,枝条颤悠悠,老爬身轻如燕,焕发了当年。在树上就炫耀,老子不减当年勇!岁月不饶人,但总有人在岁月面前表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儿。一棵树,一个不甘老的老者,一群喝彩的乡邻,之前,我不会把这看作是什么风景,但此时,我用心摄下这个画面,装帧到心中的画框里,保持着少年的快乐,大家因一点点事,哪怕只为了一个柿子,而相聚,而找回曾经。同样,隧道这头的精彩世界,也是有的人无法读懂的。
我还是想找到摘柿子的遗憾。再过几天也不会下雪……建泽陷入纠结,自言自语地说,是摘早了。如果等待一场雪来为柿子涂粉润色……建泽觉得失却的不只是几个柿子了,他埋怨我,怎么不早点说明。我说,留住一树的柿灯,起码不会让冬天轻易降临这棵树。我继续煽风点火,他说,会吗?会因为一棵树改变了气候?他习惯坐在柿树下自言自语,有了一个怂恿他的人,问题太多了,境界全乱了,而他却是十分喜欢的。每个人都带着他的柿子离开,送别的话是,把快乐带回家。
我建议把低垂至眼前的枝子剪掉,有一枝,每过其下,必碰头。这个提议遭到老爬的戏弄。嘲弄我是只知道死读书书呆子,不知“千朵万朵压枝低”?那些参天的枝杈只为了讨好日光,结柿子的枝杈都选择了匍匐的姿势。哦?这哪里仅仅是诗意,明明深蕴着人生的哲理啊。杜甫写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在这里找到了新解。
今年摘柿子是个遗憾,建泽兄要用明年来弥补,他说,明年和小雪约,预订个摘柿子的好日。我说结婚选好日,可没听说摘柿子也选好日吧?
一树灯笼照心思,无愁总是自惹愁。
2022年11月1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叶,凋落了
油亮的丰满
殷实的铺展
在瑟索里消瘦打卷
苍穹之下
灰褐 相嵌
也许还有梦没做完
热烈之后
宁静
挂满了枝头
火红与翠绿之间
只一眼
便是永恒的温暖
像寒夜茅屋里
为等候 点染的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