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母亲的手擀面(杂谈随笔)
母亲的手擀面
我小的时候,正赶上困难时期,灾年荒月,吃糠咽菜,想吃一碗手擀面是不可能的。后来日子渐渐好了,仅有的白面还要留着年节包饺子吃。
秫米面是有的,母亲就粗粮细作,把秫米面用开水烫了,擀成一拃长的面条,切点白菜或菠菜,做成混汤面,我们吃得大汗通透,很是过瘾。
后来我们进城了,每人有了定量,每月4斤白面,全家6口人,24斤白面。每当我们过生日,母亲必定给我们做手擀面吃,这时候,母亲的厨艺得到了发挥。
母亲合面的时候掌握好软硬,一般都是稍微硬一点,面条才有筋力。母亲虽然瘦小,但却很有力气,揉面是个力气活儿,劲儿小了,揉不到位,切出来的面条不匀,好折断。母亲用双手用力地揉面,得几十次,上百次,才把面揉好。面揉好后,需要把面擀成大片儿。这道工序也很费劲儿,母亲用一尺半长的大擀面杖把面团来回地擀,擀成锅盖大的薄厚适中的面皮,往面皮上均匀撒上薄面,对卷起来,然后用薄刀切成细细的面条,抖开,放到盖帘子上。这时,母亲才伸伸腰,我们看到母亲满脸汗水,不时撩起围裙擦汗。
面条煮好了,母亲过了几遍凉水,盛到大号搪瓷盆里。然后准备炸肉酱。
母亲剁好了肥瘦相间的肉末,剁好了葱姜末,热锅凉油,放肉末炒香,放葱姜末,炒香,添少许水,加薄淀粉,大酱烧开装盘,手擀面拌炸酱面好啦!
由于平时都是粗粮,一旦面对垂涎欲滴的母亲的手擀面,我们都成了“大肚汉,”就连只有5岁的小弟也能轻而易举地报销一大碗。
每当我们催促母亲快吃饭时,她总是说:“不忙,累了,先歇一会儿。”
等我们风卷残云地吃完了,母亲才过来盛面条。我们看见母亲的面条还不到半碗,担心母亲吃不饱,母亲说:“够了,够了!”说着,添了半碗面条汤。
那时我们年少无知,真就相信了母亲的话。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10多年了,我们再也吃不到她的手擀面了,可母亲手擀面的味道始终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微小的幸福
青花瓷碗,防水棉麻桌布
灯光下,它们光亮而柔软
我看见的幸福是细小的
散发出泥土和植物的香气
相依相偎的温暖
它们是粮食,蔬菜
和烹调出来的一日三餐
它们是一个温暖的午睡
是短程郊游的一天
它们是爱人的一个热吻
是孩子满分的试卷
它们是父母报的平安
是晚饭后一杯茶的悠闲
在生活的点滴之间
我看到了幸福的真谛
它们是不经意的梦幻
是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