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柳岸·瀚】挽秋(组诗)

精品 【柳岸·瀚】挽秋(组诗)


作者:素魅 举人,488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65发表时间:2022-11-20 22:08:11

【柳岸·瀚】挽秋(组诗) ◎ 秋心
  
   到了这个时候
   绿退出了道场,金黄站在顶端
   红色则是最后的抒情
   落叶不再孤零零,它让纷飞
   在斑斓的风暴里旋转
   让各自易碎的身体叠一起
   一种轻,由于为别的生命腾挪位置
   而让落地成泥沦为一种高贵
  
   ◎ 秋风
  
   这些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拐进林间,把一丛树木摇醒
   转眼又不知去向
   可为什么你看到是伤感与伤感集合
   离愁在低吟,由它
   让一根思绪找不到捷径
   哦,你一定忘了
   这是立冬前的一场谢幕
   寂静在旷野蔓延
  
   ◎ 秋思
  
   大雁已打点行装
   航行的路线与你的乡愁是同一条
   你决定把思念绑在一朵云上
   待大雁的翅膀经过,就有一团白
   融解在天空的怀抱
   此时,阳光的微笑像一个绅士
   温暖渗透毛囊,直接抵达心房
   昨夜的黑已束手就擒
   这一刻,每个想法都携着热度来袭
  
   ◎ 秋语
  
   听,是什么在振翅,搅动林间
   簌簌之声黏附白昼与黑夜
   是掩卷作息的落叶,抑或
   不忍睡去的鸟鸣
   时间深处的风暴从没停止
   夕阳一转身,月光就尾随而至
   你是抓不住的
   就像这些声音,凝聚生命的气息
   一个个熟透的浆果堕落
   发出颤栗的音符
  
   ◎ 秋情
  
   这些爱是庞大的
   涉及辽阔、浩瀚,要动用地域
   无垠、成群成片
   要用瞭望,喜悦的蜜汁
   在黄与红之间
   来回涂抹。整个秋被一场大火点燃
   热烈替代浓荫,所有假死现象
   使凋零成为一种美学
  
   ◎ 暮秋
  
   萧瑟注定了命运的走向
   山林一空再空
   刚开始,空出几声寂寥的鸟鸣
   偶尔逃窜的小雨滴,瘦掉的黄花无枝可依
   再后来,辽阔来袭
   树木们必须作出断舍离
   撑不过一场风
   天空此时被它们举得更高了

共 7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心》——从绿到黄再到红,用这样妥贴的自然秋色入诗铺垫,从而引申至落叶“为别的生命腾挪位置/而让落地成泥沦为一种高贵”。如此“秋心”,让情感得以升华,令人感动并沉醉于那份美好心愿,激发联想富寓意;《秋风》——诗歌有延伸的宽度和广度。在文学的意境中常晗凄凉无依而孤冷之意,在这首小诗里,作者通过物象给呈现了出来,情致所动,回味悠长;《秋思》——大雁已打点行装南飞,触景生情,勾起内心思念情结。集景象,情怀,思索三者融为一体,诗情浓郁感人;《秋语》——以“听”字开篇,直奔厚重的听秋语题旨。通过所听到的如鸟儿振翅搅动林间的簌簌之声,抑或不忍睡去的鸟鸣这样微乎其微的声音,让人聆听秋天里安静气氛中恋秋的缠绵物语。然而,时间深处的风暴从没停止……熟透的浆果堕落发出颤栗的音符……这样的秋语,不乏悲凉、衰败,而又托出惹人遐思的意境,寓意了生命的丰满;《秋情》——开门见山,以爱言秋情。爱的广度,广到无垠;爱的厚度,厚重到在黄与红之间来回涂抹喜悦的蜜汁。以致顺其自然牵出金句:“热烈替代浓荫,所有假死现象/使凋零成为一种美学”;《暮秋》——山林走向萧瑟,黄花无枝可依,撑不过一场风的树木作出了断舍离,秋,走到了它的尽头。安静之中,折射出一种顽强行走于岁月中生命的孤独感悟。通篇诗歌如画,画面极富质感而且有很强的视觉听觉的震撼力,秋天的种种,尽是把秋天的情怀借景去抒写,颇有触悟!婉约而柔美,灵动而自如,所营造的氛围优美而带着些许感伤,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情感的呈现或低徊,或飞扬,或安静,或惆怅,或无奈,或刻骨,或哀伤,都折射出一种岁月的感悟。凝练的诗语,融入诗人的点滴心情,使得诗歌传神而传情,内敛,沉挚。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感受,热烈而不躁动,干净却很丰富,颇具深度和广度。诗歌的思想品位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耐人思品。欣赏,荐读!【编辑:周春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2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周春雨        2022-11-20 22:09:59
  诗歌如画,画面极富质感而且有很强的视觉听觉的震撼力,秋天的种种,尽是把秋天的情怀借景去抒写,颇有触悟!婉约而柔美,灵动而自如,所营造的氛围优美而带着些许感伤,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情感的呈现或低徊,或飞扬,或安静,或惆怅,或无奈,或刻骨,或哀伤,都折射出一种岁月的感悟。凝练的诗语,融入诗人的点滴心情,使得诗歌传神而传情,内敛,沉挚。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感受,热烈而不躁动,干净却很丰富,颇具深度和广度。诗歌的思想品位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耐人思品。
回复1 楼        文友:素魅        2022-11-21 09:06:45
  此诗像遇到知音,被大哥析出了灵魂的高度。但素知道,自己的诗并没有按语所述的那么精彩,是大哥的按给诗增分了。劳您费心了,素很是感动。谢谢了。顺祝安好。
2 楼        文友:周春雨        2022-11-20 22:13:03
  再来欣赏学习社长佳作!遥握,祝创作愉快,诸事吉祥!
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2-11-22 08:46:03
  素社一组秋诗,真是把人读醉了!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回复3 楼        文友:素魅        2022-11-22 10:58:39
  林总嘴巴永远这么甜,素猜你一定是吃蜜长大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