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诗意绘人生,人生铸辉煌(随笔) ——拜读战友周宝义《感怀与情怀》诗词集偶感(随笔)
前几天,接到曾同在原陆军28军从戎的周宝义战友的叙事性诗词集《感怀与情怀》(以下简称《两怀》),饶有兴趣地捧读不息,26万言,一天半读毕,感悟感慨感怀、情缘情谊情怀,激荡脑海,奔腾萦绕,启迪心智,获益匪浅!
周宝义,相认有机遇,缘分靠运气。其实,他早已注意到我这老朽了,只是未曾交谈不知底细;小区里爱好打乒乓球的建有“乒友乐”微信群,前几天看到宝义在微信上说,喜欢看我网上发的文章,一连看了5篇,颇有感触。我得知这一信息,一激灵:也许遇到了可遇不可求的知音!于是沟通联络,赠他我退休后撰写的达134万余字的三部文集,他也给了我《两怀》。经交谈,啊!大水冲了龙皇庙,原来我俩曾都在28军服过役,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战友!他夫人张丽华以前曾与我同在军休所合唱队里,多次登台演出,还有集体同框合影!
读罢《感怀》,感慨万端,归纳为以下三点:
作者征程,表现不俗,功绩卓著,人生淡泊。
周宝义,顾名思义,赋藏头诗:周姓宝义荣光闪耀——周天之下一儿郎,姓氏不凡名响亮;宝贵青春献军旅,义勇争先敢担当;荣任参谋善筹划,光芒四射军功章;闪现业绩榜首名,耀眼夺目亮赛场。
周宝义,男,汉族,1962年2月生于山西省怀仁县,1979年7月高中毕业后,考入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学院,后入军事科学院作战指挥学院深造,获研究生学历,被评为全军优秀参谋,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会员。先后在陆军69军、28集团军、内蒙古军区、北京卫戍区任排长、连长,军、师、团三级司令部作训参谋、副处长,步兵205师副参谋长、旅参谋长、副旅长,预备役师副参谋长以及北京市平谷区武装部副部长。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2010年10月转业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工作至退休。先后任过多家军事刊物特约通讯员,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本书是作者人生励志9部系列丛书之首,还有8部是:《人性与人生》《格局与结局》,《思路与出路》《性格与性命》《人品与官品》《能力与定力》《思虑与焦虑》《做人与做事》。还有其它几部著作。
一位军事干部,文学爱好者,能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有如此启人心智的文学作品面世,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两怀》于2020年10月,由卓越出版社出版。作者以78首诗词,抒发了32年的军旅情怀与10多年的交通情怀。这是一部我前所未闻的以诗词叙述历史、抒发情感的回忆录,可谓颇富特色,言简意赅,满怀情感,思维深邃,是一部人生征程的史诗,蕴含哲理,富有文采,它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真是诗如人生,且吟且行!
《两怀》前言,从介绍三位名人开端:一是曾在北京大学行事的,学识修养、为人品格和著作等身皆具的,被季羡林称为是“高人、逸人、圣人、超人”的张中行,他悠然地过清淡的日子,让灵魂从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二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而后经历坎坷,却具淡泊的性格和清洁的风骨,被刘心武称之为真正领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真谛,精神世界洁净而充实的著名作家陆文夫。三是出版过一百多部著作、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台湾作家林清玄。他的作品大都以“品味生活中的真滋味”为主题,教人以一颗从容有情的心,活在当下,品尝生命中甜的幸福、咸的离别和淡淡的生活平常,在柴米油盐的平庸生活中品味人生的真谛。读他的散文,会感受到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尘、开启心智。作者介绍崇敬与感佩的三位名人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后,转而引入诗意,诗就是生活的诗化,诗需要淡泊明志,诗更要宁静致远,做人就要有诗意,像他们那样,淡泊明志,净化灵魂,品味人生真谛。
有道是,人生如诗,且吟且行。”在此引用了伟人、古代诗人,他们如何“且吟且行”,用敏锐的神经、诗性的灵感去捕捉生活的一个个瞬间,洞悉世事之沧桑,用诗行记录人生的真善美,给人以淡泊的关怀,抑或柔柔的温暖,不知不觉间引发共鸣与和声。这循循善诱的诉说,是为作者打开他诗意人生作铺垫的心声表达。人生需淡泊,淡泊显真情,淡泊创奇迹。在此,不能不涉及作者淡泊却奋斗着的三次二等功,诱发的诗情感怀:
第一次,1990年9月,北京军区在石景山五里坨进行所属部队参谋业务比武,各军级单位500余名参谋业务尖子同场竞技,一决高下。作者与王军瑞、安占新组成三人小组,在按方位角进行科目比武中,准确无误地找到10个方位物,第一个跑过了终点取得第一名。年底被总参谋部评为全军参谋尖子,荣立二等功。于是感慨万千地写下诗行:“二等功,沉甸甸的奖章,看着你,我深知肩上的重任,时刻服从祖国命令,五湖四海是我家,哪里需要哪扎根;二等功,沉甸甸的奖章,看着你,我深知肩上的重任,铁打的身躯钢铸的心,刀山火海也敢上,何惧流血和牺牲;二等功,沉甸甸的奖章,看着你,我深知肩上的重任,满腔热忱为人民,抢险救灾冲在前,舍身忘我扭乾坤;二等功,沉甸甸的奖章,看着你,我深知肩上的重任,时刻牢记雷锋精神,助人为乐代代传,好人好事做一生。”面对军功章,作者深知肩上的重量,豪气冲天,为了祖国和人民,刀山火海也敢上,为国为民献终身!
第二次,2005年在任内蒙古军区预备役30师副参谋长,主持司令部工作两年间,因业绩突出,被北京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于是感慨万千地写下诗行:“军功章的光芒,是边疆的守望,是无限的荣光;军功章的光芒,是奉献的思想,是热爱的哨岗。军功章的光芒,是忘我的战场,是安定的国防。军功章的光芒,是人民的安康,是军人的期望。军功章的光芒,是英姿的飒爽,是红歌的嘹亮。军功章的光芒,是道德的高尚,是真情的流淌。军功章的光芒,是内心的善良,是科学的武装。”作者面对军功章,豪情充满腔,奉献智慧和力量,誓为人民保边疆!
第三次,2006年在任预备役30师副参谋长,主持司令部工作三年后,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写下一首长诗,摘录如下:“一枚军功章,展示的是无限荣光和历史使命。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庄严,一双军鞋走的是圣神,一个军人看的是军魂。”“历史和现实的定论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军队和党,如同血肉相连,须臾不可离分;如同根叶相依,根深叶茂,撑起一片浓荫。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永远不变的军魂。”作者以一颗坚定的誓让军魂不变的决心,抓好部队基层建设,增强战斗能力,履行党的使命!
在此,我感慨,二等功三次,还有三等功五次,八次立功,多么艰辛,多么不易!回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部队对于立功有一句话很是流行:三等功流大汗,二等功落个残,一等功把命填(牺牲后追认)。老朽在政治机关几十年,几乎年年受嘉奖,直至年近半百在免职的情况下,照常工作,业绩明显,才给记了个三等功。相比之下,周宝义战友共立了八个功,可见是多么的优秀突出不凡,让人叹服,令人敬佩!这真是诗意绘人生,人生铸辉煌!
诗绘人生,人生卓越,感受体悟,动人心魄。
“前言”中表明:“本书作者不是诗人,但是他喜欢诗歌,并且喜欢把诗歌作为一种灵妙的工具或手段,记录人生,提炼人生,参悟人生。”作者从60年代出生,直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等等。“作者一路走来,且行且思,用诗歌的形式陆陆续续把自己经历的和看到的,一一记录下来,既是一段人生路上的美好回忆,也是一些自己心灵深处的真情告白。这些诗歌,既有对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学习和理解,也有对具体工作体会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同时也记录下了作者对自己在人生路上所遇到的成功与奋斗、幸福与快乐、家庭与教育、名利与事业等方面的感受和体悟。”“每一个人所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人生体验,作者为自己这4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体验而快乐着自己的快乐,满足着自己的满足,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32年的军旅情怀和10多年的交通情怀。”
作者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岗位的变换是多种多样的,所遇的人物事件是相当复杂的,在这不寻常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深深的记忆。在人生如诗、且吟且行中就构成了一串串诗情画意,除多篇的人情世故描述外,还带总结性的《军人情怀》《交通情怀》,节录如下:“我曾经是一个军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生为人民谋福,死为祖国忠魂。我曾经是一个军人,身上打着红军的烙印,心里永远装着军人的情怀,永远对党绝对忠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交通人在传承,更在创新。圆‘中国梦’,圆‘交通梦’,交通人在回望,更在前行。他们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逢山劈路,遇水架桥,铺就交通强国的金光大道,抒发着交通人的家国情怀。”两个岗位一样情,忠于祖国爱人民,竭诚奉献,奋斗终身!
两怀感慨,哲理明确,悟性深邃,情深意笃。
作者将人生征程中的经历、遇到的事件与人物、感受到的心声体悟,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情感、内心世界与悟到的理念,从而领会到了诗的神力与魅力,以自己的情感,意味深长地说:豁达人生不迷茫,快乐时时有阳光,闲庭信步不气馁,感怀正气亮堂堂。一个有情怀的人,一定能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平添几分优雅诗意;一定能在喧嚣嘈杂的世俗里保持一丝从容宁静;一定能在纷乱无序的世界里永葆那份坚守淡定。
作者诗化的感怀与情怀,来自生活的丰富,来自执着的追求,也来自对诗的情感与热爱。在诗的征途中奔走,在诗的海洋里遨游,悠然自得,渐渐地就变成了一个作诗的人,看其对于诗的魂系与诠释,即使不称诗人亦是诗人一个!诗人如是说:
诗是生命的体验和提炼,是灵魂与情感的呼唤,是文化、经验、知识与想象的总和,是海潮退去后,积淀在沙滩上的晶盐。
诗意味着不断地向灵魂深处掘进,而诗人自己就是灵魂的一面镜子,同时又是他所生存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一个诗人不仅仅属于自身,也是作为自己民族与人类的见证而存在。
一首优秀的诗歌,人们所看到的美,所感动着的真情,所仰望的高度与境界,所感悟到的智慧、哲理和快乐,其背后必定隐藏着人生感怀与人生情怀。
总览《两怀》,我认为这是一本融思想性、文学性、诗意性、可读性于一炉的颇有质量的读物,不妨寻来读读,即便无书,那就看看老朽的评论亦可,如有兴趣爱好,你也可以来个诗绘人生铸辉煌!
(2020年11月24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6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