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沉淀的岁月”】从冬天大雁不愿意南迁想到的(杂文随笔)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周日,接到一位好朋友的电话,好朋友因疫情家住的小区被封好几天了,现在足不出户,让人觉得心情有点郁闷,严峻的疫情让很平常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奢望,口罩隔绝了病毒,疫情让人们只能隔屏守望。好朋友喜欢旅游,祖国的天南海北几乎逗留过他的脚印,令人羡慕不已。好朋友无限感慨:“等疫情过去,咱们不远行,一起去浑河边鸟岛附近,那里有好多野生的大雁,去看看这些可爱的生灵老漂亮了,亲近大自然,再拍些照片,录点精彩的小视频。”
浑河边的鸟岛公园,离我居住的地方不算近,坐地铁再倒公交车也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四年前的秋天和一位挚友去过一回鸟岛公园,那里的许多鸟类都是散养,是公园的一大亮点,令人难以忘怀。已经到了小雪这个季节早已经是大雁南飞的时候了,还能看到野生的大雁,真是一件稀奇的事。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十三四岁的时候还养过小鸡,在外祖母的指导下还养得很成功。喜欢小动物,亲近大自然是我的天性,这两年多又喜欢手机随拍,作品除了拍一些风景,就是可爱的小动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躁动的心变得宁静。好朋友也喜欢摄影,我们常常是不谋而合,但是这次我有点犹豫不决。
前几年,一位爱好摄影的同学爱拍鸟的照片,也去浑河边上拍野生的大雁,但是那是早春的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正是大雁北归的季节,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从遥远的南方又回归到北方,落到鸟岛附近的浑河里,那阵势颇为壮观,令人感觉四季的轮回,未来可期。儿时常听母亲说:“南方的大雁,北方捡蛋,中间梗着脖子看。”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大雁蛋是稀罕玩样,老百姓没少糟蹋野生动物,现在提倡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许多鸟类也成为国家保护动物。
现在有的大雁已经不随季节的变换南迁了,一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被人为的破坏,冬季的暖冬现象,即使在东北一些地段冬天河水也不再封冻。一个是:现在的人喜欢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类,为这些大雁投放食物,让这些大雁不劳而获,脂肪堆积,那高傲的翅膀慢慢地退化了,总会有一天,这些大雁会退化变成了家鹅,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它们没有了野性,变得再也不渴望蓝天,再也没有鸿鹄之志了!这些人表面是爱护鸟类,其实他们是害了这群野生的大雁!
忽然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国外一对老夫妇,老年得子,老两口对这个儿子百般疼爱,娇惯有加,一直把儿子养在摇篮里,不让孩子离开摇篮半步,在摇篮里吃,在摇篮里睡,后来老夫妇年事已高,先后离开了人世,扔下了这个快成年的孩子还不会走路,令人唏嘘不已。疼爱子女人之常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儿女有困难父母帮助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有些人自己懒惰,在家啃老有班不上,一点辛苦都不愿意付出的人大有人在,不乏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又想起当代的一些名牌毕业大学生们,他们本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当初是有远大抱负的,理想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哥已不是当年的哥,不在于春风对酒当歌,慢慢把自己变成了挣钱的机器,什么远大抱负,什么诗和远方,如同一场梦……
林林总总让人不寒而栗,并非危言耸听!少年强,则中国强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灯下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