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居民眼里的姜书记(散文)
在江苏省泰州市莲花四区提到社区书记姜希霞,人们都会将他夸赞一番,有个水如蓝的网民自发地在当地的网站撰文表扬他连续两次抗疫期间,舍小家为大家,乐于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情系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迹。一时间,姜书记成为网红书记。
其实,大家一开始对“社区书记”并没什么概念,莲花四号区的社区书记是何许人也,他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也从来没有关心过。只是后来小区出现疫情,开始建了很多微信群以后,时常看到一个网名叫“姜小九”的人很活跃,群里有个大事小情的,都能帮着解决。
有次一家楼道里的灯坏了,有人在群里说了下,“姜小九”立即回应说安排人去修,到了当天晚上,楼道灯果然亮了。特别是社区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他几乎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也有人在群里投诉、吵架、发泄不满,甚至对他出言不逊,他都一一招架了。
直到那时人们才渐渐知道,“姜小九”就是莲花社区的党委书记,真名姜希霞。他今年40岁,身材不高,面色微黑,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连续三年的抗疫,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常常把方便留给他们,困难留给自己。
51号楼的张奶奶,腿脚不好,但是支持社区,全员核酸一次不落,考虑到张奶奶的实际情况,姜书记专门安排志愿者,她一来就引导插队,大家都是小心的搀扶她,一点一点慢慢走,做完用电动车帮她送回去。
12号楼李爹80多岁是一位空巢老人,老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又有病无法照顾老人。李爹住5楼,上下楼没有体力,小区封控足不出户,社区每天带人上门给他做核酸。姜书记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快餐省下来,给他们老夫妻送去。老人喜欢吃泡脆饼,而且挑厂家和牌子,为了满足老人的愿望,姜希霞骑着电动车找了4个超市才找到。
2022年已经是抗疫第三年了,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最近两个月,泰州市海陵区都因为疫情不得不封控了部分小区,莲花四号区两次都未能幸免。不能出门,带来非常多的不便,大家情绪不免都有些低落。为了化解人们的怨言,提振大家抗疫的信心,从十月份的那次封控开始,姜书记开始在微信群推出“书记有话说”专栏,针对本小区居民最关心问题的进行解答,有一说一,不打官腔,言辞肯切,偶尔还很幽默。
“书记有话说”一天更一条,时间不固定,主要看他什么时候得空,什么时候加推。内容就是社区层面的信息分享,让居民了解小区内和周边发生的事情,解释一些政策,通报一些防控情况,最主要的是不让谣言在社区传播蔓延。10月19号,疫情防控第32号通告一出来,轨迹里有莲花四区,小区立即炸了锅,各种谣言传闻在小区内疯狂传播,不少人蜂拥着想逃离小区,老人被吓得浑身发抖,整个小区都笼罩在恐惧的气氛里。
作为属地社区,有责任安定民心,有义务将市区委的政策和最新的疫情防控消息,让居民及时了解。社区覆盖3200多户、有居民近万人,姜希霞通过15个网格群,几乎每家都有人在群里,及时通报信息,一个类似官方的声音,对稳定小区,平定人心,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认为:书记不出头,谣言就出头。事实证明,由于社区及时通报信息,缓解居民的焦虑,消息发出不到两个小时,居民们纷纷转发,相互之间打气鼓励,网格员和老楼长再三宣传,各种杂音和不实信息很快偃旗息鼓。
这给他以启迪,于是坚持每天发一条信息,包含社区了解的和居民想了解的,有必要做好提醒的,和一些疫情居家期间的建议。现在小区群里,既没有危言耸听的段子,更没有对防疫政策的攻击。大家都能理性地认清现实,分析情况,给社区意见和建议,显然,姜希霞成了居民们抗疫的“主心骨”。
姜希霞始终在抗疫一线,把居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从10月19日开始的第一次疫情防控到眼下的第二次疫情反弹,他团结带领221名党员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他血压高,加之连抽转,头晕脑胀,常常抽空打个盹,又忙着处理没完没了的事务;夜晚值班,就在社区打个地铺,每天睡眠时间仅有3个小时,社区居民的安危成了他最大的牵挂。他爱人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在人民医院老南院东门的核酸采集点,与家里的直线距离100米。10月疫情,全区静默,前后10天。小区西门封闭,妻子按单位要求住院,夜里姜希霞巡查小区封控时,才能隔着马路见到一面,很快又按喇叭相互挥挥手,分别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这就是姜希霞,一位平凡而普通的社区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