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雪中送别(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雪中送别(散文)


作者:周仓 童生,97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1639发表时间:2022-12-11 21:36:05

我与母亲不相见已经八年多了,接下来也不会再有相见的时日。但我经常会在梦里遇见母亲,梦见她晚年生病时的凄苦模样,还有她年轻时做事风风火火的样子。特别是她第一次送我出远门的那个冬天,因为雪天路滑而摔倒的情景,更是让我难以忘记。
   小时候家里人多,家庭光景不好,父母没有工作,全家九口人全靠天吃饭,土地也不多,有时候有上顿没下顿的,母亲是当家人,规定每个人盛米饭前先盛番薯干,煮饭的时候,锅里边往往都是一半米饭一半番薯干。人的肚子长时间的没有油水摄入,总是容易饿一些,吃起饭来,用量大。不吃两碗,肚子就垫不饱。我们都很遵守规矩,每个人都很自觉,从不破坏母亲定下的规则;大姐二姐已经嫁出去,家里吃饭的人少了两个,母亲稍稍减轻了一点压力。但是大哥已经二十岁了,该是要娶亲了,这样就又要增加一个口粮。孩子长大了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是母亲那个时候的唯一愿望。
   我十七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家里没有能力再供我去读书,母亲就寻思着让我自食其力,她通过我的舅舅,为我觅得了一份做人家徒弟的活,说好一年1000元的“徒弟银”,包吃住。解决了一份口粮,还能拿回1000元,母亲很满意,说我舅舅本事大。我做徒弟要去外省,“徒弟银”由于是包年,雇主希望我正月初一就动身出发,后经舅舅再三协商,说农村习俗正月初一不出门,最后雇主同意我初二出发。
   正月初二这一天一早,我被母亲叫醒,起床后发现天空正在下着雪,大片大片的雪花,像千万只白蝴蝶,你推我搡,蜂拥着冲向地面。我希望母亲反悔,拒绝舅舅介绍的这份活计,把我留在家里,像其他孩子一样,挑一坨松糕和一片猪肉去外公家拜年。但是,屋内柴仓旁边放着的两大包,母亲连夜收拾起来的行囊告诉我,今天的出行已成定局。平时的每个早餐我家吃的都是番薯汤,这一天母亲却破天荒地做了米饭,母亲说,吃米饭不容易饿,路途遥远,别饿着最要紧。
   雪依然在下,路上堆起了一层薄薄的积雪,母亲走到门口望了望天,又回头看了看我,神情颇为踌躇了一会,我从母亲的眼里读出了她的不舍,儿行千里母担忧,送一个十七岁的儿子出去赚钱,相信不是万般无奈,任何一个母亲都是不舍的,但是生活的拮据迫使母亲义无反顾地把我送出了家门。
   这是一份养蜜蜂的活,雇主自己身在云南,他通过我的舅舅找到我这个徒弟,要求把我带到雇主的家交给他爸爸,然后由他爸爸把我交给年前从云南回家过年的一位老乡带出去。雇主的家在岩头苍坡村,现在的一个古村落旅游点。我家离苍坡有十二三公里,过程有一半路是可以坐车的,但是这趟路雇主不包路费,说好是母亲自己负责把我送到他家。母亲为了省出两个人两元钱的车费,决定全程步行。沿着公路走,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母亲选择走山路。
   我跟着母亲,冒着雪,一前一后行走在崇山峻岭间,途径垄上村时,雪下得更大了,一大块一大块的,滚滚而下,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远处的山看不见了,近处的田野,也分不清了,只有山间小道铺就的石头露出来的一个角,让人依稀还能辨认路在何处。母亲边走边回头叮嘱我,让我拉开一些距离,避免近距离跟进时,踩上她刚踩过的脚印上,那样容易滑倒,母亲告诉我要稍稍等雪将脚印覆盖薄薄一层后,再跟着她踩过的痕迹走。我遵照母亲的嘱咐,与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雪似乎一点都没要停的样子,母亲的背包上渐渐地有了积雪,原先卡其色的背包,此时多了一层白。突然,母亲脚下一滑,她摔倒了,整个人扑倒在雪中,她艰难地爬了起来,待我赶上来想扶起母亲时,她已经将身上的残雪扑打干净。母亲笑了笑说:“好造化,多亏了有这么厚的雪,没受伤。”说完,母亲再次叮嘱我要注意别滑倒后,继续向苍坡村行进。
   我跟着母亲,从上午六点多出发,到达苍坡雇主家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雇主的爸爸给我们倒了一杯热水,母亲和雇主的爸爸说了一些话后,将我拉到一边,跟我说:“娒,这是一户宽裕人家,你出去后嘴巴要响,多喊表哥表嫂(舅舅让我叫雇主表哥),这样显亲热,要多听你表哥的话,做事要勤快,跟着表哥养几年蜂后,二十来岁时就要娶亲了,如果在外边遇见合适的,就免费带一个回来给妈妈看,在家娶媳妇要不少钱,你大哥接下来要娶媳妇了,如果接着为你娶,妈妈没那个本事,你年龄一大起来,人家就不愿意嫁给你了。”我点头称自己心中有数了。
   母亲是一个很知趣的人,她不愿过多地打扰别人,尽管雇主叫我母亲留下来吃中饭,母亲却婉拒了,说自己不饿。基于之前我的1000元徒弟银支付方式已经谈好,人送到后先付一半,另一半年底再给。母亲接过雇主爸爸递过来的500元徒弟银,嘱咐我到达云南后要第一时间给家里写信,还说给我回信的时候,她会给父亲口述的,我知道母亲不识字,但对她出门在外的儿子一定有好多话要说。母亲交代完一切后转身走了。
   我跟到门口,挥手送别母亲。大雪纷飞中,母亲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在我视线里消失时,我的眼泪终究没忍住,夺眶而出了。
   我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间回到家的,也不知晓雪中的母亲是否还有摔倒过,没有任何可知晓的方式,一切都只有在心里祝愿。
   我于当天下午被交给另一个养蜂的人,乘坐汽车到了金华,并于当晚十点多坐上从金华开往昆明的火车。十七岁的少年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外界的一切都显得新奇。上车检票时,我想当然地认为车票是要让检票员收走的,结果查票时被认为是逃票,害得雇主的同乡好一番解释,末了奚落我是一个书呆子。
   来到昆明,我见到了雇我的主人,一切安排妥帖后,我赶紧写了信寄给家里报平安,大概半个月后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信中没有说母亲那天返家还有摔倒过,想必是安全到家的了。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如今的我也慢慢变老,母亲已离去多年。在每个寒冷的冬天,我都会想起那年的那场雪,并情不自禁地想到母亲,那个在雪地里艰难跋涉的背影。

共 23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满怀深情回忆了几十年前母亲与自己分别的情形,当时的背景是,家里孩子多,吃不饱饭,更供不起读书,十七岁的作者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异乡做学徒工。母亲尽管不舍,但是希望孩子长大了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于是忍着心疼,清晨为孩子做了平时舍不得做的白米饭,冒着大雪,一步一滑,母亲背着背包走了一上午,将作者送到了与老板约定好的村子。文章没有煽情的语言,更没有刻意的渲染,只是用最淳朴的文字记录着母亲在雪地摔跤的情形,记叙着母亲再三叮嘱的话语。母亲在纷飞的大雪中忍饿离开,这一艰难跋涉的背影让作者泪流满面,至今仍难以忘怀。在母亲去世多年以后,作者仍然对这个雪中送别的场景记忆犹新,只可以这样说,母爱撼动人心,母爱刻骨铭心。文章篇幅很短,但是母亲的坚强乐观隐忍慈爱节俭,却动人心弦。真情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清鸟        2022-12-13 16:05:39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7岁因生计被迫离开父母,只身前往他乡。整篇背景都氤氲在一场风雪弥漫中,无形中增加了文字的忧郁与苍凉,但又不觉得压抑,是因为母亲,母亲伴我在雪中前行,我便有了力量。多年后,许多往事都在脑海中渐渐模糊,但这幕场景不会,而且随着对母亲思念的加深,会更加清晰呈现。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情感把控得当,非常感人,源于真实吧。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1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04:41
  感谢清鸟编辑的解读和留评,文章内容真实,纪实散文。
1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2-13 18:59:21
  儿行千里母担忧,只有做了父母,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母亲虽然万般不舍儿子远行,却也没有办法,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以后的事业,只好选择去放飞,这也是伟大母爱的呈现。可从孩子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成母亲的牵挂。文风一如既往的朴实,感情真挚丰沛,描写细腻,母亲在雪中跋涉的背影,极具场景化,也感人泪下。
五十玫瑰
回复12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06:12
  谢谢总编的留言和评论,祝总编冬日温暖。握手。
1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12-13 19:25:59
  这雪中送别的一幕实在催人泪下。《战国策》里有句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文中的母亲送年少的作者远行,既是为生计所迫,也是为他的未来打算。母子俩在大雪中走了那么远的山路,只为节省几块钱,将作者送到目的地,要强的母亲又忍饥挨饿踏上了归途。这样的母亲便是作者最好的榜样。
   散文很短,但情却很长。欣赏佳作。
闲云落雪
回复13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08:40
  那个那代,不堪回首,回首便是感伤,谢谢闲云落雪老师的点评,祝安好。
14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2-13 19:27:03
  无论何时在父母心里,你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你的一举一动,随时都牵动着她们,而她们的冷暖,像儿女只报喜,不报忧,当你离别时,她们会非常的难过。文章感情真挚丰沛,细腻的描写,让人觉得作者也是一位爱父母的孝子,这样的文章,就是暖。
回复14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10:50
  谢谢越来越远老师的留评,孝即是感恩,感父母养育之恩,祝老师冬日温暖。
15 楼        文友:吴桐        2022-12-13 21:23:19
  当母亲再也无法出现在身边时,那些曾经和母亲有关的记忆,就经常从脑海中拿出来细细品味。那天清晨母亲开门看见满院的雪,一定也有很多不舍吧。也许她会觉得这样的天气不适合出门吧,但已经定好的事情和家庭的结拮据让她不得不去做这件事,文中并没有对母亲如何不舍有过多的描写,可纷纷扬扬的雪,蹒跚的脚步,临别时的叮咛,无不表达着母亲的难过。并没有过多的词藻,可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妈在,永远都可以做一个孩子。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5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13:02
  谢谢吴老师的留评,祝吴老师冬日温暖,遥握。
16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2-13 22:05:16
  那些年生活艰辛,十几岁的孩子就要自己外出去谋生。正是大年初二,雪飘满天,作者背井离乡要去给人做徒弟,学着养蜂。天下母亲都是爱儿子的,而在那个贫困年代,给儿子找一份糊口的手艺,就是最深切的爱。大雪天里,母亲的背影,刻画出一幅分别的场面,那里面有不舍、心酸和迷茫。很朴实的文字,写就了最伤情的画面。
江凤鸣
回复16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14:18
  “很朴实的文字,写就了最伤情的画面。”谢谢江老师的好评,祝好,敬茶。
17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2-13 22:47:44
  雪中送别,送的是一份希望,也是一份担忧。此篇散文写出了天下所有母亲的矛盾心理,也写出了天下游子离家时的无奈。特殊时期里的特殊境遇,生生撕扯着母子的心,雪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是刻在心底不能忘记的最凄美的画卷,也是动力,以至于时过境迁,依然清晰如昨。
   一篇亲情散文,通篇散发着岁月的陈香。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7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4 09:16:10
  “ 雪中送别,送的是一份希望,也是一份担忧,”感谢临风听说老师的归纳并留言,谢谢老师,祝好。
18 楼        文友:康心        2022-12-14 16:44:28
  母亲明显很心疼自己的儿子,不放心又不得不送儿子出去讨生活,在离别的那餐饭中,从送儿子去的路中,以及最后离开儿子的背影,妈妈对儿子的爱仿佛历历在目。读这文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爱,就远是能钻进人心的最柔软的糖。谢谢作者分享作品。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18 楼        文友:周仓        2022-12-15 09:09:38
  谢谢康心老师阅读并留评,感谢老师,祝好,遥握。
19 楼        文友:石语        2022-12-19 20:59:45
  特别好的亲情散文,很感动。有《背影》的味道但又比背影更感人。大约纷飞的早上,大年初二的早上,踏雪翻山越岭送未成年的儿子外出打工,一个母亲的心啊。如果说去的时候母亲很难过,那么她把儿子丟下独自返回的时候应该是揪心的吧。不抒情而情尽在其中,不写爱爱却从头至尾。好文章,谢谢老师分享!
20 楼        文友:桑子        2022-12-19 23:33:52
  儿行千里母担忧,雪后的世界本该是静谧的,可在这篇静谧之中,却有一位普通的母亲在送别即将前去打工的儿子。和朱自清笔下《背影》中的父亲一样,母亲的不舍与担忧最终都尽在不言之中。白茫茫天地间仿佛世间无其他人,只剩下送行的母亲孤零零的背影,在送别中等待。
宝剑、纸笔、乌鸦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