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营口散记(散文)

精品 【东篱·奇】营口散记(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39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1发表时间:2022-12-18 21:12:32


   远远地看去,大海像是一块蓝色的绒布,把那座城包裹在里面,呈现出灿烂的金黄芯蕊,如花朵般绽放着,让人感到了芬芳与甜蜜。
   刚刚进入营口市区,才发觉这些“金黄芯蕊”,都是四五层高的楼房,排列整整齐齐,颇具规模。见惯了高大威猛的都市森林,猛然行走在这样的“丛林”之中,却觉异样的秀气。森林苍莽,不觉间遮蔽了山脉的走向,此时眼里所展现出的平阔,却觉是一种奢侈。
   现代化都市的繁华,不见得就体现在高楼的鳞次栉比。街道整洁,楼房高低错落,还有眼前的这座火车站,因精巧而显得别致。在稀稀落落的人群里,有一位战士的塑像出现在眼前,让人心头一振。塑像是有名字的,几个醒目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雷锋在营口”。我的嘴里念叨着,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在我的心里,占据着绝对的位置,这不期而遇的邂逅,还是让人有些激动万分。
   营口是雷锋参军入伍的地方,他在这里加入了营口新兵连的行列之中。他正是从这里出发,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道路。看他啊!昂首阔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地向我们走来,一身的英气,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这位普通的战士,就是来自于身后的人群之中,他从人群之中脱颖而出,也让这位战士变得不普通。他从那个激情的岁月走来,风尘仆仆,至今都没有停歇。他向未来走去,满满的自信,他的脚步才如此的坚定有力。
   我站在他的面前,被他脸上的微笑所感染。我向他走去的方向看去,人群如流水一样流散着。年华似流水,匆匆而过的时候,能看见他与岁月握手拥抱,并肩同行。他也在送旧迎新,在他的眼里岁月不会黯淡下去,我真的想问问,难道你真的不寂寞吗?
   街头出现一老一少。老人弓着腰,拄着拐棍,一头的白发,还有蹒跚的脚步,在印证着他所经历的岁月是多么的沧桑。小姑娘还很小,稚嫩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笑颜。她梳着两根羊角辫,一身的蓝色运动衣裤,显得很健美,很干练。她搀着老人家,慢慢地行走在斑马线上。绿灯慢慢变红了,他们刚刚走到马路中央。所有的车辆没有鸣笛,也没有从他们的身边经过,停在原地,静静地等待他们走过去。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滞。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凝望在脚下的大地,我所期待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留在大地之上的深深烙印。此时,我分明看见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一举动足以让这位战士感到欣慰,也让这座塑像的真正意义得到完美的诠释。我仿佛看见这位战士走下了神坛,融入到了人群之中。
  
   二
   走在辽河老街,我被这里的古朴典雅所打动。老街里有许许多多的老字号,一座座标志性的建筑,记录着百年的风云变幻,是老街历史的见证。
   老街呈东西走向,长1.3公里。这里承载着营口的历史,这里是这座城市的发祥地,也曾是营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海运中心。曾经的辉煌,到现在还是新鲜如初,古色古香。青砖硫瓦,飞檐斗拱,具有南国的秀气,也有北方的粗犷。就这一公里多的步行街,怎么就让人觉得走进了一条梦幻之路呢?来这里看到了古,也闻到了香,美轮美奂间,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集聚了各地的建筑特色,还把国外的建筑特色也引进其中。“泰顺祥”是专营茶叶生意的茶庄,此建筑便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巴洛克”建筑艺术的结合。善于吸取,善于融入,也让自己的文化各具特色,这些需要有一颗博大与博爱之心。善于吸取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的壮大。我们的先祖在这方面做到了给后世垂范的作用,不固步自封,不妄自菲薄,在相互参考和学习中,得到应有的进步,才让我们的民族一步步走向了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老街的建筑群里,这座建筑堪称典范,路过门前,还意外地发现里面有让人更为惊喜之处。
   门开着,能看见有两个人正在台上说相声呢。呀!一口的津味,正宗的“常派”艺术风格,正是我所喜欢的,闲来无事,不妨就进来听听。听相声的人还真不少,各自落座,怡然自得。我选个位置坐定,便有人前来打理,座位连同一壶茶五十元,还不错。
   我一直都喜欢常派的相声,相声世家,衣钵相传,几十年来,几代人孜孜不倦地弘扬相声艺术,真的为之赞叹。台上表演的是两位年轻人,表演得张弛有度,落落大方,包袱不断,一听就知道是常派的嫡传,我们一直都在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而鼓掌。
   品茗与听相声相得益彰,会觉得是天作之合。相声因茗香而滋润,茗香得相声而兴味悠长,给人印象深刻。
   在一栋老房子前,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很多人在那里拍照留念。有一位中年人见我走来,一副闲情逸致的样子,便把手中的相机递过来,请求我帮他拍摄。这样的事情在旅游景点经常遇到,相互帮助,不必谁认识谁。
   身边有个女孩子,似乎也有这个意思,只是有些羞怯,不好意思开口。我便主动伸出手来,她立刻把相机递给我,跑去门口,摆出个萌萌的姿态。我忙按下快门,她却又跑去别处,我只有跟着她,耐心去帮助。
   拍摄结束,她跑过来,送给我一个大大的笑脸,让我这个老男人的心,使劲地跳了一下。
   走了一大遭,肚子有些饿了。早餐吃得少,又经过这样行走的消耗,不饿才怪。有家烤肉餐厅,是由两节绿皮火车的车厢改成的。门口站着一位大嫂,胖胖的脸还有胖胖的身子,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她的烤肉味道。她一开口,可是正宗的辽宁口音,啊!乡音啊!让人倍感亲切,我啥都没想,直接就走进去了。
   我的父母是辽宁盖县人,也就是现在的盖州市,他们很早就去了吉林。虽然离开了故乡,可是,他们还依旧保留着故乡的口音。我不知道故乡的含义有多么深远,只知道,在父母的心中,故乡的沉重感一直都让他们挥之不去。我虽然出生在吉林,可是对辽宁口音还是非常敏感的。对于我来说,这个口音如同是我的乡音,胖大嫂一开口,就把我心中的认知给唤醒了。乡音就酒,咋喝咋有!
  
   三
   海在不远处,漾着巨大的波,随时都在提醒着我,那里才是最可去的地方。于是,我沿着大街边的林荫路,面朝大海,一路走进一座古炮台。
   我们国家有着非常辽阔的海岸线,我去过很多的沿海地区,无一例外地都设有古炮台。海岸线既是海防线,那是在说明我们百年前的国防力量有多么的薄弱。不能御敌于远海之外,往往入侵者的坚船利炮已经打到了家门口,才开始我们的防御。
   这座古炮台原名叫营口炮台,由于它地处于营口市的西郊,便也称之为西炮台。这里有大小铁炮几十尊之多,都是近些年进行修复而来的。炮台的围墙据说是由煮熟的黄米掺入沙石、白灰、黄土之中,经夯实而成。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坚固如初,足见人民的智慧有多么的强大。
   西炮台整体呈“凸”字形,远远看去,犹如巨龟卧岸。居中是一座大炮台,左右两侧有两座小炮台。炮位呈扇面形,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控制周边局势。
   这里是抵御外侮的重要之地,当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它便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唯一留下这一尊尊古炮依旧摆着不变的姿态,好像在随时准备着发射炮弹,痛歼来犯之敌。当年的炮已经锈迹斑斑,当年的人也化为一尊尊铜像,装填,发射一系列的动作,形象逼真。我进入其中,俨然已经化身为其中一个,淤积在心中的激愤喷薄而出,化为一颗颗炮弹,落入远远的海浪之中。
   干净的天空,澄澈如海,海天之间,一定要有此映照。此时,潮水尽落,海滩上出现了赶海的人群。这时节,人们的脸上盈满了初升的晨光,到处都是明净的喜气。不论所得多少,都不会减弱半点喜气,这便是赶海时节的动人之处,安然与快乐,让人们享受此时的光景。
   我的身边走过一队威武的军人。他们步伐整齐,军歌嘹亮,把自身坚强果决的气质融入到这条海岸线上。正是这些年青一代的精英才俊,筑牢了这条海岸线,也让汹涌无边的浪潮一层层地卷上沙滩,又慢慢地退缩回去。远海的巨浪滔天与海岸的宁静,有着别样的依存关系。自身的壮大就是筑牢海岸线的根本所在,也让我有了另外一种心境,畅游在这条美丽的海岸线上。
   当一只只白色的鸥鸟在天空里,划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一声声的鸣叫仿佛在歌咏着岁月的幽深与浪漫。我便一直都站在这空旷的边缘,独享这空旷所带来的宁静时光。
  

共 32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营口,被蔚蓝绒布般包裹的城市,橘子瓣样金黄,房屋如秀气森林。这是有别长白山的另一种灵魂所在。一位战士,从风尘仆仆从岁月走来。他就是雷锋,活成了城市的精神风标。在他身后,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前赴后继。当一老一少过马路,走一半时,绿灯停了,所有车辆也停了,时间为他们停滞,雷锋走下了神坛。老街,承载海运贸易的政治、文化、贸易的沧桑。古朴典雅,精致若南国,透着厚重,“泰顺祥”的茶庄,从远古走来,也带来了西方“巴洛克”的身姿,俨然成了建筑的艺术博物馆。那些烟火味浓烈而芬芳,“常派”津味的相声,在时光里走来,飘荡着,融入一碗茶的馨香。绿色火车皮,胖胖的女人,烤着肉香,一个时代的记忆,浓浓的乡音,是故乡的影子么?那种亲切,也是乡愁吧!乡音如酒醉人!澄澈的海,明镜的天空,赶海的人们,晨光下,拥抱着人们。海,总是,总是趟开他的胸怀,海如此平静,却在沧桑中诉说着,那段日宼、列强外敌入侵的血泪史。炮台,铭记了它。海是有生命的,那些贪婪的人,欲壑难填般的攫取,海的声声呜咽,必是人类生存的警钟。该文,语言清丽优美,韵味悠长,思想深邃,文笔纵横,笔力遒劲、底蕴沉厚。面对如此美丽的大海,对保护好环境有深远的忧虑。读完意境的唯美,余音缭绕,许久不能回神。强烈荐读好文!【东篱编辑:鸿雁南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2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9 12:28:17
  枫桦老师用精彩的文笔呈现了营口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美感和风情,让人触摸到了一个城市的脉搏,那么强健有力。营口,因为雷锋,而绽放光芒,让人记住了这个城。非常欣赏老师对风景的感悟,不仅蕴含着智慧,更有一种阅尽人世的通透和淡然。
回复11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25:56
  这座城市有着它的性格与特点,大概历史沉淀的不同吧,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也是不同的。走在这里,心里总是有着一种激奋在心中翻涌着。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1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12-19 12:45:56
  营口,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城市,有着厚重的革命历史,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人文景象。现在枫桦老师精湛笔下,又显示出新的活力和魅力。拜读学习老师的佳作!
回复12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29:28
  这是一座有历史深度的城市,古炮台与其他的古炮台都不同。雷锋是以一种精神在传扬着,走在这里的任何人都有这样的感动,仿佛自己内心被熏陶了一般。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1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12-19 12:58:19
  题外话:上海的杨浦区有一个东北角,全都是东北三省的地名。比如:佳木斯路、图们路、营口路、齐齐哈尔路、延吉路、本溪路、鞍山路等等,我曾经住营口路一处小区里。
回复13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31:48
  大上海的大,总是有着非同一般的体现!老师住在这样的城市里,心胸也会不自觉的壮大许多!再谢!
14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2-12-19 13:44:02
  枫桦老师的游记总有着不一般的特色!既表达展现地方特色更注重挖掘其人文精神,展现内在和外在的美!学习欣赏!
回复14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33:02
  谢谢东风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1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12-19 20:15:40
  作者行文老辣,布局精妙,写《营口散记》,写了雷锋的雕像,晕染了时光的气息,灵魂不灭,那位小姑娘扶老人过马路,车辆的礼让行人,一种氛围在升腾,雷锋从未离去,他早已化作芸芸众生,他的精神已刻在这座城市每个人的血脉里,刻在华夏子孙的心田!作者很欣慰地看到这一切,看到雷锋在与岁月拥抱!作者走在老街,欣赏着独具特色的建筑,欣赏有趣的相声,欣赏大海,思及千载,意纳古今,想起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想到人类无止境的贪婪和攫取,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炽烈的家国情怀,是一种对环境忧心忡忡的保护意识,呼吁人们不忘历史,保护环境是当下重中之重。该文用词精当精粹,情感浓郁,情景交融,情动辞发,表达通透而深刻,盛赞才情,问候枫桦老师晚上好,谨祝冬暖吉祥!
回复15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36:49
  雷锋精神至今都广为流传,是因为他深入民心,我们中国不能没有雷锋精神,泱泱大国,需要有一种精神做粘合剂,雷锋精神就是最好的,他之所以永远都年轻,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继承和发扬。谢谢罗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16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2-12-19 21:24:13
  营口,一座英雄的城市,一个有灵魂的城市。这个灵魂,可以说,家喻户晓,小时候唱了无数遍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活成了一座丰碑,活成了历史的雕塑,永远活在了人民心中。他的身后,是前仆后继的一个又一个雷锋,不分男女老幼。城市里随时都在上演活雷锋的故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街,茶庄,戏曲,这是天然的绝配,一边喝茶,一边听台上常派艺术,享受生活的闲时光,品岁月悠然,品艺术的雅趣,品人生这杯茶,何况还是那么具有情调的建筑里,茶庄的异国风情本身就是一道艺术。烤肉摊遇乡音,恰似那故人,乡音就酒,咋喝咋有。
  
   我曾经看过旅顺的古炮台,厦门的古炮台,还在厦门那个炮台与很多人坐等着炮响,因为听当地人说每天定时会有炮开,结果没等来。但当时有人转动那个炮筒,真是可以转动。那么古老的设计,在现在看来,笨重又粗造,真的是难以想象,面对强敌环伺,就是这些炮筒与无数人一起誓死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海,一望无际的大海,藏有多少惊涛骇浪的故事,唯有海知道,每一片浪花都在吟唱着悲喜交加的岁月。无论是风平浪静的海,还是波浪滔天的海,都美得让人倾心。
  
   文章一贯的优美,无论用笔还是结构。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16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45:42
  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的确,就古炮台而言,差不多每一座沿海城市都有,而且都有不一样的神韵。我记得在烟台的东炮台时,听导游讲,这里的克虏伯大炮从来都没有打响过。为什么呢?我不由心里就有了另外的想法,大炮的存在往往都是一种威慑,这里的大炮真的就是在起威慑的作用了。有些炮台的作用不过如此,当年的每一种设置,都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想。我们又不得不再次说起清朝政府,他们以为在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能震慑住外来侵略,还想的真简单了。自身不强大,就永远都被动挨打,这是永远都颠扑不破的道理。
1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2-19 22:18:54
  又是一篇非一般的游记散文。营口,雷锋曾经工作的地方,雷锋的第二故乡,他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成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拜读老师的佳作,问候老师,祝安!
回复17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00:47:34
  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1 16:57:18
  祝贺枫桦老师佳作摘精,精彩不会错过!
怀才抱器
回复18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1 18:30:14
  不是每一粒种子肯错过春天。只因为等待!可能真的需要一次彻悟,才能羽化飞天,有老师的鼓励,我相信,是能够的!
19 楼        文友:刘春        2022-12-22 15:14:12
  读文进入历史深处,回头是当今强盛。情景交织,令人向往!
老兵
回复19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3 07:14:05
  谢谢老师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共 19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