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助学日记两篇(随笔)
助学日记之一:风,你轻点儿,轻点儿,再轻点儿
2017年10月5日,气温骤降,13-16度,正好赶上中秋国庆双节中最冷的一天。我与乐乐老师向着北方,骑着古旧的摩托,逆风而行,溯风而上。
那冷气扑面而来,抽打着面颊。寒意直往怀里钻,双腿像剥离了衣物,直要击碎你的锐气。被风这么一搅,那起始温度至少应该打五折,也没有给点儿缓冲,直接就到了冬天。
环城路走了6里,到北部尽头,左拐,弯进红岩村地盘。顺4米5宽的水泥路,特具亲和力的乐乐老师问了三人,参考手机指明的位置,复行4余里,见两个人站在坡上。
乐乐说了声“到了”。翻身下车。前面等着的是外婆和外甥女。
房子修在坡上路旁,比路要高两米。三间平方年代已久,整体显出些许斑驳,红砖边角磨损严重,正在呈现颓势。左边晾的儿童衣服醉汉一般,被吹得跄跄踉踉。地坪水泥变了浸黑色,好些不规则皲裂。
今天我们走访的是晴晴和杰杰两个家庭。晴晴,女,8岁,现就读于桃源实验小学三年级。户籍为木塘院乡樟树村6组。居住地为漳江镇红岩村10组。开朗活泼,成绩偏上。她圆圆的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脸上镶嵌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滴溜溜转动,很是机灵。父亲吴中伟,男,38岁,小学文化,2012年,在深圳工厂打工时,出了事故,右手五个手指被齐齐切断。因是台湾小企业,赔偿少得惊人,状告无门。
现已申请为四级残废。上好的劳力,仅能在周边打打零工。
在木塘院乡樟树村6组原本有房子,只因久未居住,年久失修,房子早已破败不堪了。
哥哥宗桥,18岁,属于同母异父,亲生父亲为贵州人,早期与母亲离婚。宗桥现在衡阳就读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一。第一年学费19000,伙食月均1000元,家里实在困难,只能在教育局帮助下,贷款8000元,以资补益。母亲杨思婷,40岁,再婚,现与吴中伟结婚。初中一年级肄业,现在东莞打工,一线工人,月工资不到三千,患多种妇科病。省吃俭用,刨开支出仅剩万余。外公,杨为成,68岁,也在周边做些散工,以补助家用。外婆,李春香,53岁。负责专门带孩子,没有收入。
杰杰,男,9岁,现就读于桃源实验小学四年级。母亲杨晓华,38岁。嫁入湖北人陈朝阳,先后生育长子安安,男,现在湖北,又生育次子杰杰。2011年,陈朝阳遭遇车祸,身故。得赔偿金60万,全归湖北陈家。狠心的陈家哥哥,在该地有些势力,一分钱都不给杨晓华。杨晓华在湖北再也无法立足,带着小儿子只能选择回家。一个家庭,兄弟分离,母子相依为命。杨晓华与姐姐杨思婷同在东莞打工,同为一线工人。
这个家庭较为复杂,那么从老人角度再梳理一下:杨为成、李春香夫妇生育两个女儿,长女杨思婷和次女杨晓华,杨思婷与贵州丈夫生育长子宗桥,再婚后与吴中伟生育次女晴晴;杨晓华与湖北丈夫生育长子陈品安和次子杰杰,丈夫死后,被逼无奈,带着陈振杰回到娘家。这两家实为一大家。
这里距离实验小学有八、九里多路,风雨天气不说,路上车辆那么多,间或坑蒙拐骗,没有人放心让孩子每天走这么远。为节省开支,外婆李春香便租了间房子,给两个孩子提供吃住用。
纯收入不到三万,刚性支出需要五万。不是捉襟见肘,而是拆东壁补西壁,两家人缝缝补补,这是严重的入不敷出,无论怎么勤劳,靠自己无法弥补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像严冬的暴风,脆弱的家庭收入,缺口将被撕裂得愈来愈大。
晴晴因资料早已做好,上午核实传输后,随后就有热心的杨女士认捐。
下午就给送去500元钱。而杰杰,家人不说,我们也不知道,是走访晴晴带出来的,所以要先做资料,核实后再行帮助。
面对如此家庭,面对如此房屋,我们只能祈祷:风,你轻点儿,轻点儿,再轻点儿。
助学无极限。这是第一单。
助学日记之二:阳阳,你应该属于阳光的
2017年11月11日,当全国人民都忙着过光棍节,剁手族忙于用鼠标烧钱的时候,中午12点30分,我走访了单亲的阳阳。
阳阳,男,现就读于桃花源第一中学高三年级230班,成绩优秀。母亲杨老师,1999年与广东省河源市的父亲谢新会结婚,2004年分居,2009年离婚。此后一直就是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现在桃源县莲花小学临时任教,月收入2000元,但寒假暑假三个月没有收入,年收入18000,此外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他们一直没有房屋居住,阳阳平常在校寄宿,母亲在学校住集体宿舍,回郑家驿镇澄溪桥村是寄居在姨妈家。家庭收支情况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无法维系正常的刚性开支。
我们在莲花小学杨老师居住的集体宿舍内见面。宿舍在四楼,近二十平方,两张床,一个洗手间。阳阳17岁,应该有1米74,高瘦,很帅。应该是非常活泼、非常动感、非常时尚的年龄。但第一眼看去,阳阳的表情刀削一样,很陡峭,没有一丝笑容。
“笑一笑,阳阳。”
我拍拍他的肩。他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但转瞬即逝。
“孩子,你父母离婚,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他们的错,南北文化、习俗、语言、食品都存在很大差异,两个人的性格也各有取向,现代是法制社会,自由结婚和自由离婚,这是进步的结果。不把痛苦的两个人老是捆绑在一起,也是一种文明。既然父母如此选择,母亲也早已从中走出来,我想你也没有理由深陷其中。”
他点点头。“那么,阳阳,看着我的眼睛。我们用眼神交流好吗?”
“我有一个朋友,母亲39岁,女儿13岁,母亲经历了许多许多伤心事,但始终让女儿生活在阳光中。母女俩一直相依为命。这次她们学校都要求父母与子女互动写信,因为母女俩文笔均特别优美,转发率非常高,好评如潮。”
“听说你小时候成绩特别优秀,在郑家驿乡小学八校联考,名列第五名。我知道,你现在同样非常优秀。”
他眼神很飘忽,很游移,始终不敢直面我的眼神。
“我要看到你的眼睛,孩子,”他的目光一闪即逝。“第一学历非常重要,这你应该知道。还有一学期的时间,就该面对人生的冲刺。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发掘所有潜力,不管考试结果如何,自己尽力了,就无怨无悔。好吗?”
他点点头。
“这样既给你自己一个交代,也是对妈妈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担当。要有抱负,不要有包袱。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这是我们对你的一个期望。要知道,你的背后有无数人在关注你,想要帮助你。”
“妈妈早就走出低谷,你为何还要活在郁郁寡欢中呢?17岁,女孩是如花似玉的年龄,男孩是形如猛虎的年龄,明年就是成年人了。我看你是文静有余而动感不足。这个年龄应该是足球场上疯狂,篮球场上冲刺,应该有打球不要命的拼命劲头。要勇敢抬起头,勇敢走进阳光,你的名字就是阳光。”
“你要让我们看到你的熠熠生辉,看到你闪亮登场。你以后还要功成名就,还要娶妻生子呢,你的肩上要扛起一个家。还要传递爱心。下次来,我希望看到一个更加自信的你。好吗?”
他点点头。
我起身,杨老师送我下楼。
我邀阳阳,“不送送我吗?”
他默默跟着在后面。
“下次有客,记着要送出大门。”
“好。”
“不错,真懂事。”
杨老师说,从小到大,没有男人和他沟通,没有男人和他如此沟通。
“如果他有时间,我和他可以多接触。”
“阳阳,我深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快乐,笑脸越来越多,见到阳光,就可以灿烂。”
今年应征入伍,希望阳阳能真正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