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随笔)) ——毛泽东诗词念奴娇·鸟儿问答赏析
据毛泽东年谱1965年卷,9月25日致信邓颖超:“邓大姐:自从你压迫我写诗以后没有办法,只得从命,花了两夜未睡,写了两首词。改了几次,还未改好,现在送上请教。如有不妥,请予痛改为盼!”其中一首是《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词题目名为“鸟儿问答”,设置了鲲鹏和蓬间雀两个形象,以问答形式来展开主要内容。显然,诗人不是讨论两种鸟儿之间的事情,鲲鹏和蓬间雀是比喻各有所指。在1963年词作《七律·吊罗荣桓》中有“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的句子,作者以斥鷃、昆鸡比喻俄共,比喻修正主义;以大鸟、老鹰比喻中共,比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了解鸟儿是喻体,有各自代表的本体,鲲鹏比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蓬间雀比喻修正主义者——苏联共产党,这首词就容易理解。
上片,分三层。第一层描写鲲鹏翱翔的姿态。鲲鹏展翅,波及九万里,夸张手法,气势磅礴。扶摇、羊角都是飓风名称,是鲲鹏展翅带来的影响。这里比喻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掀起的共产主义运动,力量巨大,影响巨大。第二层写鲲鹏看到的景象。鲲鹏飞上苍穹,正好是“背负青天朝下看”,顺势过渡,写看到的内容:一是实景描写,“都是人间城郭”;二是虚景描写,“炮火连天,弹痕遍地”,指世界正在发生的局部战争。“吓倒蓬间雀”,是对苏共的判断,意思是说苏共吓坏了。远指1959年10月,苏联压制中国向美国让步,承诺对台湾不使用武力,以改善苏美关系,遭到毛泽东拒绝;还有1962年10月,美苏之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中国和印度在此期间爆发大规模边境战争,赫鲁晓夫指责中方立场;近指1965年2月,面对美国扩大越南战争,苏联向越南和中国建议,召开一次印度支那问题国际会议,以便通过谈判解决越南问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却认为,这是企图帮助美国摆脱在越南的困境,此刻任何动摇都有利于美帝,拒绝了苏联的建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第666页)。第三层写“蓬间雀”对战争的反映。以“蓬间雀”的口吻说:“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讽刺了苏共在美帝的战争讹诈面前的惊慌失措。至此,通过弹痕遍地,即局部战争,生动刻画了“鲲鹏”和“蓬间雀”的不同反映,鲲鹏是冷眼看待,冷静沉着;雀儿是感到怎么得了,怯懦虚弱尽显!
下片,也分三层。第一层,针对上片“蓬间雀”的话,展开“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直接用问句开头,“借问君去何方”,这是鲲鹏在问。第二层,写“蓬间雀”的回答。说了三句话:一是有仙山琼阁。有吗?讽刺苏共鼓吹的“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三无世界是虚伪和荒诞的。二是三家条约。苏、美、英三国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实质是苏、美、英三国保持核垄断的地位,剥夺中国拥有核武器的权利。但我国早已开始布局,1964年10月16日,我国就成功爆炸了原子弹,由此敌人的限制、讹诈图谋宣告失败。正因为1964年我国原子弹炸响,才有诗人这里对三家条约的轻蔑和讽刺!三是土豆加牛肉。1964年4月访问匈牙利时,赫鲁晓夫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三句话都有所指,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蓬间雀”的种种谬论,把“蓬间雀”虚伪、虚弱、怯懦、渺小的本质揭露无遗。
第三层,鲲鹏的话,听到蓬间雀的种种谬论,实在忍无可忍,愤怒斥责: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直接以“放屁”入诗,看起来有点俗,恐怕也有史难寻,但通过蓬间雀的一系列谬论,描写了一种实在忍无可忍的状态。既然忍无可忍,那就无须再忍!
当诗人通过鲲鹏之口喊出“不须放屁”时,表明他已经做出了和对方决裂的决定。实际上,从1960年起,中国共产党承受着来自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的巨大压力,可谓困难重重。1960年7月16日,苏联单方面召回在华专家1390名,撕毁600多个合同,使我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遭遇重大困难,也严重伤害了感情。1962年底拉开中苏论战序幕以来,毛泽东大部分精力一直在跟赫鲁晓夫作斗争。1963年苏联一边和我们进行停止论战、消除分歧的会谈,一边却背地里和英美签订“三家条约”。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倒台后,中共派团赴苏联推动两党平等合作关系。但其继任者仍然大肆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毛泽东曾说,苏联推行的是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1965年6月,中国向越南派出第一批援越抗美志愿部队。随后在人民日报公开发文《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从此中苏两党关系基本中断。终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决定不再隐忍,公开与苏共彻底决裂!
与苏共公开彻底决裂,显示了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宏伟志向。
这是与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与此同时,与国内修正主义的斗争也在逐步发展着。虽然当时对国内修正主义的估计和判断是错误的。如今回头看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首《念奴娇·鸟儿问答》之后,国内发生了许多大事。1965年底,国内接连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突然被撤职、受批判的事件。196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被撤消职务,理由是“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把大量机密文件和档案擅自提供别人抄录”等。
不久发生了林彪诬陷罗瑞卿的事件,1965年12月15日,罗瑞卿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
1966年4月22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毛泽东对彭真和北京市委提出严厉指责。会后彭真被停止工作。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被指责立场和观点“同彭真完全一致”,很快也被停止工作。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决定停止彭、罗、陆、杨工作,撤消其职务。并于5月16日发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著名的“五一六通知”)。通知中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认为“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这些尖锐的判断都是毛泽东亲自加写上去的(摘自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第563页)。文化大革命大幕随之拉开。
这些事件综合在一起看,当毛泽东说“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就不仅是针对苏共,而且也是针对国内所谓“修正主义分子”的。
这首词,不但是与苏共公开彻底决裂的宣示,也是向国内修正主义决战的号角,显示了毛泽东坚决不让党变修、国变色的宏伟志向。72岁的毛泽东的“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战斗的号角!是宏伟志向的宣示!
(原创首发)
文题十字,字字千钧,具撼山填海之伟力,值千年万世之传颂!为老师精彩解析雄词而致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