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岁月】鞋样子,从《西游记》里飘出……(散文)
一
坐在山坡上,我在替父亲牧羊。山坡上,野花点点,红黄紫白点染在绿草间,小溪水在不远处流淌,蜿蜒去向远方。风儿轻轻,鸟儿飞翔,羊儿在草地上缓缓地在吃草。我想起出门前,母亲整理旧衣物时,有一本旧书《西游记》,我立刻顺手放进背包里。现在趁着羊儿安静吃草,我急忙从背包里拿出那本书,准备看上几页。
哇!我刚刚打开书页,一股股书香泛滥着,弥漫在空气里。忽然,一阵风吹过来,一页页书页被吹起,一张纸片随风飘出来,呼啦啦吹到半空,又飘到草地,忽而又被吹起……
我赶紧追赶着,从山坡上,一直追下来,看见坡上有人在挖野菜。红姐、郝婶和六奶奶都在坡上呢,她们提着篮子,拿着铲子,边说笑边挖着野菜,见到那飞起的纸片,赶紧也扑过去。几个人好似在扑蝴蝶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终于被红姐扑到了,按在青青草地上。她问我:“这是什么呀?蕤儿。”我说是从旧书里飘出来的,我还没来得及看看到底什么呢。
六奶奶急忙拾捡起来,展在手里,兴冲冲地说:“哇,原来是鞋样子呢!”接着郝婶也说是,红姐抢过来,细细看着说:“这可是老古董了呢,还是小时候见过的,嘻嘻,给我吧,蕤儿,我留作纪念。”趁其不备,六奶奶又拿了去,说:“谁也不能给,这是蕤儿的,是蕤儿妈妈剪的鞋样子。”
“那是呀,蕤儿妈妈还给我们家几个孩子剪过鞋样子呢,蕤儿妈妈手巧呐。”郝婶说着,六奶奶将鞋样子递还给我说:“蕤儿好好收着,这个呀,不多见了。”红姐说:“我是跟你开玩笑呢,蕤儿快拿好你的东西,赶快回去,羊儿跑散了吧。”我说:“羊儿跑不散的,有阿牧在守着呐。”
风儿习习,青草泛着草色的青绿,小花儿在草地上轻轻点头。我拿着母亲剪的鞋样子,心里一下子就被暖起来——有一个叫做回忆的东西,在心底慢慢升起,一次次推波助澜……好久,我看了好久,才回到坡上,看见一只只羊儿已经散开,阿牧在尽力地圈着羊儿。我挥起牧鞭,吆喝着几只顽皮开小差的羊儿,圈了圈羊儿。很快,羊儿又安静地吃着草。
我坐下来,再次拿出那本《西游记》,轻轻地把鞋样子夹在了书页间。
二
看着《西游记》,我不由地想起了童年的往事——母亲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或这事那事的,到了夜晚时,只要稍稍有闲,她就会拿出那本《西游记》来,借着灯光,给我和哥哥弟弟讲呀读呀,有时候,一节一节读,有时是一段一段读,还有时候呐,就是我和弟弟选择由母亲读。我们一般都是选择大闹天宫或者是三打白骨精,再就是孙悟空变化成老妖婆的那一段,我们反复听,听了好几遍也不厌烦。母亲呐,有求必应,我们要听,她就给我们读,读了多少遍也不厌不烦,脸上还总是含着微笑,不急不缓,很和蔼的样子……
看着这本泛黄的《西游记》,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往昔时光忽然闪现眼前。恍惚间,哥哥弟弟突然间就挨挤着我坐在一起,面前是母亲——她总是穿着碎花衣服,浅灰色底儿,一朵朵小白花儿,淡淡的泛着百合香,嘴角总是挂着浅浅微笑,说:“想好没有呀,想听那一段呢?”
我还没有说出口呢,弟弟第一个抢先说:“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那一段,它变成了一只苍蝇被铁扇公主喝进肚子里去了……”弟弟没说完,哥哥抢话说:“不是,他变成了蚊子,不是苍蝇。”
“不是。”弟弟说。
“不是。”哥哥也说。
眼看着小哥俩要翻脸,脸蛋都红到脖子了,母亲打断了他们的争执,轻轻翻开书页,翻到被争执的那一节,清一清喉咙,说:“听哈,都听好了,看看谁说对了。”然后,就一字一字读下去。有时候,母亲也会让已经上小学的哥哥读一读,哥哥磕磕绊绊读着,但很认真。我和弟弟听到高兴处,挥胳膊踢腿,在炕上翻几个筋斗。母亲会问我们问题的,我们还是要认真听,若是回答不出问题,母亲下次就不会给我们读新的,也不会由着我们想听什么听什么。
那时候的冬天,夜晚总是下着不大不小的雪,雪花一片片,不急不缓地飘着,击打在窗棂上,窗帘被揭起时,总有一层霜雪,看不清外面的景色,只听见刷拉刷拉的响声。
母亲要在年前做出许多活来,包括家里大人孩子的衣服,还有就是鞋子。母亲总是说哥哥弟弟穿鞋子,好似吃一样,没几天,好好的一双新鞋子就会穿坏了——不是鞋底开绽了,就是鞋帮子被脚趾头顶漏了。脚趾头露出来,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呐。
三
至今记得,在夜晚,母亲坐在炕桌旁,不是纳鞋底儿就是缝鞋子。母亲往往是边做着针线活,或给我们讲故事,或拿出那本《西游记》读上一段。
一块块小小碎布条儿,被母亲打成袼褙,再做成鞋子,很是惊艳。好似一堆废物的破旧布条儿,看着没有什么用处了,结果呢,被母亲那么一处理,就可以利用起来,而且发扬光大了,再次发挥着作用。
再就是取鞋样子,更是简单又直接,却又感觉很神奇。母亲拿起一张废旧的报纸,朝着我们几个孩子喊着,准备好呀,要取鞋样子了。听到母亲喊叫,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一个个好似燕子一样坐在炕沿上,坐成一排,一个个将袜子脱掉,光着小脚丫儿。母亲拿着彩色画笔,将一张旧报纸按在我们的小脚丫儿上,顺手那么一画,再标上数字,一二三排列下去,那就是我们鞋样子的序号。母亲说绝对不能小的用大的,一定要亲自比着脚丫画。因为有母亲在,母亲要亲为,要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呢。
一年年,又一年年,我们的鞋样子好似大树的年轮一样,一圈圈在逐渐增大。母亲一年年又一年年给我们做着一双双新鞋子,从不间断。我们从来都不用担心没鞋子穿,总是旧的没有穿完,新的早已做好了。这就是有妈妈的孩子像块宝呐!生活在母亲怀抱里的孩子,快乐又幸福,而且,一个个都天真,也都笑得甜甜的。
记得,母亲总喜欢将鞋样子夹在书页间,那本《西游记》里夹过许多我们几个孩子的鞋样子——大大小小,胖胖瘦瘦,鞋样子一张张大小都不一样,却真真实实记录了我们的成长。鞋样子一年年积多,而《西游记》里的故事被母亲读来读去,几乎都读遍了,每一个故事也都熟悉得烂醉于心了。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母亲从来不回避,面对孩子们的想象母亲也从来不阻止,母亲还启发我们尽情发挥想象,从小草到大树再到森林,从小溪到河流再到大海,从家到田野再到无边无际的远方,从庄稼到田野再到广袤原野……我们尽情地描述着,甚至将思绪梦幻驰骋在宇宙间、地球、月球上……
坐在山坡上,再次想起儿时,想起母亲,心里充满感念,充满幸福。小小鞋样子捧在手里,我仿佛看到——一片布条,一团棉花,几块花花绿绿碎布块,在叠加,在剪裁;一针一线,穿来引去,一只只鞋子慢慢成就起来。神奇吧,太神奇了!捧着小小鞋样子,就像捧着一双双新鞋子,我感觉到的是母亲的伟大、勤劳、智慧、美丽、坚忍、善良和神奇!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文,母亲又要取我的鞋样子,我就顺口问:“妈妈,你做鞋子,要鞋样子,那么我写作文要怎么写呢?”母亲顺口说:“当然是脑海里早就有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构思呀,胸有成竹嘛!也就是打好腹稿,心里有了万千沟壑,提笔一挥而就了。”
母亲还说:“我拿起剪刀的第一步,就是你拿起笔的第一步,我一剪子下去,一双鞋子雏形有了。你一笔下去,一篇文字也就开始了。既然开始了,就一直写下去,写完为止,不要被打扰,不要去想别的。这就如做鞋子,鞋帮、鞋底子、棉花咋样绪,厚薄咋样定夺,鞋口开得深浅,腹内早有雏形了,胸有成竹,就是如此的。”
风儿轻轻吹,山花轻轻点头,云影洒在羊儿身上,小溪向着远方潺潺流淌。我将鞋样子放回《西游记》的书页间,微微含笑,又抬头望着蓝天,心里充满的都是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