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巢】旷野的风(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巢】旷野的风(征文·小说)


作者:梅雪有梦 举人,5090.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296发表时间:2022-12-29 20:25:16


   进城后,刘美华的日子无疑是孤独的。
   她站在北阳台的窗前,无聊地向外望着。至于看什么,她并不确定。无论看到什么,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慰藉,都能缓解眼前的无聊。
   此时刘美华有些吃惊,她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对面楼下,清早起来还是一片姹紫嫣红、葳蕤繁茂的花花草草,仅仅过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被清除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的红,也没有一点的绿。
   谁干的?她想着,谁这么无聊,闲得没事了吗?干这缺德事,把人家种的花花草草都给拔掉了。她有些愤怒了。
   这座小县城,近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破败的城区,如今焕然一新。城东原本是老旧的房屋,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建成高楼林立的新区,仕林花园便是这新区中的一个高档楼区。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小城便是“花城”,当然,这“花城”并非广州那样的大都市可比,只不过是相较于以前的变化而言。
   如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除了冬天,随处可见的就是花。从春天到秋季,几乎就是花花世界,地上的芍药、玫瑰、郁金香、小丽花、大丽花、蔷薇花、串串红、金达莱,各种花数不胜数。树上的梅花、樱花、梨花、杏花、紫丁香,就连电线杆子上,都挂满了盆栽的吊兰和矮牵牛。花草树木改变着这座松嫩平原上的小城,富裕了的人们也改变着生活习惯。
   钱伟是给发改委主任李牧开车的司机,李牧是刘美华的儿子。钱伟家就住在刘美华家对面的那栋楼里,刘美华家在八层,钱伟却在对面那栋楼的第一层。钱伟是去年春天买的房,八十八坪,很吉利的数字。买房装修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窗前的一小块空地圈到自家的范围,围了一圈精美的铁艺栅栏,周围种上牵牛花,蓝、白、红、粉的喇叭形花朵爬了一圈,里边的空地上也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使他家的这一片空地,成功地融入到了这个繁花似锦的小城,让过往的行人赏心悦目。
   钱伟和他的媳妇林玲很是志得意满,这多出的一块地,成了他家的私家花园,在寸土寸金的仕林花园,让许多人羡慕嫉妒。因此,他们那栋楼居住在一楼的业主都纷纷效仿他家,也把窗前的那块空地圈进自家的范围,或种菜,或种花。总之,那里成了一道或绿色、或姹紫嫣红的风景。或许是无碍观瞻吧,物业也懒得管,因此,那道风景成了必然存在。
   刘美华的老伴去世后,孝顺的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说是让老娘来享清福。刚开始的时候,刘美华很是得意,心里美滋滋的,她觉得儿子孝顺,儿媳贤惠,每天两口子对她嘘寒问暖,让她置身于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当中。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刘美华却改变了心境,觉得有些无聊,也不觉得是来享福了,她责怪着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每天,儿子和儿媳去上班后,刘美华就独自一人,呆呆地坐在空寂的豪华大房子里,于是,她总是喜欢把自己还没有昏花的眼睛,紧紧贴在阳台的大玻璃窗上,看向外面的一切。她有时痴迷地看着楼下的绿化带,绿化带里的树,种类不一,疏密有致。有的树,一经风霜,便会落叶纷飞,不久树上便光秃秃的;有的树,则是四季常青。她还看向小区里来来去去的人们,有遛狗的,有散步的,绿化带旁的亭子里还有几个人在打扑克。这些,都是她眼里的风景,尽管这风景有些单调,但看在她眼里,却是美丽的,会令她心生一丝快乐。
   活了大半辈子,一直在乡下泥土里打滚的刘美华,如今生活在这样豪华的地方,还真有些不习惯,而这种不习惯已经伴随着她有一段时间了。乡下的老姐妹们都说刘美华是有福的人,她自己有时觉得也是。她想:都是儿子有出息,自己才能到城里来享福。谁说不是呢?在乡下,她的左邻右舍,她的老姐妹,像她一样的老太婆哪一个不还是辛苦劳作、土里刨食?谁有她这样的福分呢?算来算去,全村还真就她一个。但近一年来,她似乎有些不太受用这样的福分,心里总有些不安的情绪。这样的情绪,都是儿子坐上钱伟开的车,一溜烟跑得没了踪影,陆晓晓开着奥迪响着喇叭窜出仕林花园大门的时候,刘美华把眼睛贴在阳台玻璃上,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车子。她的心里空落落地难受,她太寂寞了,寂寞的时候就想起乡下的老姐妹,想起和她们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时候,相互间有说不完的糗事趣事,那些开心起来笑得东倒西歪的时候,还真让她怀念呢。她也经常想起孙子,孙子在北京读硕士研究生,听说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哎!”她叹着气想,“这书还读得没完没了,村里的年轻人读完大学就找工作了,自己的孙子却不想工作,一心只想读书。”
   这时,妞妞跑了过来,轻声地叫了两声,然后用嘴巴咬着她的裤腿。刘美华把它抱了起来,走向北阳台,继续看着外面。忽然,她发现了钱伟家的窗前,那片被拔掉花草的空地里,站着一个乡下打扮的男人。刘美华想:“原来是他拔了钱伟家的花花草草,他是谁?他是要干啥呢?”这一连串的疑问在刘美华的脑子里翻腾着,她想下楼去看看。
  
   二
   走到跟前,刘美华发现这个男人有点邋遢,脸上胡子像没刮净,显得脸色黝黑。她问道:“你是谁?在这干嘛?”
   刘美华之所以下楼来看看,是因为她非常喜欢钱伟这个小伙子,她觉得钱伟非常有眼力见。有时看见她下楼扔垃圾,大老远就奔过来,抢着把垃圾扔到并不太远的垃圾桶里,而且嘴里亲热地喊着:“大妈,您别累着了。”
   钱伟,浑身上下处处透露着一股机灵劲,但是脸上又不失一种让人喜欢的憨厚表情。见了人,他总是笑嘻嘻的,好像从来都没有烦恼的事。他嘴巴也特别甜,见了刘美华,先叫大妈,然后再说话,而且说的话有都是顺心顺意的吉利话。刘美华的儿子李牧是发改委主任,手里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她不知道。她只是看见儿子每天上班下班、出去应酬,都是钱伟开车接送,风雨不误。而且李牧从不自己开车门,每次都是钱伟从车上下来,给李牧打开车门,还用手挡在车门的上沿,很怕车门碰了李牧的头,李牧上了车,钱伟轻轻地把车门关上。
   刘美华觉得这样的司机很懂事,也就更喜欢他了。
   那个男人看着刘美华在质问他,有些不愿意了:“怎么了?”
   刘美华说:“你这人,你说怎么了?”她有点生气,“人家好好的花花草草,你怎么给拔了?”
   男人一听是这事,咧嘴笑了笑,说:“他们种那花花草草有啥用?只能看,不能吃。我把它拔了,是要种一些蔬菜,怎么也比从市场上买来的好吃。”
   刘美华问:“那,钱伟和他媳妇知道吗?”
   男人说:“知道,我给他说过,他同意了。”其实,钱伟媳妇林玲不同意,她说:“那花花草草,姹紫嫣红、葳蕤茂盛,长得多好,给拔了去,太点可惜了。”她还赌气地说让钱伟再给栽上。两口子正闹别扭呢。
   刘美华这才想起她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呢,于是又一次问道:“你是谁呀?”
   男人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他爹,这是我家的地,谁也管不着。”
   知道了男人的角色,刘美华长出了一口气,说:“你早说你是他爹不就得了,我还闲操的哪门子心?”
   男人反过来问她道:“那你是谁呀,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啥,你认识他吗?”
   刘美华说:“钱伟给我儿子开车,我当然认识他了。”
   男人恍然大悟般地说:“哦,知道了,你就是李主任的老娘呀!我听小伟说过。”
   刘美华改变了语气,亲热地说:“你儿子可真孝顺呀,把你接到城里来享福了。我该怎么称呼你呀?”
   男人说:“我叫钱满仓。”他上下打量着刘美华,“大妹子,看样子我比你大,你就叫我钱大哥好了。”
   刘美华笑了笑说:“好吧,就叫你钱大哥,有事你吱声。”
   那天,吃完晚饭,李牧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陆晓晓也坐在沙发上,但她没看电视新闻,而是看着手机。
   刘美华遛完狗回来,说了钱伟的父亲钱满仓从乡下来了,把钱伟栽种的花花草草拔了,把地收拾得平平展展,说是要种菜。
   李牧没有说话,陆晓晓眼皮都没抬,依然看着手机。刘美华心想,回来没事就看手机,也不知道手机里有什么吸引她。
   刘美华说:“人家钱伟对咱挺好的,他老爹来了,是不是应该去他家拜访一下呀?再给他们带点礼品。”
   陆晓晓仿佛被蜜蜂蛰了一下,条件反射似的抬起头,眼睛盯着刘美华,坚决地反对:“您去拜访他?凭什么呀?”接着她又说,“咱们有必要去拜访他吗?妈你真是老糊涂了。”她语气极其坚决,她的眉头紧拧着,那神情仿佛被亵渎了一般。
   李牧没有说话,但房间的空气中流动着一种极其微妙的气氛,他虽然没有像儿媳那样坚决地反对,但他沉默不语的神情,却已经明确了他的态度,也是坚决反对的。
   陆晓晓的刻薄与傲慢她已经领教过许多次,可儿子为什么也这样呢?难道就因为他是当官的,而钱伟是开车的司机吗?算了,她想,不让去就不去吧,也不是什么大事。刘美华在心里劝慰着自己。
   虽然这样想着,但她的心里却依然惦记着钱满仓。她想,他在城里生活得习不习惯?钱伟媳妇对他好不好?背着钱伟给不给他脸色看?
   其实,刘美华很不适应城里生活,她虽然离开乡下,跟着儿子儿媳生活在城里,已经三年了,可她还是觉得不适应,她认为她跟城市生活是脱节的,完全融入不进去。这次看见钱满仓,便觉得有一种乡里乡亲的亲切感。
   设身处地地想着钱满仓,一是因为他们都是从乡下来的,都是从艰辛的生活中走过的,所以,她希望钱满仓不要像她似的,把儿子带给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当回事。另外一个原因,刘美华太热心了,所以一丁点事情在她来说都觉得是大事,钱满仓的事,仿佛就应该是她的事似的。
  
   三
   早上,李牧和陆晓晓上班走了之后,百无聊赖的刘美华带着妞妞下楼遛遛。
   在楼上关得久了,妞妞一到楼下,就像被放出鸟笼的金丝雀,开始在小区院子里撒欢。它轻狂得又像一个小疯子,在刘美华的眼前,一会就跑得不见踪影,一会又跑了回来,在刘美华的跟前摇头摆尾,在她的脚前脚后,欢蹦乱跳,兴奋快乐。
   刘美华一边遛着妞妞,一边在社区绿化带里的林荫道上遛了一圈。就在她要回家的时候,她看见了钱满仓。这时候,钱满仓并没有在自己的空地上种菜,而是站在一个垃圾桶旁边,猫着腰,在里边翻找着什么。
   刘美华心里一惊,想到,他这是在捡垃圾吗?她不由自主的靠近了垃圾桶,想看看究竟。一股刺鼻的味道冲击着她的嗅觉神经,她捂住了口鼻。钱满仓感觉到有人靠近,扭头一看,是刘美华,他的脸不觉一红,讪笑着说:“城里人可真是浪费,好多有用的东西都扔掉了。”说着,他拿起一双皮鞋说,“你看,这双鞋一点都没坏,就被扔了,我捡出来拿回家还能穿。”
   刘美华发现钱满仓的脚下还有一件体恤衫,几只矿泉水瓶。刘美华觉得这是钱满仓自己在找别扭了,他的儿子和儿媳是不会让他把捡到的东西带到自己家里去的,刘美华有过这样的切身体会。她说:“钱大哥,你别捡了,孩子们是不愿意让你在垃圾桶里捡这些的。”
   钱满仓说:“咋了,给他们丢脸是吗?他们要是说啥,我就骂他们,从小是怎么养活他们的,都忘了本了。”
   刘美华赶忙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咱们也该改改老习惯了,别给孩子们心里添堵,惹他们不高兴。”
   刘美华说这些话是有根据的。
   她记得刚到城里来的时候,跟着儿子儿媳住在仕林花园这个高档小区,她虽然感受不到小区是如何高档的,但是她每天下楼遛狗的时候,都会沿着小区里的林荫道走上一圈,因为在林荫道上,她才会感受到来自旷野的风的味道,那风吹拂着面颊,让她很是惬意。遛了一圈,妞妞也玩够了,她准备上楼,走到单元门前的时候,她看到门前的垃圾桶的盖子掀开了,她顺着掀开的盖子往里一瞧,哎呀!这是谁家呀?这么浪费。一箱包装精美的苹果躺在垃圾桶里。再仔细一看,她的心一跳,这不是她家的苹果吗?她认得捆箱子的红丝带,系着好看的结,都没有解开,就被扔掉了。她嘴里嘟哝着:“真不会过日子,好好的一整箱苹果,怎么就给扔了?”
   其实,这一箱苹果是昨天傍晚被一个人送进她家的大门,连同这箱苹果,还有两盒茶叶,两只野鸡。
   昨晚,一家人刚刚吃过晚饭,李牧照例在看电视,陆晓晓打着电话,不知和谁在聊天,那语气腻歪歪的,听着让刘美华心烦。她正烦着呢,想下去走走,忽然有人敲门。她走过去打开房门,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门口,看着刘美华:“您好,李主任在家吗?我来看看他。”
   一听是来看儿子的,刘美华热情地把来人迎进来,并喊着:“来客人了!”来人手里提着一箱苹果、还有精美的礼品盒,他的额头渗着汗,看样子有些累。男人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东西放在门旁,李牧扭过头看了看来人,冷冷地说:“老张,你怎么找到家里来了?你的事我不是说过了,等过一阶段再说,那项目现在批不了。”
   这时陆晓晓已经打完了电话,看见来人,面无表情地没有说话,李牧坐在沙发上,屁股都没抬一下。刘美华见他们这样对待客人,脸上有些挂不住,她心里埋怨儿子儿媳不懂事,没礼貌。于是,她就想着代替儿子媳妇接待一下客人,她亲热地招呼着:“快进来坐,还拿什么礼品?以后来就来,不用拿礼品。”

共 1298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旷野的风》是一篇现实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刘美华在村民羡慕的目光中,被儿子李牧接到城里养老,用她的话说,这是倦鸟归巢,是大势所趋。小说以刘美华的孤独作为开篇,以刘美华回到农村,在旷野的风中接到李牧贪污被查电话的冷静作为收尾,可以说形象具体地呈现了她对淳朴、热情、正直人性的艰难坚守。小说中陆续出现的刘美华的儿子李牧和儿媳陆晓晓,同样来城里养老的钱满仓,和他的儿子,李牧的司机钱伟和儿媳林玲,人物形象鲜明,对立,真可谓是将官场现形记表现得淋漓尽致。钱满仓对菜园侍弄的精心里,却和刘美华不谋而合,同样来自乡村的孤独老人,找到了共鸣,释怀了优越生活条件下掩盖的孤独和茫然,这让读者好似看到这小菜园里,一场黄昏恋在悄然生长。这场刘美华和钱满仓均不自知的情感,最终以刘美华在儿子儿媳的嘲讽中黯然回乡收尾。一通突然而至的电话,会引来什么样的暴风雨,刘美华或许无法想象,但她仍坚信正直是唯一的出路。小说在一场旷野的风中悄然收尾,刘美华平静的心之外,到底谁在凌乱呢?这些留给读者去继续思考。小说前后呼应,人物形象立体,取材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当属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3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吴桐        2022-12-30 22:31:59
  读完全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万多字的小说读完一遍我就记住了几个人物的名字,一个都没有忘记,真的好神奇,儿子儿媳司机母亲父亲送礼的,一个当官的,一个开车的,没有什么大事情,平铺直叙,却树立了几对不一样的对立关系,当官的和司机,高管母亲和司机父亲,有钱和没钱,城市和乡下。其实旷野的风吹不到城市,只是有人在自我安慰罢了。把母亲和父亲从乡下接到城里,以为是尽孝,可是却剥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活和快乐。小说很有画面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好像看了一个电影。行文如流水一般顺滑。读完引人深思!很棒!收藏佳作。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1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22-12-31 19:50:14
  当老年人到城里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幸福的。老年人和儿女之间观念上的矛盾,终究会导致矛盾激化。感吴桐老师精彩解读,问候安康:)
12 楼        文友:阿巧        2022-12-31 20:33:39
  小说构思巧妙,脉络清晰,语言幽默风趣,情节曲折,引人入胜。里面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刘美华和钱满仓都从农村来到城市,同病相怜的两个老人越走越近,引起了儿媳的强烈反对,为了斩断这缕“情丝”刘美华最后回到家乡生活。文章非常贴近现实,描写了中国失偶老人的现状,儿孙想孝顺,把在家的父亲或母亲接到城里生活,没想到不但没有让老人觉得幸福,反而更感孤独。究竟怎样做才算孝顺呢?这个问题令人深思。感谢梅雪姐姐的精彩分享!祝愿姐姐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1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1-02 18:58:43
  小说发人深省,看似孝顺的儿子儿媳将母亲接到城里生活,想给老人更好的生活,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老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至于同病相连的两位老人受到别人的闲言碎语。旷野的风,可以自由地呼吸,农村的生活,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他们在那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好小说拜读欣赏了!祝梅雪老师生活愉快!冬日安好!
梦在何处
1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1-03 19:03: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15 楼        文友:康心        2023-01-07 16:50:19
  小说以农村老人与城中当官的儿子媳妇一起居住的种种矛盾展开情节,这是现在家庭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写老人心愿儿子不要做贪官,并时时监督晚辈们的收礼等行为。小说的结尾最终也没逃出落马的俗套和悲剧。社会上人间的不良风气,与世代为农人的大妈大爸们闻惯了旷野的清新空气对比,实在是在写正与邪的较量。一个家庭要想安稳,只有坚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1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4 18:10:21
  老师小说也写的如此之好。老人的淳朴在儿女的眼是却成了丢人这真是让人心寒。为何有的老人不受儿女待见,这个故事会让人顿悟。文章中的老人是当今社会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缩影。现在的年轻人物质生活越丰富,越容易迷失,放过自己,反倒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人情况味真的变淡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