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窗花,玻璃上的舞蹈(散文)
冻僵了的思绪,凝结成片片雪花,惟余莽莽,杂乱无章。被疫魔笼罩了的心情,躲在角落里战战兢兢,无所适从。 冬至已过,寒气更加咄咄逼人,今年的冬天,怎一个冷字了得?
漫长的冬天,儿时最喜欢小寒、大寒两个节气了,只为父母念叨那句,小寒大寒打春过年。那时盼过年,无非是有好吃的好穿的。如今早已过了期盼过年的年纪了,但是这几天看看日历离过年也不远了,趁着休年假,于是决定 出门采买点年货。
这天刚刚走出家门,我的眼球就被一幅鲜红的剪纸吸引了过去!那是小区路边一户一楼人家的窗前,一个中年的女子正在往玻璃窗上贴窗花,红色亮光纸、圆形尺径,我不由得心中一颤,有一种久违了的温暖像潮水一般涌上头顶,我忘记了自己要去买的东西,立刻跑到专门卖春联、鞭炮的摊位上去找这种剪纸,找了一上午,才算在一家小店里一大堆福字下面翻出一正一反两张有福字和小兔图案的剪纸,虽然是“行货",却也总算有了点窗花的意思了。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这俗名“窗花”的剪纸,还是很小的时侯在老家的小镇上。也是快过年的时候,邻居家有一个比我大几岁且生着哮喘病的女孩,名字叫什么“花儿”,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她的手很巧,整天见她坐在自家窗前剪窗花。
北方的冬天阳光灿烂,光线充足,坐在窗前的“花儿”,扎着短辫,静静地舞动着剪子,就像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新春年画。偶而抬起头来,她会笑眯眯地向在院子里玩耍的我们挥一挥手里红红的“窗花”。我好奇,就去她家看。一去,就被那撇了一炕的各式各样窗花迷住了,有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动物,还有梅花、莲花等花草图案,每个图案有一些艺术的组合和搭配,叫做“团花”,比如一个穿肚兜的小孩儿,旁边一只狗,周围还环绕着花呀草呀什么的;还有用谐音讨吉利的,如“鸡”和“象”寓意“吉祥如意”,将大象的眼睛和眉毛都剪成了月牙形,生动地向上翘着,鸡儿表情喜悦,拍着翅膀;它们是那样纤弱,细腻,让人好生怜爱。
剪窗花的过程也是很有趣的,首先就是要有纸样板,于是邻居“花儿”领着我去“采样”,也就是去她朋友那里“淘宝”。一路上脸色苍白的她总要停下来喘一阵子气,我陪着她,很替她着急,不时地伸手去帮她拍拍后背,她倒不急,一边拿开我的手,一边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去找的样板,是一种硬一点的纸,其中一面有黑色的纹路。见我奇怪的眼神,“花儿”笑了笑,说一会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只见她的小伙伴拿来一盏煤油灯,点着,把剪好的纸样朝着灯头,另一面附上一张白纸,用灯捻上的烟来熏染,手均匀的左右移动着,等到镂空处都熏染成黑色的了,再拿掉纸样,后面的白纸上就印染上了一个清晰的图样了,这样,纸样板就大功告成了。
拿着“花儿”采好的纸样板回到家,照她们那样依法炮制,我也有了许多图案的“纸样板”,接下来就连忙剪起来。学着花儿的样子,先是把一张腊光红纸和“纸样”压在一起,用曲别针别住,再将纸样熏黑的部分剪掉。这看起来简单的步骤做好了却不那么容易, 这剪窗花主要的技法就是剪“锯齿”和“月牙儿”。没动手之前,看“花儿”手里的剪刀游动自如,一个图案一剪子下去中间不停的转来转去,咔嚓咔嚓几下子就剪出一连串月牙状锯齿,剪头一调又拐到下一弯,只几下又一个弧形锯齿就剪了出来,而且锯齿均匀秀美,在她手下,剪刀不断的移动着,纸屑不落,顶多一分多钟,哗哗一抖,于是一幅精美的窗花就在她的手中诞生了。虽说比不上那些民间创作高手,但起码也熟练的游刃有余!可这看似容易的事情自己一上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小小的剪刀到了我手里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了,尖尖的剪子却常常在剪那些锯齿时拐不过弯子,有时剪断一个齿子,有时还捅到另一只手上,剪坏了好几幅以后,才慢慢的找到了一些窍门,也剪得是有模有样了。春节的时候,我家的窗户上也贴上了我的“作品”!
从此以后,在我心里就有了一个剪纸情结,外出旅游有时候也喜欢买那些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延安的十二生肖浑厚豪放,南京的十二钗玲珑剔透,也见识了一些套色的、刻纸的、手撕的灵巧手工。在这些细腻镂空的图案中处处蕴涵着你既熟悉而又艺术化了的质朴与平和;流动着你感觉得到而又说不出的热情与喧嚣;潜藏着你会意而又非语言能传达的幽默和等闲。不知不觉中感染和感动着你,让你对民间有这么好的艺术想象力拍手叫绝!特别是那些贴在单调的农家大院、小镇民居窗上的红色窗花,就像是玻璃上的舞蹈、无声的音乐,永远在我的眼前舞动,挥之不去!据说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认为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
春节将至,我家宽大的玻璃窗上,也会即将有两只长着长长的耳朵,眯着两只弯弯的大眼睛啃着一根很大的萝卜的可爱小兔子,正迎着浓浓的春意和吉祥!
冬天是一个多情而又浪漫的季节,伴随着满天飞舞的精灵,大红的剪纸在窗户上诉说着“年”的历史,讲述着四季的故事,演绎着美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