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我收藏的签名书(随笔)
缘于喜欢文学,平日里结交了不少作家朋友,这些年来相继收藏有多本身边作家的签名书。
记得第一本签名书来自文友加同乡徐东风,那是我们在相识一年后不久,他送我的新书《人生贵贱皆无悔》。当接过还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时,欣喜之情掩饰不住。通过仔细阅读此书,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东风兄的认知和了解。可以说,是这本书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友谊。同时,让我在写作上受益匪浅,很受启发。该书里收录的《不灭的是理想》《伯父》等文章读后给我留有深刻印象。没想到,三年后的2011年,东风兄又一本新书付梓出版,并在第一时间送我一本留念。收到新书《一条路》的那一刻,让我有点吃惊,惊叹东风兄的勤奋和文采,这厚厚的书籍是作者无数个日夜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确实不容易。一个个饱满的文字,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每每让人爱不释手。书中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彰显了他娴熟的笔法和写作技巧,令人耳目一新。当然,多年来忙里偷闲而笔耕不辍,从侧面证明东风兄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东风兄善于描摹人物,他笔下的画家刘建国、农民书法家梁迎新、仁医博术毛彦普还有艺术界奇人张云贵,等等,每个人都写得是个性鲜明,如在眼前,让人过目不忘。另外,他的文章生活气息浓厚,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写身边事身边人,《怀念三婶》《四叔走了》等文字读了让人不胜感慨。也许,每个人的人生路都不尽相同,东风兄却执着选择一条通向文学的路。早年为了生计,他拼尽全力搞新闻宣传,后来又兼职公文写作,他是本地靠文字改变命运的人之一。我曾见过他以前发表过的新闻稿件,被整理成厚厚的几个大剪贴本,这些年他又转向纯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也与他多年搞新闻宣传经历分不开的。可以说,东风兄不寻常的人生阅历鼓舞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这两年,东风兄打算将手头积攒的文章整理出版,期盼不久的将来,他的新书如愿出版。
《听埙》是我收藏的第三本签名书,它来自文友王保成。后来有幸与他成为了同事,这是后话。记得2012年1月一个很冷的夜晚,那天我俩小聚后,想要他一本新书。他知道了,二话没说直接把我领到他家里。当时,他还住在一中分校后边的家属院里。进入屋里,还未等我坐定,他便上楼为我取了一本《听埙》下来,并在扉页上认真写下:“豫东老弟雅正”六个字,让我有点受宠若惊。转眼十年过去了,可保成兄送我书的那一幕仍历历在目。《听埙》这本书虽不太厚,却印制精良,书中的文字多不长,但都清新可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篇《妹妹》,发自内心用情写的文字,令人感动不已。
五年后的夏天,我收到了第四本签名书《盛有鸟儿的天空》,文友石永刚的作品,作者来自修武一中。该书二十余万字,很有分量。这本书我看了不止一遍,感觉石老师的文笔细腻,有种书生意气的味道,毕竟,他作为教师,其作品视角自然不同于他人。印象深刻的是,石老师跟东风兄同一年被吸收为省作协会员。
后来,自己又陆续收到了开封作家吴建华老师的《似水流年》、郑州作家段海峰老师的《滋润时代》、汤阴作家许永昌老师的《静雅思----我的文集》,汤阴作家陈庆福老师的《生命的旅行》《思想的永恒》以及本土作家王占中的《多情的苦命根》、王根才的《况味》等书籍。记得那次收到吴建华老师的赠书是在2018年4月的兰考采风活动上,也是意外的惊喜。吴老师的文章朴实无华,写的多是平常生活点滴,读来尤为亲切。2021年12月,与朋友张洪赴汤阴办事,拜访了当地作家许永昌和陈庆福两位老师,并有幸得到两位老师的赠书,很是难得。
其实,无论书籍是否有作者的签名,那倒其次,关键是书作为交流媒介,需要认真阅读才是硬道理。不过,有了作者的签名,那是锦上添花的乐事,既是友谊的见证,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每当翻到书中扉页,看到作者那熟悉的签名时,往事便会瞬间闪现,关于书籍背后的故事、关于书的作者,还有书中的文字,无不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
但愿今后能收到更多的身边作家朋友的签名书,装点自己平淡的日子。
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