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晓荷,我温暖的家(散文)
一
2015年6月9日,我成立了淡雅晓荷社团。那年,我二十岁。
那时候的我青春年少毫无目的组团,没想到会坚持多久,更没曾想过什么时候会离开社团。
现在想想都不明白我是一时冲动还是有别的原因,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因为家庭原因,那时的我太伤感寂寞了……
说到伤感寂寞,我要提到我的母亲。那时我的母亲刚刚去世不久,我想我的母亲。每天我除了酗酒,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胡乱地写一些文字。如果说:古有李白醉酒诗百篇,我是酒醉拽文寄思念。
母亲去世对我的打击不小,我那时和所有身边朋友几乎断绝了来往,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其实现在想想我建社团确实是匆忙的,匆忙的就像我的性格,干什么都喜欢雷厉风行,从不考虑后果。总觉得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考虑,干就得了,磨磨唧唧前怕狼后怕虎的,还不如不干。
社团初建,我社团就来了许多实力写手,我可以自豪地称之为他们是实力派写手。因为在社团以后的逐渐发文中,他们果然是最棒的。
比如最给力的副社长云静水闲老师、绿叶、总编清影儿老师、副总编杨传球老师、老来老师、执行社长你猜老师、朴实才华横溢的关山狼刘杰老师。还有的就是精品写手红叶老师、一株雪老姐,他们给社团带来的不仅仅是精品,最关键的他们给社团带了那种友好家的氛围。
在我看来,家就应该是温暖和谐,人气必须是第一位的。所以,社团初建我就提前招募了许多编辑,其中包括在校老师菊满南山、在校大学生云中子、夜合、桑榆、白甫、安安、还有后加入社团的零余者、封清、文竹小贤……
组建社团初始,江山古渡总编,特意发帖送来第一份祝贺:愿你们如一朵淡雅美丽的荷花,永远盛开在江山清澈的水面上。
我回复道:何叶感谢古渡站长的祝贺!本社团的成立与古渡老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定不会辜负江山领导的期望,一定会让社团在江山纯净的网络上,开出纯洁向上的花朵!谢谢老师!加油!祝福江山网越办越好!
建立社团后,我发现我变得忙碌充实起来。社团多是一些在校大学生还有刚毕业的学生,还有一些在校老师,专业写手实力作家组成,充满了朝气年轻化。社团每天热热闹闹的,投稿热烈氛围火热。我就如一个家长,每天辛勤经营,让我感到无比的踏实快乐。
二
社团成立初往往都会存在人员不足,管理经验缺乏,投稿来源缺少等情况。但在几位管理者精心组织,以及编辑的共同努力下,社团工作初具成效。社团成立一周的时间,社团投稿就达到四十六篇,并获得六篇精品,社团当天就取得了开门红。还记得社团第一篇精品文,是我社团编辑文三少的小说《杀戒》。
文三少是一个很善于写小说的作者,写小说可谓是有一套。为社团打下开门红,让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比我自己拿了精品都感觉兴奋。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短短的九天时间,我社团在各路文人秀才的支持下,立马得了十二篇精品。在短短的二十三天时间里,社团投稿率已经达到九十九篇,精品已经达到二十三篇。
优秀作者老来老师可谓是精品拿得最多的老师,即使打吊瓶也要抽空上网,积极投稿,支持社团。精品的取得让我看到了社团的希望。印证了一句话:别人有的,你也会有。
同年7月16日,社团副社长云静水闲的散文《父亲的荷塘》获得江山绝品,这是社团第一篇绝品文章。8月13日,社团副总编杨传球再传佳绩,以小说《洁白的裙子》再次摘得江山最高荣誉绝品,这是社团的第二篇绝品。9月10日,社团副总编老来的散文《麦子·村庄》荣膺绝品称号,为淡雅晓荷摘取第三顶桂冠。
成立社团后,我精心打理着社团。社团后期每天投稿热烈,编辑积极,后台有谁投稿了,我不用张罗编辑就会主动抢着去编了。那时的社团是团结的,充满朝气的。大家都心往一处使,就如一家人过日子一样,和睦、温暖、温馨。让我时刻感到快乐。这就是那时我刚成立社团初始,我身边的好队员,也是虚拟网络的团结团队。也许皆源于热爱写作,热爱江山这块纯净的沃土吧!我那时常常那么想。
那时,我组建了一个晓荷作者群,五百人的群,人气爆满。每天我们扎在群里,讨论文章精品给社团带来的欢乐,讨论谁的文需要重新修改,重新复审。
群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每天九点多都在等着精品的诞生。精品可谓在群里是一大热门话题,精品评选人,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更是我们羡慕的对象。因为他象征着一种神圣的权利,一种很有权威公证机构名字般的感觉。因为评精品的人首要具备的应该就是公正,所以,我社团的人们在精品没评出来的时候,都会揣测今天社团谁的文能得以桂冠,群里的热闹猜测不亚于一场期待已久的考试成绩。
等待是焦心的,也是快乐的。当精品出来的时候,群里会一阵呐喊,就如关注国家动态新闻一样。有个精品一个人宣布,全体人会呐喊,都会兴奋地睡不着觉。如果今天没有精品,社团的每个人都会话很少,可以说,精品是社团进步前进的动力。
社团副社长绿叶,每天晚上都会守候在群内,有了新动向,江山出了几个精品,都会第一时间通报给大家。遇到没有精品的日子,每当大伙有些气馁,云静老师都会劝大伙:要从自身找毛病。
三
每天千篇一律地等待,呐喊,失望。那时背后有个朋友和我说:“我写文就是想得精品。得不了精品我就睡不好觉,失魂落魄好几天。”
也许她这种说法我也有过。因为,写文确实是伤脑筋的,费心费力地写,也许奔的就是最好乃至优秀,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你想想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也别说,精品这个话题那时确实让人挺伤神的。有许多来我社团投文的写手,文章没有精给我发飞笺质问我:精品是不是一种人际?我对他们的回答只能是:我也期盼凡是来我社团写手都能得精品,哪怕我自己不得都行,但有些事情不是想怎样就能这样,一切要靠实力!
不怪有几个很不错的写手,来我社团投文,投了几篇没精,撒腿就跑到了系统去投。也许他们的本意也是换换环境,换换心情,结果有的人还别说果然精了,而有的还是没精不说连个推荐都没有,不得已又打道回府,转回到我社团。想想那时候的作者为了争得一个精品文章,真的是挺有意思的。
古渡总编是江山网的总编。他是一个让人敬重身残志坚的老人,为人公正正直。在我心里,古渡总编就是江山的一面旗帜,让人心甘情愿去追随。
那时江山有五十多个社团,一个季度社团要排名一次。我记得我成立社团第一个季度,社团就从最后一名的排名跑到了二十七名。然后不久,就冲到了第三,第二,第一。
那时的我一股子热情往前冲,使出了浑身解术,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掏钱掏物组织征文,为社团写手老师买礼物送红包,倾其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想让社团优秀,尽可能的激发作者老师的创作热情。总觉得我多付出一些,都是应该的。可以说,那一段时光如今想起,做梦都笑出了声来。
成立社团六个月,在舅妈的劝说下,我回了学校继续上学。每天除了忙学习,就是忙社团,忙不过来时,舅妈会帮我管理社团。那时候,我的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学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苦的,枯燥乏味经常充斥着我。还好的是,那时一有想不开了,和社团的人唠唠,发发牢骚也就过去了。因为社团大学生比较多嘛,所以共同语言很多。那些老作者更是像家长一样,随时注意我的空间动态。有时我的一个心情,他们都会赶紧找我谈心,循循善诱,经常鼓励我劝导我。那时的社团,作为我的精神支柱,让我感觉很快乐。江山网就如黑暗中给我照明的一盏灯,一束阳光,让我倍感亲切。
或许那时我太过年轻,一边上学,一边乐此不彼地经营着社团。即使再苦再累,也觉得很充实。
在此期间的几年里,也曾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几个编辑,负责人因为家庭工作原因离开了社团,但社团一直没有因为谁的离开而影响发展。
几年过去了,社团人来人往,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人,但核心力量一直都在。一些老作者隐退的多,而社团新作者引进也不少,发展势头也一直很好。
四
古渡去世后,随着江山的发展,机制的改善,管理人员的更新。各社团竞争也开始激烈,加上工作的繁忙,一些感情问题家庭问题,让我有了很大的压力。因为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无论我干什么需要的是心甘情愿的去干,而不是一天像乌龟似的顶着一个沉重的壳,去干一些让人不理解的事。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方面热爱,而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我有了解散社团的想法。
社团几个管理和晓荷的铁杆,背后劝我最好不要关闭社团。他们说,如果关闭社团了,他们不知道去哪投稿?
我说:“江山那么多的社团,你们可以随便去哪个社团都可以呀?”
他们却说:“不是那么回事,你走了,我们也觉得没啥意思了。”
也有理解我的人和我说:“如果你实在压力太大了,不想干了就解散社团吧,我们支持你的决定。”
解散社团后,有些不了解情况的组员背后找了我。他们埋怨我是孩子气,说抛下了就抛下了几年里辛苦创建的社团。甚至有人觉得我这人很没责任感。他们觉得,我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他们不明白,我解散社团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心里是何等的疼!
社团关闭后,我尽量不在关注江山文学网,即使有时习惯性浏览到江山网,我会立马关闭。
有一天,我社团的几个老师在微信找我,说很希望我能重新回社团重振晓荷,说航程姐也希望我能回去。
江山总编航程姐在我心里一直是我尊重的人,因为古渡去世后,都是她在江山独当一面。在我的印象中,她人好,对江山工作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我遇到困惑,有抱怨情绪的时候,总是背后找我谈心,开导我。
那时候,社团绝品一个月要报一次,选绝品是件很让我头疼的事。航程姐每月选绝品,都会热情地帮我,有时我选烦了发牢骚,航程总编都会耐心地鼓励我,不厌其烦地直到我选中为止。可以说,航程姐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暖心大姐。即使舍得离开江山了,但我也会时常想起航程姐的好。
关闭晓荷三个月后,因为那份难舍,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把晓荷社团重启。社团重启后,晓荷的原班人马又回来了,社团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投稿的作者络绎不绝,一些编辑管理尽心尽力编辑文章,打理社团,社团一些事除了需要我管理的,我几乎做了甩手掌柜。
江山那时各社团竞争排名很激烈。为了让社团更优秀,我不断去外网找作者,那阵我又发展了我周边一些工作同事写手。另外,有编辑部的朋友,也给我找了许多写手作家。还记得那一段日子,社团投稿大幅度增加。在此期间,我又组织了几次征文,促使晓荷人气爆满,精品不断,社团在几个季度里,都一直保持优先位置。
枪打出头鸟。这句话一点不假。社团优秀了,难免会有人嫉妒。但是晓荷社团的人心齐,基本没有影响社团的发展。不知为什么,或许是年轻的原因吧,那时的我一边工作,一边整社团,发条总是绷得紧紧的,社团人的热情让我感觉很充实。
在此期间,也遇到许多挫折,有过几次不打算再打理社团的想法,但是种种原因让我打消了念头。
五
2021年9月的一天,我去上班。下楼时,我一边走一边教一位新来江山的作者注册,一不小心,我踩空楼梯从楼上摔了下去,腰垫到了楼梯台阶上,一阵钻心的疼,我的眼泪掉了下来。我躺在地上,半天没有爬起来,手机屏摔得粉碎。邻居听到动静,出门看到我,费了半天劲才把我扶起来。
我忍着巨疼去了医院,拍了片:腰椎骨折。医生让我回家静养。
回到家,我每天躺在床上,腰部的疼让我成宿睡不着觉。我每天夜夜失眠,开始胡思乱想。想得最多的是我过世的母亲,想如果她还健在,我会不会不会觉得这么痛苦?不爱哭的我,变得爱哭伤感。摔伤第二十天凌晨三点多,我精神恍惚,浑身哆嗦,说不清的濒死感让我绝望到了极点。哥给叫了救护车去了医院,血压上升到一百八,心率一百二十多下,做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医生怀疑我有严重的冠心病。
我开始每天接受大剂量的输液,吃药。作为一个医生,我了解冠心病的风险,我甚至为自己录了视频准备了后事。
哥看我每天情绪低落,寸步不离地守在医院,经常偷偷流泪。
那些日子,我和社团的老师没有说我得了冠心病,而是说我腰摔伤了,让他们多费心管理一下社团。
他们听说我摔伤腰了,好几个老师给我转来红包慰问。社团副社长千骑以前也曾摔过腰,知道摔伤的痛苦,她背后几次找我劝我不要着急。她还主动帮我接过精品初审,复审工作。小雨和垦哥也经常背后劝我,让我放心养病。他们每天积极张罗社团工作,后台有文了主动去编。社团人的其他编辑,都积极主动承担起社团工作,纷纷微信问候我。社团人的热情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在医院住了下去。
!尤其是她母亲刚去世,她在极度悲痛时刻,她把对母亲的爱,全身心投入到社团工作中来。为一个精品,绝品,她和社团的老师们是那么期待与欣喜。通过这篇作品让我们知道了那些曾经帮助,支持过她及晓荷社团的江山主编,以及和她并肩奋斗过的社团以前那么多编辑老师们,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他们为晓荷社团的辛勤付出,也让读者感到非常感动!相信晓荷社团在何叶社长带领下,定会发展壮大,精品频出,更加辉煌!
观察了一下现在的晓荷,和我曾经来过的时候,编辑已经大不相同了。不由得感叹,“不变”是不可能的,“变”才是人生永恒的啊。
想想我曾经在江山遇到过的那些朋友,现在大半也已经不在了。不由得感慨啊。
最后,祝晓荷,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