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游西安天坛(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游西安天坛(散文)


作者:王启新 布衣,19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5547发表时间:2023-01-12 11:18:55


   晴天,蓝天万里,阳光明媚,我们去天坛遗址公园游览。
   天坛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雁展路北侧,交通方便。我们来到这里,门前一道“天坛遗址公园”的大字很是醒目。进入大门,金黄色镂空的方柱竖立在道路两边,青石板铺成的廊道直通天坛。沿着道路向前走,隋唐时代的天坛遗址展现在眼前。
   天坛圆丘是一座黄土夯筑的圆丘。根据景区简介得知,它高8米,有4层,底层直径54米,第二层为40米,第三层为29米,第四层为20米。各层高1.5一2.3米不等。设有12条陛道,向12个方向分别辐射。宽约2一2.24米,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陛,以干支中的12支来命名。其中,子午卯酉陛又称北、南、东、西陛。陛道就是走上圆顶的台阶。正南面陛道午陛,是皇帝登坛的阶道。陛道稍宽,约3.1一3.5米。
   为了保护天坛,周围有绿莹莹的草坪,并且用栏杆环绕,防止游人进入,登上圆丘。午陛覆盖有木栈道台阶,陛道两边有护栏。防止游人踩踏,风吹日晒雨淋。
   在午陛阶道下两侧立有两方石碑。一方石碑刻字是: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丘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陕西省人民政府2013年6月5日立。另一方是圆丘遗址的简介。
   我沿着圆丘护栏外的地坪环绕天坛崇拜。周边绿树成荫,芳草青青,环境优美,立有皇帝祭天文化的文字简介牌。
   说起天坛,不得不说北京天坛公园,我曾多次去北京天坛公园参观游览。北京天坛位于城南永定门内,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有圆丘、祈谷坛组成。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是祈年殿、皇乾殿、祈午门等。圆丘为石质。
   经过比较,西安天坛也设有祈谷坛,但是因为遗址年代久远己无法复原了,只留有圆丘。西安圆丘建于隋代,比北京圆丘早了1400多年。西安圆丘高8米,设4层,12条陛道;北京圆丘高5.4米,设3层,4条陛道。由此可见,西安天坛圆丘体型层次高大,陛道放射较多,蓄含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历史研究价值。
   天坛的祭天仪式蓄藏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在许多古岩画中,都有太阳代表天帝天神的画面,商代甲骨文有不少关于天神的记录。古代皇帝祭天活动从西周开始成为传统的天帝信仰法礼制度,延续到清代。皇帝祭天有四种形式,首要是登泰山祭天封禅。自秦朝以来成为一项重要的仪式。历代皇帝在泰山隆重举行祭天封禅活动,使泰山成为我国群山重中之重,五岳至尊名扬天下。其次是冬至日行祭天大礼。在天坛圆丘祭天,这是祭天的主干和核心。三是正月上辛日,在圆丘祭天,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业丰收。再就是孟夏日祭天求雨,祈求恩泽百姓。每次祭天都要按礼乐制度进行,敬献祭品,皇帝登上圆丘顶端,向上天祈祷。祭天仪式十分隆重,不仅贡上祭品,还要奏响器乐,手舞足蹈,表达对上天的崇拜信仰,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皇帝以祭天来向众人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树立威望。上行下效,一些地方官员土豪绅士,也聚众祭天向上天祈求好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尤其是在旱季时节,祭天祈求天降甘雨,惠民安生。
   我仰望天坛圆丘,感慨万分。千百年来,天崇拜,天信仰,敬畏上天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穷无尽的天空,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日昼出红日,天空湛蓝蓝,白云大象无形,夜晚星空无数,星光灿烂,天空电闪雷鸣,呼风唤雨,让人感到神秘、神奇、神圣。自古以来,苍天具有至高的地位,上天保佑,天道酬勤,天意不可违,天机不可泄露,替天行道,人作孽天理难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识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根深蒂固。上天成为人们的精神执着,上天为人们所敬仰,天堂为人们所神往。不论是世俗还是宗教,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把天神看作是人间的主宰,把天堂作为美好的归宿。
   斗转星移,社会发展,时代变革,人们不断探索科学,探索真理,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中国人己经多次遨游太空,探索发现空间科学。人们信仰的真理是,人民至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是社会的主人,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全靠不懈的努力奋斗。
   发现西安隋唐天坛圆丘,建成天坛遗址公园,是西安的一件幸事。参观天坛遗址公园,使我受益匪浅。爱旅游的人们切莫轻视西安天坛遗址公园,切莫忘记去西安天坛遗址公园游览,在这个公园里可以感受祭天的礼仪,体验祭天的感觉。发崛建成天坛遗址公园,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一定还有许多新的文化资源等待开发、保护、利用。

共 17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安作为四大古都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先后曾有十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天坛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是皇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西安天坛始建于隋朝,规格礼制上都比北京天坛要高,只是现今仅余遗址。西安天坛遗址只剩下一座圆丘,由黄土夯筑而成,共四层,有十二条陛道,比北京天坛早了1400多年,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在古代,祭天是最高规格的礼仪活动,非常隆重,登泰山封禅,登天坛祭天,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冬至日、上辛日和孟夏日,都是非常重要的祭祀之日,皇帝要登上天坛举行祭天活动。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是千百年来的传承。今天的作者,跟随众多游人一起,畅游西安天坛遗址公园,感受到的是华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人民,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览古而知今,在饱览天坛遗址的美景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激发起内心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佳作,流年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1-13 18:42:33
  还真别说,我去西安若干次,主要是冲着它的地方美食去的,还真没去过天坛。听作者这么一介绍,我感觉自己真的应该去一趟了。除了体验作者写到的文化,还要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出来。保护和传承我大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期待日后更多的佳作。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12 楼        文友:杨敏        2023-01-14 16:10:25
  我去过江南天堂苏杭,没有去过县,通过读作者的西安天坛,完全相信西安也是有历史故事的,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西安的历史文化是不可抹去的,三年的疫情管控放开了,在2023年一定找机会西安看看,感谢作者的佳作分享。
看世间繁华,写人间沧桑!--杨观达
1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3-01-18 04:05:46
  天坛,是皇家祭祀的地方。建过都的城市,大多有类似建筑。除了西安,北京的天坛保存完好,都建成了公园。祭天祭地祭神,源于对自然的不可知,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如今科技发达,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人类对自然力的把控也有所增强,对天地神的认识也有了改变,不再迷信,但一定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得到良性发展。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6 13:09:07
  西安作为古都,其历史比北京还要早许多年。西安有着比北京天坛更古老、更有历史价值的天坛。西安天坛初建于封建社会较为发达的隋朝,而废弃于唐末,古叫圜丘,又名圆丘,后被称作天坛。跟随作者一起了解西安唐文化产业。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