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爸爸的谎言(散文)

精品 【流年】爸爸的谎言(散文)


作者:平淡是真 探花,134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569发表时间:2023-01-12 15:15:29

“等我发了加班费,就给你买。”爸爸撂下这句话,转身走向距离家仅五十米的单位大门。拎着小耙子,蹲在工业废料垫起的水坑边边上的我,眼巴巴地瞅着爸爸瘦瘦高高的身影,快速隐入漆黑的大院门。
   “哼,肯定又是骗我。这话都说了多少年?怎么想要一辆自行车,就这么难?”小嘴巴嘟嘟囔囔的,一点也不影响我麻利地耙着已经被大人们扫荡过很多次的废料地。偶尔出现豆粒大的黑色的铁而带来的欢喜,会很快将爸爸空许诺的失望打消,还可是这实打实的收获呀!
   这是暑假里的晌午,一向不喜欢睡觉的我,常在饭后跑到楼下的水坑边,像小鸡一样刨“食”,攒得多了,遇到收废品的老大爷,能换到一两张毛票,加上几枚硬币,那种满足感,是无法形容的。小手紧紧地握着,脑子里快速飞转想了许久的五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一毛钱一个的豆沙面包,不不,不能买,再忍忍。攒得多了,娘会收去一部分,剩下一点点让我自由支配。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我每天中午像被烘烤的小鸡仔一样,仿佛吃了秤砣一样,一心不改地捡拾着。这似乎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过来农民基因的极致呈现,只要有土地,管它是长出玉米还是棉花,只要能换钱的,就是好庄稼。碎得像豆子一样的边角料,承载了把种子播种到我的贫穷里,可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全程美好愿望。
   这是一个我们还不太熟悉的城市,记得两年前来到这里前,我们这些小毛孩,一边是对一直生活的农场的留恋,一边是对新城市新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来不及多想什么,就匆匆地离开了生在那儿,长在那儿的农场。爸爸的新单位坐落在城市边缘,四四方方的封闭大院外,有和农场一样的平房,和之前没有见过的大大小小的坑塘,还有未完工的毛坯楼房。很多像我家这样刚来到这里的小家,还没有分配房的机会,就要在毛坯楼房里临时借住。
   房子里只连接了电,灰色麻面的墙,露着楼板的地,没有扶手的楼梯,特别是楼北面那上料的脚手架和大缺口,是娘再三叮嘱不能靠近的地方。她越这样说,我们越好奇,偏会偷偷去探头看。只见大缺口下面,是一堆散发着腐败气味的垃圾。筒子楼一般的长楼道里,是像我们一样的外来户的必争之地,我家的鸡窝,邻居家的兔笼子,猫窝,还有蜂窝煤、大白菜、大萝卜、大葱……
   从农场宽敞的小院,搬到向往太久的楼房,现实中的落差,并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艰苦,更多的,是体现在爸爸和娘的谎言中。
   “娘,咱们还回农场吗?秋天到了,苹果要熟了,爸爸啥时候带我们去摘呀?”“爸爸,别的小朋友都有那种小自行车,你啥时候给我买呀!”“娘,为啥咱楼上没有水,洗衣服还要去楼下呀?”“爸爸,咱家的鸡,为啥养在楼道里,为啥下的蛋是软的呀?”
   “回农场,早晚能回去,不是你们想来这里的时候啦!”娘这样说了好几次,可秋天过了,春天又来了,也没有回过农场一次。“等爸爸发了加班费就买,你再考几次试,时间就差不多了。”可我连续考了好几个一百分,也没看到爸爸发加班费。至于其他问题,娘总敷衍我们,譬如说将来会有的,以后会好的,诸如此类的,问的多了,他们答的多了,我们也皮条了,各自凭借一己之力,逐渐有了自己的欢乐场。
   捡拾废品的水坑,是一个连一个的,水坑间的小路旁,长着一种肉头头的野菜。上学时原本可以顺着小路直达,却偏偏绕道水坑边,耐着心思一根一根地揪,装到书包里,放学回家,再一股脑倒到鸡窝里。那几只从农场带过来的母鸡,会好一阵“咯咯咯”,“这样,鸡蛋的壳不会再软了吧?”娘也不会再愁得总皱着眉头了吧!
   秋天了,农场的苹果摘不到,但水坑旁的芦苇棒棒很好玩呢!够一根,撸秃了,棕色的毛絮絮铺在小路上,我们这几个外来户,也终于融入到当地小伙伴的群体中。这也无形中改变了我们对这个城市的坏印象,总算,我们并不仅仅会说这里的方言,逐渐忘记了农场的苹果树,家里小院的苹果窖。也慢慢忘了爸爸有了加班费,就可以有自行车,小裙子,课外书,方口鞋的美好期望。
   小升初考试前夕,我们搬到了爸爸单位第一栋完工的家属楼,离开了住了两年多的暂住地。其实后来想想,那个房子挺好的,两间像教室一样大的房子,家具可以随意摆设,虽然没有水,也没有暖气,但透过窗子,就可以看到连片的水塘,水鸟不时低飞而过,甚至可以看到漂亮的羽毛,常有人钓上像蛇一样的黄鳝,捞出大到像抱娃娃一样的鱼。下雨时,一片雨烟缭绕,那个啥都不懂的我,就趴在窗口看,脑子里盘算着,遇水就爬出来的蚯蚓,一定要多抓几根,给母鸡改善伙食,让它乖乖下蛋。
   新家的环境提升了,我也升级成了初中生。如何去两公里外学校成了新难题,我又不停地问娘,娘也总说着同样的话,“等你爸爸发了加班费。”终于在某一天的傍晚,爸爸和娘一起推回来一辆自行车。原来的颜色大约是绿色,现在则被锈色挤占了。娘眼含期许地让我骑骑试试,我撅着小嘴巴,不情愿地上去蹬了几下,忙跳下来说不会骑,生怕说得晚了,这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真的会属于我。这就好像当年对这个城市的初印象一样,坏到不能再坏了。
   怎么爸爸攒了这么多年的加班费,就买了这么一辆自行车呢?我这样想,却不敢问,蔫溜溜地回了家。爸爸和娘又过了很久才回来,一进门,爸爸系上围裙去了厨房,娘则跟我说,我新找了绿化工的活,和你上学同路,你不会骑,我就带着你上学吧。
   这句话说起来并不难,娘也真没有忽悠我,两年里,她真是风雨无阻。娘身高不到一米六,自行车是28大铁驴,娘不仅要带着同样身高的我,车把上还挂着装着菜的口袋。记忆中,还真的没有摔倒过。到现在说起来,娘还很自豪,稳当当地接送了我两年,一次都没让我迟到过。直到初三,结婚的姐姐淘汰了一辆28轻便自行车,姐姐看着我练习了半天,娘这个护送任务才算终结了,爸爸那个加班费的许诺,也终于没有再提过了。
   到我也当了妈妈后,娘曾跟我说过这件事。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挣死工资,需要赡养奶奶,贴补姥姥姥爷,加上我们一家六口,上学的四姐妹的用度,那些工资根本入不敷出。到月底俩人常翻好久的口袋,可在精打细算的日子里,甚至连个钢镚也找不到。爸爸的加班费是真实存在的,不定期地发,好不容易发一次,就立马贴补到破得像烂渔网一样的日子里,哪里还顾得上买自行车。那次买到的旧自行车花掉了爸爸一半的加班费,看到我不满意,他俩又紧忙回到二手车市场,跟人家说了许久的好话,人家才答应退钱。
   这种孩子想要,父母却给不起的现状,就像他们还在农村时,明明知道要打猪草,却在地里忙着抢收庄稼顾不上的无奈。他们的心里跟明镜一样,但也只能无底线地消耗自己,就如夜里娘拆手套,织毛衣,我们都不知道她几点睡,但到我们醒了,饭菜早早就摆到桌子上,娘嘟囔着催促我们快点,快点,上学要迟到了。
   在我儿子四五岁时,我买了现在的房子,沉重的房贷压在我们的身上,也是还没有到发工资的时候,就开始盘算真的发了,要紧着做什么。但儿子小,他并不懂得。每次去接他,看到幼儿园门口的吃的,他想要,玩的,他也想要。无奈,在带他回家的路上,我和他说了我的收入和家里支出的现状,收入是死工资,支出五花八门,房贷,借款,保育费,生活费,医药费等等。他显然是不会计算的,但他记住了家里除了必须的支出外,真的所剩无几。打那之后,他再也不说要这要那,看着儿子过早的懂事,我真的后知后觉地懂得了父母当年谎言背后的心酸。
   前不久跟儿子又说起这件事,“你肯定不记得了。”我的话,却得出儿子“我真还记得”的答复。“其实,当年妈妈也是动了心眼的,我只给你算了妈妈的收入,没有算爸爸的,而实际上,即便是加上爸爸的收入,我们依然口袋空空,到月底去银行,甚至要把十位数的钱都取出来,确实没有能力去随意自由支配。”
   “其实,这对我影响挺深的,想要的不能要,逐渐变成不太想要,你看,到现在都是你要求帮我买衣服,我自己很少要,关于什么品牌呀,时尚呀,我只要舒服就行。我感觉这样挺好的,你们辛苦家养,我还没有挣钱,起码不能败家,也要有自己的态度。”儿子一番话,说得很中肯,和听到娘说起爸爸的加班费时的感觉一样样的。
   爸爸工作的大院,也成了我的工作地,不知觉,我也有了25年的工龄,我知晓爸爸能挣得加班费里的不容易,也知道爸爸所承担的工作压力有多大,但他从来不跟我们说,总是闷头在厨房,用娘买回来的极其有限的食材,尽量做出我们爱吃的三餐。
   爸爸去世的那年,我俩的工资基本上持平,他说,你们的工资会越来越多的,我可没机会享受了。我则说,等你好一些了,我们开着车回老家看看,你想去哪儿,咱就去哪儿。
   这次,爸爸没有说谎,而我的谎言,是否减轻了爸爸的病痛,我也永远不会知道。只是在时光流转到此刻,我真的想回到那个烈日下的午后,我捡拾废品,看着还那样年轻的爸爸,大步走远。我肯定会追上去,用我的小脏手抓住爸爸的衣衫,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共 35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爸爸的谎言》,是写父母的心酸与无奈。凡是做父母的,都想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地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可作者的父母的确没有那个能力,收入少,孩子多,花销大,常囊中羞涩,即使这样,父母也要努力着去满足她的愿望。父亲曾给她许诺:等加班费下来,给你买一辆自行车。可她等来的却是一辆旧自行车,为此很伤心,无奈的父母退了那辆旧自行车。为省下买自行车的钱,母亲每天骑车带着她去上学,直到初中最后一年,她终于等到了父亲的许诺,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小时候不懂得父母的艰辛,长大了也做了父母,才理解父母当年的不容易。文章厚重,情感真挚,语句凝练,反映出了贫困家庭父母的不易。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11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1-13 15:59:46
  爸爸的谎言里,藏着身不由己的无奈与对家的责任。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读作者此篇散文里的情节,对于生在哪个时代的人来说,或许都经历过。不忍拒绝子女的要求,可是面对一到月底就空空的钱袋,只能以无止境的“谎言”安慰孩子的哪颗渴求之心。如作者所说,成为母亲后,才懂得对孩子“说谎”的无奈,好在,谁人都会做父母,最终最会懂得,父母的“谎言”里,藏着天下最真的爱。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1-14 21:42:29
  谢谢亲爱的听雪姐姐温暖留评,这几天不知怎么的,脑海中就是反复出现这些爸爸的这些话,那一幕场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在捡拾希望,爸爸在努力支撑,虽然我后知后觉,但爸爸肯定懂得我们的心。我爸特别民主,从来没有责备我们。我娘则老数落我们,现在听她数落,还挺开心。
12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3-01-13 16:31:46
  这篇文章读来让人非常的痛,又非常的暖心。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儿女多,父母很多时候真的是有心无力啊,只能这样说善于的谎言来安慰子女,安慰自己。后随着为人父母,才懂得父母的不容易,也真正理解了父母。文章情感真挚,语句凝炼,好文。
回复12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1-14 21:50:40
  谢谢友友温暖留评,有时回忆过去,总会感觉心里特别疼,疼过的回味,就是爱的暖暖。我想,血脉亲情就是如此,永远值得我们守护和珍惜!
13 楼        文友:杨敏        2023-01-14 16:17:10
  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压制内心的沧桑,却编个理由去给孩子撒谎。贫穷的年代,父母的谎言充满了辛酸和无奈。繁华的世界也有不一样的苦难。小孩子是不懂父母的谎言,长大成家之后,才理解父母的苦心。这篇文章将苦难的生活写得充满温馨的感觉。这篇文章将我的思绪带回童年的时光。欣赏佳作美文,为老师点赞!!1
看世间繁华,写人间沧桑!--杨观达
回复13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1-14 21:52:44
  谢谢大哥温暖留评,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不停地回忆过去,那段在筒子楼的生活时光,简陋又温暖,爸爸的谎言,让我对生活总充满着美好的期许。捡拾废品的日子或许不会再有,但曾经记忆中的美好,却永远珍藏于心。爸爸一生对对我们倾尽所有,从不吝啬。这种爱,我们会传承下去。
14 楼        文友:石语        2023-01-17 21:08:59
  如果可能,做父母的真是连天上的星星都会给孩子们摘下来。然而,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父母所有的爱都变成了无奈,所有的承诺都变成了谎言。就像我们跟父母说“等你好些了”一样。文章写了父亲的谎言,“我”的谎言,“我”对父亲承诺而不兑现的失落,大树对“我”的家庭账的理解,很朴实,也很动人。
回复14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4-06 15:12:25
  真的很抱歉,这么晚才来回复,当时一定是看到了,却忙忙乎乎的忘了回。谢谢亲爱的石语姐姐温暖留评,姐姐的理解和鼓舞很是温暖,书写的过程,也会对亲情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想,这就是书写的意义。
1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3-01-18 16:44:41
  善意的谎言,谁都遭遇过,无论是骗还是被骗,都与智商无关,而与情商相涉。一切向前看,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才有奔头。与父辈相比,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三代人互相理解,接续传承,家里充盈着浓浓的爱,“谎言”编织的也都是爱。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5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4-06 15:26:12
  很抱歉这么晚才来回复,谢谢亲爱的梅子姐姐温暖留评,小时候不懂,是谎言,长大后读懂了,却再也听不到了。还是珍惜当下吧!没有什么比拥有更珍贵!
16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1-19 22:38:03
  都说是母爱若水,父爱如山。父爱没有母爱那么温情,那么表面,却深沉、庄重。因为答应了女儿一辆自行车,父亲不停地加班,只为那个庄重的承诺。八十年代初,我在江南企业里上班,我的师傅一家四口,全凭他一个月三十几块钱。那时候,买一部凤凰和永久牌自行车大约要120元。他买不起自行车,只好每天早上六点多就用两条腿溜达着上班。我因为是部队转业,一个月比师傅多个十来块钱。也因此,我没有向父母伸手,自己买了部凤凰牌。我们这代人实实在在经历过低工资生活的艰难,今天读到阿真的作品,能够感同身受,别一份滋味在眼前。向阿真的老父亲致敬!
江凤鸣
回复16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4-06 15:34:10
  很抱歉这么晚才来回复,谢谢亲爱的二哥温暖留评,当时只知道是一次次的骗我,总是不给买,之后就慢慢知道了,爸爸当时两个月的工资,也不足以买一辆新自行车,更不要说还要养育老少三代人。前些年,爸爸的自行车老旧了,我们淘换了许久,给他一口气买了两辆载重自行车,他骑着可美了。他总以为,自己能活动,身体就没问题。这是他对健康的评价标准。也对我们影响很深。
1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6 13:19:08
  父母不想让女儿失望,更是无奈之下说出了善意的谎言。在“爱的谎言”中体现的真善美,塑造了好父亲、乖女儿的形像。父母之爱何其厚重,年幼无知的我们总是不能理解。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里,父母为一家的生计该有多难,可是,父母总是用最大努力来满足孩子。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孩子才明白父母心。好感人,说到心坎里去了。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7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4-06 15:43:03
  谢谢亲爱的素心妹妹温暖留评,现在我们当下就是和老妈斗智斗勇,老太太总会有一些小心思,然后我们及时发现,然后尽量解决。还好,爸爸走后,一切生活都在慢慢恢复,我们在抱团取暖。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