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太湖游记
此次无锡之行,翻译之余曾多次去太湖观光,深为太湖之浩瀚博大而感到震撼。我之前曾多次去过西湖和千岛湖,而太湖水域面积是西湖的15倍,是千岛湖的四倍。在西湖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湖对岸的景色,在千岛湖你永远看不到一望无际的湖面,那是因为湖中的岛屿太多了,西湖与千岛湖有更多的灵秀之气,而太湖则以其庞大的体量,无际无涯之气势而造就了其独特的博大恢宏的景色。
面对这样一种大海一般宽阔的湖面,我感到自己的形容词简直贫乏到了极点,觉得这方面还是古人词汇比我们现代人丰富多了,与其绞尽脑汁还不如拿来主义,我觉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描写大湖之景色方面,确实是无人能出其右,所以本文就借用大师的文字来描写一下太湖的壮丽景色。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用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来形容上述两张照片中的景色真是太恰如其分了,尤其是衔远山、吞长江这句立意尤为奇特,现代人也许会写出三面环山之类的句子,但是这种把湖拟人化,就很少出现。让人感觉这大湖就活起来了,尤其是吞长江一句,确实体现出了湖面浩瀚的气势。
本文封面的景色可以用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来描述。中的朝晖夕阴这一成语现代人已经不怎么使用了,其意思通常被解释如下:或早或晚的阴晴变化。朝晖:早晨的阳光,绚丽的朝晖。夕阴:傍晚阴晦的气象。
朝晖似乎很好解释就是早晨的阳光,也就是朝阳。而夕阴则显得令人费解,通常与之对应的应该是夕阳,然而大师却用了相反的夕阴,于是现代人也只能解释为傍晚隐晦的气象。但是本人认为这里的阴该是没有晦暗的意思,只是单纯指一天之中阴晴变化,也就是说上午还是晴天,下午就阴了下来,于是湖面的景色也就随之变化无常了。这样紧接着的“气象万千”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夕阳若是与朝晖连用的话就成了“朝晖夕阳”,而晖本身就是阳光的意思,而朝阳夕阳这种表现方式对于喜欢工整对仗的古人来说,就显得非常别扭了。因此在这里要想表现工整对仗的话,那么夕阳也只能改写成夕阴了。
现在人观景或写景,都会选择一个好天气,因此写出来的也仅限于风和日丽时的景色。我们现代人遇到不好的天气也不会有兴致观景,更不用说去描写了。但是大师就是与众不同,他不仅写了,而且写得昏天暗地,真可能让你感到悲悲切切。大师此句的前后文如下: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如果你一个人在一个阴雨绵绵凄风苦雨的天气中来到太湖边,你可能会感到很凄凄凉凉满目悲伤的感觉,你可能会写道乌云蔽日,但是你不会说日星隐曜。你可能为自己的命运而感到悲伤,而不像范仲淹那样有去国怀乡的情怀。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这八个字出自如下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描写风和日丽时的景色的美句,平静的湖面上有成群的沙鸥在翱翔,岸边有郁郁青青的兰花和香草。岸芷是岸边生有香草的意思,汀兰是沙洲上有兰花的意思。
入夜的太湖可以说真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可惜只是差了一轮皓月,浮光可以理解为水面对月光的反射,不过照片里的岸边建筑物的灯光在水中的倒影似乎效果也不差。
最后范老夫子这段话也是千古流芳的名句,笔者敬书如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虽然刚刚目睹过太湖的浩瀚,但是本人实在不敢恭维范老夫子的博大胸怀,可能是现代人所处生存环境要比古人恶劣的多了,人们全都自顾不暇别说什么改变天下或者忧天下,你能做到的只能改变你自己,与范老夫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的胸怀相比,我不得不说现代人不仅在文采上比不过古人,甚至在精神上和情怀上也比不上古人。但是书本上却一直在告诉我们近几百年来人类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于是我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是在哪些方面进步了?
这一段写得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