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奇】采菊东篱下(散文)
陶渊明老先生所创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虽没有登峰造极,至少对大部分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现实,令人一地鸡毛,浑身疼痛。这时候,文学就在人的生命中,吹来一阵又一阵春风,落下一场又一场细雨。用文学疗伤的人,岂止我一个?今天,我笔下的东篱采菊,和陶渊明的东篱大同小异,一个是纸间东篱,一个是地地道道的烟火东篱。有山水,有蓝天白云,大榕树下,枯藤老树昏鸦。面朝南山,劈柴,割草,喂马。怀才社长在江山,建立东篱社团,以远离尘嚣,煮茶著字为出发点,给天涯海角的文朋诗友,围起一处精神栖息的篱笆。
我回江山,源于成敏,他建了齐鲁社团,叫我过来帮他。东篱是我无意间走进去的。那天上午,店里生意清淡,两个老顾客拔火罐,针灸完,就走了。外面,漂着零星雪花。我给办公桌上的君子兰茉莉花,浇了水。闲坐椅子上,打开手机里江山文学网,东篱社团,东篱的图标古香古色,很有艺术氛围。我被吸引住了,手里库存一批稿子,我随即投了《大地上的父亲》,然后,就忙别的去了。大概中午吃饭时,这篇散文就编辑好发表在网站上,怀才社长写了长长的编按,不仅解读出作品的精髓,又将我的拙作提升了一个层次。仿佛我和他,面对面坐在一间房子,品着一杯菊花茶,窗外,蝉鸣四野,绿衣婆娑。南山草木葳蕤,有画眉鸟,布谷鸟,喜鹊飞来飞去,一条溪流汩汩向着低处奔去。此刻,读着他的评语,就如同他在舒适的环境下,交流。有时候,人不必见面才熟络,我和怀才有着神遇的感觉,可能文字具有如此的功能吧。
我发现,我被感动了。不是我的字儿怎么好,而是在江山,在东篱,我被一种久违的文学气氛包围。你永远相信,人的第六感觉是真实的。我有理由说,东篱的家园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异曲同工。
接着,东篱的骨干成员,一一在文章下面,留下热情洋溢,精彩无限的宝墨。有那么一瞬,东篱的一群人,震撼到我了。尤其是怀才社长,他温文尔雅,懂得尊重作者。我在想,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吗?半生已过,不肯讨好谁,做人做事均遵循内心的召唤,面朝南山,照旧春暖花开,我突然发现,我和东篱是前世走散的兄妹,今生重逢,或许,我曾经拯救过银河系,才换来和东篱,怀才社长,以及东篱团队的遇见。我把“江山”展开,包容了多少社团,每一处都修篱种菊,各有特色,可能我喜欢直接点,于是心向东篱,情相依了。
毋庸置疑,《大地上的父亲》摘取精品,包含着怀才社长和编辑们的汗水,支持。人性使然,我怀疑过,怀才社长与东篱人,对我的热忱是昙花一现,后来,我相继投了五篇文章,吃惊地观察到,东篱人热情不减,对每一位投稿者充满感恩。评语认真,细致,不敷衍,不走形式。怀才社长更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那几日,他阳了,输液六天。即使这样,他还带着病来社团,编文,负责大小事务。坚持给我作品点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很心疼,写作者该有一颗悲悯之心,怀才社长与东篱人做到了。我是旁观者清,在更大的空间里,我可以审时度势,认清一个人,一个团队,他的走向,他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是否具备文学情怀。
我厌烦嫉妒纷争,在东篱,没有这个市侩的东西。我和成敏也说过,回江山,我只负责写字,其它事我不过问。现实本来很累,再卷入勾心斗角,暗流汹涌的网络里,没价值。社团与社团之间,存在着名次一说,我不参与。也不要把我推上风口浪尖,别玷污文学的一亩花园。江山一路走来,淘汰优劣,留下的未必是精华,离开的人,有时也回来坐一坐。我倾慕东篱,原因是这片纯净的天空,能供我自由自在飞翔。怀才社长又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疲惫的灵魂,需要一个愈合伤口的地方。东篱是很多文字工匠们的理想选择。
怀才社长是高中语文老师,教学严谨,对每篇作品也严谨,从文章架构,情节,人物,标点符号到字词句的错误,他滴水不漏。我的短板,的地得,标点符号,一直做不好,怀才社长和我是一个互补。他低调,不张扬。谦卑,文章也写得出类拔萃,在他笔下,我知道山东的荣成,樱花湖,白天鹅。知道他喜欢喝茶,更热衷于收藏盛茶的器具。知道他母亲做得一手小菜,地瓜粑粑,胶东海鲜打卤面;龙凤湖,女贞树。知道他身体不好,东篱是他生命的霞光,一个用生命爱文字的人,值得人尊敬,追随,值得把最惊艳的鲜花与掌声送给他!
年关岁尾,忙年,单位的事儿也不少,没挤出时间写。怀才社长也没要作品,我是听李湘莉社长说的,怀才社长阳过之后,身体很虚弱。光输液就遭罪了一周,她还说,怀才社长有才华,人品文品也俱佳。我的眼睛和心灵告诉我,李湘莉社长没有撒谎,人的一生中经历许许多多的人,有的人只是过客,有的人陪你走一程,有的人陪你十年,二十年。其实,纵是枕边人,也不可能陪你到路终。谁也没有义务陪你一程又一程。缘聚缘散缘如水,缘在珍惜,缘去,不送。感恩一切,伤害你的,诽谤你的,欺负你的,跌倒了,爬起来,仰着头朝阳光升起的地平线,阔步向前。总而言之,人都是一个孤独的载体,他和她需要用文字,语言的形式,在江山,在世界的沟沟坎坎,大江大河上行走。良心话,东篱是大家的东篱,是每一个厌倦尘埃,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人,可以安放心灵的所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名扬千古的佳句,又是多少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梦寐以求的港湾。也许,怀才社长不清楚,他散发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就有我一个。
文学这东西,不能完全用钱字去衡量,当然,一个文学网要生存下去,在大浪淘沙的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离开钱,也寸步难行。江山能有今朝,不乏有像怀才社长这样的有识之士,济济一堂,把江山当成家,去经营,去打理,去深爱,去义无反顾的坚守。
怀才社长,记住我们的文字约定。此时,月朗星稀。共同举杯,邀月畅饮,在东篱的一方山水间,一起并行。
采菊东篱下。千年的呼唤,千年的约定。不也是。好像昨天江山一隅,向我发出了召唤。无约而往,只是东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