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奖】过年聊聊福(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奖】过年聊聊福(随笔)


作者:茆屋闲客 秀才,106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8发表时间:2023-01-19 18:29:09
摘要:癸卯兔年新春佳节来了,闲客欲借圣贤之口,聊聊咱大中华的福文化。此为第一集。

趟过三年疫情风雨,熬过虎冬劫波霜雪,对亿万平民百姓来说,那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咸,可谓是样样尝了个遍。癸卯兔年新春佳节来了,闲客欲借圣贤之口,聊聊咱大中华福文化。
  
   一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字,应该就是福。那些擅长打交道的人,常常是福不离口;给人最美好的祝愿,就是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我们把美满的好日子,叫做幸福生活;把单位发的钱物,习惯地叫做发福利;把安全宽松、美满祥和的生活环境,则叫着美好福祉。
   中国人过年,有一千古不变的传统,就是家家都要贴一幅幅鲜红喜庆的门对,而户外室内贴得最多的,永远又是一个福字;新年里,家人亲友,拜年祈愿,我们说得最多的,更是离不开一个福字,彼此互求老天保佑赐福,巴不得家家都能求得福气盈门,人人都能求来福运连连,个个都能求到福星高照。
   看到过年家家门口帖福字,闲客想起了一个很久远的说道:相传三千一百多年前,满腹经纶的姜子牙,在青壮年时期,一直怀才不遇走背运,仅靠卖些杷子农具什么的,才能勉强养家糊口,而他的老婆马氏,又是个十分尖刻嫌穷爱富的人。就在姜子牙最倒霉的时候,有一天这个马氏,骂骂咧咧地离开了姜子牙,跟人家跑路,却一去无返。
   后来年老了的姜子牙,有幸遇上了周文王,成了姜太公,当他手持“封神榜”,掌管着封神大权时,这个马氏才来找姜太公,一哭二闹三上吊,非得也给她封个神不可。姜太公被缠得哭笑不得,万不得已,就给她封了个“穷神”,并限定她不得到有福字的人家去串门。此时正巧又赶上了大年除夕,百姓人家听说后,生怕“穷神”跑进自家门,家家户户在大门上都帖上了福字,竭力避免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受穷挨苦。
  
   二
   关于“福”字的渊源,我们可追溯到商代。那时的福字,可不是后来的写法,“示”旁不在左而在右。从河南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字形看,开始的福字左边,是一个人抱着酒坛子,准备虔诚地放在右边的祭台上。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福者,佑也,意为赐福保佑。
   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对福字解释得更详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意即万事皆备,五福齐贺:寿比南山、财源不断、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
   福,是诸事吉祥的总称。最为典型的,是给长寿老人赠送百福图,实质上是给老寿星送达美好的祝愿:百事皆顺,无所不吉,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总之,中国的古圣先贤,不论对福字作怎样解释,他们都离不开通过以酒祭神,祈求上天保佑、福庇众生;反映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美好未来的祝福;都祈盼能够在新年里,处处风调雨顺,人人丰衣足食,家家福满门庭!
   什么是福?还有许多世间人,在作不同年代的现实版本的解读:
   有的以财为福。认为财富多了,就一定有福,有钱便有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商业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价值观,当今之人,比比皆是。
   有的以腹为福。经常有人将谁长胖了、肚大腰圆了,称之为“发福”,肚子挺得高似产妇者,应该设法减减肥。
   读过《大学》的人,或能懂得“心广体胖”的意义。此“胖”不读Pang(第四声),而读Pan(第二声)。是指人若心胸开阔,就能外貌安详,就能安泰舒适。古人以大腹为福,大人大量,大器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今人腰大十围,那是富贵病态,可不是真正的福相。
   有的以寿为福。认为长寿是福,我们对老人,常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一说。
   如果我们去北京参观了颐和园,就可懂得当年建造万寿山佛香阁与昆明湖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当年修建颐和园,纯粹是为了给慈禧祝寿。而这一园林设计要求,必须要体现“福山寿海”的四字精髓。
   当时的祖传设计大师雷廷昌,接了个很难完成的大单,他苦思冥想、收肠刮肚、愁苦多日,也理不出头绪来。
   终于有一天,救命恩人来了。好客的雷家,突然有一位老者造访,雷家不仅盛情款待了老者,还留其在家住了一宿。次日老者离开时,从兜里拿出一个大寿桃,放在桌子上。
   当雷廷昌发现时,正巧又有只蝙蝠,恰好落在寿桃旁边。眼前这一景象,让他灵感突现,随即铺开图纸,把昆明湖设计成了一个寿桃形状,万寿山设计成了一只巨大的蝙蝠。
   现在我们在平地上,当然看不出昆明湖的整体模样,但到万寿山上望去,则是一个“歪嘴”的大寿桃。“寿海”有了,再看“福山”。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的两翼,整体看活象一只蝙蝠,寓意则是多福,处处张显着特有的福寿文化。
  
   三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可能是人们太想发财了,或是求福心切,也不知是谁,错误地理解了古人的本意,每到除夕那天,他们在自家大门上,倒着帖个福字,说什么“福倒”,就是“福到”了。实际上,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没有这一说,只是古人在家里的废水桶、垃圾桶(旧称“土箱子”)上,是要倒过来帖个福字的,当新年过后倒垃圾时,虽桶底翻了上来,但福字仍然保持正着。古人的用意,即使在倒垃圾时,都不可将福倒出去。
   中国的福文化,作为一个标志,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早已深入中华民族的生命基因,而且无时无刻不表现在每一个生活的当下。
   常听今人言: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可古人却说:有什么别有过,没什么别没福!当下众人的这一普遍追求,并非有多大的错,然而,闲客还是比较崇尚古代君贤的一生追求,那就是:福禄寿的生命,真善美的人性,富贵雅的人生。因为我们拥有再多,也不能有太多的过错与罪过;我们再没什么,也不能没有福啊。审视古今人之价值取向,涵养之丰厚浅薄,当下即可立判。
  
   四
   俗话说得好,福大命大造化大,天塌下来都不怕。古圣认为,人的一切顺境,都可以用福来概括。有福就有一切,中国文化讲究五福临门,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真正将福说到了极致。
   人一旦没了福,那么他势必就会诸事不顺。人若没福,说明他的善缘不足,遭遇的逆境就会很多;人若没福,说明他助缘不足,帮忙他的人就会很少;人若没福,说明他资源不足,成事的条件总是欠缺;人若没福,说明他能量不足,做人做事就会后继乏力,虎头蛇尾,没有好的结果。
   一个没有福的人,往往都会不知好歹,生在福中不知福;一个没有福的人,就没有体健心宁,因为免疫力也是一福,福来祸去,福能消灾;一个没有福的人,就不能护佑子孙,因为祖德也是一福。祖德是由祖先决定的,我们将来也会成为子孙的祖先,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的子孙积福。
   民间俗语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老人言,恓惶在眼前;不听老人言,性命在眼前。
   赡养老人,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扬祖德。祖德光照四海,常有襄助八方。祖坟能冒青烟,这是祥瑞之气;祖坟上长青蒿,说明坟墓风水颇佳,运势颇足,祖先对后代荫庇有方,后世子孙,人丁兴旺,且多有出人头地。可惜这些先贤智慧,被后来子孙当作迷信,又送还到圣贤经典中去了。
   福至心灵,福到智开。人的福气来了,心窍就能随之打开,心思就越发灵巧,行事得当,遇事呈祥。佛曰: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个没有福的人,那他就不会有定力,心浮气躁的人,哪有智慧可言,做事就无法取得圆满成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由此可见,如没有福,无论对个人、对家庭生产生活,还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生存发展,那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中国文化里才如此重视福,才会有几千年不辍的祈福祭祀活动。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其核心就是福的文化。
   (原创首发壬寅年腊月二十八)

共 30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过年聊福,读后颇受教益。首先从贴福的久远传说讲起,为了挡穷神而纳福气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远离贫穷苦难。其次从福字的字面意思讲起,从甲骨文、《说文解字》对福字的释意,儒家文化对福字寓意的详细阐释说起,并引用清朝慈禧建造颐和园的故事说明,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生活无非祈求一个富贵平安,福气满门。接着讲叙了现今时代人们对于福文化的曲解,同时深入解释获得福气的根本要义。最后总结积福的重要性,福报深浅直接关乎个人、家庭乃至家族的整体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何积福纳福,当以行善孝养为根本,加之自强不息,多修品德。作者以广博的视野,逐层深入地讲叙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与福有关的系统文化知识,令人受益匪浅。推荐赏读精彩佳作,感谢大力支持,创作愉快。【晓荷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3-01-19 18:31:10
  品读老师精彩佳作,学习深厚传统文化知识,实乃幸事。问好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1-19 20:57:11
  谢谢萧垦社长神速与精彩的编按,问候老师新年吉祥福多多!
2 楼        文友:何叶        2023-01-19 19:38:38
  学习老师佳作,感谢老师支持。问好老师。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1-19 20:58:20
  谢谢何叶社长的鼓励加持,问候老师新年吉祥喜福多多!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01-19 23:49:56
  一篇能让读者受益匪浅的文章,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劳碌,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获得幸福罢了。拜读佳作,为老师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1-20 04:37:43
  谢谢老师留墨雅评鼓励,向老师致敬学习,预祝老师兔年吉祥如意!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1-20 11:41:34
  闲客老师谈古论今,追溯了福文化的源远流长,那沉淀在岁月深处的传说故事依然极有深意,启人心智!“福”是一个无比美好闪耀吉祥温暖的字眼,饱蘸禅意,意味深长,多少人祈盼等待福星高照,多少人梦寐以求福气盈门,世间有很多人福田广播,收获累累福报,也有不少人违背天道,福已远离。福,其实是人的内心正能量的反馈,慈悲为怀、布施爱心之人,必有福报。我们总是祈福,事实上所有的福都是德行的累积,所谓“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即同此理。与人为善,珍惜当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当一颗赤诚之心如星辰一般熠熠生辉时,必将紫气东来,福寿绵长!深度好文,盛赞文采情怀,问候闲客老师创作辛苦了,祝幸福安康,好运连连!
回复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1-20 18:47:38
  拜读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莲香老师的大段留言,尤其是老师对中国福文化精妙绝伦的解读,让闲客不仅如沐春风心感温馨,而且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老师的谬赞权当激励与鞭策。其实小文只是闲客的一点粗浅心得体会,渊源流水博大精深的中华福文化,闲客才触碰冰山一角,等时机成熟还想作进一步探索,期待老师继续不吝赐教!预祝老师兔年吉祥阖家快乐万事胜意!闲客顿首叩谢!!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1-23 09:54:47
  一篇福文化的佳作,为过年增添了情趣!祝愿您天天有福!岁岁有福!
活到老学到老
6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1-23 09:59:20
  这里有如此精美的文章,真是太有福了!祝福新年好!
回复6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1-23 12:54:43
  梅师新年好!祝老师兔年大吉大利发大财!
7 楼        文友:袁野        2023-01-24 21:22:07
  拜读佳作,收益非浅!谢谢分享,热茶敬上!
回复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2-03 04:44:41
  谢谢老师驻足留墨,祈老师多雅正教益。祝福新春愉快!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