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生于七〇年代(散文)
一
现在有一个词形容漂亮女子的某种时尚风格,称为港风美人,以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明星为代表,充满怀旧色彩。
没有整容的眉眼轮廓,上天赋予每一张脸以独特的天然姿采。这些美丽的女子大多生于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正是她们成长起来的最佳时期,风华正茂,青春靓丽,大放光彩。如海藻般蓬松的大波浪披散肩头,苍山如黛,眉目如画,烈焰红唇,举手投足间是不着痕迹的风情,同时又带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我不是一个追星族,也并不盲目和狂热。但我的生命里,已然注入岁月的情愫。那是一个时代的标签,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审美颠峰。每一个明星都叫得上名字。她们的时尚风格和品味都可以独立成篇,那是关于美丽的故事,直接引领了一个时代审美的方向和时尚产业的发展。也让我的审美情趣,点染上时代的风韵。至今,依旧顽固地左右我的视线,让我以一种特别的审美观来评价和定义女人和时尚。
掀开记忆的绣屏,心目中那些生于半个世纪前的美丽女子,她们的丰姿朗仪,宛如被镶在精致镜框里的油画,尽管岁月流逝,凝结了一层薄雾般的尘烟,但那份美丽依然十分真实鲜活,仿如今天。我穿越近三十年的时光,再一次走进她们。
七〇后女性,与历史和时代同行的女人。
二
其实,在我居住的小城,也有几位殿堂级的美女,以她们的翩然风姿惊艳了一座城,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九省通衢的便捷优势,改革开放的各种资讯,往往裹挟着一阵风,从省会城市吹往周边各地。九十年代初期,当我从外地读书放假回来,用惊奇的眼光搜寻生活的小城,发现它已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轮流行的风向标都没有错过。街上逶迤的丽人身姿,完美地复制了当年的时尚标签,有些人甚至创造性地延展了这份美丽的事业,赋予它更强劲的生命力。
傅氏姐妹花最具时尚魅力。姐姐傅小芬,是当年高中部的体育健将,她一头短发,五官精致立体,很有港星梁咏仪的气质,都是短发美女。修长匀称的美腿在训练时身穿运动短裤,不知吸引多少驻足的目光。据说她可以跟着当时的班车,从竟陵城中一直跑到另一个乡镇,然后再转回来。她后来被湖北体育学院录取,主修健美体操专业,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种力与美。毕业后,她留校当了一名体育老师。
妹妹傅小朋,相比姐姐要文静些,气质清雅脱俗,皮肤非常白皙细腻,身材比例堪称一绝,那双美腿又长又直,清秀的五官既有古典婉约之美,又具现代疏离峻秀之姿。她的一头秀发烫成大波浪,活脱脱就是影星温碧霞的影子。比起姐姐,她更懂穿衣之道,每次走在街上,总会吸引很多目光。她先在小城结婚,婚纱是自己设计的,妆容是自己描画的,那种见之忘俗的美丽,惊艳了时光。后来她经历第二次婚姻,嫁给了神龙汽车公司老总的公子,离开小城,走向江城。据说她们的母亲是有名的美人,父亲也身材高瘦,脸型清癯。后来我认识了她们一家,得以亲见,果然如此。
两姐妹都不愿意生小孩,她们活得恣意通透,不为家事所累,非常自我随性。
九十年代的幼儿园都是公立的,特别是机关幼儿园,更是美女云集,成了很多干部子弟寻找配偶的后花园。
其中两位幼师叫程慧和俊英,她们是教育系统的两枝花。各美其美,又都很有事业心。程慧性格爽利些,很像男孩子,俊英温婉传统,心思细腻。那时我们单位排练节目参加汇演,我这个毫无文艺基础的木头人也被选进舞蹈队,当时邀请两位幼师为我们进行培训。她们真不愧科班出身,一出手就是行云流水的民族舞蹈动作。哗,真美!我认真地跟着学习,后来居然滥竽充数登台表演。这两位美女并没有攀附权贵,成为某个官二代家里的金丝雀。她们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后因工作出色,一个调电教馆任职,一个在幼儿园升任院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
住在我们邻街对面的一位女子也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按照传统审美观点,她算不上标准意义上的美女。她就像歌星林忆莲一样,天生一双丹凤小眼,五官也并无奇妙之处,但胜在气质。她的身材纤细高挑,又很会搭配穿衣,平常的皮衣仔裤或任何时装穿在她身上,就是一种冷冷的酷感,拒人千里之外的冷若冰霜,却又吸引人忍不住靠近。她是第一批下岗后投身商海的勇敢女子,九十年代中期就离开家乡小城,去往深圳珠海打拼,成了商界强人。后来再见她时,那份干练独立平添一份成熟之美,举手投足已然华丽跃升。
三
有人说,美貌作为单牌打出,一定会受伤,唯有和聪慧搭配在一起的时候,它才是王炸。
那个时代的我深受海派和港派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亦舒的小说,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对女性角色的定义。
亦舒女郎是评论家对她作品中人物的总称,具有非常鲜明的标志,即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标准也绝对不会过时。首先这些女性都经济独立,她们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有专长,职业嘛,有律师,有医生,要不就在金融和商业领域一展所长。她们身穿开司米大衣配西装,真丝衬衫配珍珠耳环,审美亦是一流。她们开着自己的座驾,美丽的身影穿梭在中环的高级写字楼宇间。言谈笑语中裁决定夺,杀伐决断,是公司里响当当的实力派,决非花瓶,美貌只是她的加分项。即便在遭受困苦和挫折时,买不起新衣服,那旧的衬衫和西装领子也要熨得笔直妥贴,她们的品味不会降低。再者她们都有一颗水晶般的心,懂人情世故,知进退,有分寸,对待男女情感非常潇洒,纵然坠入爱河有时会犯蠢,待醒悟过来或所遇非人时,亦有种傲气,爱过就决不纠缠,转身便走,不再回头。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职业女性,胸中有格局,自爱亦自我。有人说,先去观世界,才有世界观。世界观的匮乏,源于地理知识的匮乏。而亦舒女郎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识女性,她们的心胸和格局就此打开,见识了世界才会知道人生有很多种可能,而原来执着的,或许只是杯水里的风暴。
如果不去讨论亦舒小说的文学性(虽然我是坚定的亦舒粉,她的早期作品尤其棒),她的很多作品是可以当励志故事来读的。九十年代的我,同样生于七〇年代。接触到港派文化,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彼时我正逢学业和择业的关键时期,如一枚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亦舒女郎的形象从此就是一个方向,虽然可能永远也达不到那个标准,但她一直引领我成长,直至在我心中长成参天大树。亦舒老去了,一代小说家在坊间被称为师太,但永远不老的是她的作品,她塑造的女性人物如钻石闪耀光芒,照亮了我的少女时代,影响深远。
后来她的小说被改编成很多影视作品,在九十年代的TVB台大放异彩,以至于后来的一系列港台剧都有她的影子。你能想到《鉴证实录》里的聂宝言吗?穿着纯色的职业套装,快速而冷静地奔赴在罪案现场,然后手持锋利的手术刀解剖,抽丝剥茧分析案情。对,她的职业是法医。你看过《陀枪师姐》吗?那第一个配枪的女警,她让我们知道女性短发也很美。你听过《法证先锋》里陈慧姗大段大段的当庭辩论吗?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弱势人群仗义执言的大律师。你见过《刑事侦缉档案》里的记者高婕吗?“抢新闻当然要分秒必争”,铿锵有力的话语,告诉你“做女人不应甘心去做花樽”。当你的视野里出现过这样的女性,你心中的梦想就被彻底点燃。
我对OL(即办公室女士)最早的认知来自于她们。包要装得下文件,提在手里是沉甸甸的份量。不是所有女生都要穿高跟鞋才好看,当医生要穿运动鞋,这样抢救病人时才跑得快。女警督察出现场时,要穿方头平跟鞋,专业远胜过外表。但反而如此,她们表现出的敬业,让一份职业变成事业;她们在职场中的专注,让一份专心变成专业。那份飒爽,那份美而不自知,让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她们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廉政公署总调查员叶帼英!我是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梁小柔!我是ICAC助理调查主任赵咏儿!我是天颂航空飞机维修组组长夏晨……
清亮的嗓音响在人群中,仿佛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她们告诉世界,做任何一个你想成为的人,没有男女性别之分。
四
也许是为了追梦,我放弃了所学专业,放弃了一份原本稳定的财经工作,转而投身警察行列。
记得刚从警时,我所在的公安队伍只有三十几名女性,远远不到男警的十分之一。然而一代新人逐浪高,后浪更比前浪强,现在女警数量已远超我当时的比例。新鲜的面孔,沸腾的青春,她们靓丽的身姿活跃在警营,仿佛昭示着我们的昨天。
女警的优秀代表鲍丹载誉归来。从一名地理师范生到全省公安系统信息化应用专家,再到打造警务工作“最强大脑”的团队核心成员,鲍丹的成长让人惊艳。那天她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从北京回来,第一时间就回到省厅“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中心,战友们为她举办了小小的欢迎仪式,其实就是彼此交流了这些时间以来的一些工作生活情况。合影留念时,鲍丹身材最娇小,但她的能量气场却穿透小小的身躯,有一种始终昂扬向上的气质,使她哪怕站在C位,身旁是高大的男性战友,也丝毫不减其光彩。
她不仅是我们优秀的女警代表,更是我们全省民警的光荣。她生于七〇年代。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生于七〇年代的女子,又将迈入新的人生阶段。她们中的很多人即将迎来五十岁的生命年轮。年龄对一个女人来说,既是时光残酷的雕刻,又是岁月慷慨的褒奖。
五
市场经济商品化,让生活变得奢侈而悠闲。同时,也让情感变得贫瘠和荒凉。而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女人。
前面写到的美女傅小朋,她的表姐和我是好朋友。
年轻时,一次我们三人一起聊天,她幽幽地问我:“你会担心自己的丈夫变心吗?”那时她的夫君正接手神龙公司,忙碌的商务活动难免冷落了这位美人。我说:“我不会,因为我有工作,有孩子,有很多事情去做,我没有时间去担心这个问题。”后来小朋主动进修学习工商管理,走进丈夫的事业圈子,从而也蝶变成一名企业高管,与丈夫同担风雨,与时代共同成长。
我想她不会再去担心那个问题,那个问题在她那里,已经不再是个问题。而且,即便情感有所变化,她也应该早有足够力量去主动选择和应对。就在于,她已然具备了一个成熟女人的自信。
时光荏苒,第三个警察节到来,我望着欢庆队伍中年轻的女警面孔,颇有感触。那整齐的列队,有力的步伐,铿锵的誓言,如岁月列车呼啸而过,久久回响在耳畔。那一刻,我是骄傲的。仿佛从行列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从七十年代一路走来。蓦然回首,我已从警27年。
我是女性,生于七〇年代。
2022年1月19日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