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文化传承(散文)

  【丁香】文化传承(散文)


作者:国之柯也 白丁,1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0发表时间:2023-01-25 09:38:23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史子集,汗牛充栋,我们应传承好中华文化,为其发扬光大尽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史子集,汗牛充栋,这些都是华夏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尽力学习、传承,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尽力。
   对于一个家族,其历史渊源,血脉分支,亦是重要的文化继承和精神寄托。在我的家族里,有一个人独自担当起家族文化传承之重任,书写人生功过之褒奖,他就是居柱哥。前些年,居柱哥从县里的工厂退休了,是村中为数不多的退休老汉,年龄比我大二十多岁,但一见面,总是笑脸相迎,让人心里热乎乎的。居柱哥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族里红白喜事的执事,负责书写红白事的楹联,挽帐和执事名单,是个名符其实的文化人。
   村子里本族在清朝年间,出过一个进士,查阅现有的文史资料,只知道个姓名,后人是我们这些人的那一支也无从考证。文化基因传承到了我们这一辈,从九十年代到现在就出了三、五个大学生,或在县城,或在省城谋了差事,各自忙着自己地生活,未曾给家乡带来一丝变化;街道里闲的人,玩麻将、扑克就是最正经的文化活动了。唯独居柱哥是个例外,他闲暇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练毛笔字,虽然是工人身份退休的,但是他的退休生活,却与文人的爱好何曾相似,这些爱好,陶冶情操,滋养身心,是他退休后的最好的养生方式。虽然都七十多岁了,但思维清晰,表达准确,精神矍铄,俨然一个小伙子,根本不像退休的人。
   居柱哥是个热心人,遇到族里某家老人过世要过事,总是主动跑到主家,吩咐准备好纸张、记账簿等物品,根据红事、白事的实情,和主家商量主要的挽联内容,力求反映主家的期望和老人的生平经历,突出个性又不忘采用传统的挽联名句。过事的主家对居柱哥的为人和文化造诣都赞不绝口,对他选择的挽联甚感满意。在确定了挽联的内容后,居柱哥就和他的固定搭档三叔忙开了。三叔,也算族里的能人,自小因为腿部有残疾,上学不多,但他学会了养蜂,走南闯北,养了几十年蜂,大儿子继承父业,承担起来养蜂的事业,小儿子大学毕业在外地安家落户,女儿嫁到了县城附近的村庄,他也不用风餐露宿养蜂了,在家里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但是,族里的红白事,缺不了三叔,虽然腿有些残疾,大小事情难不住三叔,这不,研墨、折纸,已经给居柱哥准备好了。
   居柱哥润好笔,对着打好的草稿,雄浑有力的楷体写的奔放,潇洒,有古意而自成一体。我问居柱哥,“哥,你啥时候学会毛笔字?”,“哥上初中学着写,后来,门子里的红白事就让我写,谁曾想,这一哈写了近五十年了,咱门子里再也没个喜欢书法的,把我干的事情给咱传承下去”。听了居柱哥的话,我的脸红到了耳根子。想到自己也算是上了大学在省城工作的人,想练书法的念头在大脑中转了不下十年,笔墨纸砚一切就绪,是练楷书、隶书、还是篆书,提笔练了一阵,那个字体似乎都不是我能练好的。随之,想起来就画几笔,要不,就束之高阁,成了摆设。这不敢提毛笔,不能写楹联,不是当代教育的悲哀吗?
   居柱哥的愿望,就是找一个能写家族楹联的继承人,看似不难实现的愿望,我环顾家族里的青年,真的找不到一个可以接替居柱哥的人,把家族文化的发扬。宗祠文化,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承,但是,到了近七八十年,打破四旧的运动,让多少家族的族谱成为灰烬,我们的家族也不例外。我在近十几年里,多次询问,四处打听,家族里始终没有人能说清楚本族的历史。因为家族里没有族谱,是当年因为除四旧烧了,还是在流传中失踪了?都无法知晓,这个遗憾恐怕无法弥补了。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的大事,在实现经济奔小康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传承中华文化的事才刚刚起步。我们有责任把祖先的文化血脉继承下去,用承载着文化基因的书法、绘画、族谱,书写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生活状态,继续祖先的文化传承。
   书法,看似一件修养身心的事情,却能传承家族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着独特的基因,承载千年的文化精髓。有着这般重要的意义,我们难道不应该发扬广大,让书法在广大青少年中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为民族的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文化的传播做好准备。
   其实近些年,中学早就有书法课了,但是,实际上课的学校却寥寥无几,因为,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学生就只能练练硬笔字,也算是弥补这些缺憾吧!
   (原创首发)

共 16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文化反而匮乏了,缺少文化的传承人,更失去了文化的源头。居住哥算什么人呢?也许,他就是个文化的传承人与文化的坚守人。正如作者自己说:“我的脸红到了耳根子。想到自己也算是上了大学在省城工作的人,想练书法的念头在大脑中转了不下十年,笔墨纸砚一切就绪,是练楷书、隶书、还是篆书,提笔练了一阵,那个字体似乎都不是我能练好的。随之,想起来就画几笔,要不,就束之高阁,成了摆设。这不敢提毛笔,不能写楹联,不是当代教育的悲哀吗?”或许,这就是文化断层的某种原因之一。作者以小见大,写出了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感谢投稿丁香,祝春节愉快!推荐与大家共同分享。【编辑:笑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笑君        2023-01-25 09:39:26
  作者以小见大,写出了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好文章也!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 楼        文友:国之柯也        2023-01-25 11:18:06
  感谢褒奖!
2 楼        文友:笑君        2023-01-25 10:34:28
  建议作者,再发文时,标题格式:【丁香】文化传承(散文)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2 楼        文友:国之柯也        2023-01-25 11:18:40
  好,格式疏忽了。
回复2 楼        文友:国之柯也        2023-01-25 14:31:57
  好像,谢谢!
3 楼        文友:闰土        2023-01-25 20:20:58
  文笔细腻,用娴熟的文笔,写出了中华的传承和文化的点点滴滴,语言描述很好,写出了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3 楼        文友:国之柯也        2023-01-25 22:40:32
  感谢点评
回复3 楼        文友:国之柯也        2023-01-26 14:08:08
  感谢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