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暖壶(散文)

精品 【东篱∙奇】暖壶(散文)


作者:琳达如菊 举人,413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49发表时间:2023-01-27 05:35:08


   去年腊月的一天,小溪老师在微信群里分享视频《难忘的岁月》,视频中所展现出的一些老物件,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那个远去的岁月。当我看到暖壶画面,一瞬间,心里滋生出一股股暖意,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也唤醒了泊在脑海中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绿皮暖壶,外层是金属材质,镂空花式,里面有个银色瓶胆,透过镂空花格,若隐若现,闪烁着迷离而璀璨的光泽,与绿色的镂花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暖壶放置于靠近北墙柜子上的一个白色茶盘里,绝对的般配,远远看去,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审美,从来不必是豪华的设置,我感慨着。
   东北的冬天,屋外冰天雪地,屋内的气温也不是很高,尤其是厨房更是冰冷,夜晚通常会降至零度以下。我家的厨房内有一个大水缸,白天父亲从压水井中压出清澈的水,将缸注满,第二天早上,水缸表面便结出一层晶莹剔透的薄冰。用这样冰凉的水洗脸洗手,会有针扎一般疼痛,没有谁敢去伸手尝试。热量,对于东北人来说,更期待,更有感觉。
   母亲通常在头一天晚上用大锅烧水,烧开后把暖壶灌满。暖壶有很好的保温性能,第二天清晨,里面的水还是滚热的,好像刚刚烧开的水一样。往盆里添一些热水,会看见那些漂浮的小冰块很快就融化掉,水温不冷不热,用这样的水洗脸,舒适,惬意。
   在凛冽的冬季,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我和哥哥放学后,顶着风雪,一路上冻得瑟瑟发抖,回家后,母亲给我们一人倒一杯热水,喝完一杯热水,身上所有的寒气都被驱散,感觉就像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身心俱暖。
   正月里,赶上有客人来我家,父亲就会用暖壶的水给客人冲一杯绿茶,在袅袅的茶香中,父母和客人一起话家常,在茶香氤氲中,时光也变得美好起来,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缕缕温雅的气息。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暖壶,暖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便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如果除去暖壶,我觉得很多时候,温暖就随之降为零,尤其在凛冽的冬季,一切活动都要在寒冷中进行了。
   日常最暖。可能这个暖就离不开暖壶吧。如果把暖壶拿走,那些故事还会发生吗?那些温暖的情节还会存在吗?
  
   二
   祖母是离不开暖壶的。她每天都要吃药,母亲常常从暖壶里倒一杯热水,递给祖母送服药片,已然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习惯。
   祖母对暖壶有着深厚的情感。据母亲回忆,这把暖壶最初是祖父在大连做工时买下的,乘坐火车时,便一直拥在怀里,生怕一不小心被碰碎。几百里路,好不容易给抱回了家。对于祖母来说,它具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时候暖壶比较珍贵,它记录着祖父的一段生活的经历,所以祖母视它为珍宝。
   最初的暖壶,外皮是竹编而成的。父亲有时候拿起暖壶倒热水,稍微用的力气大一些,祖母就会心疼地叨叨一句:“要轻拿轻放,免得磕碎了瓶胆。”
   母亲倒水的时候,如果热水稍微洒出一点润湿了外皮,祖母也会絮叨一句:“这暖壶的竹皮禁不住潮湿,时间长了会烂掉的,以后倒水小心一些。”说着,她迈着颤颤巍巍的小脚,拿着毛巾把暖壶擦拭干净。自那以后,父母都要小心翼翼对待这个宝贝壶。
   暖壶在我家,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家人都很珍爱。如果用小品的话来调侃,手电筒是一件家用电器,那么暖壶就是我家的温暖之源了。
   然而,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时间久了都会磨损,那竹篾子外皮,时间长了,有的地方就裂开断掉了,祖母看到破损的地方,让父亲沿着壶壁缠绕几圈铁丝固定,凑合着继续使用。
   有一天,田奶奶来我家,看到柜子上摆放的破旧的暖壶,对我妈说道,我家的那个暖壶瓶胆打碎了,只剩下绿色铁皮,你如果不嫌弃,就送给你吧。我妈忙说道,哪会嫌弃呢?求之不得呢,我婆婆因为这个暖壶的竹子外皮的破损,可心疼了,如果换成铁皮的,就会像新壶一样,谢谢田婶!
   田奶奶第二天,就迈着蹒跚的脚步,拎着一个绿色的暖壶座架来到我家。我妈欢喜地接过来,向田奶奶道了一声谢谢!把暖壶的旧外套脱下来,换上崭新的绿色外衣。无论是人还是暖壶,都靠衣装,暖壶立马焕然一新,立刻变得光鲜亮丽。那时候人们生活普遍节俭,只要没有彻底坏掉,物尽其用,都舍不得丢弃。
   祖母看见绿皮暖壶,立刻笑逐颜开,喜形于色,说道,还是这绿皮的暖壶好看,还禁用,不怕水,书荣啊,你不要怪我以前唠叨,那竹子皮就是不禁用。母亲马上回应道,妈,我怎么能怪罪呢,暖壶可是我家的宝贝呢,何况还是父亲从大连给您老带回来的,有着纪念意义呢。
   在过去,农村邻居们总是喜欢将就着。将就,不是凑合的意思,而是互相帮衬着,一家旧物,到了邻居家,就产生了不一样的作用。这种传统,一直记在我的心底,我有的东西不能用,或用处不大,可是到了别人那里,却有大用途。这把拼凑起来的暖壶,就是邻里关系融合的最佳配对,这里面所包含的东西,是经得起时间考量的,人心紧紧贴在一起,共度艰难,虽然清苦,却始终都有温暖在心头,经久不衰。
  
   三
   记得那是寒冬腊月的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邻居红叶阿姨坐在炕沿上,身边放着一盏茶,正和母亲聊天。我和红叶阿姨道了一声好,放下书包后,就拿起暖壶倒水喝,以前都是母亲给我倒热水喝,当时由于她和红叶阿姨正聊得火热,没有工夫理我。
   也是由于天太冷,我迫不及待自己倒水,暖壶里的水只剩下了一点点,我不得不倒立着暖壶,几乎和地面成垂直的角度,没想到手一滑,只听“砰”的一声脆响,如炸雷一样,惊天动地。我当时不知是被震呆了,还是被吓傻了,一动不动,像一根木头杵在那里,只知道自己闯祸了。
   哥哥见状,说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家就这么一个暖壶,还被你打碎了,我每次拿,都是小心翼翼的,那可是奶奶的宝贝呀!
   其实哥哥不说,我心里也很清楚,我打碎了祖母的心爱之物,她一定会和我大发雷霆,以前父亲使用暖壶时,动作稍微大力一点,她都会数落一番,父亲可是她亲生的儿子呀!想到这里,我顿觉惴惴不安,胆战心惊,就等着挨祖母训斥。
   “乖孙女,烫着没有?”坐在炕上的奶奶说道,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只有担心。
   “没烫着。”我回答道,没想到奶奶对我会如此宽容,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奶奶关切的话语,让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如释重负,尘埃落定。
   这时,红叶阿姨走到我身边,将我一把搂在怀里,关切地问道:“扎到手脚没?吓坏了吧。”红叶阿姨善意的言行,让我感到温婉又温馨。
   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没有一句责备,我能感受到,她用温柔的眼光一遍一遍地抚摸着我,目光中传递着浓浓的深情。母亲默默扫起那些碎片倒掉,只留下绿色外皮,她拎了起来,依旧放回原处。
   第二天早上,母亲起床烧水,水烧开了,她拎着铝壶,想往暖壶里倒水的时候,才想起暖壶已经打破了,她不禁怅然若失,久久伫立在那里。看见她这般痛苦的样子,我不禁为自己的过失而内疚。
   中午时分,红叶阿姨提着一个崭新的紫红色暖壶,兴冲冲地来到我家,递给母亲,说道,今天去赶集,顺便捎带了一个暖壶。母亲说,怎么能让你破费呢?红叶阿姨说,我俩关系这么好,别见外了。不好推辞,母亲只好收下红叶阿姨的这份厚礼。
   从此,这只紫红的暖壶就住进了我家,给苦涩的日子增添了一抹亮色和一股暖意,我清楚地记得,那紫红的底色上,印着粉色和黄色两朵玫瑰,娇艳欲滴,仿佛那玫瑰的芬芳透过壶壁,悠悠地飘荡,穿透岁月的尘埃,历久弥香。
   曾经问半大不小的伙伴,他们都有打碎暖壶的故事。或许,成长可能与打碎有关。那个情节始终记得,因为在成长里,那是个大事件。谨小慎微,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暖壶就像一本教科书,无声地告诉我应该怎样去做事。
  
   四
   我小时候有一年生病住院,时值深秋,天气转凉,我住在硅石矿医院。病房里一共住着三个患者,靠近三张病床的床头,分别摆放着三张方形小木桌,每个桌子上都坐着一个铁皮暖壶,颜色各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缤纷的色彩,为白色的病房点染了一抹亮色,给清冷的房间注入了温暖的气息。
   我住院七天,母亲陪在医院,不曾离开半步。她每天去热水房,用暖壶打来热水,用来喝水吃药,洗脸擦身。蓝色的暖壶,上面印着一枝红色的梅花,有一只喜鹊站在枝头,看着就给人一种欢喜之意。
   出院前的一天,不知母亲把暖壶的软木塞放到了哪里,到处找也找不到,把母亲急得团团乱转,好像找不到方向似的。临床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她的妈妈三十出头,穿着一套淡紫色的裙装,头发乌黑油亮,扎着一个马尾,皮肤白皙,高鼻梁大眼睛,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我叫她林阿姨。
   林阿姨见我妈着急的样子,却说,别着急找了,不如我们就用一个暖壶吧。
   小姐姐病床的那个暖壶是黄色的,呈现出黄灿灿明艳艳的暖色调,在金黄的壶壁上,画着三朵盛开的红牡丹,如火焰一样,粲然生辉,光彩夺目。
   林阿姨提着暖壶,去水房打来一壶开水,告诉我的母亲,喝水吃药,尽管用,用完她再去水房打水。
   她还给我和小姐姐一人冲泡了一杯红糖水,那红糖水被暖壶里的开水一冲泡,调配出如同琥珀一样通透的色泽,喝一口,甜甜的,感觉甜到了心里。
   中午,林阿姨又去打水,妈妈要和她一起去,她说,你照看两个孩子吧。阿姨打水时,病房里进来一个中年男子,三十几岁的年纪,手里提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子,说道,小玉,爸爸给你买了方便面,一会儿,让你妈用暖壶里的水给你冲泡。原来是林阿姨的丈夫来了。
   这时候,林阿姨提着暖壶回来了,看到小玉的爸爸,流露出惊喜的表情,说道,又给女儿买啥好吃的了?小玉的爸爸狡黠地一笑,说道,你猜猜?小玉的母亲拿起塑料袋,往里看了一眼,说道,你再去买一包方便面吧,说着,用眼神给小玉的父亲使了一个眼色,小玉的父亲立刻明白了,走了不大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方便面。
   那时候方便面是稀缺品,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尝都没尝过。小玉的母亲从袋子里取出方便面,撕开外包装,放入瓷碗中,从暖壶里倒出滚烫的热水浇在方便面上。林阿姨动作麻利,不大一会儿,就把两碗面都泡上了热水,方便面在热水的激情拥抱中,释放出一股浓郁扑鼻的香味,诱人的袅袅香气,挑动着我善感的味蕾,不自觉地舔了一下嘴唇,咽了一口唾液。心想,小姐姐家里的条件真好,又有红糖水喝,又有方便面吃,真让我羡慕,我的父亲由于身患腰椎疾病,失去了在矿厂的工作,休病在家,这住院的费用,还是母亲卖了一篮子红皮鸡蛋才付的医药费,方便面和红糖,对于生活拮据的父母来说,是奢侈品。
   过了五六分钟,阿姨拿着一碗泡好的方便面,递给我,微笑着说道:“小姑娘,吃吧。”林阿姨的举止,真的出乎我的预料,我真没有想到,那一碗居然是给我的,我还以为她自己留着吃呢。我感觉不好意思,抬头看了看母亲,不知是否接受她的这番好意。母亲看了我一眼,说道,快谢谢阿姨!见到母亲认可,我方才把那碗面接了过来。
   鲜美的汤汁,滑嫩的口感,对我来说,真是人间美味。我大快朵颐,热乎乎,香喷喷的方便面,吃的一扫而光,连汤汁都喝的一干二净,吃的荡气回肠,现在回想,依然感觉口齿噙香。那是我第一次吃方便面,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方便面,因为那碗面里充满了爱的味道。
   这时候,明媚的阳光从病房的窗口照了进来,照在黄色的暖壶上,暖壶闪烁着璀璨的光辉,一缕红色的霞光正好照射在阿姨的身上,沐浴在霞光中的阿姨,散发出圣洁的光芒。
   第二天出院之前,妈妈从床底下发现了木塞,清洗干净后放入暖瓶中。暖瓶带给我的记忆是温暖的,是温馨的,是甜蜜的,是幸福的,也是美好的。
   现在,暖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多功能饮水机和电水壶等取代了暖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暖壶都不会在意,但在我小时候,那可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暖壶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一代人或几代人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每次想起暖壶,我的内心就会涌动着温暖和感动,暖壶,见证了我的成长,温暖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它融入了浓浓的情,融入了火热的爱,也装满了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回忆。
  

共 47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能把一把暖壶写得这么精致有情趣,可见作者是一个细心的人,有情调的人,遇到什么都是情调,都是温暖,何况盛着温暖的暖壶呢。暖壶,就像一个老故事,总能让人怀念其难忘的旧岁月。多少年过去了,作者还记得自己家中那把金属镂空暖壶,那是家中的艺术品。抗拒东北寒冷的,除了温情,还有早起洗脸用的热水,暖壶,总是呵护着生活在寒地的人。一把暖壶,冲沸一碗茶,将平淡的日子弄成了温暖的诗意。作者深情回忆自己的祖母,吃药就靠着那把暖壶,视暖壶为尤物,轻拿轻放,那把竹皮暖壶是伴随祖母的心爱之物,很旧了,但舍不得废掉,田奶奶看不过去,就移花接木,换上一个绿色的外衣,暖壶记录着乡邻互相帮衬的故事,带着情感的温度,已经存放在心底了。暖壶易碎,作者回忆起自己打碎暖壶的细节,原来还有比暖壶更温暖的事,亲情的温暖胜过一切温度。碎了,唤来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那把紫红的暖壶,还有鲜艳的两朵玫瑰,从此被红叶阿姨送进了作者的家。暖壶是哪个年代住院必备的物件,因暖壶发生的故事就不能少,那碗方便面,就比任何时候的方便面都好吃,那把暖壶就比任何图画都要美。暖壶,装着故事,盛着温度,刻着深刻的温情记忆,难怪作者以这么长的篇幅来书写暖壶的历史。时光远去,暖壶几乎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那种温度不会消失,因为暖壶带着温情一直走到现在,暖着我们的心,温着我们的日子。能够把不起眼的暖壶小事写得这么精粹,是要有一点功夫的,如菊老师写亲情文章,在缓缓叙述中,捧出的都是感人至深的细节,我是非常相信细节的力量,这些细节在作者笔下,一点不少颜色,依然映着我们的眼睛,暖着我们的目光。暖壶变成保温杯,这是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节奏,不管怎么样,时光都给我们留下印记,这些印记,就是最有温度的印记,作者选材精当,很多精神的因素走进作者的视野,成为一把暖壶应有之义,文章也就丰盈了,虽是普通平淡的一把暖壶,却一点也不少精彩和凝重。暖壶里乡邻的互相帮衬,有待人接物的厚道和满足,有亲情唯美的情感的寄托,这样丰盈内涵的文章,才是我们喜欢的。记住暖壶,留住曾经的温暖,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美,无需多少修饰,足以让我们抱住暖壶取暖。力荐佳作,赏读悦心。【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20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1-27 12:46:43
  暖壶,联结着亲情和友情,任凭时光逝去,温暖的感觉却历久弥新。琳达用深情的笔触,娓娓道来,暖壶记录着日子的温馨和甜美。当暖壶不小心碰碎,一家人对作者的关爱呵护之情溢于言表,这表明:暖壶虽暖,但孩子安然更重要,亲情的爱似春风化雨滋润人心,感人至深!在医院当暖壶塞子掉落找寻不到时,邻床的母女给的温暖也是至真至深的,那诱人食欲的方便面,多么暖心的往事,陌生人之间也存在友情,盛放出无私的关切之花!总之,此文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笔法老到,驾轻就熟,语言唯美动人,启人共鸣,非常精彩的文字,点赞才思,问候琳达春节快乐!
回复1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1-27 15:24:46
  深谢香香老师到访和雅评!香香老师的美评总是那么唯美,那么深邃,那么婉约,给这篇文章增添了绮丽的华彩,非常喜欢!溢美之词让我不胜感激!暖壶,温暖了一代或几代人的记忆,装满了温暖和动人的故事,时光虽然远去,但那些温暖的记忆驻留了生命的永恒!那个好心的阿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再次感谢香香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香香老师,给老师敬茶,献花,抱抱!祝香香老师兔年吉祥!幸福安康!
12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1-27 14:55:37
  一把暖壶成就了一篇好文章。其实家里的老物件都会折射出人性里爱的光芒,只是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罢了。老师能以物托情,以情感人,着实为一篇好文章,学习了,顺祝老师兔年吉祥,佳作不断!
回复1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1-27 15:31:36
  深谢思年华老师到访和雅评!正如老师所说,有很多老物件都有着温暖的故事,只要善于发掘,就能写出精彩的文章。这是我第一篇写物品的文章,也是尝试着去写,还有很多不完美之处,谢谢思年华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老师,祝老师兔年吉祥!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1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3-01-27 17:01:18
  东北叫暖壶,上海人称热水瓶,热水瓶可是个好东西,陪伴了所有家庭一辈子。虽说现在热水瓶的式样,有了很大改观,也有了升级版,但使用普通热水瓶的家庭,还是占了多数。我们家庭从不喝瓶装水,至今都喝热水瓶里的开水。一个热水瓶,牵出了当年多少温馨的故事,令人感慨,也令人难忘。我曾经借热水瓶为题材,写了一首爱情短诗:从来没说过“我爱你!”,笨拙的嘴,永远吐不出半点蜜;用愤怒撬开你的口,哗啦啦,倒出的全是滚烫的心。欣赏老师的佳作!
回复1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1-27 22:24:14
  深谢小溪老师到访和雅评!写这篇文,还是源于小溪老师分享那个视频《难忘的岁月》,第一次写物品,就选择家庭最常见的暖壶写,因为熟悉,写起来顺手。正如小溪老师所说,热水瓶真是个好东西,方便又实用,伴随着多少家庭一辈子,曾经红极一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暖壶,是时代的缩影。小溪老师无论小说,还是散文诗歌都写的那么好!让我望尘莫及,是我学习的榜样!再次感谢小溪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小溪老师,祝老师兔年吉祥!幸福安康!万事顺意!
14 楼        文友:白玄        2023-01-27 19:53:24
  暖壶,我们这里叫开水瓶、暖水瓶、保温瓶,里面有一个玻璃胆子,外面有竹壳、铁壳、塑料壳,把开水倒进瓶胆,塞上木塞就可以保温。过去在农村是稀罕物,后来家家户户都有。文章描写细致,场面温馨,感情饱满,亲情浓郁,邻里关爱,充满正能量。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1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1-27 22:29:58
  深谢白玄老师到访和精彩的解读!暖壶温暖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记忆,是时代的缩影,虽然时光远去,但那些温暖的故事驻留了生命的永恒!再次感谢白玄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白玄老师,祝老师兔年吉祥!万事顺意!
1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2-01 03:42:37
  读如菊老师的暖壶,勾起了浓浓的回忆。看似写老物件,实际串起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从竹编外壳的暖壶,到绿色镂空铁皮的外壶,再到各种色彩各种花色的外壳暖壶,直至今日不用暖壶,让各种烧水器、饮水机替代。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情真意切、摇曳生姿,令人读来情味深长。好文,大赞才情。遥握问候如菊老师,谨祝兔年大吉!
回复15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2-01 05:46:59
  深谢湘莉老师到访和精彩的雅评!美评深邃、唯美、细腻、婉约,给这篇文章增添了熠熠的华彩,又喜欢又感动!溢美之词让我不胜感激!湘莉老师读的那么细致让我好感动!暖壶温暖了几代人的生活和记忆,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觉很温暖,湘莉老师估计对暖壶也有深刻的记忆吧,暖壶曾经红极一时,是时代的一个缩影。再次感谢湘莉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湘莉老师,给老师敬茶,献花,抱抱!遥祝兔年大吉!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