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暖】日出日落(散文)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纵使风雪雨雾肆虐,太阳依旧升起落下。日子在日出日落复始中悄然流淌,生命在日出日落轮转里倔强长成。
一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一种自然现象而已。晨赏日出、暮观落日,始终是人们欣然向往的意趣,成为一种难得的身心体验和惬意享受。这大抵就是心随物转、心随所愿物化成形的结果,自古至今,不曾改变。一如庄子所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我喜读诗词歌赋。年轻时,常幻化出一幅画面感极强的场景:清晨,一轮红日东升,江边柳岸,白居易漫步其间,随口咏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一刻,红胜火的“江花”如同一粒种子深埋心间,孕育发芽,期冀一个红日喷薄、“江花”胜火的机会。
泰山没有“江花”,但泰山之巅是观日出的绝佳之地。我又一次来到泰山脚下,午饭后,从红门起步,朝着顶峰爬去。
泰山是一位大丈夫、纯爷们,棱角分明,胸怀坦荡。一路走来,并无奇秀妩媚之景色,却是山石耸立、壁立千仞,给人一种硬朗坚毅的感觉。山上树木,大多是高大挺拔的古柏古松,苍松翠柏,透着一股神圣威严的气势。松柏密林处,一位登山者忽地亮起一嗓子:“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
爬过十八盘一千六百多级台阶,我们行至南天门,在预定的酒店住下。一顿素餐之后,大家约定,明天一早去玉皇顶观日出,我们此行的一出重头戏。满怀期待地早早睡下,松涛阵阵入梦来。攀登泰山,于我来说是第二次。上一次,没有在山顶住宿,未见到泰山日出,留下一丝遗憾。这回一定要完成心愿,迎接新一天第一缕阳光,一睹红日初升的灿烂景象。
窗外,山风呼呼作响。我们赶紧起床,穿上酒店准备的军大衣,打着手电,一头扎进夜色中。此刻恰是黎明前的黑暗,夜色遮蔽眼前的一切,黑魆魆的。想起清朝姚鼐写的《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我们没找到所谓的“日观亭”,摸黑登上东边崖壁上,寻个巨大的岩石坐下,翘首东方。此时,“待日出”的急迫心情,大概与姚鼐一样。然而,跨越数万个日落日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夜色渐渐退去,像有人揭开眼前的帷幕。远处云海翻腾,近前迷雾重重。翘首以待的太阳,竟然被一片白茫茫遮蔽得严严实实。天色已明,未见红日当空。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一股脑涌上心头,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都说登泰山看日出是一件极美妙的事情,我们却看了个寂寞,徒留一丝惆怅。
太阳天天升起,却未必日日可见。如同季羡林先生所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生活中求而不得的事情实在太多,憧憬着,盼望着,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就像眼下正经历的事情,爬了一千多级台阶,半睡半醒一个夜晚,想看红日,却给一个云海。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抱怨自己命不好,更不能埋怨泰山不仗义,生活就是如此,酸甜苦辣咸都有。没有日出的山顶,也是一种别样的景致,只管换个角度欣赏,换个心情品味。
天色已明,山顶雾气消退许多。山高云低,白茫茫的云海,厚重得纹丝不动,像洁白如雪的棉花垛,看上去柔软而富有弹性。云海中,一座座山头影影绰绰,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从棉花垛里探头探脑。云海缠绕泰山,泰山耸立于虚无飘渺间,相对于雄伟来说,泰山变得秀丽润泽,呈现另一种美好。我被这种美深深吸引,沿着起伏的山岩,这瞧瞧,那看看,陶醉在风轻、云白和山峦飘渺之中。
一时间,竟然忘了臆想中那一轮喷薄的红日。
二
若干年后,仲夏季节。当我入住黄山之巅的酒店时,没有同伴们“待日出”的兴奋劲。经历了泰山观日出而不遇,学会降低期望值,不那么在乎黄山日出。
黄山的夜晚,山风阵阵,清爽宜人。人与天空是那么的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夜空,如果不是怕夜里太冷,我真想露宿星月之下,倾听满天星辰和如钩新月,叙说天上的故事。晚餐时,品尝臭鳜鱼,喝着“口子窖”,一杯下肚,人就七分醉了。清风送爽、众星拱月的夜晚,微醺而眠。黎明时分,是一束阳光还是云海翻腾,已然无所谓了。不管怎样,明天都是新的一天,日子翻一篇,生命度一日。半睡半醒之间,忽然问自己,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喜欢观日出?
凌晨三点多钟,手机铃声响起,催促大家起床。出酒店门,我们向光明顶气象站走去,那里原来是座寺庙,地方宽敞。路上,游人三五一伙,游动着,聚集着,渐渐增多。见人多,我们爬到相邻的炼丹峰。天空黑黑的,远处朦胧一片,看不清眼前景物,还有一点不浓的雾气飘过,隐隐觉得不是阴天,看来我们运气不错。山头不大,哪个位置才是最佳观日点?太阳又是从哪个方位上升起?我们都不知道,只管朝着东方望去。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四周略微有些光亮,隐约可见半山腰沉静的黑云,但天边并无红日。
毕竟只睡了半夜,困倦睡意袭来,索性闭目养神。作家刘白羽的散文《日出》,描写的就是来黄山看日出。他写道,爬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结果却与徐霞客一样,“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雨声,黄山日出没看成。真应了那句古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能不能看到日出,不分三六九等,也无关人品,完全靠运气和机遇,在数学上就是个概率问题。
忽见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兴奋地嚷道:“来了,快看!”
淡粉色的晨曦,厚重的云海上,飘出一丝细长的红线,像睡美人睁开美瞳的瞬间,柔美,含蓄,可爱,尽可以大着胆子对视她的眸子。红线慢慢抬升,拓宽,变成一条红色的绸缎,如同舞台上红色帷幕徐徐拉升,期待主角闪亮登场。一道弧线跃出云层,接着变成一个美妙的圆顶,红红地慢慢升起。不一会儿,半个太阳爬上来,向上映红幽暗的天空,向下染红云朵,就连山上的松和翘起的屋檐,以及人们一张张兴奋的脸,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半个太阳并不在乎人们的熙熙攘攘,像大家闺秀出门,不紧不慢地升腾,越来越大,由半圆渐渐成为全圆,最后向上一跳: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瑰丽灿烂,云蒸霞蔚,光芒万丈。
人们欢呼起来,一个个兴高采烈。忙不迭地拍照,拍初升的太阳,拍沐浴阳光的亲朋好友,他们要留住灿烂温暖、极富感染力的一刻。昨夜的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阳光普照,光明洒满人间,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阳光和煦的清晨,燃起人们火热的希望。刚刚降临的日子,因红日而变得璀璨光明。
我找到了昨晚问自己的答案。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喜欢观日出?答案写在似红海般的云朵间,写在映红的古刹和松柏上,写在人们笑盈盈的脸庞上。阳光是天地间最灿烂的光芒,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明亮,生机勃勃,动人心弦。
阳光,阳光,阳光……山上山下,明媚无限。
三
与盎然日出相比,落日似乎不受待见。没听说过谁爬到泰山、黄山之巅,专门瞧日落,看暮色黄昏。
李商隐写了一句“夕阳无限好”,偏要缀上一句“只是近黄昏”,弄得人们很没心情,徒增无可奈何的失落感。不过,也有雄浑壮观的:大漠荒凉,王维塞上骑乘,大声歌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斜阳西坠,长河落日,其实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时候,我就特喜欢看落日,尤其是夏日傍晚,坐在海边看太阳缓缓落下。下午四五点钟,太阳没了正午时的热度,光亮度降低了,不那么刺眼,但仍然是一个白日,徐徐下落。我们这座城市的西边是绵延的山丘,所见落日,不过是落到山里,看不到王维“落日圆”的情景。太阳已经落下,天色还没全暗下来,山那边仍有一线光明。长大后,才知道山那边是渤海,过了渤海就是老家山东。每日里,太阳落到山后,就是落回老家,不需要窄窄的船票,落日带去一抹乡愁。
人到中年,依旧喜欢看太阳落下。夏风徐徐的傍晚,我们到住在二十八层楼顶楼的朋友家喝茶。不经意间,看见太阳挂在天边。我走到天台边上,注视着夕阳缓缓落下。太阳已经泛起一圈桔红色的光晕,远处几朵白云被染成淡淡的红霞,一座楼房的圆顶反射着金红色的光。光影中,太阳慢慢地落在钢筋水泥筑成的“森林”后面,只留下桔红色的光芒映在天空,与淡蓝色的天空交织在一起,变幻莫测,像一幅色调柔和的印象派画作。
我又想起王维,让先生站在二十八楼上,恐怕写不出“落日圆”的字句。没有大漠,没有孤烟,连小时候常见的炊烟都没有,但丝毫不妨碍太阳照常落下。此时的夕阳更像一个归家的人,匆匆而又悄无声息,藏身繁华都市林立的高楼之中,静静地歇息,等待明日的升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低头看着夕照下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流,步履匆匆的行人,都是落日的同行者,有着同一个目标:回家。
几度夕阳红,转眼进入暮年。九年前,我因工作需要,在营口市工作一年时间。工作之余,与营口的同事们聊天,他们说营口是中国大陆唯一能看到海上日落的城市。这令我非常惊讶,充满惊喜,能够看到太阳不再落到山里?不再落在林立高楼中?
初秋的周日,我在下午赶往营口。刚到住地,放下背包,营口市的李部长打来电话,催促我赶紧去海边吃烧烤,还说晚了就来不及了。我很纳闷,一顿烧烤早点晚点有啥不可以的?
乘车赶往约定地点西炮台南路。司机说,这是一条海滨观光路,也是辽河入海口。辽河在流经若干城市后,于营口西海岸入海,硬是不肯再往前一百五十公里流到大连市内,弄得我们虽是辽宁人却不敢自诩“辽河儿女”。仔细想想,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如同日出日落遵循着天时地利,大连已经三面环海了,又何必非得大河汤汤。
尚沉浸在“辽河儿女”的思绪里,海岸边,石桌上,滋滋冒烟的烤肉,已经召唤着我。刚要落座,李部长却在喊我,先别忙着吃,你看!她指向大海深处。
远处,海天连成一线;线上,飘荡着一轮橘色的太阳。
那层橘红色,像一个圆环箍在太阳外面,斑斑金红色洒落海面,随着海浪一涌一涌,一起一落。天空上,风吹散的云朵,被染成金红色,霞光满天。近岸处,海鸥闪动着金色羽翼,翱翔天地之间,俯瞰海浪之上。
夕阳一点点下沉,光亮开始变暗,却愈发红了起来,红彤彤的映照天海之间。慢慢地,夕阳底部的弧线隐入海中,接着下沉,半个暗红色的太阳飘荡在海面上,妩媚而柔美。渐渐地,渐渐地,悠忽一下,夕阳坠入海中,四周一下子暗起来,夜幕降临。渤海落日是我见过的最圆、最大、最红、最美的太阳,她正以海为床,拥涛而眠,醒来注定又是一个灿烂的黎明。
我在黄山之巅观日出,渤海之滨赏日落,于日出日落间过日子。而太阳呢?何尝不是在看着我,看着人间的繁华和热闹,或许还看到了忧伤和困苦。日出日落归山海,亘古不变,而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短暂人生的每一天都只属于日出日落。感慨日出的雄浑,欣赏日落的柔婉,我们有限的日子比不得太阳的永恒,唯有在日出日落之间忙碌着、辛苦着、收获着,偶尔忧伤着,落寞着,过着鲜活而真切的人生,热爱拥有的生活。
日出日落,行走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