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1095里路(散文)
1095里路终于走向终结了。
三个365天,在2023年到来之际画上了句号,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新的一页很重要,不幸的人们一直在黑黑的山路上踽踽独行,结果还是没能越过山丘;而幸运的我们在山的这一边,在历史的夹缝中只能叫苟延残喘,担惊受怕地活着,终于在走完1095里路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回归。
这个新年,我们带着刚“阳过”的身体,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一种新的起点,也许是要证明我们还年轻,还有一副病毒击不倒的身体;也许在冥冥之中,我们必须要和神灵来一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流。
那我们的起点是什么呢?送给新年一份满满的仪式感吧!
新年的第一天,没有朝阳,唯有浅灰色的云伴我们前行。
从成都出发,目的地——理县桃坪羌寨。这桃坪曾去过多次,但它深藏了一座川主庙却从未涉足。这已走过上千年历史的类水神信仰的川主庙,战争、地震、火灾等各种灾难都未使其毫发受损,真乃世间奇迹。特别是512大地震,它更是岿然不动,保全了自己,也护佑了整个桃坪古寨。这样的福地应是理想的消灾祈福的场所吧。
阳光已取代了成都到都江堰之间的灰雾,天空难得的湛蓝,难得的高远。没有树木、野草的高大群山,仿佛诉说着贫瘠和荒凉;狂风从天而降,吹得人好像都要忘掉姓啥名谁。就在这样的天气感召下,我们跨上寨西的小桥,拾小梯而上,在一个较开阔的坝子后面,高台隆起,庙宇小巧、森严,朴素、厚重,千年的古风就在这气韵流畅的空间里来回传送,令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
龟,500年的灵龟纹丝不动,卧在我们和高台之间,驻足停留,指点着它的真假。只见小小的眼睛瞪得溜圆,一眨不眨地看着我们,身上的龟壳黑得发亮,俨然一块黑曜石,闪烁着极其自然的光泽。是真的,我们议论着,一管理员之类的女子从高台上缓缓走下说:“真的,都有500岁了”,我们的眼神才从怀疑变成惊讶,再变成崇拜。500年的龟了,在它面前我们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太逼仄和渺小了。瞬间闪过的念头迅速地被一柱无烟香转移,我们虔诚地点燃,举过头顶,深深地插入祭台之上,平安、健康、好运之类的话在心里反复默念。川主在此时此刻已变得不太重要了,500岁的灵龟揽下了我们全部的寄托:辞旧迎新,消灾祈福,好运连连。
依依不舍,告别灵龟。出得川主庙,在古寨外围山坡上,湛蓝的天空托出十几颗红红的石榴,风景在荒凉和贫瘠中变得高贵而典雅。谁家的石榴啊?这是忘了秋的收获了吗?初冬的午后,还任其熠熠生辉,带给游客季节的错乱。错乱好,也许我还没有好好领略山野的秋色,冬天就疾步迈入了,所以,就让我们将桃坪的秋和冬一网打尽吧。
古寨地势较高,依山而建,我们带着石榴明艳的色彩进入被老外誉为的“东方古堡”。在西方,也曾领略过几座帝王的古堡,它们往往都气势宏伟,建在富庶的农田之上,且建筑精美,结构巧妙,将生活的舒适与对外的防御巧妙的融合,令人觉得古堡就应该是这样,壮丽、厚重,刀枪不入。而我们的桃坪羌寨能称为“东方古堡”,的确显得有些夸张,不过细细想来,非这样的美誉不精确。试想,首先,在两千多年前的远古桃坪,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完全没有什么风水宝地可言;其次,碉楼和民居所用的石材均取自当地的卵石、片石等,再其次,它并非帝王的古堡,而是华夏的少数民族羌族的集民居与军事防御一体的村落;最后,这样的村落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淬炼后还屹立不倒,还有欣欣向荣的人间烟火气,这难道不是“东方古堡”吗?
东方古堡,我历经十来年后再一次迈入,并且在这个独特的新年里。据说它有八个入口,我们随意地选一个入口进入,再一次感到脚下的路万般无解,怎么走?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一点儿都不像域内那些曾经的老城,四四方方,街道呈十字状,道路分明,完全没有迷路之虞。我们在怯懦和盲目间徘徊,最终听凭双腿的指挥吧。“窄巷子”的确太窄,仅容一人通过,这也许是和外来入侵者短兵相接的最佳之地;“黑巷子”的确太黑,伸手不见五指,走在里面仿佛进入时间隧道,踏上了不归路。还有一些敞亮的小巷,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这走不完的迷宫,了不完的路,身心非但不疲惫反增探险之趣。
阳光正好,蓝天高远。鸟们叽叽喳喳在树枝上盘旋,托出古寨的宁静。又到了熟悉的杨家大院门口了。杨家54代传人正津津有味地与游客讲解,声音洪亮,激动万般。我们没再进去,因为以前已去过多次,只是杨老的声音又唤起了从前的记忆:桃坪古寨地面的八卦图已令人倾倒了,而杨家地下密布的水网更是精妙绝伦。杨家地势较高,先人们群策群力,在房屋下开沟挖道,将此处汇集的雪山圣水分送给古寨近百户人家,用水、消防、逃生尽在这地下的蛛网中。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一直是征服我的地方,这样的东方古堡的确是稀世之宝。
走街穿巷,在路标的指引下,我们向桃坪的制高点,也就是观景台走去。一路攀爬,没有像样的石梯,寸草不生的裸露山石在脚底打滑。在一截最陡的地方见不到山的那一边,却只有空旷的蓝天呈现,此时的它不再令人愉悦,却有些使人感到绝望。没有草,小径的两边却生长着一笼一笼直刺天空的箭兰,显得如此的艰难、苍凉和悲壮,恰如这个民族,坚韧、刚强、智慧、隐忍,可以把环境恶劣的贫瘠之地变成风水宝地;可以把民居和抵御外来入侵的军事设施巧妙地融为一体;可以把古老、神秘的萨朗舞跳得野性十足,天人合一。在这不一般的新年,能与如此古老的民族有一次交流,不刻意,却随缘;不经意,却深情,实属意外的惊喜。因此,在它的土地上登高望远,应该赋予新年不一般的意义吧。
风异常的大,它的猎猎之声行走在耳畔,有将人推倒之势。我手脚并用,终于登上了观景台,正欲缓一口气,结果更大的危险来了,光秃秃的制高点八面来风,将人吹倒事小,令人窒息才叫事大啊,于是我用手捂住鼻,挡住狂风,这才有了正常的氧气交换。
观景台上的人大多禁不住这意欲将人卷起的大风,纷纷从台的另一侧快速下山了。此时的我才感到观景台是多么的空旷啊,俯视羌寨高耸的两座防御和狙击外来入侵者的碉楼,它摩天揽月,千年不倒,何不顺着它的通天梯去冥想一番呢?
冥想,抛开心里所有杂念,竟然有了向上升腾的美妙感觉,这种感觉真是说不清也道不明。在新年的第一天,能产生这样的感觉,仿佛舍掉了小我,获得了大我;舍掉了小景,获得了大景;舍掉了灾难,获得了平安。
平安,应该成为我2023的幸运词,不奢求,不攀比,不张扬,平静、平和、平安才是正道。
下山,顺着刚建好的千步云梯。
到得山脚,再一次回望观景台,啊!它俨然一座转经塔嘛。转山转水转好运,这个困厄了我们三年的第一个新年,怎能不去转转呢?
2023年的第一天,我们就这样转转转,希冀转出好运,转出安康。
2023年1月9日
通过老师的讲述,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抚今追昔,让我们去回望那些沉甸甸的厚重历史。问好老师,感谢倾情赐稿,期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