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新年快乐(散文)

精品 【东篱·奇】新年快乐(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731.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03发表时间:2023-01-29 10:39:01
摘要:一年又一年,新年过得快,新年如旧,新年常新,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我想,可能千古以来,“新年快乐”四个字的使用,从来不变,用频极高。快乐,一旦和“新年”配搭,也就有了安康、吉祥、幸福等含义,字典查不到,都在人们的心中。新年,从来都是“跑得快”,好日子的脚步,总是匆匆,揽不住了,只能感慨一番。
  
   一
   年啊,来之不易,就怕过得快。“热得快”我喜欢,过得快,我的情感接受不了,希望新年的脚步慢下来。
   除夕开始,各群里开始抢发微信拜年了。大年三十早上,一看手机,祝福语铺天盖地,最多的是“除夕快乐”,一般都有动画配图,很豪华,美观,高效。凡是自己打字发出的,大家似乎还不习惯这样表达,有人干脆直接写上人大人小孩都能脱口而出的四个字“新年快乐!”
   我的一个老同事,发的祝福语特别引起我注意,自己手写的,简单的三字“新年快!”他漏输了“乐”字。哈哈,他把“乐”留下了,难道要自己偷着乐不成?不知什么原因,他没发现?否则,他即使无法撤回,想必也会补发一句。
   我琢磨了下,倒是愿意收下他的祝福,甚至有点喜欢他的大咧咧。他表达的意外精准,新年来得快,过得也快。快,不要紧,那就把“乐”留下来吧。省一个字,反而意思丰盈起来。发的人留下快乐,收到的人,也自己添上快乐。感慨年节过得快,尚有快乐在。多好的意思啊。
   过了元旦,我还在阳康之中,在家静养,努力要赶走身体里的最后一只“阳”。心里盘算着,再怎么说,到过年也应该恢复八九成,不用担心连酒都不能喝上一口。职业习惯,我还是比较关注时间的,办公桌上的台历,被我写写画画,成了一本备忘录。在很早之前,我查过日历,许是看花眼了,还是发生了脑乱,我不知道凭什么就这样定义了春节在2月份。有时看新闻里讲春运的话题,我还在想,是不是讲得有点太早了。再回头翻了翻,2月初和2月中旬过年,那已经是前两年的事了。日历年历,包括电视,都做了“快”的帮凶似的,我想到,学校开运动会,学生在看台上一喊“快”,的确百米成绩就提高了零点几秒了。快,经不起催促啊。
   一日,我网上预约医生,这容不得马虎。查日历,好好确定下时间,顺便仔细一看,今年过年是1月份,阳历21日是除夕。
   这样一来,觉得新年很快就来了,如等在站台上接人,刚听到广播预告列车即将进站,愣了愣神,再抬头一看,车已经停在了自己面前。高铁是对绿皮火车速度的一个颠覆,将“快”这个有点模糊的词一下子弄得如离弦之箭了。
   我觉得自己可笑,怎么还有能力和岁月掰扯,过年就是过年了,快点准备吧,别再蹉跎岁月了。遵朋友之嘱,跟上快的节奏,留下乐吧。
  
   二
   今年过年不喝酒。喝酒,觉得在醉醺之中,年过得更快。
   其实,自己是有些好酒的,说嗜酒我也不反驳。回首那些消逝在酒杯中的青春,头还在晕。
   我不喝大酒,也不贪杯,我真正的喝醉只有一次。就是在玻璃厂的时候,一次全厂管理人员吃年夜饭。这种场合,一般开始都收敛着喝,等酒过三巡,大家互相敬酒。当然,拼酒的人也不多。那天可能是因为年底账结完了,要放假了,我一身轻松,就多喝了几杯,每一杯,都是畅饮,都很陶醉。结果喝多了,一路上,我都用不太好使的双腿求证喝醉与陶醉的关系,都不知道怎样飘回了家中。原因后来找到了,经和部门同事确认,那些自带的白酒一瓶瓶摆在我身后的窗台上,我虽然回头瞄了几眼,但错把52度看成了32度。
   我这么大言不惭地先提到了喝酒的糗事,就是今年过年以汤代酒,毕竟阳康不足一月,专家各种警告不绝于耳,不喝以防阳后并发症。所以,就从头至尾回忆一番,解解馋,过过酒瘾。享受一个无酒的年,年应该不会太快地过去吧,我想体验一下。
   酒桌上,在酒精作用下,神经兴奋,话匣子打开就搂不住。“壶中日月长”,也有喝酒贪杯之意,酒话越说越多,回头看挂在墙上的时钟,时针急得直兜圈子。另外,喝酒要先吃菜吧,酒足了,饭还没饱,要再吃上二两米饭或几个甜点之类,如此这般,自然就拖长了吃饭的时间。其实,是拖不住墙上的钟的指针的,那就留下自己的“乐”吧。突然觉得“快乐”两个字的解释应该是“快快地乐”吧,莫蹉跎,不纠结,每年送给我们的好日子,不乐就浪费了。
   今年自家的第一顿年夜饭,无酒也成席,开口见米,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从来没这么快过。快也好,亲人聚在一起,天南海北,把曾经被折腾快的时间拿来陪着亲人,真好!
   一点都不担心会饿,央视春晚是我家的第二道年夜饭。晚八点,春晚如约开始了。客观讲,今年春晚的节目质量还是很高的,就说节目内容吧,群英荟萃,好戏连台。毛不易的歌曲《你好陌生人》声情并茂,“你知道吗,我也曾是你,得到过不相识的暖意。”这词,唱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真诚,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和陌生人是可以说话的。朱洁静的舞蹈《碇步桥》,翩跹的舞步,轻如时光,袅娜的身姿,悠悠如流水,温情脉脉,爱意盈盈,“能不忆江南?”小品《坑》,接地气,讽刺了一个躺平式干部不作为的工作作风,直击社会痛点,包袱不断,“坑”观众不浅。好的一台晚会和一篇好散文一样,仅有语言优美是不够的,能打动人才是王道。当然,主持人配合默契,妙语连珠,精彩的“编按”也非常值得欣赏,给他们点个大大的赞。美的东西,从眼前流过,真的快。即使是重新复习,还是快捷键。所以,我感觉,在美的面前,容不得人踯躅徘徊,抓紧了,不然美珍的会稍纵即逝。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觉得时间过得快,一样道理,看喜欢的节目,也有同感。不知不觉,到了午夜零点,新年的钟声敲响,这钟声走得远,要明年才回来。晚会在《难忘今宵》的音乐中接近尾声。“青山在,人未老”。真的未老吗?时间催人老,快乐不等待。美好的祝愿又一次响遍中国,好感慨啊,春晚已经走到第四十个年头。
   初一起,接着在家里休息。一部分时间,我沦陷在电视文艺晚会中。为了欢度春节,有的电视台卯足了劲,每天安排一台文艺晚会,央视更是将春晚连续重播几天,歌舞、相声小品、曲艺等等,目不暇接。我喜欢晚会的歌声与笑声,能调理我有些淤滞的血脉。还有一部分时间,我用于翻翻书、敲几段文字、上上江山网、下楼散散步。当然,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擦去滚滚灰尘,偶尔和兄妹通个电话,不见面,听听声音也亲切。趋于平淡,跟周末差不多。日子,也许就是这样的属性,总是在零零碎碎里悄然而过,所以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我觉得总是忙忙碌碌,他们不是有干不完的事,而是不能放任时光流走,所以,忙碌成了他们热爱的特点。
   现在过年没觉得特别,跟平时一样,原因就是,现代人吃穿用不愁,生活幸福,天天都像过年。
   在家过年,欢乐比寂寞多。我家依旧上演传统节目,听门铃音乐。楼道大门门铃奏出的是一种音乐,温婉、柔和,房门门铃响起的音乐则清亮、有趣,两种门铃声此起彼伏,好像一男一女,很好听的中音。每天从早到晚,都洋溢着贵客盈门的喜气。当然,除了比较贵重的物品、速冻食品,为安全起见,我们和小哥一般彼此不见面,这门铃声就是小哥的留言:东西放在门口了,记得拿噢。这些天外卖叫得多,吃的喝的全仰仗快递小哥。但我还是尽量克制,能不叫就不叫,有些小哥回老家过年去了,小哥紧缺,凡事不能老想着自己,也要考虑考虑别人的需要。
   忽然觉得这些小哥就像信使,送来的是包裹,取走的是光阴,一晃几天飞也似地过去,再次印证:长假不长,短假确实短。
   我们常常感觉的是日子的快捷,却忘记了品味日子里的乐。突然记得自己对日子有些不敬了,日子必须用乐的心态去对待,日子才会回报我们幸福。
  
   三
   在媒体上看到,算上新冠疫情肆虐这三年,很多人都几年没回家了。于是,有了下面的画面:父母迎出村口,和久别的儿女拥抱在一起,每个人都喜极而泣,泪流满面。看到这些,我也心潮难平。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所以,亲人总是难舍难分,很理解,人们相信温情可以止住过年的快,其实不然,错觉有时候是值得珍惜的。毕竟在门口村口相送的一幕,回想起来就那么长。
   不用说,返乡人会数着日子过。陪父母聊聊天、串串亲、吃吃请,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分别这么久,那别后的往事要翻出来聊聊,需要很多时间;去串串亲,同学好友聚聚,亲戚多,同学也多,这么多年没见,能看看就看看;东家请一桌,西家啜一顿,牙齿忙得上牙搭不上下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子更美了,村前村后转转,越看越高兴,越看越不想离开,越看想得越多,自己能为家乡发展做点什么呢。腿脚为这个年快跑着,太多的人,太美的风景,需要时间去看,还是嫌时间如白驹过隙,总想拉住缰绳,停在半空。
   乡间车马慢,日头在天上有点磨磨蹭蹭,但时间不经磨呀,不知不觉,假期所剩无几。即使返乡人假期长些,一般都会被允许休到正月十五,但觉得,破五以后,时间就像油门踩到底的新能源车,突然加速了,但连尾气都看不到。“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春风摆动杨柳稍,也拉着游子的衣角。很多人,回来前就预订了返程车票。想想回城,迎接自己的是高楼林立,喧嚣如流,自己是否会近城情切;想想上班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工作是否如旧,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心没落地。
   我也曾是个返乡人,这让我想起父亲去世后,我为数不多的几次回家过年。虽然多请了几天假,过了十五也要回去工作了。提起这话题,母亲总是说:“乍这么快就上班了?”等送我们出门后,她面带笑容地逗着当时还小的儿子问:“你还啥时候回来?”儿子只会眨着眼睛,看着我,向我求援,我则说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作答:“等放假。”她这个习惯一直保留着,每次离家时,她很少直接问我们还什么时候回来,总是问孩子:“你还啥时候回来?”而且,要问两到三遍。每次,我都是带着这“故乡之问”上路的。有些话,父母一再说,希望可以拉住时间的脚步,拉住亲人远去的身影。我想,父母可能最恨那个“快”字,他们的时光不长,快,在他们那里是一种利刃快刀啊。
   过了初三,假期过半,明显觉得手头的时间不宽裕了,不捉襟就已见肘。人呆在家,难免会起得晚,就是我这有早起习惯的人,有两次竟然也睡到了近六点钟。这一拖拉,没拖住时间,反倒觉得,一眨眼天又黑了。还有,不能不想到春节前手头没完的工作,尤其有点麻烦的工作,还有,长假后第一天遇见同事,除了谈谁胖了谁瘦了还说点啥。最后一天,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白驹过隙,节后综合症百分之百复发,常望着阳台窗子发怔。七天黄金假期,金光灿烂,一闪而过。这黄金,不能用来收藏,只能用来消费,但不能再买来更长的假期——上班族所期望的假期。寸金难买寸光阴,还真是这么回事。
   又翻到朋友的微信,“新年快!”三个字仍赫然在目,其实,他也没想到,他说出了多少人的心里话,还在砸吧年味儿,“七天之痒”却到了。
   一年又一年,我们的“年”其实才开始。时不我待,不抱怨,不叹气,打起百倍精神,让我们发奋工作,好好过2023这个“大年”吧。
   最后,我在这里代我的同事补上一个字吧,朋友们:“新年快乐!”快和乐,永远是一对,别拆分才好。
  

共 43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其实,如果按照汉字的解释,快是愉快,乐是快乐,快乐同义。作者的朋友拆字,快成了一种留不住的速度;乐是留给自己的情感满足。别有新意。文章从老朋友省下一个“乐”字说起,谈谈快。本来看看日历,还觉得新年还早着呢,可电视上说过年的事,一下子又拉快了年的节奏。不负年,快点吧,时光不等人,那就跟着年的节奏快起来吧。酒醉喜过年,品酒的概率加快。作者回忆起醉醺的那次,想到当下不能喝酒,觉得这个年不会快,也满足了。但一顿无酒有米的年饭,还是快了点。年饭快,坐下和亲人话年就慢下来,也不错。看春晚,也觉得快,美的东西都是属于快闪,容不得踯躅,快点抓住美吧。在家过年,快递小哥走马灯一样,希望快。但小哥送来快递,取走了光阴,的确让人不适。可以回家过年了,分别最难受,总在盼着下一年,希望时光拉住亲人的脚步。在家过年的日子总是快,拜亲访友,时间过得快;看看农村新面貌,得赶快看,不然看不过来。想起朋友发来的“新年快”三个字,想想七天之痒,不像“七年之痒”那么漫长,心中还是有些苍凉。年的快,让人不适,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2023这个年,不再让一年跑得快。这是一篇说“快”的散文,写得颇有情调,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抓取精彩的人。文章写的是普通的过年事,发出的是不一样的感慨,劝我们珍惜好日子,抓住每一天。文章的语言很有味道,阅读时,不想一目十行,希望慢下来,仔细琢磨那个味道。但急于往下看,又希望快点感受这种流畅的节奏,矛盾了。或许这种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20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1-31 05:23:41
  新年快,真的是快,转眼就是元宵,还好,留下了乐,不然越觉得快了。文章立意新角度奇,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好文章,拜读佳作,问候韩老师!兔年大吉大利!龙年又快来了,哈哈!
回复1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2-01 14:04:14
  新年过得快,这是大家的共同感受。这个想法每年我都有,但觉得日子平淡,也就没动笔。这次写出来,没讲套路,大家看着舒服就行,乐呵乐呵。谢谢美誉,新年还没完,祝新年好!
1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1-31 06:06:15
  新年过得快,这是大家的共同感受。这个想法每年我都有,但觉得日子平淡,也就没动笔。这次写出来,没讲套路,大家看着舒服就行,乐呵乐呵。谢谢美誉,新年还没完,祝新年好!
带着影子散步。
1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2-01 05:04:40
  很喜欢读韩老师此篇“快”文,喊出多少人的心声。有快乐,有辛酸,有幸福也有无奈,更有一种对岁月对日子的珍爱!很羡慕也很钦佩韩老师,在这短短七天的假期时间不乱心绪,写出了好几篇绝美散文,编辑数量也不少,编按写得精准、精美!湘莉这段时间可浪费了,每天瞎忙,不知干了什么,想来惭愧。遥握问候韩老师,谨祝兔年大吉!
回复1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2-01 06:08:34
  哈哈,一直想写这样的“年”文,但觉得日子平淡,一直没动笔。我也是状态不好,起起伏伏,写的也不尽人意。我是半个病号,也干不了啥,就在键盘上活动活动。老师歇歇笔也好,积累些素材,待一日厚积薄发。谢谢老师鞭策,新年还没过完,祝新年快乐!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