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无可奈何花落去(散文)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南唐后主、也就是李后主的《浪淘沙·窗外雨潺潺》的词,今天读来,也隐隐透着悲伤和凄凉。
几百年过去了,重读了李煜这则词,心里依然婉韵柔肠、不胜感伤。
亡国之恨、亡国之心,惨淡幽然,默然纸上。
“爱美人不爱江山”,李后主的写照也!
可是李煜不爱江山吗?爱的!可就是如晏殊的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也!
古代君王,那个不爱江山呢?
难道江山秀丽、江山如此多娇,他不爱吗?
只是先爱江山、先得江山,李煜无能为力先做到罢了,这点犹为可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又一首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值得一读,也可借鉴一斑。
斑斑血恨,幽然纸上,读来多少感伤,亦上心头。
“美丽的江山如诗如画,光彩照人,亦如美人,谁不喜之?”纵看天下英雄,为了江山,那个不是不惜身家性命,舍命而夺之呢?
先得江山,后得美人也,这是有作为的皇帝所为之。
唐贞观李世民如此;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如此;一代领袖毛泽东主席更如此。
“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此江山。”呦!
打江山、守江山、捍卫江山,使铁打的江山永不变色,这是有作为的君王必须考虑、必须作为的!
“千古江山一代王,君子皇帝乃惜欢。何必宦官多指点,竟叫上帝始羞颜。”江山美丽、美丽江山,谁不惜之?
当然,美女美人,皇帝君王亦惜之!
多少故事,幽然上心间也!
想吕布为了貂蝉,痛杀董卓,依了王允之计,貂蝉暗送秋波;李世民还把亲生父亲李渊晚年六十多岁所纳的嫔妃占为己有;成吉思汗扩张到波斯湾,还把王子撒在波斯,掳波斯美女做王妃,因此也出现了汉人和波斯美女生下的混血儿女……
看来英雄爱美女、美女也爱英雄,这是相互相承的,这也是千古的规律、千古绝唱也!
江山光彩照人、美女同样也光彩照人也!
所以古代君王,包括现代君王,是既爱江山,又爱美人的,这些故事,也是不枚胜举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也是真理,是习近平总书记道出的真理。
命运,把我牵扯成一个热爱写作、热爱唱歌的人,是啊!是人民打下的江山呀!谁不惜之?谁不去捍卫之呢?
既得江山,当以人民为重呀!这话说得有份量!
“君似舟、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直谏大夫魏征说的三句赠李世民的话,李世民是始记于心,并且勤学活用,始终贯彻在实践当中的,所以才会出现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也才有日本人的“二十三次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各个领域先进的东西。
哲人魏源在《海国图志》这部书所云的:“思夷长技以制夷”,日本人是贯彻到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当中去的,而且始终贯彻在实践当中,所以,日本人,也就是我们常骂之的“小日本”,经过了“大化改制”和“明治维新”的两个社会制度的大跨越,迅速壮大起来,超过中国,超过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为四个侵略国的其中之一,还想充霸东南亚呢!
所以日本人的团结精神、肯学别人先进的东西的虚心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借鉴吗?
而我们的泱泱大国、人也泱泱,却始终停留在“窝里斗”的漩涡中……
“文人不通史,狗屁也不如!”此话也是真理。
纵观当今中国,真正的人才真的被我们的当政者、治国者吸纳了吗?“人才振兴”,千万不要成为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成为一句高喊的口号、一句空话!
莘莘学子、学子莘莘呦!“学而优则仕”、“温故而知新”、“不知者当习之”、“不耻下问”,尚且想想,这学来是多么不容易呀!“知之而常习之”,虽为儒家明哲,但却是至理明哲,是可以警世后人的!
而我们的政府和执政者,真正做到了:“惟人是举、人尽其才、量才录用、物尽其用”了吗?
体制僵硬、谈何破格?!
特别是对自学成才者而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们不禁哀叹,也深有感思、感触!既然花落去都无可奈何了,那么我们更加期冀和展望:“似曾相识燕归来。”!!!
2023.2.5.
农历兔年元宵节
写于漳州
黄江山:13605068036
手机号码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