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护花使者】北山畔(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北山畔(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6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0发表时间:2023-02-05 16:54:48

【丁香】【护花使者】北山畔(散文) 我家住在北山畔,那山风景绚丽,遍地是宝,站在郁郁葱葱的北山畔,仰望山上的各种树木,看着树下奔跑如飞的几只锦鸡,看着那鹿行走的优美姿态,那野猪如剑一般地穿梭林间,还有那金钱豹留下的爪印。更重要的是放眼向南望去,那巍巍耸立的法门宝塔,虽说北山畔距法门塔有十多公里,那也无形中也沾了宝塔的灵气,佛光普照着北山畔的一草一木,使山畔粮丰林茂。
   这北山畔用文化人的说法是六盘山的余脉,家乡人叫它乔山,反正从咸阳市永寿县店头的娄敬山一字儿排开,叫东观山、中观山、西观山、也就是人们常说“三霄”所占的山头。
   我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东观山下,不知道多少朝代了,按庄稼人叫法都统称一一北山畔。
   北山畔气候宜人,宽阔无垠的田野里,在不同的季节,会长出不同类型的花草和野生果子,有些种子是大风刮来的,有些是小鸟衔来的,更有些是鸟类鹐食果子在地里拉粪便带来的。
   北山畔昼夜温差大,苹果味美甜脆,并且色泽艳丽,每到农历十月,那香甜的苹果味,飘洒在山里山外,诱来了大量鸟类叼食,也引来了各地客商。
   北山畔的麦子在方圆几百里都有名气,麦子颗粒饱满,出粉率高,那麦劲道,不管蒸馍、擀面都吃的耐实,有嚼头。听说北山畔的麦子被大型面粉厂高价收购,专门存放加工成专用面粉,久销不衰。
   听奶奶曾讲,那是民国十八年,是个灾难性的年谨,三年庄稼几乎颗粒未收,北山畔由于气候宜人,湿度大,再旱还多少还有一点点收成。从河南来的一对夫妻,又带了一双儿女,在北山畔的一个庙门口几乎饿死,一双儿女嗷嗷哭着,奶奶和村里另一位老人,在山畔回家的路上碰见,就赶紧烧了一碗面糊糊,又端来一碗水,才救活了这一家四口人,后来奶奶托父亲在山上找了两孔破窑洞,把这一家人安顿了下来。
   用奶奶平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一对夫妻也十分勤快,后来在北山畔开荒种地,养活了一家人。现在这对夫妻的后人都有近百人了,他们的儿孙都知道,是北山畔的土地养活了他们,是北山畔的麦子救活了他们,是奶奶给了他们一碗面糊糊才延续了他们的生命。
   后来,有的人家生活紧张,吃穿成了问题,许多人都抛弃原来的村庄,大老远就赶往北山畔,也有许多人向山里钻,借山上的风水宝地,养家糊口。
   北山畔的人越来越多,从云解山、白家源、王世万沟、土门口、东观山,中观山、西观山到野河山、大石沟、鲁家庙等。还有山前的庄子,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个村庄,农人们相互依靠,互相帮助,开荒种田。
   北山畔人还有住深山里的人,自古以来就很少种玉米、豆子、糜子、芝麻等农作物,最喜欢的是种麦子,因为北山畔的麦子跟人一样,实在、厚道,豇豆一行,茄子一行。那麦的香味道也跟其它地方不一样。
   我喜欢北山,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喜欢那里的一草一木,喜欢山上那春天绿荫荫的草,喜欢那招风惹蝶、诱人眼球的鲜花,喜欢夏天山上那凉凉的野风和高高的野草,更喜欢秋天那芳香的野菊花还有那深红色野酸枣。喜欢冬天那山上的狂风和光秃秃树枝。还有那野狼和山羊、狐狸的吼声以及山雀的叫声。这里的山山水水,难以用画笔画出这美丽的景色。
   北山是一座宝山,造福人类的宝山。
   北山它把一个个从生死线上的人拉了回来,渡过了一个个艰难而困苦的年景。
   那王世万沟、贵妃梁、封神台、跑马泉等等,都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我在北山畔的洋槐树林里折过洋槐花,在场边上树摘过杏,在半崖上用长竹竿打过酸枣,上柿子树摘过软蛋柿,还打过野核桃,还下套 套过专压玉米的猭,还用铁丝网套过野兔子,也用网套过野鸡,儿时的我调皮捣蛋在村里有了名气。
   特别是在春末初夏之际,正时洋槐花飘香之时,那北山畔的槐花特别香甜。儿时的我,叫上几个相好的伙伴,放学后就拿上带铁钩的长竹竿,上树折那半开的槐花,母亲告诉我,那半开的槐花,营养丰富,最好吃。
   蜂农最熟悉北山畔的槐花,一箱箱蜂依山顺路摆放,我最喜欢蜂农给我喝的冲过的蜜水,它虽甜度不够,但我往往一喝一大碗,有时还偷偷拿上馍,泡上蜂蜜水,一吃一喝,不饥不渴。
   北山畔水溪环抱,禅意悠然,那笼罩在氤氲雾霭中,乍一看,绿意弥漫,景色旖旎,那半崖上的野酸枣,吸人眼球,在回忆酸枣开花的季节,不起眼的小花飘逸着清淡的花香,那枣花蜜更受蜂农的喜欢,在市场上更占有很大的优势。
   我常常看着酸枣,直流口水,小时上学,总忘不了摘一把酸枣放进书包,上课时偷偷给嘴里塞上几颗。为上课嘴馋吃酸枣, 没有少挨老师的站罚。
   北山畔的地擅长种小麦,一般麦只收一料子,因天气原因,不种玉米,所以麦长势好,在二三月,放学后我带着一伙娃在地里拔草,赢草窝、踢草堆,玩腻了就睡在厚厚的麦苗上,进行驴打滚。那时,我常常是裁判,按输赢用手在头上弹脑壳。把地麦子平平压倒一地,那破旧的衣服,常常被麦蹭得绿色印记满身,那上衣上的纽扣,常常不知什么时候掉了。因此,这不知道挨过多少次父母打骂。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一点不假,北山畔的水土就是好,那麦打下的面,你早上吃一大碗干面,可以饱上一天。
   生我养我的北山畔,我与它有着深厚的感情,美丽富饶的北山畔是我美丽的家乡,我会永远把你赞美!
  
   原创首发
  
  

共 20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梦萦魂绕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家乡。北山畔是闰土社长的家乡,风景绚丽,遍地是宝,锦鸡、鹿、野猪、金钱豹,还有巍巍耸立的法门宝塔。它是六盘山的余脉,家乡人叫它乔山。“我家祖祖辈辈就住在庄稼人东观山下”庄稼人通称其为“北山畔”。作者笔下,北山畔气候宜人、不同季节长出不同类型的花草和野生果子;北山畔昼夜温差大,苹果味美甜脆,并且色泽艳丽,会引来各地客商;北山畔的麦子在方圆几百里都有名气,被大型面粉厂高价收购。北山畔确实是宜居宝地,引来很多外乡人繁衍生息,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很接地气的篇章,文笔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淳朴勤劳乡亲的崇敬之情。文意厚重,中心突出,真情实感,语言朴实,文字优美,行文流畅。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散文,力荐佳作共赏,祝创作愉快,精彩不断。【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05 17:12:08
  家乡的泥土中洋溢着浓浓的甜与蜜,“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贺敬之的诗句脱口而出,表现了多少游子思乡之切。闰土社长对家乡的深爱之情是藏在心间,溢于笔尖的。推荐文友阅读,留下评论。祝元宵节快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19:58:05
  谢谢社长在元霄节百忙之中编辑拙作,社长辛苦了,您编按写的真棒,写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加深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您不但是一位好社长,更是一位好编辑。祝元霄节快乐。
2 楼        文友:娇娇        2023-02-05 19:34:52
  美丽乡村,山美,水美,人民的生活更美!一篇佳作!感谢分享!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0:10:03
  谢谢娇娇社长在百忙中关注拙作,社长是个优秀人才,发表丁香的文章两篇两精,并且都是初审通过,《江山多娇》并被赵总推荐上了“文游榜”,可喜可贺。
3 楼        文友:娇娇        2023-02-05 19:35:40
  枫叶姐姐编按好精彩!辛苦了!元宵节快乐!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0:11:41
  谢谢娇娇社长,谢谢晚秋社长。
4 楼        文友:娇娇        2023-02-05 19:36:21
  闰土社长元宵节快乐!创作愉快!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0:17:15
  谢谢,祝福元霄节快乐,同乐。
5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0:47:26
  我家住在北山畔,说实话谁现在给我个商品粮户口我都不换。我们这里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冬虽然冷些,但夏季确实是避暑的好地方,更何况这儿打下的麦子,磨出来的更是高档面粉。北山畔好地方,给个皇上都不当。哈哈哈。
6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02-05 22:22:18
  靠山吃山,北山畔用她脊薄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把家乡建设的美丽、富饶。如今的北山畔,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硕果飘香,家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人喜气洋洋,出门小车,皮鞋铮亮。作者出生在北山畔,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笔下,篇篇美文离不开家乡的锅碗瓢盆、人情世故…文笔优美,描写细腻,中心突出,朴实无华接地气!
回复6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2:39:00
  三宵蟠桃园老师留言精美,句句都说的是真心话,北山是座好山,山大沟深,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打下的麦子,令面粉厂爱戴,高价收购。再次感谢老师留言
回复6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2:41:48
  三宵蟠桃园老师留言精美,句句都说的是真心话,北山是座好山,山大沟深,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打下的麦子,令面粉厂爱戴,高价收购。再次感谢老师留言
7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02-05 22:27:06
  感谢编辑老师精彩点评,非常到位,点赞分享!
回复7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2:41:27
  老师言之有理,编辑一篇文章也不容易,要细细拜读后,才能编辑,所以说编辑很辛苦,是无私的奉献,再此感谢编辑老师。
8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3-02-05 23:16:59
  北山畔边故事多,地肥水美好传说。
   历史渊源有来路,给个金山都不挪。
   点赞社长,点赞美文!
9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3-02-05 23:17:31
  北山畔边故事多,地肥水美好传说。
   历史渊源有来路,给个金山都不挪。
   点赞社长,点赞美文!
10 楼        文友:庄稼        2023-02-05 23:35:19
  谁不说咱家乡好!一篇乡情浓厚的佳作抓住读者的眼球,拨动心弦,牵引思绪!家乡那片温暖的土地上,传播着脍炙人口的故事,养育了善良纯朴的人们,那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是脑海里记忆中往复回放的最美好的风景,还有在那片土地上田野上匆匆而过的岁月,是多么令人感怀的呀!那份情,那份爱,都从心坎坎上脉脉地萦绕,在字里行间悦动,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实实在在的令人陶醉的画卷,更是一篇纯美动人的赞歌,令读者心有共鸣!文章语言纯朴,笔如丹青,朴素优美,催泪柔情,直击人心!阅读欣赏学习,感谢作者老师!祝您元宵节快乐!
回复10 楼        文友:闰土        2023-02-05 23:55:09
  谢谢庄稼老师,您看文章十分细心,您的留言很感动我,把文章和作者的心理活动写的生动感人,向老师学习。
共 19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