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第一次唱《放学歌》(随笔)
在我的心灵深处,清晰地记得:77年前的1946年、日本鬼子投降第二年,我9岁,背起母亲缝制的小书包上学了。学校是离家二三里地的高遥初级小学。
每当敲响放学钟声时,学生们就背起书包,跑向操场集合,按照离校由远至近的次序,排成一列列纵队,然后由老师统一指挥齐唱《放学歌》。歌声结束,下达:“各自回家,同学们再见!”离校远的队先走,依次跟进离校。
《放学歌》的歌词是: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朋友,暂且暂分手。明朝会,好朋友!明朝会,好朋友!愿明朝努力吧,下文究!(以前称老师为先生)。
这首在江苏宜兴地区流行的《放学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语调亲切,过目难忘,唱起来欢快舒畅。
我查了一下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不同地区的小学《放学歌》,现摘录三首词:
第一首: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今日暂分手。明朝会,好朋友!明朝会,好朋友!愿大家齐努力不退后。
第二首:功课完毕太阳西,拿起书包回家去;看见父母行个礼,父母对我笑嘻嘻。
第三首:太阳公公笑微微,咱们放学把家回。条条路队排整齐,步调一致快如飞。一个也不走散,一个不掉队;沿途助人人人夸,文明守纪赞声美。你们是先锋队,我们是礼貌队。大路小路靠右行,步调一致快如飞。
相比之下,第一、二首的结束语“不后退”“笑嘻嘻”,太俗、太简单;第三首太具象化,内容杂而琐碎,主题不鲜明。当然,它的要求也高出一筹,又要步调一致走得快,还要沿路做好事,当先锋队、礼貌队。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似乎标准太高了呀!
还是看看我们苏南的《放学歌》吧!不知是哪位高人编的词、作的曲?念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舒展轻快,结语给力,不忘明天!其深意在于“努力吧!下文究!”。虽已放学回家,但不忘记继续努力,研究下面的课文,因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每当我回忆那时刻的学习生活,真有一种羡慕回归纯真可爱的感觉感慨,朴实无华,天真浪漫,烂漫多姿。
时光消逝,江河流淌。不灭的是童年的记忆,那启人心智的话语——“努力、研究”,时不时地就闪现在脑海,让人回味追思体味无穷,挥之不去。小学,学的知识虽浅,但初印心脑,那以忘却。俗话说先入为主,一张白纸好画画,一经着墨,力透纸背。努力研究,紧追不舍,必然绘就理想人生。年至耄耋,童心未泯,青春永驻,为什么?《放学歌》声的激情荡漾,不能不说是个酵母因素,或者叫做文化基因。
一粒种子落地,只要精心培植,就会开花结果。这是我有心常忆《放学歌》的习得,其原理,你懂的。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