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小猫,再见(散文)
一
自打记事起,家里便喜欢养猫,黄的、黑的、麻的、花的,应有尽有。这些猫有的聪明,有的木讷,但都是一等一的捕鼠好手。
前段时间,母亲新养了一只猫,除了眼睛、眼睫毛和胡子,其他全是黑的,若是晚上,很容易看不见。听母亲说,它聪明听话,很爱干净,会自己上厕所,只是很认生。
刚回到家,也喜欢猫的我便迫不及待地想抱一抱它,只是它看见我便躲了起来,就算偶尔能捉住一下它也很快就跑了,似乎很是害怕。只有在母亲面前,它才会很乖地蹲在膝盖上打盹。甚至母亲去干活的时候,它也会跟着去,或许在它那两三个月的年纪里,母亲才是它可以相信的主人吧。
后来,喂了它几次,和我也慢慢熟悉了起来,叫它也会回应,也会趴在我身上打盹。它平常也就吃点青菜、土豆什么的,对肉不是很喜欢,还喜欢嗑瓜子,会自己吃了瓜子把壳吐掉的那种。
给了它一些瓜子,它自己磕着,忽然间我想起了往年家里也曾养过会嗑瓜子的猫,但是不到一岁便因为意外去世了,心中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会不会它也……
我便盼望它能快些长大,每天给它准备很多吃的,陪着它,让它在我身上趴着打盹。听见它的打鸣声总会心安,什么也不用想,就这样静静地,好像也不错。
虽然它白天很黏人,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它便会自己跑到沙发垫子的角落,自己在那休息,等到了第二天叫它便会自己出来。那个位置已经成了它的专属之地,人落座时都会注意,以免压着它,而且它看见人也会自行离开,也减少了不少危险。
有一次我去楼下煮猪食,跟我熟悉了的它便跑到了我身边来,坐在我身边陪着我,也不叫,就那样安安静静地,我叫它了它才回应一下。
可是好景不长,那天,我和母亲都出去了,只有父亲在家。它和父亲也比较熟,经常跟着父亲在家周围转。村里早些年就通了公路,时不时地便有人开着车卖东西。父亲去买洋芋,它便跟着去了,走的时候它离开得晚,司机没注意便将它压在了车轮之下……
父亲把洋芋搬到了家里,再出来的时候发现了小猫的尸体。因为那个卖东西的人刚走没多远,父亲便喊住了他。那人以为父亲还要买其他的东西,便将车倒了回来。
父亲见他回来了,说让他等一下,还将此事打电话告知了母亲。母亲听后很是生气,叫父亲找这个卖东西的人给个说法。卖东西的人看到了地上猫的尸体,很是不屑,并觉得晦气,狡辩着对父亲说道:“走之前我已经按喇叭提示了,我以为它走了。再说了,不就是一只猫嘛,赔你个两三百不就得了。”说着便从兜里把钱摸了出来,准备向父亲递去。
母亲当时和父亲还通着电话,便对那个卖东西的人说道:“谁要你的钱,我要的是我的猫!你以为什么都是钱可以解决的吗?我缺你那两三百块钱花吗?”
卖东西的人有些生气,质问母亲:“那你想怎么办?”
“怎么办?你压死了我的猫就想不了了之地这样走了吗?要不是猫死不能复生,我非得让你想尽办法将它救活过来,不然今天你就别想走了!猫怎么了,那也是活生生的一条命啊!”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嘶哑,能听得出来,她几乎是吼出来的。
“那你看这样如何,我也不是故意的,我先把身份证压你这儿,等我给你拉新的猫来了,我再把身份证取走!”卖东西的人还是选择了妥协。
母亲那边有事,将电话挂了,也没说行也不行,父亲便将那人的身份证拿到了家里。这些都是我回家后,找来找去也没发现小黑猫,问了父亲和看了监控才知道的。
母亲没多久也回来了,见父亲真将卖东西那人的身份证拿了回来,责骂道:“你要人身份证干啥?我要的是我的猫!”
父亲怒了:“那你去叫他赔你啊!”说着,父亲从兜里摸出来一张纸,扔在了母亲面前,“这是他的电话号码!”
“你以为有身份证有电话人家就会给你把猫弄来了?人家身份证可以补办的!”母亲接着说道,父亲不说话了。
或许,时间能带来答案吧。
二
过了十来天,那个卖东西的人总算拉了一只猫来。
这只猫肚子和腿上、鼻子上的毛是白的,背部和头部其他地方的毛是黑的,查询发下其是狸花猫中的奶牛猫。它看着挺大,估计有一岁左右的样子,算是半大的猫。
刚拉来的时候,怕它自己走丢,或者是跑回去,母亲便将它用小绳子栓了起来。每天给它备上吃的、清水,以及上厕所用的灰盆。母亲像往常教导其它的小猫一样,仔仔细细地教导着它,吃完东西上哪睡觉,要上厕所往哪,想出去了就“说”一下,好带它出去逛逛。
每次出去回来,母亲都会去看看它有没有好好吃东西,给它换一下碗里的清水,抚摸一下它,陪它一会。毕竟换了新环境,也不知道它是否适应。母亲不在的时候,就由经常在家冬休的我来照顾它。
母亲叫它“花猫”。起初,它对这个名字好像不太喜欢,喵喵喵地叫个不停,似是在抗议。母亲不予理会,只是像往常一样给它准备吃的喝的。
五六天后,它和我们也熟络了起来。每次开门进去,它就叫着从睡觉的那张闲置的床铺上下来迎接我们,挨着我们的脚走来走去。我对母亲说道:“妈,您看,它都这么乖了,要不就别拴着它了,让它熟悉一下家里的环境。”
“再看看吧。要不就是你把客厅的门关上,让它自己在各个屋里先走走。”我知道她已经做了很大让步,也还没从小黑猫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只猫或许是走出来的办法,不能让它走出去后再受到伤害了。
就这样,先让它在屋内活动了三天。它和小黑猫一样,看见陌生人就跑。再后来,便解了绳子的一端,看着它,让它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它也很聪明地没有乱跑。
“妈,把它放了吧,总拴着也不好。”我对母亲说道。
这次母亲没有拒绝,她将花猫身上的绳子都解开了。开始,它也像之前那样自己待在睡觉的地方睡觉,或是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或是往常一样过来黏人,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
后来我们便去忙活手里的事情,就没有一直盯着它。家里来了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它给吓跑了。看了监控,也没能直到它最后去的方向。我和母亲寻找和呼唤了很久,都没能找到它。
“我说不能放吧,你看现在找不着了吧!”母亲有些生气,对我说完,又继续去呼唤和寻找去了。
我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怎么也说出来。也继续呼唤寻找了一阵子,却始终不见它的踪影或是回应。
下午四五点钟,我对母亲说,“它如果只是去玩耍的话,晚上可能就回来了,如果是回去的话那就回去吧,我们不养它了。”
“猫很认路的,它真的有可能回去了。”母亲答道。
“要不您打电话问问那个卖东西的,这只猫他从哪弄来的?”
母亲拨打了那个人的电话,询问后得知是从很远的苗寨里寻来的,那家人有很多猫,养不过来才给他的。
母亲说难怪这猫刚来的时候我们说话它听不懂呢,原来是它之前听习惯了苗语啊。我说既然那么远,那它估计不可能走回去,更何况还是装袋子里坐车来的呢。母亲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说十多天给它好吃好喝伺候它都要离去的话,就不用管它了。猫是通人性的,如果它像某些女的一样不知道好歹,就算你对它再好,人家想离开的话,你再怎么苦苦挽留也没有用……
晚上八点多,一声猫叫声在耳边响起。我和母亲都以为听错了,便呼唤了几声,看看有没有回应,它很积极地回应了起来。
母亲装出一幅很生气的样子,向它走去并将它拎了起来:“小猫儿,你跑哪里去了,你知不知道我找了你一天。”说着便和小猫往屋里去,将小猫放在了它吃东西的碗边。
它自顾自地吃了起来,我说它肯定是饿了,之前是被人吓着了躲起来了。第二天我们也没有再栓它,而是看它自己会去哪里。原来,它是跑到了隔壁二叔家废弃的猪圈里躲着抓老鼠呢,呼唤它也不答应,到了晚上才回来。
又过了两三天,它也不再去那,就老老实实地在家周围待着,随时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呼唤也会有回应。到了晚上天冷,它也会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围着火堆。我们回去后它便自己在灰上休息,也不回之前睡觉的地方了。
人在火边的时候,它有时候会跑我怀里坐着,我也不赶它下去。久而久之,它看见我来坐下了便会往我身上跳,慢慢地其他人的怀里也想去,它似乎很喜欢喜欢那种被人抱着的感觉。我们也会时不时的逗它,它也“毫不留情”地伸出爪子,在我们的手上留下了一些痕迹,有时候没控制住还给我们抓出了血,便会遭受一顿“毒打”。
转眼便到了除夕,家里准备了很多肉菜,鱼身上的、牛肉上剔下来的、猪骨头什么的、掉落的虾什么的,都优先给它吃,它吃了不想吃了才有狗的份。
就这样,它和我们其乐融融地一起过了个年,多希望这种平淡的生活能持续下去。
天有不测风云。初三那天,它白天开始不吃东西。之前养的猫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以为它可能是吃撑了或者吃肉吃腻了,便给它换了一些素菜。第二天,它碗里的东西也没见少,更是时不时地开始呕吐起来。
“它是不是着凉了”,我问母亲,毕竟她养过的猫多,应该是见过这种情况的。
“可能吧,但是它自己应该会去找草吃的,之前养的猫就是自己找草吃好的。”母亲说着,便朝花猫望去。
它就那样静静地趴在火边,也不和我们玩耍。又这样过去了一天,晚上它又呕吐了起来。我和母亲说:“要不想个办法给它治治吧,人不吃不喝两三天都顶不住,别说它这样子了。”
母亲说:“咱们这也没有兽医啊,仅有的那些兽医,也只会给猪看病,哪会给猫看什么的。”
“要不您打电话问问吧,说不定有办法呢。”
母亲拗不过我,也想它早日康复,便给那医生打了电话:
“邱医生你好,请问下你能看小猫的病吗,我家小猫这两天总是吐黄水,也不吃东西,看着精神头不太好。”
“这种小牲口的病我没有医过。不过……”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有个土法子,你去弄一点灶锅的灶心土,烧热后烫水,水凉后沉淀去除杂质,给它喝下上面的清水,或许能让它好起来。”说完,便挂了电话。
我也问了几个学医的亲戚和朋友,他们说的方法我也没太听懂,用什么奥美拉唑给它吃之类的。离街也远,加上还有事情要办,去不了城里,家里也没这些东西,我便放弃了这种法子。
本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母亲说试试。这时,我想起来人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喝藿香正气水,隔壁不远处的小商店应该有,母亲说那你去买回来灌它试试。
很快我就去将藿香正气水买了回来,两种方法都给它灌了一点。人正常喝一瓶的藿香正气水,只给它喝了两三滴,怕量大了对它造成伤害。灌它的时候,它有些挣扎,便对它说:“小猫呀,你喝了它应该就能很快好起来了,你快点好起来吧!”
第二天一早,我很期待地去打开了厨房的门,它就那样静静地趴在灰上,见人去了也没动静。我轻轻地将它拎起,吹了吹它身上的灰,它睁开眼睛看了看我,任由我把它放在腿上。它趴了一会,便又下去吐了。吐完又回来,如此反复。
后来有一次,它吐着吐着便朝旁边倒了下去,我过去将它扶起,它也懒得动,就趴在那休息。我对母亲说:“要不我们去县城找个兽医给它看看吧。”
“它现在这样子,经不起颠簸,找兽医来也不现实,而且咱们县几乎就没有兽医。”
因为有事,我们都出去了,没在家里,小猫自己在火炉边趴着。晚上去看它的时候,它睁眼看了看我们,又把眼睛闭上了。
母亲说这猫好可怜,但是我们又没有好的办法,希望它能快点好起来吧。
第二天早上,它似乎更不行了,走路都站不稳,我伸手去扶着它,它吐完了又回来。母亲将火烧的很大:“小猫啊,你靠近一点,把身上烤暖和了,说不定就好起来了!”
“要不我们抱抱它吧,地上凉!”我说。我们轮换着抱了一会,它又从我们大腿上自己跳下去了,正常对它而言不费吹灰之力的几十厘米的距离,跳的时候还栽了个跟头。
我觉着事情有些不妙,母亲去找来了纸壳,将小猫放在了上面,把火也烧得更旺了:“你快好好烤烤,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说着,还尽量让小猫靠近旺盛的火,希望它烤的更热乎一些。
我知道母亲说这话是在安慰她自己,也在安慰我。慢慢地,我和她都已经发现小猫几乎没有呼吸了,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火,只有我们在呼唤它的时候动一下爪子,似乎在告诉我们它还活着。
我已经不忍心再看下了。心里总觉得是我对不住它,如果我能早些找来兽医的话,它是不是就不会这样子了……
后来由于要去山下的人家,便离开了。在路上,母亲在微信上发语音告诉我:“小老二,那只花猫已经没有呼吸了,身体都凉透了。我给它寻了个地方,将它躺放在了那,那个地方是……”
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我没有再听下去,也不知道怎么说,便没有回复。
回到家,我没有再提起猫的事。后来哥哥和父亲回来了,便问了下,母亲说:“猫已经死了,得重新找一只小猫了。”
父亲说:“我知道谁家有,回头去他家拉一只养吧。”
母亲虽然说着再拉一只猫来养,却迟迟没有行动。
一天,走在路上,母亲用手指着一个方向:“老二,你看我们家的花猫就在那躺着呢,它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我朝母亲说的地方看去,似乎看见了它,又好像什么也没看见。转过身,从兜里掏出纸巾,做出一幅擦眼镜的样子,悄悄地将眼里打转的泪水擦干。闭上眼,心里默念一句:
小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