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一生乐一天(随笔)
边走步晨炼,边听小说《红楼梦》,今天听到第二十二回有贾宝玉写的三句话:“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后林黛玉又续了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这里既是谈情,也是说禅,一语双关,我从“禅”的角度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证”:即是验证、证明。是佛家用语:即指“觉和悟”。说:“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意思是:你也表白,我也证明,证是证什么呢,证的是“心”。“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意思是说,如果说我这样做,还没有去证明我的心?那拿什么样的心才能算证明呢?第三句:“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意思是说,自己怀着爱心美意那是不需要去证明的,在实际生活中考验证明吧。第四句是林黛玉续写:“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意思是说,爱心美意往往是没有被感觉到的,是身在此境不知境的,是也不需要有“证”感觉的。
林黛玉说的“无立足境”是“不需要感觉”,那是“无我、无为,四大皆空”的境界。实际黛玉没有这个境界,我们这样的俗人,也没有这样的“无立足境”修行境界。
贾宝玉的“是立足境”是停留在有感觉的境界,我赞成。
经历了就有了感觉;感觉了就有所觉悟;觉悟了才懂得珍惜;这才是生活中的道理:历苦而知甜、历险而知安、历寒而知暖……比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开始困难、先苦后甜、觉而知爱、余日知短、老而知惜、未为晚矣。
我感觉这里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人生所遇万事万物,其实是无需你全都来自己证明的,看书、看别人的苦甜、学习先人做人的道理也是最好的“证”了。
第二层意思是,“知证要行正”。只是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是不够的,要知而行,行而律。用自己的美善心意和人格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人生。
第三层意思是,世界上的事,并不是都需要你个人来“证”的,政治的、权利的、社会的、别人的等等,不需要你来“证知”。也并不是什么都能证知的!你自己非天非地,非圣非贤,自己来做如尘如芥的自己,力求做到此生无悔问心无愧就好。
第四层意思是,人老了,心里修养尽量趋向“无立足境”逐渐趋向:随缘不求证,过心而事无,依自然而然,一生乐一天——今天!今天睁眼乐呵,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