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立春,春归待时日
冬天,当然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百花凋谢,万木萧疏。人们躲避在房间避寒,不愿意出门。
春天,当然是春风和暖,百花盛开,杨柳依依,草长莺飞。人们踏青游春拍照,一派欢乐景象。
所以人们讨厌冬天,喜欢春天。刚到冬天,人们就盼望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给人等下去的希望,给人春归的信心。
那么立春了,就真真的是春天临近了。宋代李石说立春“青菜青丝白玉盘,西湖回首忆临安。竹篱茅舍逢春日,乐得梅花带雪看。”梅花绽放,应当是很寒冷的,没有春暖花开的直观气象。南宋张轼《立春偶成》说“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这说明立春日的春景,完全是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归的渴望和期待而已。
小时候记得每年很冷的时候,老早都会听到父亲说快打春了。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期待,充满了仪式感,彷佛打春是一件大事。父亲说打春就不冷了。
当时我觉得父亲说的不对。因为分明感觉打春了,一样的寒冷,没有任何变化。后来取暖条件逐渐改善,保暖衣服越来越高级,冬天主要是在办公室和家里,出门开车有暖风,对寒冷的概念淡漠了一些,对立春不那么渴望了。慢慢的反而领悟了:立春,只是冬天到春天的转折点,是春天的开始,真正从春天到来,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后,阳气上升,万物复苏,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而不是春天一下子来临了。
立春以后阳气逐渐上升,寒气逐渐消退,真到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繁华景象,还有待时日。有句俗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当地还有句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春归”,可见春归与抽丝、大病痊愈有相似之处,是一点点的,慢慢的,快不了,也不能图块。
春归像大病痊愈,是逐渐的。2022年封控措施放开以后,“羊了”“羊康”成为常态。专家提醒羊康以后恢复期是一个月,有的人小心翼翼的注意保养一个月,得以全面康复。也听到几个反面的病例。我一个亲戚的亲戚,很健壮的年轻人,羊康以后觉得没事了,不再保养,与平时一样想干麻干麻,想吃麻吃麻,结果受累受寒病,病情忽然加重,不治身亡。父母悲痛欲绝,哭天撼地。
春归就像黑夜变黎明,是逐渐的。我曾经在晚上防疫值班,天气寒冷且漫长,就迫切着等待天明。开始是黑幕似乎稍微有点变淡,不明显,几乎看不出来。逐渐的夜幕越来越淡,光线变强了,逐渐的东方发白,逐渐的能够看清人的面目了,逐渐露出小半圆太阳,天亮了。
立春以后,春天像一位姗姗来迟的美女,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突然降临的惊喜感。不着急,春天是美好的,等待春归也是美好的享受,就像约会时等待伴侣出现,高考以后等待出分,报志愿以后等待录取结果,面试以后等待录用通知。俗话说,“春暖暖,秋冻冻,一年不得杂碎病。”连冬天的衣服也不宜轻易换下。
一个冬天都等过了,还差这这一段时间吗?稍安勿躁,等待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出那绿丝春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