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乐亭】老井(散文)

编辑推荐 【乐亭】老井(散文) ——写在自来水断流的日子里


作者:野山梅 童生,75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2发表时间:2023-02-19 10:23:56

此刻,我提着水桶,正站在村头的那一口老井旁,老井也干涸了,悠悠的思绪随着倒春寒的冷风向远方飘去。
   我再一次的仔细打量着这口老井,从那青石井栏深深浅浅的沟槽中,从井台垫脚石的印痕里,从井壁古砖的花纹上,可以破译出这口老井已经有了数百年历史,老井里藏着村庄的密码,从它的身上可以解读出村庄的变迁和发展。
   从去年夏天起,我地就是高热和连续的天旱,直到过年后的2月下旬,天气也只是阴了几天,没有给这一方降下一滴雨水。农户人家安装的自来水自然早就断水了,水荒困惑着人心。人一旦没有饮水那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
   这口老井是这个村子唯一的还剩下来的水井。上百户人家都只有到这口唯一的老井里来取水引用。原先村子里至少有上十口水井,可惜都在安装自来水以后,陆续地被农药破坏,被粪便污染,有的还被人为的毁坏,坼去了石壁,一口口的水井都变干裂的坑,相继被垮塌下的泥土石块淹没。如今遇到百年不遇的干旱,人们都拥挤在这一口老井里争水吃。开始几天每家人还可以轮流地挑上一挑二挑,后来有的人家就干脆用车拖,安装上抽水机猛力抽水。这样一来,可可怜的老井终于被挤干了奶汁,断枯了血脉,变得没有一滴水了。
   村里的年轻人为了找个有水吃的地方,都抛下家外出“打工”去了,留下老幼女人在家里受着口里焦渴的罪儿……。连续十几个月的折磨,人们才认识到没有水比没有钱还要难过。为了吃水,好多人家都拿出打工得来、买菜赚来的几个钱来,去远处的河边人家买水度日。有的还几家人联合起来,集资打井,费尽心力,可是把地挖了百十丈深,都没有挖出水来,投入的资金多多白费了。没有饮水,无辜地增加了农户的经济负担,刚呼叫着进入小康的人家又回到了贫困线上。
   我站在老井边,幽暗中看见井底已经变得发白,老井是再也挤不出一滴水了。我想到燧人氏取火是人类进化的一块里程碑,先民们打凿出水井也该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标志。井该是出现在远古,《周易》将井并列为六十四卦之一。《易•井》象曰:“木上有水•井”。古代制度以八家为井,从而把井引申为家宅,故里。所以我们把出门在外的游子说成是“背井离乡”。同在一口锅里舀饭吃长大的才是嫡亲的兄弟姐妹,喝同一口井水长大的人才是真正的乡里乡亲。井是全村乡亲为着共同生存的共用的水瓮,老井里藏着的是滋养生命的琼浆玉液。可惜家乡的老井都被近代的几十年毁灭了,一户户人家都干巴巴地眼望着那断流的自来水。水管前,一个老者嘶哑着嗓子呼唤:“自来水,你来水呀!”可是天上不下雨,地上不冒水,哪里有自来水给你呢?仅有的一点水源也变成了有钱人的商品,老者的呼唤只有远山的空旷回响……
   千百年来,我村都是具有大小几十口水井,水质清冽,还有泉水咕咕的冒。一到清早,许多家的男女都去各自的井边挑水,井水丰盈,不需要井绳,只要一偏身子,把水桶按进水井里即可,人们一路哼着歌儿,水桶上绳儿悠悠。早晨挑水,中午洗衣,黄昏洗菜,天天都有风情画在水井边上展示。有水井的岁月真好……
   可惜自从有了农药,化肥,家家户户都开始广泛使用,地里的毒药残余参透进一些低矮的水井里,井水开始受到破坏,人们没有了好的井水了。后来就是有商业专家提出修建自来水,他们先投一点资,再让民众集资,建立了自来水厂,那时节人们真是很高兴,清清的水通过管道进入家家户户,手指一拧龙头,水就喷出来,减少了挑水的麻烦,得到了吃自来水的甜头。人们也心愿乐得交费买水。这期间,人们用自来水是没有节制地,谁也不珍惜,洗澡的,洗车的,洗衣服的,冲茅厕的都是大开着水龙头,让它哗哗的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反正水有的是,还是自来的,用起来多自在,多潇洒……
   人们没有想到珍惜水资源。而那些心怀绝技的专家就把水资源变成了他们发财致富的商品后。农家身边的水井没有了。天上的水也不来了,遇到像2022年秋以来的旱灾就麻烦起来,井水枯竭,自来水断流,没有饮水成了人们最伤心的事情。 “老天爷,给点水吧!”叫声是那么的凄厉,那么的惨然,那么的悲哀无奈,可是老天爷就是不给你一点水,你岂能奈何!就拿年后的时间来说,从2023年2月5日到18日,手机和电视你的天气预报每天都是有雨,可是下的雨在哪儿,偶尔下几滴,连地皮都不能打湿,叫雨吗?天气预报也变得糊弄人的了!
   我站在老井边,回忆着可爱的老井。老井是孤独地,他不如海洋浩瀚,他不如江河奔腾,他不如湖泊秀丽,甚至还比不上某些池塘,然而老井并没有因为这些不如而显出自卑,以默默无闻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价值,让人口,牲畜,庄稼解除焦渴。老井是真诚的,它有水就让人去取用,老井是奉献的,它没有向人们索取半分利益,为此我认为在人间,独有老井是高尚的,独有老井是纯洁的……
   我想起在几十年前,还有“祭奠水井”的风俗。每年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面粉做成龙的形状,蒸熟后送到水井边上,点燃香蜡,虔诚地祭奠一番,表示对水神的敬畏,对水井的感恩。这些好的习俗,后来就竟然没有遗传,暗暗地消失了。直到没有井水饮用的时候,这些习俗又开始挂在人们的嘴边。
   我站在老井边,想着这些。虽然我没有从老井里得到一滴水,但是我还是想着今后要保护好这口唯一的老井,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水井。天下的东西有自己来的吗?自来水,自来水,那时糊弄百姓的。人还得靠自己有,靠自己最稳当,记住:一切不会自来。记住:要珍惜自己的拥有……
   前边传来唢呐声和鼓乐声,我抬头一看,是村里的几个老人结伴吹打而来,后边是几个汉子抬着猪头,抱着酒坛,他们是来祭奠老井的,惟愿老井再次充盈起来,给村子里的百姓一分安心,一分祥和,一分幸福……
   (2023年2月19日静心草堂原创首发)
  
  

共 22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悟深沉的散文,写水井老井的散文很多,唯有这一篇最为独特。过去人们靠井水生活,如今人们靠自来水生活。可是有了自来水,人们就忘记珍惜老井,毁坏水井,水井里参进农药花费,让自己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更有遭到灾荒的岁月,自来水断流,商家不供水了,人们就走投无路,遭受没有饮水的磨难。文章告诉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拥有,不要相信“自来”的美好生活,一切还得靠自己身边的资源!要保护老井,珍爱老井!只有自己的老井才是靠得住的。文章记事真实,文笔流畅,感情深厚,惟愿自来水能够给人一点关爱,更希望人们得到教训,珍惜自己的老井!推荐欣赏!【编辑:丝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2-19 10:24:59
  一篇感悟深沉的散文,文章告诉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拥有,不要相信“自来”的美好生活,一切还得靠自己身边的资源!要保护老井,珍爱老井!只有自己的老井才是靠得住的。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2-19 10:47:05
  好文,写出了水荒的真情吗,没有水井的农户难得靠自来水,自来水不会自来,要靠天!很有生活的文章!点赞!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2-19 14:30:42
  感恩老井,珍惜老井!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鲁芒        2023-02-20 07:06:39
  水是生命之源。没想到你们那里缺水那么厉害厉害!我们这里好些,传统的水井是没有了,但有些人家院子里改保留着小压水井,还有一条河,即使断了水老百姓也可以自救。文章写出老百姓无水的艰难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5 楼        文友:鲁芒        2023-02-20 07:12:13
  黄老文章同时也有所寄托,以老井自喻。文笔流畅,行文自然,写真实,表真情。这是真正的美文。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2-20 10:07:32
  谢谢鲁芒老先生关注小文,没有水的日子也很焦虑,但是无法,只能听天由命!自己有井最好!感恩老井!
活到老学到老
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2-27 16:48:14
  揪心读着老井,散文深沉真挚,促人思考,催人泪下。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让人万万没想到的,还有梅师所在的这片大地,竟然是天灾人祸双祸而至,还长时不得改善,难道此地没有人在领导?科技是把双刃剑,既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又带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这个世界要人反省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最令人痛心的,是失去了做人的传统美德!
回复7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2-28 09:35:59
  谢谢关注拙文,老井没有了,水源被破坏了,那时安装自来水高兴早了,如今天不下雨,人是没有办法的,只有顽强地等待!来读此文的大师都是积善积德,不关心百姓疾苦的人都没有好的结果!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