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不一样的年味儿(散文)
一到小寒节气,逐渐的显出了年味儿。“小寒大寒,准备过年。”街上已经挂起了一排排的红灯笼,写着喜字,带着喜兴。已经有卖对联的了,红色的纸面,字迹有黑色的,有金黄色的,端庄大气。货摊儿都挂着红色的福字,宣示着春节的临近。
这还没到过年,真到了过年的晚上,横穿县城而过的冶河上,在新桥北侧,会喷射出几十米高的彩色喷泉。嘹亮、欢快、悦耳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响起,喷泉时刻变换着各种造型,变换着各种颜色,时而一飞冲天,时而在地面做着各种造型。时而像孔雀开屏,时而像凤凰展翅,时而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万朵荷花,有的像一树雪白梨花。
这县城过年,与那时候我在农村过年有不一样的味道。县城过年,看起来比农村的过年繁华多了,红火多了。繁华红火,一是人多,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二是车多,家家户户有车,有的人家有几两汽车。瞧那傍晚,真是车水如流,一缓慢的爬行。三是楼多,高楼大厦,一望无际,鳞次栉比,连天接云。四是灯多,到了晚上,到处是灯光,到处是闪烁,五彩斑斓。五是超市多商品多,大超市三五家,小超市不计其数。大超市商品堆积如山,超市里人潮涌动,电梯上人流拥挤;十多个出口的收银员紧张繁忙,没有喘气的功夫。小超市商品堆满门帘,堆在门前,老板会招来几个亲戚来帮忙,照样应接不暇。
这样繁华的过年景象,看起来年味儿很浓,红火热闹。不过我内心总是感觉不到热闹,没有年味的感觉。说人多吧,不认识,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邻居间也不互相走动,即使在楼下或者楼道碰面,也是礼节性的打个招呼,不痛不痒。说景象红火吧,那美丽的音乐喷泉附近,真没有几个人看。说超市多商品多吧,每样购买一些就算了,初二超市、百货门帘纷纷开门,可以购买更新鲜的。真是红红火火的无聊,人流攒动的孤独。
那时候,刚刚八月十五吃过月饼,我就盼望着过年吃白面馒头、穿洗衣服,走亲戚拜年挣压岁钱。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杀猪宰羊,家家户户不舍得多割肉,但是多少要割上一、二斤。父母、母亲作豆腐,蒸糕,炸油鬼,蒸馒头,蒸几锅豆渣窝头,因为白面是稀有物品,馒头不能满足供应。我一边玩,一边帮助父母干活,忙的不亦乐,快乐的晕头转向。
那时候过年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食物,现在过年与平时吃的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候过年可以穿平时穿不到的新衣服,现在随时可以买新衣服,过年穿的是一样的衣服。那时候的过年是真热闹真快乐,现在的过年是表面的热闹,内心的无聊。那时候盼望过年,一天一天的算计着,急不可耐的等待着,现在是年不知不觉就来了。那时候盼望过年涨一岁,现在害怕过年涨一岁。那时候是把过年当作一种享受,现在是把过年当作一种应付。
那时候过年物资匮乏,现在过年物资爆满。那时候过年自己是快乐的儿童,现在自己是稍显龙钟的老年人。
现在县城过年,年味儿在外表。那时候农村过年,年味儿在心里。
回不去的农村,回不去的少年,回不来的那时候的年味儿。那醇香的年味儿,只能在记忆中回味。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