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护花使者】良师益友(散文)

精品 【丁香】【护花使者】良师益友(散文)


作者:晚秋枫叶 举人,408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424发表时间:2023-02-24 13:00:22
摘要:漫漫人生里,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见一位良师,结交一位益友。我生命中有幸遇到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丁香】【护花使者】良师益友(散文)
   漫漫人生里,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见一位良师,结交一位益友。我生命中有幸遇到一位这样的老师。
  
   一、幸遇良师
  
   一九七三年国庆节。
   金秋十月,阳光灿烂。庭院槐树上喜鹊的“啾啾”声,门前小溪汩汩流水声,融合在一起,温馨和谐。
   妈总说:“喜鹊叫,喜讯到。今天一定有好事。”我小声嘀咕:“喜鹊天天叫,怎么没有好消息呢?”
   参加多次招聘考试,石沉大海,我心情有点焦躁。
   说来也巧,真应了我妈的话。国庆节上午九时,我接到盼望已久的“教师录取通知书”,我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
   稍作准备,我迈着轻盈欢快的步子,几乎是跑进董庄学校的大门。
   到校长室报到,应付各种问话后,张校长说带我去见一位年长的老师。
   很快见面。这位五十多岁的女老师,戴着一副玳瑁边眼镜,盘在脑后的发髻雅致且漂亮。说一口带点南方味的普通话。细高的身材,穿着一身蓝色西服,气质特好,酷似电影演员刘敏涛。
   “你跟着朱老师好好学习,她是我的老师,很有名气的语文老师啊!”张校长礼貌地给我介绍这位老师。
   “朱老师,给您带来一位徒弟,您要拿出压箱底的经验,传授给徒弟。您积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可不能失传。要把她培养成学校的骨干教师。您老退休后,就有接班人啊!”张校长微笑着对朱老师说。
   “朱老师好!请多多指教。”我毕恭毕敬地向朱老师鞠了个躬。算是拜师了吧!
   张校长交代完,忙去了。
   朱老师领着我在校园里四处转悠,熟悉环境。说实话,学校设备比我想象中要差很多。简陋的教室里桌凳都是砖砌的,教室里没有现代教学设备,上课全靠老师一张嘴“传道授业”。
   办公室摆了几张没有抽屉的课桌,一间办公室安排五六个老师。
   黄土飞扬的操场上,孤零零的两个篮球架。没看见其他的体育器材。
   董庄学校,我梦萦魂绕的母校。我童年时学拼音认汉字,学加减乘除做算术的地方,下课嬉戏玩耍,充满情趣的乐园,竟是这般模样。
   这里曾有我尊敬的启蒙老师,还有庙宇改成的大教室。依稀记得,庙宇前有个大戏台,露天戏院里有一片遮天蔽日的大槐树。戏台旁有个供销社,下课后会跑去买一分钱的水果糖换同桌的几张白纸。
   现在,我由学生变教师,回到母校任教。母校却没有给我太多惊喜。只是多了几排教室,增加了几倍学生。
   端庄优雅的朱老师,一看就是城市知性女子,怎么会在教育落后的农村学校教书呢?
   从此,我与朱老师同住一间宿舍,共进一间教室。我白天当学生听朱老师讲课,晚上当老师给朱老师讲课。
   朱老师很负责地带徒弟,传授给我许多教学方法。我非常感谢朱老师,使我少走很多弯路。此乃良师也!
   一个月后,我登上三尺讲台。朱老师坐在下面认真听我讲课。
   每次下课,朱老师会拿着听课笔记耐心地给我讲注意事项。她首先肯定我讲课的优点,再诚恳地指出缺点,我默默点头,心悦诚服,记在脑子里。
  
   二、辛勤带徒
  
   一个学期后,学校安排我代一个初中班,班主任兼语文课。这是领导对新教师的认可,也是对朱老师带徒的肯定。
   有一次,县教研室来学校检查教学工作,首先要听教师讲课。领导随机抽签,我竟然中标了!怎么也想不到,那么多有经验的老师,偏偏抽上我这个新手。我找张校长要求调整有经验老师讲课,万一讲砸了,丢咱学校的脸。张校长显出很为难的样子。
   “不要推辞了,抽上就讲!没有过不去的坎。经受锻炼,机不可失!”朱老师语气坚定地鼓励我。
   当天晚上,我们宿舍灯火通明。
   窗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块小黑板,我左手拿课本,右手拿粉笔,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写字。
   “停!停!停!”朱老师喊道。
   “黑板上要写关键词,不能多写乱写。板书设计要整齐美观。下课前五分钟总结,关键词串起来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哎呀!听课时只见老师往黑板写字,却不知其中还有学问。
   我停下讲课,挑选推敲关键词,重新设计板书。
   一遍遍讲解,一次次推翻。折腾到天快亮,终于在严格的朱老师这里通过了。
   我长长出了一口气,爬在床上睡着了。睡梦中:我正在讲课,却被学生撵下讲台,羞愧难当……
   “醒醒,怎么还哭上了呢?”朱老师使劲摇着我,帮我擦着脸上的泪水。
   我扑在朱老师怀里,她像母亲抱着女儿,安慰鼓励我:“不要紧张,你一定能行!这节课会成功的。”
   那天的公开课从开讲到结束,朱老师的眼睛没离开过我。尽管每一个细节步骤,我都背熟了,但还是紧张。朱老师鼓励的眼神好像是镇定剂,给我信心与鼓励,我很快进入状态。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教室里掌声四起,这是成功了吗?我心中没底。
   评课会上,县教研室领导给于这节课很高评价,还建议我去兄弟学校传授讲课。张校长也肯定了这节课的效果,当然亦指出不足。
   我心中非常清楚,这不是我的成绩,因为我身后站着一位足智多谋,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从那次公开课以后,家长不再怀疑“小老师”的教学能力,转学的三名同学又转了回来。我所带班期末还被评上优秀班级。
   县教育局,公社联校,出外交流讲课,张校长都会指定我们班完成任务。
   一年时间,我迅速成长,被评为优秀教师,成绩应该归功于朱老师。我非常幸运遇到了良师!
  
   三、多才多艺
  
   朱老师与我是一对“忘年交”朋友。除了工作,我们更像闺蜜好友,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朱老师是江苏无锡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高材生,丈夫是四川成都人,也是大学毕业。解放前夕,他们夫妻带着一双儿女随着大批教师学生涌向延安解放区,谁知半路与队伍走散。随着讨荒人群来到山西临汾,朱老师被聘到临汾师范学院教语文课,丈夫被聘到临汾三中管理后勤工作。一九六七年为支援农村教育,他们一家来到洪洞县,到冯张农场中学执教。后来加人添口,他们共有了四儿两女。朱老师夫妻收入少,孩子多,没有积蓄,他们一家来到这里,不了解当地房子行情,经人介绍,买了个紧挨铁道,离村子远,且是别人遗弃多年的院子。
   朱老师多才多艺,会唱歌、谱曲、弹琴、跳舞。他的大儿子世豪会编节目,编剧本,二儿子世俊会拉二胡,三儿子世英会拉小提琴,小儿子还小当听众。两个女儿很有才华,能歌善舞,他们一家,吹拉弹唱样样会。暑假的夜晚,他们在铁道边的小院里组织一台文艺晚会,乡亲们闻声赶来看节目。乡亲们的到来,带来温暖,驱除了寂寞,偏僻的小院顿时热闹起来。朱老师与老伴烧水泡茶,热情招待,乡亲们直夸朱老师夫妻人缘好。
   在学校,下午学生放学后,朱老师就会教年青老师唱歌,空荡荡的校园上空飘扬起欢快的歌声。有时晚上,我们在宿舍备完课,朱老师提议:咱俩比赛背诗或唱歌,谁输了谁打扫院子。朱老师会唱的歌多,背的诗歌更多,打扫院子的事十有八九落到我肩上。哈哈,除非她有求于我(比如她想去看望调走的同事,需要我用自行车载着她),这会儿,她故意输给我,让我高兴,我却不领她的情。故意说,“您明天扫院子啊!”有时张校长听见我俩唱歌,也会走进来,跟着哼两句。张校长总会说:“这一老一小呀,真快活。”
   那段充满喜悦的生活,我终身难忘。
  
   四、痛失亲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九七五年五四青年节,我去县团委开会几天,回来后不见朱老师,朱老师去哪儿了?急忙问同事,答曰:朱老师家出事了!儿媳与孙子被火车撞了。
   我不顾一切,骑自行车飞奔到距学校二十里路的朱老师家看望。
   院里放着一大一小两副棺木。几天不见,朱老师非常憔悴,眼睛凹陷下去,脸消瘦了好多。我抓住她的手,感觉冰凉冰凉的。眼里没有泪,只是反复说一句话:“孩子已经过铁道了,她不喊就好了。”
   看着无助的朱老师,我的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学校决定给朱老师一些救济款,给她放长假休息。但朱老师婉言拒绝了。
   掩埋了儿媳爱孙,朱老师一天没耽误,就返校上课了。张校长嘱咐我,晚上多留点神,注意朱老师的情绪,要多安慰她。
   坚强的老人,白天在人前不掉一滴泪,晚上写日记,写文章,编教案打发时间,不给别人添丁点儿麻烦。
   尊敬的朱老师,手把手教我写教案,教我讲课,教我当班主任。她遭受了丧媳丧孙之巨痛,却一个人扛着,不让我分担一点。朱老师的心怀有多宽广豁达,才能容下这么大的悲痛啊!
  
   五、宽厚豁达
  
   朱老师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尽管她家庭不富裕,但只要看到哪位同事,甚至学生有困难,她就一定要出手资助。当时的农村学校,还有一大半民办教师,他们每月没有工资,生产队记工分,到年底才能根据工分来分红。家庭负担重的,一年的工分只能够口粮款。年景不好,还会亏欠队里的钱,成为“亏户”。朱老师看到这些同事有困难,会主动询问,把工资的一部分借给他们。
   朱老师从来不担心借出去的钱能否还回来。也不会因不还钱而埋怨,这是朱老师做人的格局。
   一九七六年中秋节后,我调到淹底中学。朱老师远道来看望我,带来好多我爱吃的零食与教学参考资料。她进门就打趣地叫我“山村女教师”。朱老师怕我不适应新环境,找校长拉近乎,请求校长多关照我。离开时,千叮咛万嘱咐:“到了新环境,要学会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我不在你身边,要忍耐大度,可别使小性子啊!”我眼眶里泪水打转,咬牙坚持着,怕朱老师看见。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小路的尽头,我再也忍不住了,泪珠像断线的珍珠掉下来。
   淹底地处丘陵地带,从董庄村来淹底还要过一条河,翻一条沟。可见朱老师见徒心切,费了不少周折。
   朱老师心中装着教育事业、同事学生,唯独没有她自己。
  
   六、与世长辞
  
   一九八四年,我调到临汾市八中,朱老师退休后搬到临汾三中居住。我们同居一城,见面机会多了。我们全家经常去看朱老师,我的女儿亲切地称她为朱姥姥。每次去看她,朱老师都要留我们吃饭。她亲手做的南方美食,别有风味,这份情谊是金钱买不到的。朱老师夫妻好客热情,他们的同事、朋友、学生很多人吃过朱老师做的美食,无不夸她手艺好。
   改革开放后,教师工资逐年增加,朱老师家的好日子红火起来,看她安度晚年,心满意足的神态,我感到无比欣慰。
   好景不长,朱老师因患病卧床不起,她与病魔抗争三年,在儿女、同事、学生的陪伴下,度过最后的时光,走完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朱桐老师于一九八六年春天去世。追悼会上,来的最多的是学生。朱老师的学生里有公社书记,信用社主任,村干部,中学校长,大学教授。我则是她的爱徒加知己。
   漫漫岁月,遇到这样贴心的良师益友,是我多大的幸运啊!
   永远怀念您,敬爱的朱桐老师!
  
   2023年2月22日于临汾
  
   (原创首发)
  

共 43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这篇文章,我读得仔细、认真,几乎每个字都没敢放过。我怕读错了,怕读错了朱老师成为我的老师的过程,怕读错了朱老师忍着失去媳孙的痛苦,怕读错了朱老师看爱徒迫切的心情,怕……读完了,不敢过多地去思考,更不敢回过头来看。不敢去想朱老师的一生,不能去想一位受人敬重的人民教师……真的就远去了。晚秋社长是用心去写的,也是含着眼泪来写的。朱老师远去了,可朱老师的品德,朱老师的精神,朱老师的才华,每一样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上。晚秋社长也是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去写的,更是以对教师事业的执着热爱的精神去写的。文中记录了自己与朱老师的点点滴滴,回顾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这里,有朱老师的影子。这里,有我自己的泪水与汗水。所有的一切,全都凝聚在笔端的文字之间。我无须多言了,还是让读者自己读吧,一定会读出比我更深刻的感受。推荐与大家共同分享,期待着丁香又一个红豆的诞生。【编辑:笑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30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白治双        2023-02-25 07:46:17
  老师写的很实在,文章有读感,良师益友很不容易,我们现在的生活里缺少的就是这种关系
文学的没落,来自于一帮自以为是,不敢直视现实,溜须拍马,乌合之众也
回复1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07:52:27
  感谢白老师温暖留评。实在人写实在文,说实在话。老师留言诚恳,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奉茶早安。
12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02-25 08:21:29
  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师徒更是挚友。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遇见朱老师,她是伯乐,更是千里马,无私奉献,无微关爱,陪我度过人生的坎坎坷坷…文笔老道优美,语言如溪流叮咚山涧,回味无穷,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句句珠玑!
回复1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08:28:43
  感谢老师温暖留评,中肯客观,谢谢鼓励!奉茶问安。
13 楼        文友:轻轻拍手        2023-02-25 08:36:43
  传承与扶持,这正是忠于教育,痴心课堂,热爱孩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深情厚爱,唯有真正把职业当崇高事业的人才会如此。致敬所有奉献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轻轻拍手,听到心灵的声音,还带着芳香的鼓励
回复1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09:13
  感谢轻轻妹妹的温暖留评,妹妹说的对,不是所有教师都像朱老师这样无私奉献,认同您的观点。开学后很忙,妹妹辛苦了,保重!
14 楼        文友:崔向泽        2023-02-25 08:56:49
  读枫叶老师的《良师益友》受益匪浅。
   枫叶老师在《良师益友》一文中,既勾画出七十年代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又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我”的和朱老师的心理活动。用尘土飞扬的操场和土坯垒成的课桌,显现所在学校的条件,又用背诗词和唱歌决定扫操场的形式,衬托着“我”和朱老师,又或者是哪时候一代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作者通过对朱老师失去亲人的描写,表现了朱老师的悲痛之情,以及化悲痛为力量,投入教学工作之中的坚强心志,通过对朱老师手把手的言传身教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老师满腔的敬畏之情。并且用寥寥数笔,对朱老师的家饭的描写,丰满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作者用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将朱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读之,随着作者的笔触,时儿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时儿禁不住潸然泪下!表现出真摯的同事之情,深厚的师生之谊!
   一篇佳作妙文,祈盼推广,作者创作辛苦,献茶致敬!
回复1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15:59
  崔老师的评论太精彩了,好感动!那个年代的教师朴实节俭,真正的“两袖清风”。谢谢崔老师用心留评,敬茶问好!
15 楼        文友:笑君        2023-02-25 09:01:11
  晚秋社长空气了,我的编语能够被你认可,就是最大的荣幸了。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18:28
  总编勤奋工作的精神值得弘扬,谢谢你的关注编辑,奉茶问好!
16 楼        文友:笑君        2023-02-25 09:02:33
  闰土社长过奖了。我只是有感而发而已。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19:28
  感谢总编,敬茶!
17 楼        文友:笑君        2023-02-25 09:03:34
  娇娇的跟评及时,评语写得有激情,好也!!!!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7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21:21
  感谢笑君总编,丁香有您真好!
18 楼        文友:笑君        2023-02-25 09:04:59
  各位小蜜蜂的评语都写得特色分明,好,就应该是这样的!!!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8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23:08
  感谢小蜜蜂们的辛勤付出,谢谢温暖留评。敬茶问好!
19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02-25 09:08:51
  总编辛苦了,您不愧是小蜜蜂,夜以继日辛勤耕耘,既要写作还得编发老师作品,其精神难能可贵,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19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27:10
  丁香花开满园香,小蜜蜂们辛苦了!
20 楼        文友:李琼        2023-02-25 09:12:31
  深受感动。喜欢且收藏。
回复20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2-25 10:24:48
  感谢李琼老师温暖留评,您的真诚令人感动!
共 32 条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