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于婶和她的山楂树(散文)
一
前院大红姐来我家时,给我们装了两裤兜山楂果。她说是她一早看她妈睡得正香,偷着摘的。她家院子里有一颗老山楂树,山楂果结了很多,个大丰满。每年于婶精心伺弄,山楂丰收的季节,她会全部摘下来,冬天做成糖葫芦,沿街叫卖。生意做得很好。平时于婶靠卖绿豆芽生活,她家的绿豆芽纯天然自然生长,不加任何催化剂,所以在我家这叫笨豆芽。谁都喜欢买她家豆芽,只是于婶会犯糊涂,卖豆芽称秤时有时会给人称少一点,要不就给人多算钱。但是家属院卖豆芽仅此一份,邻居也知道她不识字不会算账,也就不和她一般见识了。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又不能少长一块肉,谁让人们都喜欢吃她家的豆芽菜呢?
大红姐大我和哥五岁,但和我们站一起,却看不出她比我们大多少。只因为她个子过于矮小,还面黄肌瘦,貌似有些发育不良。于婶说,大红出生时不足月,出生后她奶水又不足。大红还挑食厉害,八岁了还得扶着墙走路,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大红姐只上到初中毕业于婶就不让上了,那是因为大红爹在一工厂当电工,违章操作触电身亡。矿上领导本来要追究大红爹责任的,但看于婶孤儿寡母可怜也就不了了之了,除了发了于婶男人抚恤金以外,还多给了于婶两万元困难补助。于婶拿着钱当时就对矿上领导说:“这个钱本来就不是我们应该得的,我就当借你们的,等我有钱了就还给你们。”
于婶用这笔钱在家做起了绿豆芽生意,让大红姐给她管账。
于婶家的大山楂树有些年头了,每年都结果很多。果实密密麻麻的挂在树上,太阳光一照红彤彤的一片,看着就眼馋。于婶为了防止招贼,还雇人帮她家重修了院墙。
平时我们去大红姐家找大红姐玩,于婶都会死死盯着我们不让靠近山楂树。为了防止她稍不留神我们偷捡了她家树下掉下来的果子,特意还搬一把椅子坐在大树下,说是乘凉实则是看着我们,即使我们也很馋她家的山楂,但也只能眼巴巴望着,不敢轻举妄动。邻居家有想吃她家山楂的,都会去她家买,她要的价钱比市场卖的价格稍微贵一些,市场商家卖两块,她卖两块二。她说:“一分钱一分货,就这个价。爱买不买!”也别说她家山楂确实质量不错,个头匀称,坏果几乎没有。
大红姐知道我们的心思,每次来我家都会偷偷从家树上摘一些山楂。看见大红姐来我家,二叔家六岁的小弟是最高兴的,小弟高兴地吃着山楂让大红姐抱。大红姐也稀罕小弟,她会把小弟抱在怀里,一边给小弟掏着兜里的果子一边说:“姐兜里有的是,慢点吃。”
大红姐在我家呆不了多久,于婶就开始叫了:“大红呀,赶紧回来了。看看豆芽是不是该换水了。”
大红姐赶紧答应着,放下小弟就急火火跑出我家。
二
大红姐跑回去不久,于婶就骂起街来,只因为她发现院里的山楂不仅少了不少果,地下还有许多树上掉下的果。她怀疑是我们经常去她家的几个孩子趁着她睡着了,偷摘了她家的山楂。她高门大嗓地骂着难听的话。大红姐在一边喊着:“妈,咱家大铁门一直都锁着,谁会进来呀。你别骂了。那些果是我摘了吃了!”
哥说:“老于婆太过分了,不行。咱俩今天就去摘她家山楂!”
夜晚来临的时候,哥搬来了我家的梯子,我俩抬着去了她家后院。我俩顺着梯子爬向墙头。然后我俩又一起把梯子慢慢拎起来顺下去,进了她家院子。于婶睡得正香,我和哥顺着梯子爬上树,摘了一大篮子山楂果子,刚下树就见大红姐站在大树下望着我俩。我俩吓得跑也不是,躲也不是。大红姐用手在嘴上“嘘”了一声,悄悄给我们开了大铁门,我和哥拎着满篮子的山楂果子抬着梯子就跑出她家。
山楂树少了果子,还是让于婶发现了。于婶这回可不干了。她开始撒泼开嗓大骂,什么难听话都骂出来了。那天她没有出去卖豆芽,把树上的山楂果子都给摘得精光。她站在树上,手一边摘着山楂嘴里也没闲着,一直那么骂,最后嗓子都骂得嘶哑,她也没住嘴。
偷回的山楂果子,我和哥给放进了我家院子里的地窖里。并找了一块木板挡着,不仔细看一般是发现不了的。我和哥想吃山楂了,会偷偷溜进地窖洗一碗,拿给小弟一起吃。有一天,母亲去地窖拿菜,发现了木板后的多半篮子山楂果子。母亲明白了于婶那天骂街的原因,气得她拎着我和哥的耳朵,抡起擀面杖给我哥好个打。母亲一边打,一边哭。她说:“你俩干啥不好呀,怎么会当贼呢?”
看见母亲哭,我很心疼。我哭着对母亲连连说:“妈,你别哭了,我知道错了。”
傍晚的时候,母亲拿着那篮子山楂果子和一些钱领着我和哥去了于婶家道歉。于婶看见偷她家山楂的人找到了,又给拿回来山楂和钱,没有说啥,只是一直阴沉着脸。最后我和母亲临出门时,她把钱塞进母亲手里说了句:“钱我不能要!以后咱们两家别来往了。没话!”
三
因为山楂果子的事,我们两家彻底闹僵了,大红姐也不再来我家玩。
一个雨天,母亲去了火车站卸货,我和哥去学校上学,六岁的小弟自己留在家中。
那天刚开始只是下小雨,后来刮起大风电闪雷鸣的。小弟自己在家,吓得捂着耳朵,面如土色。他听着雨打在窗户上“啪啪啪”地响声,实在害怕,就跑出房间,站在我家大门口哭了起来。此时雨越下越大,小弟顿时变成了落汤鸡。这时大红姐和于婶刚从街上卖完豆芽正好遇见,大红傻愣愣望着雨中的小弟,于婶扯着嗓子喊道:“看什么看?赶紧把孩子抱咱家去呀!一会淋坏了。”
大红姐抱起小弟急忙跑回家。于婶她俩还给小弟洗了热水澡,怕他感冒给煮了姜汤,让他坐在热炕头上。母亲下班回来,看见房门大开,不见了小弟,急得她四处找寻着。她还跑到学校以为我和哥把小弟带到了学校呢,当我和哥听母亲说小弟丢了,就和老师请了假,跑回家挨家挨户找着小弟。最后大红告诉我们,小弟在她家呢。我们急忙去了她家看见小弟正坐在她家热炕头上,吃着山楂果。
从那天后,大红姐又来我家了。她还和我母亲商量说,说于婶想负责帮我们看小弟。她说我们家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小弟还那么小经常自己在家咋也不是办法。她和她妈商量好了,以后她妈和她帮忙照顾小弟,何况她妈也喜欢男孩待见小弟。最后她还补充了一句:“我妈说了,我们只是帮忙,别多想。”
母亲心里打着鼓,勉强答应了。因为小弟刚来我家时,于婶就来我家说过,如果小弟我们照顾不了,她想让小弟做她的干儿子。她说她这一辈子就稀罕儿子,可惜没能如愿,所以她想有个儿子给她养老……
母亲说:“闺女不也能照样给你养老吗?何况你还有大红。”
于婶却说:“闺女早晚要嫁人的呀,指不上。”
母亲当时没有表态,只是推脱说:“这事我得和他父母商量一下。”
自从小弟隔三差五去于婶家,有时于婶和大红去卖豆芽也会车上推着小弟。嘴里一声声:“儿子,儿子……”叫着,小弟嘴里吃着糖葫芦,咯咯地笑着,答应着。于婶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对乡邻也不那么吝啬了,每次卖豆芽都会多给人们一些。
四
我们这的平房统一拆迁时,于婶抱着山楂树哭得稀里哗啦,说啥不同意搬走。可是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呀。政府统一规划,何况还给足了百姓实惠。于婶一来气就把分的楼也卖给了别人,决定和大红姐一起回隆化老家。于婶说:“这么多年,我是陪我家那口子来这里的。住到这个院子里,这个山楂树还是我俩一起种的,我们那口子就爱吃山楂这口。他走后,本以为我这辈子就守着这棵山楂树不离开了,没想到这点念想也没了。我回老家多好呀,那里有山有水的,估计我那口子也喜欢。我要回去种许多山楂树,就如我家那口子在我身边一样。我还可以做糖葫芦,生绿豆芽……”
她临走前,去了一趟男人单位,把男人去世时领导给她拿的两万块钱还上,她还来我家和我们告别。母亲紧张地抱着小弟生怕于婶把小弟抢走。于婶笑了说:“大妹子呀,你别害怕。我不会抢走你们孩子的!我那天在雨中看到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心里疼呀!那天后我就让大红来家里和你们说给你们帮个忙。只是帮个忙而已呀!孩子太小了,需要有大人陪伴呀。以后我回隆化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对孩子好呀!千万别再让他大雨天自己在家了。实在有困难看不过来了,给我捎个信,我把孩子接走帮你们带!到时候呀,山楂管个够!”
于婶和大红回隆化老家了,几年后,大红也结婚了,她和男人还承包了一大片山楂树林,于婶闲暇时还会生绿豆芽卖。母亲在世时,每年山楂丰收季节,于婶都会让大红姐给我们一家邮寄过来一篓子山楂。邮寄来的山楂果还和那年于婶家院子里的山楂果一样,酸甜可口。
近两年,有空的时候,山楂果丰收的季节,我会和哥开车去隆化他们家,去他们家承包的山楂林走一走,自己采摘。走进山楂林,我会想起那些年经历的许多事,想起我和哥去于婶家爬墙头偷山楂的往事。我脸红了,红得像于婶家山楂林里的山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