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山河万朵(散文)

精品 【文璞】山河万朵(散文)


作者:别似幽居人 举人,347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04发表时间:2023-02-26 22:25:01
摘要:这世上的一蔬一果,万千花朵无一例外,来自山川河流,来自土地沃野,来自山河万朵。

【文璞】山河万朵(散文)
   立春,迎来雨水,空气变得湿润。草木舒展,一群在土地里的生命,奋力地向上生长。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还带着春寒的料峭,而山野的竹林里,一根根春笋早已抑制不住春天的呼唤,它们拔节生长,迎来了一年的最佳赏味期。
   春节过后,旭阳从老家通山回来,给我带了一大袋竹笋。这个热情的90后小伙子是我的同事,他经常说起自己的家乡咸宁,我们虽然同处一个省份,但中国地大物博,千湖之省的湖北也有很多地域的差别。这些鲜嫩的竹笋是他刚从山上挖回来的,他告诉我,他们当地制作这道美食的方法。一种小而尖的雷竹笋剥好了,支起一个炉子,上面架着山区特有的吊锅,把花椒、辣椒、陈皮、冰糖等各种卤料放进去,和雷竹笋一起炖四五个小时,香味就出来了。这是素吃,就是竹笋的清香味。如果加入腊猪脚,竹笋会吸饱油脂,那个味道就是绝配。
   他还告诉我怎样辨别竹笋的优劣。上得山去,如果脚下是黄色土壤,挖出的竹笋剥开来就很细腻,白白胖胖嫩嫩,口感好,适合新鲜炒着吃,脆而爽口。如果长在沙壤地里,质感就粗糙些,适合炖汤或腌制干笋。
   雨水充沛,竹笋鲜嫩,旭阳和小伙伴们在山里长大,熟悉每一座山的特性。每到早春,他们会在清晨爬上山去,在地里睃巡。有鼓包的地方就有笋子,竹笋跟竹鞭的连接点就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用铲子把连接处敲掉,一根完整的竹笋就挖出来了。一根笋子的含水量有85%,其余的就是纤维,土地是它的命根,一挖出来就容易老。因此抢鲜才是与时间赛跑的游戏,几个小时的差距,口感就有很大差别。这山野珍馐,至鲜美味如今也有了科学的养植方法,那就是给尚未冒头的竹笋盖上用谷壳做成的被子,保持温度,只待春天来临,唤醒它们起床。
   听着旭阳精彩的讲述,看着他年轻而饱满的脸庞,闪着喜悦的光泽,我仿佛也随着这个少年一起爬上山去,钻入山林。我跟随着他和小伙伴,也挖到了满满一箩筐竹笋。雨水洗纤尘,万物复又新,这满山满野的宝藏都是大地的馈赠。
   我将竹笋一个个剥去外衣,切好焯水,没有用滚烫的卤水烧制,而是配合腊肉的薄片,炒了一盘经典的竹笋腊肉。荤素搭配,雅俗共赏,那个鲜香,让我品尝到了舌尖上的春天。
  
   二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说竹笋是大山里野味的灵魂,那么在我的家乡,江汉平原的腹地,也有一道美味的野菜,学名荠菜,我们当地人俗称地米菜。
   一场春雨过后,它们星星点点,在河坡地头,田梗沟边,庭院旮旯,只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它们也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嫩芽。一簇簇,一丛丛,服帖地趴在地上生长,翠绿的外衣,嫩绿细长的齿叶,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摇出淡雅的清香。
   荠菜可以炒着吃,它本身独有野蔬的香味,无需过多的调料,只简单撒点盐,放些姜蒜,一道春天的野味就上桌了。带着野草生命的韧劲,回味又有野菜独特的甘甜,入口脆嫩,唇齿留香。荠菜如果同鸡蛋一起炒,清朗爽脆中又添加了一份营养。
   最具特色的做法,就是用荠菜包饺子。把猪肉剁成馅,把荠菜洗净切细,打两个鸡蛋进去增加膨松度,调味后用筷子将馅料搅匀。接下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间,饺子就包好了。记得小时候,每到二三月间,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对我们说:走,去挑地米菜!于是我就高兴地提着篮子,走在春天的田野上。对,我们这里一直用“挑”这个动词,一则显示地米菜的特性,根系并不深,只浅浅地附着在大地上,混在一片野草丛中;二则表示不需用力地挖,只需眼尖手快,轻轻拈着地米菜的叶片,小铲稍微用力就可切断它的根系,甩甩泥土,一棵清爽的地米菜就挖好了,旋即放在篮子里。我最喜欢跟在妈妈和姐姐后头,觉得这项劳动既轻巧又迷人,因为既可以当做一项户外运动,又晓得一道美味等在后头,那种雀跃的心情,仿佛我也是一棵刚刚发芽的野草。
   当炊烟袅袅,菜油煎着荠菜饺子的香味飘来,盛上一盘,咬上一口,那滋味真是美得流油。
   当我成年后,也做了母亲,我还会带上我的小孩,在西湖边的草丛间,在汉江河畔的堤岸上,挽着菜篮,骑着自行车,搜寻这道野味。春风拂面,草木生长,女儿坐在自行车后面,我们一路欢歌,简直就是一次愉快的春游。
   转眼到了农历三月。“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这是江汉平原每家每户约定俗成的一顶仪式。这个季节,荠菜已从伏贴地面生长的一丛翠绿,直直地佻挞地从杂草中脱颖而出,进入它的鼎盛时期。地米菜开花了,四瓣白色的小花,在细细翠翠的绿色叶片衬托下,如满天星,在枝头舒展绽放。此时的荠菜梗已是叶老茎深,长得有两寸多高了。但它丰韧的叶脉间贮存了饱满丰盈的汁液,只需用刀轻轻割一把拿回家,烧了水,把鸡蛋一起放进去,用文火慢煮慢炖,荠菜的香味就会渗透进去,再慢慢释放出来。
   老一辈的人认为,吃了地米菜煮的鸡蛋就不头疼,可以袪病驱邪,强身健体。我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只知道它在贫穷的年代被当成救命菜,在中医里也记载这味中药,可养肝明目,古人称之为护生菜。而这种美好的仪式一直保存了下来。
  
   三
   渐渐地,故乡远去了。渐渐地,父母亲人也离开了。没有回到家乡,没有吃到荠菜饺子久矣。
   那年清明节快到了,我和姐姐商量着去给父母的墓前植树。我们开着车,后备箱里摆放着好几株松柏,根部还包着泥土。到了老家,热心的乡亲们帮着我们栽好树,培好土,浇上水。葱郁深绿的松柏围护在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墓地周边,一种肃穆庄严油然而生,如忠诚的卫士,也如虔诚的祈祷。即便我们不在父辈身边,这些植物的灵气也会护佑着这方土地。
   我和姐姐随处转转,昔日低矮的瓦屋都已变成三层的楼房耸立,四月的田野油菜花绽放,满目金黄中,屋外的桃花已迎来盛花期,远远望去,一派美丽乡村景象。我们已没有房屋在这里,唯有祖辈父母的根在此地。沿着他们叶落归根的足迹行走,我和姐姐在古老而年轻的村庄里,发现了野韭菜野茼蒿的身影。
   姐姐眼尖,她拿来小铲,在沟渠湿地间挖起野菜来。这个季节,荠菜已过了生长期,而野韭菜野茼蒿却正当盛景,它们一排排一丛丛地点缀在杂草中间,青翠欲滴,煞是可爱。不知不觉间,我们已采了好多野菜,装在袋子里。
   抬起头,不远处,又有欣喜的发现。赫然矗立在浅水塘中的,居然有几丛茭白,俗称野高芭。这可是不多见的,因为这种又名菰笋的野蔬植株茂盛高大,对水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田地里就不会生长这种野味。近些年,注重环保大势所趋,没想到好多年不见的高芭竟然又出现了。我和姐姐趋向前去,不约而同地伸手掰下几个鲜嫩的高芭。剥开一层绿叶,白嫩的茭白带着这方水土的清香沁入鼻端,我们禁不住笑了。
   谈笑间,我们已经想好了几个菜,野韭菜炒鸡蛋,野高芭炒腊肉,野茼蒿蒸蒸菜。当下,果然是野生的东西好,原滋原味,原生原态,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四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柴陵郁禅师《悟道诗》中的句子不禁浮现脑海。
   这世上的一蔬一果,万千花朵无一例外,无论雷竹笋,还是荠菜、韭菜茼蒿,都来自山川河流,来自土地沃野,来自广袤自然。大地对人类的馈赠何其丰厚,这时令季节,果蔬五谷,委实与山河长青,与日月共存。
   我带回了一些野韭菜和野茼蒿,送给了旭阳。
  
   2023年2月26日原创首发

共 29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抒写和赞美自然的散文。散文讲述作者采撷和品尝雷竹笋、野韭菜、茼蒿的经过,通过叙事和描写,生动介绍了雷竹笋、荠菜、韭菜、茼蒿等野生蔬菜,写出了挖掘野菜的有趣过程,以及烹制、品尝过程,进而赞美大自然,充满对大自然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散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记叙平实流畅,描写生动形象,说明简洁通俗,抒情恰切真实,各种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水乳交融,给读者带来亲切、自然、畅达、细腻的阅读美感。另外,散文情感浓郁、朴素,润滑、自然,流溢淡淡的喜悦和亲切,毫无生硬、枯涩之感。最后,散文题目新颖,截取自传统诗词,既有文化含量,又富于生活气息,结尾扣题,也交代题目出处,含蓄隽永,令读者回味。总之,一篇唯美精致的散文作品,可谓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推荐阅读。【文璞社团编辑:沙漠孤月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2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02-28 16:49:07
  欣赏幽居人社长的散文,像文中菜、茼蒿一样,散发着清新、自然、润泽、素朴的魅力。
1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2-28 20:34:34
  谢谢静净老师留言雅评。我也好想静净老师来一起挖野菜,感受春天的气息!
13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2-28 20:36:17
  谢谢龙泉老师阅读留评,问候老师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14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2-28 20:39:03
  谢谢蝴蝶老师美评,生活小事也是一种趣味,春天的田野启发我们写作的思维。再次感谢蝴蝶老师的肯定与鼓励!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