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棉花圈儿(散文)

精品 【流年】棉花圈儿(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72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504发表时间:2023-02-28 08:15:11

挂钟可能响了十二下,我已经睡了一小觉。迷迷糊糊一睁眼,咋外屋的灯还亮着,就翻身下了床,
   “你怎么还不睡啊!明天你不是还要去医院护理奶奶吗?”我打着哈欠问着爱人。            
   咦,桌子上咋放了好多旧布做的环子?直径比杯子口略大了一点儿。揉眼一看,圆鼓鼓的,里面都塞着蓬蓬松松的棉花。爱人正聚精会神,一针一线地缝着封口。 
   “你做这么多棉花圈儿干嘛用啊?”我有些好奇。
   “说了你也不懂,明天就知道了,别打岔,睡你的吧!”她头也不抬地怼了我一句。 
   第二天下午,我请假随她去了奶奶住的医院。爱人掏出来缝好的一个个棉花圈儿,让我抱着奶奶,一个一个地放在奶奶身下,两个肩胛骨,两个胳膊肘,两个臀骻骨轴,两个脚踝骨……但凡是骨头能挨着床的地方,全都垫上了。
   我恍然大悟,这是担心奶奶卧床不能动,时间长了硌得慌,更担心影响血液流通生出褥疮,要是那样的话,老人家可就得遭罪了!爱人又说,
   “我专门翻了箱子底儿,把棉线儿织的旧衣服找出来,因为这样的料儿本身就已经洗软了,也洗薄了,透气性还好。垫上这个,再勤给她翻翻身,就放心多了!”
   奶奶,是我爱人的奶奶。第一次结识老人家,是我俩刚刚确定了婚姻关系,领我去她娘家的时候。那年,奶奶已经70多了。老人家一辈子过的挺苦。中年丧夫,自个儿苦撑苦熬把两个儿子拉扯大,都在建国前就参加了当时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的政府工作。以后又一直帮儿子儿媳拉巴起三个孙女,称得上是这个家的大功臣。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感情上的事儿就更是这样。老人的善良,勤劳,节俭,甚至隐忍,都如细雨春风,一点一滴地滋润进了孙女们的心里。而到耄耋晚年,也就有了寸草寸心报春晖的收获。 
   人生一世,终有一老。87岁那年,奶奶病倒了,腹腔里的癌让她卧了床,再也爬不起来了。看着她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样子,爱人这个大孙女心疼得不知道哭了多少场,小孙女也默默地守在床前,摩挲着她鬓边稀疏,也已是干干巴巴的头发,细心地给她剪着脚趾甲。
   两个月后,奶奶病情加重了,而此时恰逢我去了乌鲁木齐出差,一去就是半个月。会还没结束,电话那头,爱人哭得已经一塌糊涂了。告诉我,病房的护士都说,这老太太真是个劲儿,同样的患者,早就挺不住了,生命力也太顽强了。可能是心里还念着什么人吧,支撑着不肯闭眼。奶奶是不是就想等着你回来,好看你一眼哪!我的眼泪也瞬时“唰~”地夺眶而出。
   实事求是地说,奶奶也真比较喜欢我这个隔辈儿的大姑爷。就在她患病之前的那年夏天,爱人去了海南岛出差,岳父家又在装修房子,我便把奶奶接到我家暂时住下了。谁想,刚没几天,她上厕所绊倒了,脚踝骨严重扭伤。那一个月,我都是每隔三天,就背着她上上下下爬五楼,求车上道外的陈氏正骨医院给她换着贴膏药。
   每到拆下旧膏药要去换新药的时候,我都是端一盆温水,扶她慢慢坐到沙发上,给她小心翼翼地洗脚,屏住呼吸轻轻地擦着患部。 
   “多慈祥的老人啊!”我一边洗,一边看着她冲我眯着眼笑,那眼神儿流露出来的全是暖暖的温情,满满的爱意,那一刻,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喝了最美味可口的饮料还要甜。直到二十多天后,能下地走动了,她才又回到岳父家。
   爱人的这个电话,直叫我归心似箭。本来会议还安排了时间,可以自行去新疆各地参观,但挂记着奶奶,想着早点儿回去能帮爱人搭把手,就紧忙往回赶,恨不得一步就能回到哈尔滨。 
   下了飞机,已是满天星斗,我立马去医院值夜班陪护了。此时的老人家,就是无力地闭着眼睛,瘦削的脸庞,比我出差前又明显的小了一圈儿。我坐在病床前,握着她那青筋暴凛的手,紧贴着她耳朵叫着:“奶奶,奶奶,你大孙子回来了!”老人睁开了眼睛,不转眼眸地看着我,眼角溢出了泪。
   病魔折磨得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咕哝着,“扒拉扒拉,扒拉扒拉。”我明白,这是让我给她翻一翻身。鼻子一酸,眼睛又模糊了…… 
   虽然卧床了那么多天,可奶奶的皮肤,尤其紧贴床板的嶙峋瘦骨部位,一直都是完好无损,看来这软软的棉花圈儿,一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爱人担心我毛手毛脚不会伺候,已经在医院守了一天,交班儿回家刚做了顿饭,就又坐两段公交车,从道里折回到哈西的医院。教我先翻哪儿,后翻哪儿,哪一个部位必须注意地做着示范,可不能大啦呼哧地使蛮力弄疼了奶奶。然后又把那一个一个的小棉花圈儿拿起来,先轻轻揉一揉,揉到里面的棉花蓬松了,再垫到奶奶身下。
   我不会抒情,可情到真时何须抒!那一刻,我的脑子里泛上来的只有这两句话,爱人垫上的,不是小小的棉花圈儿,而分明是把自己的心,垫到了奶奶身下,把那一份挚热的情,输入了奶奶的心房。
   奶奶此刻一定是清醒的,没有白拉巴孙女,没有白疼晚辈一场,一辈子的含辛茹苦得到了回报。也许她会感觉到很知足,尽管这一点点回报,太微不足道了。 
   天色微明,就在那个深秋的早晨,奶奶的抬头纹开了,安详地走了,或许,她此时真的了无遗憾了…… 

共 2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卧床不起的老人,不生褥疮实为不易。本文通过孙女儿为罹患癌症的奶奶,用孝心爱意灯下精缝棉花圈儿的举动,延展了隔代人之间浓浓的爱意,和寸草春晖的感恩之情的一段往事。这篇文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孙女高尚的人格魅力,奶奶罹患癌症卧床,孙女设身处地为其考虑,让奶奶在卧床期间尽可能减少痛苦,这是爱,也是奉献,更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棉花圈垫在奶奶身体下,感受到的是关爱与温馨,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情,却是温暖心灵和身心的陪伴。这篇文的主旨在于倡导善良和友爱,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30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3-04 11:37:10
  好一篇以小见大的温情散文,读得人心里暖暖的,眼里湿湿的。爱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点滴里,而文中孙女对奶奶的这份深情,源于奶奶曾经无微不至的付出,这就是爱的传递和回馈,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闲云落雪
12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3-03-04 20:21:06
  永远红梅,凤鸣,闲云落雪,诚谢
   诸位老师对小文儿的认可与点评。如各位所说的那样,爱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不经意之间,一滴水,也能点漾开心池的圈圈涟漪,夏让人能感觉到清凉,冬能感觉到温暖。还是得向社团的各位写情高手,和真情满满的文友学习,使自己能有新的提高。谢谢!
1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3-06 19:05:4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14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3-03-07 03:29:32
  诚谢永远红梅,江老师对拙作的肯定,和点评,都非常精彩,全都说到了我的心里。一般情况下,都是讲父慈子孝的两辈人的情,但耳熟能详的是也见到了隔辈人的孝。老伴儿奶奶卧床的两个多月,都是老人拉巴过的孙女和孙姑爷轮班照料护理的。老人虽不能动,但心里一直明白。我值了最后一班岗,老人闭上了眼,走的非常平静,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谢谢老师阅评鼓励。
15 楼        文友:风逝        2023-03-07 10:40:5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奶奶是家里的大功臣,拉巴大三个孙女。而在她卧病时,孙女熬夜做柔软的棉花圈,只为了奶奶可以更舒服些,不生褥疮。作者着眼点很小,但用情至深,妻子对奶奶的反哺的祖孙深情,作者对扭伤脚的奶奶的精心照料,都展现了人间最美的真情。文中字字句句浸润着深情,祖孙情,夫妻情,无不动人心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17 19:26:08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奶奶一生勤劳节俭,和蔼,慈爱,她吧一生的次都给晚辈儿,也把良好的家风传承给了孙女。如今孙子对奶奶也是孝敬疼爱。老师的爱人真是个有心人,精心缝制的棉花圈为奶奶把每个关节处都垫上,让卧床的奶奶身体舒服点儿。读到这里就想流泪,感动。祝福善良的人们一生平安幸福!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