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芳华】濮水之阳,漫步旧时光(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芳华】濮水之阳,漫步旧时光(征文·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657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997发表时间:2023-03-01 10:50:03

【流年·芳华】濮水之阳,漫步旧时光(征文·散文) 2023年2月25日,与王岳汉老师及其公子,高君,刘君,一行五人,驱车去濮阳市。逛旧书摊,走书画古玩市场一条街,游戚城公园。感慨系之,遂成此文。——题记
  
   一、旧书摊
   披着沧桑云烟,一堆堆旧书,跌落地摊。
   抑或,被挑拣出废纸堆,重新排列于街边。再抑或,在明亮的玻璃柜台,冷落成弃妇,衣衫褴褛,流落街边。
   飞驰而过的汽车,呼啸而过的摩托,将它们蔑视为虚无。
   几位满脸核桃的多情书生,在一地旧书面前,依依徘徊,痴情流连。
   满脸核桃,被岁月雕刻。满地旧书,被光阴揉搓。核桃脸上的双眼,依然碧水净潭,零落一地的旧书,仿若初恋。
   在他们眼里,冷落一地的旧书,不是破旧的纸张,暗淡的油墨,而是文字血肉,智慧肌理,文明骨骼,思想魂魄。
   百花丛中觅一朵,捧在手里,反复端详,细细琢磨。一旦中意,毫不犹豫,急不可耐,揽入怀中。挑挑拣拣,每人抱走,如许娇娥。
   这些穷书生,与一地旧书,是现世偶遇,更是前世姻缘。
  
   二、书画古玩一条街
   漫步一条小巷,书法作品,触目皆是,国画作品,活色生香。
   书法,从甲骨壳、钟鼎器、竹简、绢帛上,从王羲之、怀素、颜柳欧赵笔尖,烙着印痕,披着青铜,浸着汗青,积着陈墨,步入濮水之阳。一字字,一行行,书写华夏沧桑,记录炎黄春秋。
   国画,骑百骏,乘步辇,渡洛水,从顾恺之、阎立本、黄公望、张择端画里,氤氲云烟,敷着色彩,走出汉宫春晓、唐宫冷月,走过千里江山,清明上河,走近戚城墙根。
   漫步一条小巷,宛若漫步汉唐宋明清。时光隧道里,中国书画美学苑囿,前后相继,越来越形色多元。时光隧道尽头,当代书画,百花争艳。
   一条小巷里,装裱店,比比皆是,中国书画之花,朵朵绚烂。
   行草篆隶,横竖撇捺,笔墨浓淡,笔迹里,有千秋遗风,有现代风范。
   水墨画、小青绿、大青绿,勾勒皴染,工笔精致,写意境远。轻抹慢碾,有浓有淡。快戳慢点,花叶斑斓。
   麦秆画,活性碳上沾麦秆,一条神龙,昂首弓背,叱咤风云间。
   大小刀,调颜色,宣纸上,轻抹慢刮,浓淡相宜,更显沧桑质地。
   新工具开发,新技法拓展,让国画艺术,旧貌融新颜。
   一条小巷,水墨及颜料淡香,满街飘漾。
   漫步在艺术小巷里,我蓦然有了新的企望,多想拿起毛笔和排笔,在宣纸上,淋漓酣畅。
   我更感叹:一条书画小巷,靓丽了一座旧城,让它闪耀文化光芒。
  
   三、蚌塑龙虎
   戚城地下,棺椁之旁,一龙一虎,埋没六千多个春秋,依然骨骼分明,形貌完好,神采如旧。
   当我站在古墓遗址之旁,凝视一片片贝壳堆塑的龙体,恍恍然穿越旧时光。
   眼前,仿佛有工匠,白髯苍眉,佝偻腰,低垂头,手拈一片片贝壳,小心翼翼,精心堆塑。
   先堆塑头颅,再堆塑身躯,然后堆塑出四条腿,慢慢地,一条张牙舞爪的龙,活灵活现。
   虎亦如是。一堆贝壳堆塑的虎,奔腾跳跃之态,至今,犹然虎虎生风。
   墓主人,躺在左右护持的龙虎之间,安详恬静。
   龙之威力,上可飞天,下可潜渊。龙之秉性,幽明皆宜,长短粗细,任意变换。龙之法力,可保国泰民安。
   虎乃百兽之王。虎之形象,威风凛凛。刚猛雄壮,勇敢坚强,集于一身。犹如将士,可讨恶人,可伐敌军,可护君王,可保万民。
   一龙一虎,形象展示了墓穴主人的龙虎图腾崇拜,也寄寓了千秋万代福运长久的美好愿景。
   一龙一虎,化作图腾崇拜意识,刻录成民族文化符号,积淀在民族意识中。
   一龙一虎,让六千年以后的戚城人,依然引以为自豪。
   一龙一虎,让我这个慕名而来的游客,对汉民族文化中的龙虎精神,有了更具象的体认。
  
   四、会盟台
   站在会盟台下,仰望头戴冠冕的七尊青铜雕像,恍恍然,还原为七位春秋时期的诸侯王。
   中间一诸侯王,手持竹简,宣读会盟公约。周围六诸侯王,正襟危坐,凝神谛听。
   据了解,春秋诸侯国,有十五次会盟,七次,都在卫国戚城。
   我伫立台下,似乎还能听到,端坐中间的王,宣读公约的声音,洪亮浑厚,抑扬顿挫,振聋发聩,直达天庭。他发出的声音,是七诸侯共同心愿,毋庸置疑,也代表各国黎民心声。
   诸侯会盟,为的是化解矛盾,缓和冲突,协调关系,谋求和平。
   戚城会盟台,给当代人的启示,就是和平。对和平的呼唤,从古至今,都是全人类共同愿景。
   仰望会盟台上七诸侯,我想到,前天,2月23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某大国,“立即、彻底、无条件”,从某小国撤军,停止战斗,以实现“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其实,这就是当代世界各国的“会盟”,会盟主题,仍是和平。
   会盟台下,来往游人,男女老幼,个个步履从容,神态安详,享受着和平生活赐予的幸福安宁。
   他们,和我一样,仰望会盟台,就是仰望和平。
  
   五、硅化木
   长短参差,粗细不一,浅灰淡黄,十几棵硅化木,赳赳武夫一般,昂然挺立我的面前。
   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代,沉埋底下之树木化石,世所罕见之物,竟然在这里出现。
   不由地,我对秦城公园,肃然起敬。
   一棵树木,沉睡地下,睡过一亿五千万年的时光,竟然由木化石。
   化石之后,纵横沟壑,纹路清晰,外貌完好保存,却又披覆了硅化过程中的沧桑。沧桑,使硅化木古拙典雅,刚直有力。
   化石之后,内部,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色泽丰富,更具有阳刚之美。
   戚城公园里,邂逅硅化木,就是邂逅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旧时光,邂逅一亿五千万年的漫长岁月,邂逅一亿五千万年之间一棵木树缓缓“交代”为一棵石树,邂逅一亿五千万年之间地球生态的无数次演变。
   我,七十白头翁,戚城公园里,面对硅化木,倍感自己生命短促如一瞬,渺小如一粟。
   一个人的生命,哪里活得过一棵树?
   一棵树,埋藏地下一亿五千万年,可以变成一棵化石。一个人,几年,就化为粪土。
   短促而渺小的我啊,怎能不敬畏硅化木?
   敬畏硅化木,就是敬畏天地,敬畏亘古与未来。
  

共 24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旧书摊、书画古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古墓、会盟台,可以窥见一个城市的历史。而木化石,见证了时光的沧桑。作者选取了濮阳市街头及戚城公园富有特征的几类事物,活画出濮阳市的历史文明、时代变迁,并由此心生感悟。旧书摊前,见证了文人对旧书的眷恋;书画古玩街前,感悟到文化的光茫;那棺椁旁贝壳堆塑的龙虎,让人对汉文化的龙虎精神,有了更具象的认识;会盟台,彰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硅化木,令人感叹天地的奇伟。诚如作者所说,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是应该有所敬畏的。文章语言简洁,富含哲理。读后令人深思,给人以启迪。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02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泽子        2023-03-13 08:30:25
  千年古城其实已是物是人非,但古城的风貌又在传递着那一段段悠久文化的沉淀,饱经战乱和自然风化却能屹立不倒的文明古城,都要感谢一代代统治者的修复呵护,才让我们领略千年的文明见证!点赞作品。
12 楼        文友:桑子        2023-03-21 16:10:43
  遥想以前上学时,我也没少逛旧书店。除了感受旧书中那股岁月沉淀的书香外,还喜欢看他人在书中留下的各种笔记。
  
   作者从小小的书摊开始,从文人墨客的古典气息,再到铺垫至见证了汉代历史的龙与虎,最终过渡到象征了地球自然演变的硅化木,由人文到自然,由小到大。即便是见证千年历史的龙虎,在硅化木面前,似乎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啊。
宝剑、纸笔、乌鸦
1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17 23:34:41
  作为卫都的濮阳在古黄河的东面,由黄河分出的瓠子河即由其北面流过。因城址位于濮水之阳,始称濮阳。跟轻舟大哥一起游走不难领略濮阳文化风貌,做得十分精细,其中旧书店也堪称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感受到大哥的满心欢喜,陶得了心怡的书籍,写的好,大哥不虚此行。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